师级后勤支援点一般距离前线30公里(敌方最远射程之外)。 =================================== 那么怎么把弹药运到师支援点呢?空投是吗? 一个运送往返约4小时,每天可以运2-3次,每次平均运3吨,每辆车运7-8吨 =============== 不太可能,因为从边境运东西到谅山就得两天(主要是因为不能单车行动,有特工破坏,不能夜间运送军火),就此看到河内至少得三天。如果接力运输就要乘以二或三。 如今要为二十几万人的出国额外加点班, ================================= 还有至少二十万民工,数万后勤战线的指战员,数十万越南老百姓。总数近百万人。 从师后勤支援点到火车站、军需仓库,路程虽远一些,但是道路安全路况好跑得快效率高,基本1.5-2倍数量可以完成每天1万1千多吨的任务,也即三四千辆。 =================================================================== 就是这段路出问题,您没看到老兵的回忆录吗?惩越作战到第二阶段时,堵车已近很常见了。经常可以见到为了保证运输速度,推翻车辆的报道。 这两级保障体制共需车辆五六千辆。再加一级保障也不超万辆。 =================================================== 越北的公路在不拥挤、不堵车的情况下最大通行车辆数是多少?两千?三千? 一汽二汽七十年代每年军车产量约为5-6万辆, ===================================== 二汽的汽车部队刚刚装备,还不成熟,没有多少投入作战。另外,纠正一个错误,一汽生产的“军车”一年只有几千辆--------没有几万辆-------那是包括民用车,小型卡车的总产量。 别忘了中国当时后勤规模是常年支持4-5百万人,如今要为二十几万人的出国额外加点班, ======================================== 不会吧?后勤兵不是兵了吗?民工不吃饭吗?越南的老百姓饿了两周了,不管吗? 那么每天消耗总共1万1千多吨 ======================== 那是早期,因为步兵武器弹药还有存量,油缸还有存油,还看不出来后勤的吃紧。等“星期攻势”结束后,我军士兵身上的粮弹耗尽时,后勤的负担会猛增。 打个几个师越军 ================== 这个问题,您回避了。到底是因为保密原因不能告诉我们越南在唱空城计,还是因为这个消息来源本身有问题? 别忘了中国当时后勤规模是常年支持4-5百万人 ============================== 你也别忘了,很多部队是自给自足(包括那九个军里面的部队)的“经济建设部队”,后勤也只是在国内有保障。到国外要是粮食不足了----你总不能让他们弃甲归田吧? 诸位,二战时日军有一句话“后勤也算兵,蜻蜓也能算老鹰” 之所以日军不重视后勤,因为有抢劫习气存在。 可是我们是正义之师,对缺粮少药的越南民众不能不救治,这也是算个负担吧。 [此帖子已被 怒火万丈 在 2009-6-17 8:43:2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