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步连,1964年10月出生在高邮县界首乡德标村郭庄的一个农民家庭里。1979年,刚刚上中学的郭步连从报纸上看到了越军在我边境进行武装挑衅的消息,和前线将士为保卫国土浴血的事迹,深受感动和教育。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中学毕业后立志参军,继承先烈的遗志,报效祖国的母亲。”fficeffice" /> 1983年秋天,郭步连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毅然穿上了军装,当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中他刻苦用功,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军事素养,短短一年,就入了团,并被提升为副班长。 1985年2月,郭步连所在部队接到了赴云南参加对越防御作战的命令。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地说:“我早就等这一天了。”他第一个向连队递交了请战书,坚决要求上战场,为了表示决心,他咬破手指,用鲜血给党支部写下了“精忠报国、奋勇杀敌”的决心书。 “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一定去执行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英勇战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战斗中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这是郭步连同志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他在1985年9月参加的收复211高地1、2号哨位中,打的英勇顽强,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他的誓言,为奇袭战斗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在连队受命收复211高地的任务时,郭步连同志正在144阵地设伏。回连听说,他不顾劳累马上跑到连队,报名参加了奇袭队。在出发前,他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决心在战斗中接受组织的考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战斗计划,顺利完成奇袭任务,他曾数次随副连长到211阵地二号哨位抵近侦察。多次模拟训练敌火下行动和快速出击的战术动作。 ffice:smarttags" />9月8日,收复1、2号哨位的战斗开始了,他被编在第一组,担负攻击一号哨位的任务。10时30分,他手提冲锋枪,腰挂手雷,冒着雨,在本组的编成内和战友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一号哨位。10时44分,连长一声令下,在炮火的掩护中,郭步连与战友们一起杀向一号哨位,阵地守敌在他们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惊惶失措,有的情况未明便即刻毙命、有的弃阵逃窜也难逃一死。郭步连一边歼敌,一边寻找一号主洞。此时如梦初醒的敌人缓过劲来,各种火器一齐向阵地打来,顿时,整个高地硝烟弥漫,弹片横飞。突然,一发炮弹在郭步连附近爆炸,他腿部中弹,鲜血直流,其它部位也多处被弹片击伤,战友们为他简单包扎后,副连长叫他撤回三号哨位,因他伤势严重,血流不止,战友们争着护送他下去,郭步连同志说:“人多易暴露目标,阵地需要人坚守,还是我自己爬回去。”郭步连冒着再次挨弹受伤的危险,拖着血流不止的伤腿,忍着极度疼痛,一步一步地向三号哨位爬去,路上石头遍布,炮弹在他头上呼啸,每爬一步都要付出全身力气,每前进一米都要忍受钻心的疼痛,当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爬到三号哨位时,身后已留下一条血路。 由于敌人炮火封锁,至9日凌晨他才被抬回师医院。当领导同志们去看望他时,他在昏迷中还不停地说:“我的伤不重,等我好后,还要去抓个俘虏”他这种顽强高尚的精神,感动得在场的同志流下了眼泪。因他伤势极其严重,当日又转到后方医院,终因伤口感染恶化,抢救无效,于1985年9月15日6时在陆军67医院光荣牺牲。 郭步连同志牺牲后,为了表彰他的英雄事迹,上级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