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8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登战斗检讨

[复制链接]

90

主题

1

好友

14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068
帖子
594
主题
90
精华
0
积分
144
威望
144
金钱
206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5
最后登录
2016-10-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5 11: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55军进攻同登地区的战斗,是对依托公路、铁路两侧有利地形,构成连、排支撑点式的野战防御阵地和坚固设防阵地,工事众多、要塞密布、火器强大之敌的分割强攻。是东线少有的在纵深狭窄区域内进行强攻硬打,反复争夺的恶战。这一战打得艰苦异常,充分检验了双方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在整个79战史中占有比较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fficeffice" />

在战斗形态上,与高平战役纵深广大的长途穿插和零散多处的山地攻防战不同,同登战斗纵深狭窄,越军设防坚固,工事密集,死战不退,因而打成了一场硬碰硬的残酷攻坚战。同登地区紧靠中越边境,纵深很小,不过4-7公里,这和高平地区纵深40-100公里完全不同。在同登的狭小地域内,越军部署了近5000正规军,依托密集坚固的筑垒阵地死守不退,外围又有越军主力进行反冲击增援,双方阵地犬牙交错,这与高平地区广大纵深内只散布着1.5万越军正规部队,而且一打就跑,也没有像样的增援和反冲击是迥然有异。如此一来,同登战斗就难以有什么取巧之处,比的就是双方的真正实力,看是攻强还是守固,看谁不怕伤亡,战斗意志更强,能“熬住最后5分钟”。

在战役计划上,同登当面的中越边境呈向越南一侧突出状态,利于55军直接向同登进行正面突击。弱点是两翼狭长突出,易被越军左右侧击。因此,55军以163师为主攻,向同登正面进行突击,同时以164师、165师在163师左右两侧实施助攻,保障主攻方向的侧翼安全。针对同登越军的防御正面较宽、纵深较小、兵力不足的态势,55军集中3倍于敌的兵力和绝对优势的炮兵、坦克,使用一个梯队的战斗队形,对同登之敌实行正面突破后内外双层的两翼合围,又是一个歼灭战的架势。应该说,同登地区有几条主要交通线路,便于机械化部队和大部队的机动。以较小的战役纵深、机械化部队沿公路的攻进,加上中国军队进攻的突然性,达成战役计划看上去并不难。然而,实战中55军的左翼合围顺利到位,但右翼合围却被探某阵地群、鬼屯炮台、339高地死死挡住,内外两层都没有到位,迟迟合不上与左翼的钳口。这样,同登越军就能通过包围圈的缺口得到外边的援助,死守几个核心据点群,使55军的攻坚难度大大增加。同时,利用便利的交通线,越军又能很快调集援军向55军两翼合围部队实行反冲击,又加大了战役的风险性。究其原因,是55军战前侦察敌情不够,没有想到同登核心据点群如此难啃,对战斗的复杂性估计不足。结果只使用了一个梯队的战斗队形全力一击,攻坚受挫后又显得轻敌,没有及时投入预备队及加强火力协调进攻,而是使用原进攻部队轮番攻击,以致兵力、火力一时都显不足。加上攻击几处据点群的各部队之间又未能协同一致,导致攻歼同登其他地区之敌只用了一天多时间,而打核心据点群却用了四天多,延长了战斗进程。再观同登越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只好分兵守点,各部队之间又缺少协同,一般都是火力支援,不主动出动兵力支援,最后只能被中国军队分割围歼。唯一的变数,就是在55军左右两翼钳口没有合上的几天里,越军能集中兵力沿同登至太原公路向昆朗、昆匡方向实施反击,或可凭借339高地一带的坚守,救出同登残敌。实战中越军用于这一带的反击部队只有1411营和3师工兵营,兵力明显不足。但从战略上说,越军就是要在一线拖住中国军队,救出同登残军恐怕不在越军总部考虑之内。越军倒是少有地在探垄方向实施了团级规模的反冲击,但又半途而废,这就注定了同登越军覆灭的结局。总的来看,因战略所限,55军的战役计划或早或晚都能达成,只是时间和战场表现的问题。

