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谱(30)“李海欣高地”上的一百个日日夜夜

[复制链接]

8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0805
帖子
350
主题
8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2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8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9 18: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这个贴子最后由fcglj022在 2005/12/09 06:28p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                           丹心为祖国  碧血写青史
                           某团六连指导员王效章讲述
  
   
    我一九七五年入伍,山东鱼台县人,是云南边防部队某团六连指导员。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八日,我们连担负了老山最前沿的八个高地的对越防御作战任务。这八个高地是老山的屏障,著名的“李海欣高地”就在这里。从我们上阵地开始,越军就对这里发动了上百次疯狂反扑。在坚守防御的一百个日日夜夜里,我们经受了敌人两万多发炮弹的轰击,打退了敌人从班到营规模的进攻一百五十多次,先后毙敌五百余名,伤敌二百余名,击毁敌火炮两门、机枪两挺,并缴获了一批军用物资。全连有四十五人立功,其中一等功十二人,二等功十一人。
                               为了祖国,刀山火海也敢上
    五月三十一日凌晨,我们连经过两天一夜的行军,刚刚进入阵地,背包还没解开,越军就以两个营的兵力向我连防守的无名高地进攻。我们连的干部战士立即投入了激烈的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牢牢守住了阵地。
    敌人攻占我连阵地的企图失败后,又转向进攻兄弟连队守卫的另一个无名高地。我连六班长江玉平曾在这个高地守卫过,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因此,在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上级命令六班为兄弟连队的一个排带路,前去增援这个无名高地。从我们指挥所到无名高地,必须经过三百多米的开阔地。这段开阔地,处于敌人三面火力的夹击下,通路只有五六十厘米宽,两侧布满了地雷,每前进一步,都会有流血牺牲的危险。
    江玉萍接到任务后,对办理的同志们说:“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上!”十八时三十分,第一组的战士陈庆伟、恒孝进跃出了猫耳洞,向无名高地冲击。刚冲出十几米,敌人一发炮弹在陈庆伟身边爆炸,年仅十九岁的陈庆伟倒了下去,恒孝进也负了重伤。
    看着生死相依的战友倒下去了,江玉平满腔怒火,大喊了一声:“第二组,跟我上!”说着便跃出了堑壕,顺着五十多度的山坡,一口气滚出了七十多米。正当江玉平卧在地上,辨认方向,准备继续前进时,一发炮弹落在他身后,他的左腿被弹片削掉了,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裤,染红了身边的焦土,剧烈的疼痛几乎使他昏了过去。但是,当他想起自己的责任,便咬紧牙关,拖着一条断腿向前爬去。
    新战士徐志江见到这个情景马上跃过来为他包扎,并要把他背回阵地指挥所去。江玉平立即推开徐志江,艰难地说:“小徐,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赶快带领增援分队往前冲。”徐志江看着受了重伤的班长,含泪跪在他面前不忍离开。江玉平猛推他一把,大声喊道:“不要管我,快往前冲!”江玉平一边艰难地往前爬,一边抬起发抖的右手,为增援部队指示道路。晚上九点多钟,增援分队的十一名战士终于冲上了无名高地。
    江玉平负伤的地点,距我冲击出发阵地仅有七八十米。往回爬,可以保全性命;而往前爬,性命是难以保住的。但是他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一点一点地往前爬,在他身后的焦土和碎石上,留下了斑斑血迹。在向高地爬行途中,他的右腿又碰响了一颗地雷而再次负伤。拖着两条负重伤的腿,二百米的距离,江玉平整整爬了六个多小时。当无名高地的战友把满身血迹、已经昏迷了的江玉平抱回猫耳洞时,望着他那残缺的双腿,都哭出声来。
    第二天一早,江玉平醒了过来。他望着身边的战友,断断续续地说:“同志们,我怕是不行了,这个高地三面的斜坡上,都有地雷,要多加小心,阵地交给你们了,一定要多保重。”说完后,他的头就倒在战士巩守安的怀里。巩守安强忍满眼泪水,大声喊道:“班长、班长,你对家中父母还有什么话要说,你快告诉我,告诉我,班长啊!”巩守安摇动着江玉平的身体,禁不住失声痛哭。江玉平的家里,父母和未婚妻都日夜想念着他,他家生活很困难,家中的六间房子,因大雨而倒塌了,一家人住在一个临时搭起的棚子里。但江玉平什么也没说,就闭上了双眼。战士们把对敌人的仇恨和对英雄的怀念化作了消灭越军的巨大力量,在三天三夜的激战中,毙伤敌一百八十多人,敌人的反扑彻底失败了。
