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

[复制链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2326
帖子
58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8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22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2 12: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二)
作者:whitehead
半年前曾经写过一个关于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问题,与德国的山地步兵师的编制进行了比较,当时就有想更应该和二战日军的编制进行一下比较,但苦于没有资料,
前两天偶然得到一本资料: Osprey: Japanese Army in world war II, conquest of the pacific
1941-42.现在初步的整理了一下,如果有哪位朋友有更详细的资料欢迎补充。
资料来源:志愿军方面的来自《抗美援朝战争史》,日军的资料来自上述资料.
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有很大一部分是日式装备,两支军队同为亚洲国家的军队,士兵的背景和吃苦耐劳水平相近, 使用的战术, 如近战,夜战,侧翼渗透包抄也很类似.这里讨论的1941-42年的日本陆军可以说是日本陆军的顶点,武器装备水平到达最高峰,部队的战斗经验和士气经过中国战场的多年考验也达到顶点.和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相比,很类似.
士兵:手榴弹3枚,
步枪或冲锋枪1枝(志愿军的步枪,一种是三八大盖,一种是国产的七九式步枪,一种是美制的M1903, 冲锋枪估计是美式汤姆森、黄油枪)。
日军的单兵武器全部为单发步枪,无冲锋枪,志愿军的火力应该说强与日军.
班:轻机枪1挺,(估计要么是歪把子,要么是捷克式),编制4名射手,步枪冲锋枪至少8只。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和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 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可以看出志愿军步兵班的编制和日军完全一样。而志愿军装备的步枪,轻机枪的素质比日军的要好,火力应当占优.
排:
日军的一个排有前述编制的三个机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

连:
60毫米迫击炮3门,掷弹筒有弹者保留,无弹者取消。以三排9班制计算,一个连的重武器有60毫米迫击炮3门,掷弹筒若干,9挺轻机枪。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连包括:一个19人的连部:连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排。
志愿军的连编制和日军的一样,只是可能缺少一些掷弹筒,而志愿军的连还有一个装备60迫的武器排(日军只在有限的情况下从营一级的编制中抽调加强给连编成连武器排,在此不计),应该说火力强于日军。
营: 编制1个机炮连,
包括2个重机枪排,共配备重机枪6挺,1个迫击炮排,配备81或82毫米迫击炮3门。火箭筒在编者暂时保留,(在此有个疑问,资料中有提到
90MM的火箭筒,各个可是美军都没有的啊,从哪里缴获过来的)缺编的营不与补充。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营包括一个30人的团部, 一个110人的运输连(大车和骡马),有的团将营属的运输连合并到团里。100-200人的民工。4个前述的步兵连(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营机枪连(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
(有的连只有8挺),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步兵炮), 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种情况下,弹药排要扩充为39人。
综合一个营比较,日军多2-6挺重机,炮兵方面志愿军是3门81或82毫米迫击炮3门对2或4门70毫米步兵炮,反坦克方面60或90MM火箭筒对20MM反坦克枪,再加上连里的60MM迫击炮,火力志愿军即使不占优的话,至少也是持平。

团:编制1个92步兵炮连,配备4门炮,一个重迫击炮连,配备4门炮。或按照每连6门81或82毫米迫击炮代替。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团包括一个54人的团部,一个121人的团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3个步兵营,一个122人的团属炮兵连,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 1个观察班, 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5MM步兵炮。极少数团有一个364人的炮营,编两个170人的炮连,各4门炮。
团属反坦克连有122人, 20的连部, 21人的弹药排,3个33人的炮排, 每一个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团属的通信连有一个电话排(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排(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营和团属各连。团的卫生系统的配备也
很薄弱, 团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营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连四个卫生员。
综合团一级的比较,志愿军的团属炮兵只相当于日军的营属炮兵,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日军(对美韩军也一样)的战略单位是师, 而志愿军是
军,在炮兵上的配置上大致差一挡。没有反坦克炮,通讯电台也可以配属到营一级, 卫生系统没有资料但估计也很难比日军再薄弱了。
师:编制1个山炮营,配备75毫米的41式92式或美式山炮12门。1个工兵营,一个警卫连。至于师侦察分队到底是什么编制没有给出,但从原师属警卫营缩编为警卫连看出,有可能是2个或者3个侦察连。对于侦察分队的建设,要求是:干部战士要好中选优,并配备最好的武器。每个侦察班除配备一个建制步兵班的武器以外,另配一具掷弹筒。每个侦察排增配2挺轻机枪、一具火箭筒。每个侦察连,增配2门60毫米炮,要求每个侦察连具有完全独立歼灭美军1个排的能力。
日军的师属单位主要有:3个步兵团,一个野战炮兵团,一个侦察团,一个工兵团, 一个运输团,通讯队。野战炮兵团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营,各装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 只有一些师团将一个营替换成105MM炮。一个侦察团编制730人,包括一个130人的团部,
一个130人的骑兵连(4个30人的排), 两个160人的摩托化连,1个100人的卡车运输连,至少在纸面上可以运输那两个摩托化连。这个侦察团可以被一个950人的骑兵团代替。
工兵团编制900-1000人 ,几乎没有机械装备,只能承担极少的任务,更专业的任务主要由配属的独立工兵团负责。
运输团的规模大体上取决于可用的卡车数量,从理论上来说,由一个卡车营和一个大车营组成,卡车连由2到3个连组成,每连最多有50辆载重1.5吨的卡车, 许多师团都缺少卡车,一些根本就没有。
综合志愿军一个军和日军一个师团的比较,日军一个师有54门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数师团用12门105MM炮替换了75MM炮,志愿军的一个军有一个山野炮团36门炮, 包括105MM炮,每师一个12门山野炮的炮兵营,共有72门75MM以上的火炮。卡车方面日军有最多有100-150辆卡车,志愿军一个军有120辆卡车。