在战役指挥上,大兵团作战,必须有力掌握部队,及时定下战斗决心,实施坚定灵活的战场指挥,不断推动战斗进程直至达到胜利。这次同登之战,55军考虑到基层指挥员实战经验不足,因而采取了逐级向下加强指挥的方式。军级干部到师,师级干部到团,团级干部到营、连,主攻班、排有连级干部。如163师每一个团的主攻营都有一名师级干部跟随部队行动。副师长李万余就亲自到担任穿插任务的4883营加强指挥,历经了从穿插突破到阻敌反冲击的战斗全程,对一线部队及时定下战斗决心与灵活使用兵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战斗发展需要时,55军又及时派出前指,统一实施战场指挥。如163师攻打同登核心据点群时,边贵祥师长就带着副师长亲自到460高地开设前指,直接指挥487团、489团攻打探某阵地群和鬼屯炮台的战斗,督促了部队,鼓舞了士气,加快了战斗进程。当战斗遇到艰难时,上级也会具体帮助下级制订战斗方案。如165师二打班庄战斗时,55军一名副军长就和李福师长亲自组织参战排以上干部进行现地勘察,明确任务,研究打法,制订战斗方案,然后由494团统一指挥战斗,从而一战成功。向下加强指挥的方式实际上是各有利弊,也可能会增加指挥层次,干扰指挥决心。从同登战斗来看,这种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面效应显著。后来150师的那嘎之败,则属于向下加强指挥的反面典型。从整个战役指挥上看,55军基本掌握得较好。明显的失误有两点:一是军的预备队不足,以致未能在一线受挫的关键时刻及时投入;二是攻击同登核心据点群受挫时,军指起初没有予以重视,兵力、火力、协调上都未能加强,以致延长了战斗进程。归根到底,不能不说都是轻敌所致。

在战术运用上,越军的基本战术还是老一套,分兵守点,互不相援,不敢远距离机动作战。主要阵地失守后,就化整为零,化军为民,钻山逃跑,游击骚扰。炮火也不敢集中使用,多是单炮分散使用,多设阵地,游动作战。攻击能力差,即使在探垄地区实施了较大规模地反冲击,也多次是带有偷袭性质,不敢与中国军队对攻和打白刃战。与高平战役不同的是,同登战斗在突破越军的野战防御阵地后,遇到了凭借坚固支撑点构成的核心据点群,久攻不下,这是79之战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战斗形态。向核心据点群的攻坚战斗,55军开始时组织得不好。对探某阵地群和339高地,攻击部队都有轻敌之心,将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当成了残敌来打,敌情不明,兵力不集中,炮火也不占优势,以致几次受挫。对鬼屯炮台,连平顶山的地形都没有搞明白,主要攻击方向选择不当,攻击开始时也没有使用大口径火炮进行直瞄射击,就匆忙发起战斗,也是接连两次失利。到这时,军、师才重视起来,重新侦察敌情,部署兵力,编组炮火,协调攻击时间,终于攻歼了几处据点群之敌。从实战可以看出,对预有坚固设防之敌,不要在行进间匆忙投入攻击,必须在战前侦察中就要搞清楚其地形特点、兵力部署、火力配备,精心选择攻击方向、突破口和攻击时间,己方要加强兵力、火力优势,协调指挥,务求一举将敌攻歼。在肃清同登地区残敌时,55军就及时总结经验,采取了较好的克制性战术。各部针对越军“抗不了就跑,跑不了就散,化整为零,变军为民,进林钻洞,昼伏夜出,集零为整,伺机偷袭”的特点,采取了“以小群对分散,以烧()山对潜藏,以围困对钻洞,以潜伏对偷袭”的战术,迅速歼灭了残敌,扩大了战果。