                    每一个战士,都是一座敌人无法跃过的山峰
    七月十九日凌晨五点多钟,越军在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次以两个营加一个连的兵力,向无名高地发起进攻,先后向这个长四十米、宽三十米的高地发射炮弹一万多发。高地的六号哨位,是一个天然石洞,洞前是一块十多米宽的陡坡,左右两面都是敌人的火力点。这里是无名高地的咽喉,是通往主阵地的唯一通路。我连的共产党员、四班班长成玉山,带领战士韦昌进、苗延荣、吴冬梅就守在这个哨位上。
    敌人的炮弹在六号哨位的前后左右落下来,六号洞前完全被硝烟和火光笼罩了。二十分钟后,炮弹的爆炸声渐渐稀疏下来,敌人的步兵开始进攻。就在这时,敌人的几发炮弹在洞口爆炸了,洞口被炸塌的碎石堵塞,正要出洞的吴冬梅被气浪推倒,埋在乱石碓里。另外的两名战友以及报话机、武器弹药,都被堵在洞里。在洞外的班长成玉山心急火燎,一个箭步跳到洞口,拼命地扒了起来,他刚扒了几下,听到了敌人的嚎叫声,意识到扒洞已经来不及了,哨位只能靠他一人守了。
    当三十多名敌人在离哨位二十多米远的时候,成玉山一跃而起,将六枚手榴弹接连扔进敌人堆里,敌人一阵哭叫,扔下三具尸体逃下山去。不一会,敌人又冲上来了,成玉山等到敌人离他十几米远时,拉燃一根爆破筒的导火索扔进了敌群,五名越军当场被炸死,剩下的几个掉头就跑。成玉山一面打,一面喊:“兔崽子们,来吧!我就是老山,要上老山,先到我这里试试!”打到上午九点半,成玉山身上已多处负伤,鲜血浸透了衣裤,但他想到自己在上阵地前给党支部写的“人在阵地在”的誓言,硬是咬着牙坚持着。
    到上午十点三十分,成玉山一个人打退了敌人一个排的六次冲击,毙敌二十七人,伤敌十三人,坚守阵地四个小时。这时,三匣冲锋枪子弹和六根爆破筒全打完了,两箱手榴弹只剩了五枚。他想到必须马上向排长报告,请求支援,但是报话机已经被埋在洞里,他便忍着满身的伤痛艰难地向排指挥所爬去。三十多米的路,他整整爬了四十分钟,当排长见到他时,他已经成了一个血人,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向排长报告了六号哨位的情况,并主动要求为增援分队带路,但只走了几步,就倒了下去。在医院里,医生从成玉山身上取出了四十多块弹片和碎石。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在六号洞口被敌人炮弹炸塌的瞬间,正准备从洞里往外冲的战士苗延荣和韦昌进同时受了重伤,昏了过去。韦昌进二十二处负伤,左眼球被弹片打出。韦昌进被炮声震醒后,只觉得洞里一片漆黑,意识到自己和苗延荣被埋在洞里了。他立即想到阵地,便忍着剧烈的伤痛,扒开了一个拳头大的小洞,就在这时,他听到了敌人哇啦哇啦的嚎叫声,情况万分危急。他急忙摸起报话机,呼唤排长要求炮火支援。
    这时,班长成玉山已爬到排指挥所报告了情况。由于敌炮火封锁严密,增援分队一时上不去。排长王国安突然从报话机里听到韦昌进的呼唤,十分激动,大声喊道:“韦昌进,我立即请求炮火支援你,你一定要守住阵地”。韦昌进在报话机里坚定的表示:“请排长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阵地就是我们的。”我军的炮弹,按照韦昌进指示的目标飞了过来,冲到洞口附近的敌人横七竖八地倒下一片。“打得好!快打啊!”韦昌进使尽全身力气呼喊着。在我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冲上来的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抱头乱窜。
    黄昏的时候,增援部队还没上来,仗还在打着。韦昌进的右胸被炮弹片击穿,血仍在不停地流着,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他断断续续地对刚刚醒来的苗延荣说:“延荣,我可能不行了,你要坚强地活下去,要守住阵地,决不能给祖国、连队丢脸啊!”苗延荣听着他的话,禁不住流下泪来,他紧紧握着战友的手说:“昌进,你放心,我和你一样,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晚七点半,洞里一片漆黑,半昏迷的韦昌进忽然听到了石块的滚动声,接着又从洞顶传来了敌人的说话声和脚步声。就在这一瞬间,他一下又清醒过来,立即摸起报话机,竭尽全力地喊道:“排长,敌人爬到我们洞顶上来了!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啊!”王国安难过地说:“昌进,你等等,我不能啊!”韦昌进听了排长的话,急得在报话机上骂了一句,说:“你还要阵地吗?是我的命重要,还是阵地重要?快,快打啊!向我开炮!”听着韦昌进的喊声,王安国心里一热,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他立即要求炮兵在六号洞周围环围射击,终于把上来的敌人打了下去。