综合以上的比较,经过整编过的东北边防军部队,即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的装备并非如宣传上的小米加步枪,而是装备水平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日本陆军的装备水平相当,明确了这一点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志愿军第1、2次战役的胜利来之不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2

主题

0

好友

1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2627
帖子
145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131
威望
146
金钱
231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2
最后登录
2010-11-26
2#
发表于 2005-4-22 17:4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

小米加步枪”只是个比方,志愿军的枪可能比步枪强点,但小米可是吃不到,顶多是“一把炒面一口雪”。
现代战争中,步兵装备的好坏已不能影响战争的结局:伊拉克步兵手中的AK系列并不比美军的M-16,M-14差多少;即使装甲力量(坦克,自行火炮等)亦不能左右战局。诺曼底附近的德军装甲部队要强于盟军,但还是被盟军登陆成功。
所以说空中力量是决定性因素。
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装备水平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日本陆军的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日本的陆军航空兵力量并不弱(装备有零式战斗机)。而且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美军装备水平也不能抗美援朝时的装备相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039
帖子
49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9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18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5-4-22 18:2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

志原军入朝时有79式步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375
帖子
268
主题
1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93
金钱
1011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0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5-4-22 18:3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

楼上的火眼金睛
不过我想这是作者笔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0

好友

2411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032
帖子
1505
主题
56
精华
0
积分
2411
威望
241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12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5-4-22 18:4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

在伊拉克的霉菌已经没有装备M-14的部队了,只是有少量的M-14改进的M-21狙击步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2326
帖子
58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8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22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5-4-22 21:2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

[这个贴子最后由yanq在 2005/04/22 09:2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梦里从军2005/04/22 06:20pm 发表的内容:
志原军入朝时有79式步枪???/
说说枪的历史:先后有两种“七九式步枪”
1.历史上的“七九式”:包括七九式步枪和七九式步骑枪(短托柄枪),是CAS重步枪的仿制品,该枪为捷克1901年的产品。七九式步枪由北洋孝义枪厂于1919年开始投产后,中国有很多兵工厂相继仿制。七九式又名汉阳造(因汉阳兵工厂大量生产)、中正式(因蒋介石亲自建议修改枪托和枪管设计,形成短托柄步骑枪品种)、五五式(因第18集团军第三兵工制造所于1939年12月仿制七九式步枪成功时,恰好是朱德五十五岁生日)。历史上的七九式被命名为七九式的原因,是因为该枪为7.9口径。
2.目前还在使用的“七九系列”:包括七九式半自动狙击步枪、七九式冲锋枪、七九式小口径步枪、七九式手枪。这个系列中的七九式半自动狙击步枪仿制卓卡诺夫狙击枪(Dragunov SVD),该枪为苏联1963年的产品。命名为七九系列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中国1979年的定型产品。
志原军入朝时的79式步枪是指上面的第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740
帖子
96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0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5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5-4-23 08:2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

这个没办法比啊,
几乎二战所有参战大国的装备,从开战初到战争结束,就有了巨大的发展。
比如44年德国坦克师都是老虎,黑豹了,而39年还1号,2号为主力,5年的发展超过之前的30年。而霉菌也是如此。
日本陆军装备在亚洲可为精良,但与同时代欧美比起来象去太远,而且从战争初到战争结束,发展几乎停滞,惟有海空力量还可一拼,所以志愿军即便有40年代初的日军装备水平,与50年代初的霉菌装备比起来,还是不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lr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395
帖子
1391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7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5-4-23 14:2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志愿军初期入朝的装备水平

90火箭筒开始没有,是后来仿制的国产货。
一直疑惑为什么会有三八大盖。其威力不足的问题在抗战期间早就成为“两党共识”,以至于我军推行小口径时还费一番周折。而且除四野的主力应该有能力通过缴获全部换装国械或美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7-22 12:09 , Processed in 0.1012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