在诸兵种合成作战上,对同登地区之敌,55军集中了3个步兵师和军、师属炮兵团,加强了预备炮兵的5个炮兵营、军坦克团7个坦克连及工兵,可以说是牛刀杀鸡之势。

217日总攻前的炮火准备中,55军就组织了5个多炮兵团的270门火炮,对同登越军的34个要点和目标进行了15分钟火力急袭,发射炮弹6000余发。同时,各团、营属炮兵的400余门火炮也对越军前沿1.5公里内的阵地、障碍物和支撑点发射了5400余发炮弹,起到了极大的摧毁效果。在步炮协同上,军、师建立了炮兵指挥所,与军、师指挥所配置在一起,各炮兵群、营都向第一梯队步兵营派出了前观,跟随步兵行动,与后方建立了稳定、可靠的通信联络,基本做到了步兵打到哪里,炮兵就支援到哪里,消灭和摧毁了越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坚固工事和武器装备,有力地支援了一线战斗。特别是探垄越军向488团阵地发起的大规模反冲击,主要就是被炮兵粉碎的。当时越军沿同登至谅山公路用汽车向前运兵,55军炮兵群使用了130火箭炮进行一次齐射,弹群全部命中目标。据一名越军俘供称:“这群炮弹来得真猛,无法躲藏,打掉了我们2个半连。”同登战斗的胜利,炮兵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被步兵们热情地称为“炮兵老大哥”。

同登战斗中,坦克部队有7个连参战,在四个方向上支援步兵进行攻击。在发起战斗的一开始,因为对坦克在山岳丛林地作战的特点研究不够,采取了坦克引导步兵冲击的战法。因为地形复杂,道路坡度大,有的坦克分队就出现了掉沟、淤陷、翻车现象,还有的首车陷入越军防坦克壕而阻塞了后续坦克前进的道路,以致步兵只好超越坦克单独向前进攻,打乱了步坦协同计划。在纵深战斗时,坦克引导步兵向前攻进,因为协同不好,又会经常与步兵发生脱节。步兵遇到越军阻击,无法掩护坦克,坦克单独向前冲击,又没能及时以火力支援步兵拔点。而且坦克单独攻进,容易陷入越军反坦克火力圈而损失。即便坦克冲到了攻击目标,因步兵没有跟上,无法将其攻占,最后也只得撤回。同登战斗中,坦克部队虽英勇奋战,但没能起到应有的关键性作用,教训很多。

同登之战,以其激烈残酷而著称。双方在阵地上反复争夺,伤亡惨重,因此对士气的要求很高。55军在政治工作上做得较好,发扬了人民军队在历史上的光荣传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战场宣传鼓动,不断鼓舞激励广大官兵的士气,提出了“穿插如钢刀”、“攻坚如猛虎”、“坚守如泰山”、“人在阵地在”、“杀敌立功”等口号,要求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在艰苦的战斗中保持了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因为干部伤亡严重,军、师制订了专门的干部接替方案,建立了干部预备队伍,在战斗中随打随补,及时调整和补充干部队伍,保障了一线部队在组织上的完整性和战斗指挥上的连续性。

同登战斗的胜利,打破了越军吹嘘的“中国人要拿下同登至少需要三个月”的狂言,砸开了谅山的门户,震动东线,吸引了越军多个机动师猬集在谅山周围,使其不敢北上增援高平,在战略上有力支援了高平战役的推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438
帖子
102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4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12-9-15 14: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文章属网友个人角度的检讨还是官方或者组织的?能否加以说明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12-9-15 16: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打同登只用一天,打法国炮台用了四天屡战屡败,可以说碰上了硬骨头。这钉子不是个秘密阵地,早已存在了几十年在当地边民中人所共知,163师的作战计划人员对这个少见的永备型国防工事没有给予重视,以为只是个普通阵地大炮一轰大军一冲就能解决了,没有为这根骨头而制定突击队和专门战法(纳粹德国进攻西欧时为开战即克比利时要塞组建突击队训练半年之久,配备了炸破1米厚混凝土的特种爆破器材)。一个军久啃不下一个团驻守的同登,幸亏越军无强大后援队才没有演变成越南的砥平里,这是长敌人志气的事件。7连和配属连队以屡次突击的生命和鲜血为代价“侦察”清楚了炮台的火力配系才得以制定出成功战法。人员伤亡和作战时间都因指挥员战前对这个点的疏忽付出了不小代价。163师和55军的情报参谋和作战室需要做些检讨。

步坦协同不好那是在整个解放军都普通存在的问题,不单单发生在同登。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12-9-16 0:11:0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UID
129036
帖子
1425
主题
39
精华
0
积分
379
威望
379
金钱
380 分
阅读权限
35
在线时间
1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9
最后登录
2017-12-21
4#
发表于 2012-9-17 11:1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翻阅一本书《军人永胜》,书中写到,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22位爬过铁索桥的勇士只牺牲了3位,真实原因是黄永胜率领的红3团隔着大渡河而进,已与守桥的敌军交火,否则不可能红4团只牺牲3人就夺得泸定桥的,但多年来无论是书中还是戏剧,主要都只说红4团的勇士夺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1

