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0
信息监察员
是自动步枪火力猛打得凶,枪一响一大片人都赶紧趴下了,短兵相接的机会就少了。即使短兵相接了,也优先用密集火力争取打死对方,没打死又来不及换弹匣了才不得不动刀。单发拉枪栓的步枪半天才响一声吓不住人,等短兵相接就来不及拉枪栓了,于是优先用刺刀解决,刺不着的敌人才拉枪栓用枪打。
当然自动步枪兵的拼刺训练也远少于单发步枪兵,对于拼刺刀不那么有自信和胆量。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3466
超级版主
82
12
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百无禁忌,只要能制敌于死地,使用什么手段都有可能。
当年的白刃战,有人用手插进敌人的鼻孔,有人用牙齿猛咬敌人的耳朵,有人卯足了劲将敌人的嘴巴上下撕开,有人用膝盖顶住敌人的喉咙,有人拼命地死抓敌人的“鸟巢”……,目的就是要让敌人没有反抗能力,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
40
6
没有禁止使用三棱刺刀的禁令,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大量使用。1956年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1956年式/-1式7.62毫米冲锋枪,1963年式7.62毫米自动步枪都使用过三棱刺刀。(注:1963年式7.62毫米自动步枪因文革期间制造工艺流程混乱,瞄准装置不易矫正射弹散布比半自动步枪大等原因,于1978年被撤出部队列装枪械装备)刺刀为三棱形(早期出厂的为剑形),有三条血槽。后端有椭圆孔,使刺刀能在枪刺座上移动,以保证枪刺在伸开和折迭两种状态射击的效果基本一致。在伸开时,靠枪刺管的套合孔套在枪管前端固定,在折迭,靠枪刺管上的缺口卡在枪刺座的后突笋上固定。用枪刺管簧将枪刺定位在伸开和折迭位置。1984年-1989年防御作战期间,由于我军已经开始逐渐换装81式自动步枪,但是只要还使用56系列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就一定还配上三棱刺刀。基本上由刺刀,枪刺管,枪刺柄,枪刺管簧(枪刺柄簧)和枪刺座,轴螺组成。剑形枪刺刚度不够,容易弯曲,影响刺杀,所以后来用三棱枪刺所代替。。三棱刺刀长约30公分左右。不过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上基本上很少用到用枪刺搏杀的地步。基本上和越军都是打遭遇战,都是用火力射击。当年上战场前我们步兵都是基本上成和尚的,目头发的是和越军在遭遇肉搏的时候防止对方扯头发和头部负伤时方便包扎。
没有禁止使用三棱刺刀的禁令,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大量使用。1956年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1956年式/-1式7.62毫米冲锋枪,1963年式7.62毫米自动步枪都使用过三棱刺刀。(注:1963年式7.62毫米自动步枪因文革期间制造工艺流程混乱,瞄准装置不易矫正射弹散布比半自动步枪大等原因,于1978年被撤出部队列装枪械装备)刺刀为三棱形(早期出厂的为剑形),有三条血槽。后端有椭圆孔,使刺刀能在枪刺座上移动,以保证枪刺在伸开和折迭两种状态射击的效果基本一致。在伸开时,靠枪刺管的套合孔套在枪管前端固定,在折迭,靠枪刺管上的缺口卡在枪刺座的后突笋上固定。用枪刺管簧将枪刺定位在伸开和折迭位置。1984年-1989年防御作战期间,由于我军已经开始逐渐换装81式自动步枪,但是只要还使用56系列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就一定还配上三棱刺刀。基本上由刺刀,枪刺管,枪刺柄,枪刺管簧(枪刺柄簧)和枪刺座,轴螺组成。剑形枪刺刚度不够,容易弯曲,影响刺杀,所以后来用三棱枪刺所代替。。三棱刺刀长约30公分左右。不过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上基本上很少用到用枪刺搏杀的地步。基本上和越军都是打遭遇战,都是用火力射击。当年上战场前我们步兵都是基本上成和尚的,目的是和越军在遭遇肉搏的时候防止对方扯头发和头部负伤时方便包扎。
24
新手上路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02:55 , Processed in 0.10639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