好友

14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068
帖子
594
主题
90
精华
0
积分
144
威望
144
金钱
206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5
最后登录
2016-10-26
5#
发表于 2012-9-17 17:3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黄永胜瞎说的事多了。图门著的《超级审判》中披露,黄永胜受审时还大发雷霆,说什么郑洞国还是他从地下室给抓出来的。实际上长春解放时黄永胜正率6纵在辽西呢,抓什么郑洞国?

刘伯承、聂荣臻率右纵队夹江而进,有力支援了红四团,史书上早有披露。红四团的英雄事绩是一天一夜二百四,用人爬铁索,这个也假不了。所以宣传那么广,在当年宣传英雄典型的时代则相当普遍,完全可以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965
帖子
360
主题
2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0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12-9-17 19:1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同登难打!

一、同登地区是谅山的门户、越军的重点防御地带。在同登有重兵把守,越军3师12团、205独立营、68炮团2个营;公安12团1个营又1个公安屯、民军青年突击队300余人, 加上越军防御纵深的炮兵。163师一个团从北向南攻打扣考山、163师一个团加上165师两个团从北向南对同登形成东西北3个方向的夹击。在炮兵火力上有绝对的优势,但与敌地面接触的步兵兵力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二、越军依托有利地形、越战阵地和永久坚固工事进行节节抵抗。同登地形成内三角形,东有扣考山、南有扣马山、西有海拔在600-700米高的石土山区,越军在这里是依托在各高地的野战阵地、永久工事、街道房屋、法国炮台等进行严防死守;对越军来说,这里是防有依托、有纵深,便于火力支援、机动增援的险恶地带!拿下同登,就是给越南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55军在43军127师、54军162师等部队的支援下,在肃清越军一线残敌后,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步步推进,在必要的时机一举攻占越南北部重镇...谅山, 真是大快人心!

我们没有参加同登战斗的人, 不能随意去指责当时的指挥员和一线的战斗部队。很多战况时预想不到的、难以预测的。163师、165师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就是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UID
129036
帖子
1425
主题
39
精华
0
积分
379
威望
379
金钱
380 分
阅读权限
35
在线时间
1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9
最后登录
2017-12-21
7#
发表于 2012-9-17 22:1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攻打同登的战斗,虽然在今天我们可以对此战评说这里怎么不对,那里怎么有缺点,但实际上如把我们自己放入当时的战场上,恐怕还不如55军的那些英雄们。

另一方面,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仅只是当时战斗任务的完成,还有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它应不仅只存在于军中任职的高级指挥员心里,还应使关心这场战争的老兵,没有实战经历的军人,热爱军事的普通人知道,从而使牺牲的烈士还活在人们的心里,也为今后的战争作了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UID
129036
帖子
1425
主题
39
精华
0
积分
379
威望
379
金钱
380 分
阅读权限
35
在线时间
1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9
最后登录
2017-12-21
8#
发表于 2012-9-17 22:5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战斗检讨有粗略有详细,如果深入点来说还可以谈许多。

比如军区前指和军一级指挥是如何进行的,战前的决心如何确定,战中的计划如何变动等。我觉得55军的军指可能作用不大,43军的二个师,50军的一个师,还有炮师都归它指挥吗,恐怕是军区前指吧,军区前指指挥着每一个师。

这种时间很短的\"闪电战\",战前的正确决心很重要,开战最初的一,二天及时的果断的调整决心更重要,前指要马上从实战中认识敌军,地形的具体情况作出必要的改变,战斗部队在进攻的最初改变还容易,一旦打成胶着状态改起来就麻烦。

云南方向打柑塘的部队放弃长途穿插包饺子,就是一次及时果断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6546
帖子
82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2
威望
2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9
最后登录
2012-6-15
9#
发表于 2012-10-3 07:5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顺便检讨,我始终觉得不该取消我们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4-19 08:42 , Processed in 0.1023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