    晚八点,战士张元祥、李树水闯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冲进了六号洞里。韦昌进握住李树水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吴冬梅牺牲了,苗延荣也受了重伤,你俩来了,我就放心了,阵地交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守住啊!”当天夜里,韦昌进被抢救了下去。从阵地到后方医院,韦昌进忍着钻心的伤痛,没掉一滴眼泪,没有吭一声。他的左眼球被摘除了,右眼的视力也只有零点二。看着他满身的伤痕,医护人员都落泪了。韦昌进却安慰他们说:“不要紧,我失去了左眼,还有右眼,我还要去我们的阵地,我还能打仗。”
    伤势逐渐好起来的时候,韦昌进给指导员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指导员,我多么想念排长和战友啊!我非常惭愧,那天仗还没打完,我就下来了,听说我们连打了打胜仗,我真高兴啊!那天,我在报话机里骂了我们排长,真对不起他,请你转告他,我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吧!”至于个人的伤残,他一个字都没写。
                           “请党在战火中考验我吧”
    七月十九日的战斗中,二排指挥所设在七号哨位。上午十点半,排长王安国意识到六号哨所处境很危险,必须马上派人增援。这时,他的身边只有四班战士张元祥和李树水了。从七号哨位到六号哨位距离三百米,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内。为阻止我军增援,敌人拼命地往这里打炮,几十米外的敌步兵也用轻重武器把小路封锁的死死的。王安国真舍不得让他俩去啊!但是,时间已不允许他再犹豫了。上午十一点,他把张元祥、李树水叫到身边,交待了任务后,紧紧握住他俩的手,问他们还有什么话要留下。他俩默默地望着排长,各自掏出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说了一句同样的话:“请党组织在战火中考验我吧!”便转身冲进了硝烟中。
    张元祥和李树水只跑了几米远,便被猛烈的炮火压在一个小洞里无法前进了。晚上七点四十分,趁天黑,他俩一前一后地冲出了小洞,张元祥在前面用冲锋枪打,李树水在后面投手榴弹。两人一边打,一边跑,七点五十分,终于冲到了六号哨位。他们一面替苗延荣、韦昌进包扎伤口,一面向排长报告了情况。王国安听到他俩已经到了六号哨位,禁不住对着报话机喊:“谢谢你们,我代表全排感谢你们!六号哨位就交给你们了!”为了抢救伤员,增强六号哨位的兵力,他命令李树水和张元祥轮流把伤员送回来,然后把九连刚刚增援上来的三个战士带过去。他俩都知道,带着伤员通过三百米的炮火封锁区是多么危险。但是,他们谁都没有半点犹豫,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们舍得献出自己的一切。李树水比张元祥早入伍两年,他决定自己先回去。他先把苗延荣背回去,又把三个增援的战士带了回来。接着张元祥又冒着炮火,把韦昌进背回了排指挥所。张元祥根据排长的决定,留在了七号哨位。
    这时,六号哨位只剩下李树水和三名新上来的战友了,李树水便担负起了指挥作战的担子。这天夜里和七月二十日,他带领战友们打退敌人几十次进攻,越军在哨位前丢下了几十具尸体。
                          让青春在战火中闪光
    在六号哨位多次打退敌人反扑的同时,激烈的战斗也在二号哨位进行着。三十多名越军分成多路,嚎叫着向二号哨位猛扑上来。守卫这个哨位的是今年入伍的新战士陈贵福和不久前才由兄弟连队调来的新战士邢玉华,他俩都是山东邹县人,今年都是十九岁。这个哨位,是一个长刚过两米,高、宽都不过一米的天然石洞,离越军阵地很近。白天两个人只能侧着身子躺在洞里,晚上才能出来透透风。洞里温度经常在摄氏四十二度以上,热得像蒸笼。下雨时,洞里灌满了水,外面的雨停了,洞里石缝的水还要滴上好几天。陈贵福的双腿被蚊虫叮咬后溃烂了,脚肿得鞋都穿不上。阵地上用水,都要在夜里下山去背,背水的路很难走,而且经常遇到的人的炮击,战士们几个月不洗脸、不刷牙,有时几天喝不上水,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整整坚守了九十二天。
    七月十九日战斗打响的时候,陈贵福看到几十名越军怪叫着冲上来,便嘱咐邢玉华在洞里守好报话机,和排长保持联系,为我炮兵报告射击目标。他在山坡上选了一个凹部隐藏下来,等敌人靠近它只有十七、八米远的时候,猛地站了起来,把三根爆破筒接连投进敌群里,巨响过后,十几个敌人横倒竖卧地在地上不动了,余下的滚下山去。
    二号哨位的下面多是陡崖,易守难攻。敌人的步兵吃了亏,便猛烈地打起炮来。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早在几天前,陈贵福就在二号哨位的右后侧设了一个假哨位。敌人一直瞄炮对着这个假哨位射击,当看到假哨位被炸塌时,便以为阵地上不会有人了,两个越军扛着一箱手榴弹爬了上来。陈贵福和邢玉华见上来的敌人只有两个,便想抓活的,等到越军呆头呆脑地走到洞口附近的时候,邢玉华猛地抓住了一个越军的腿,那个越军怪叫一声,扔下肩上的手榴弹箱,掉头就跑。邢玉华由于长期坚守在潮湿闷热的工事里,体力很差,手劲不足,让敌人挣脱了。眼疾手快的陈贵福立即投出了两枚手榴弹,两个敌人便躺到不动了。
    敌人的炮火找不到目标,又用步兵强攻,陈贵福和邢玉华硬是用冲锋枪、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到七月二十二日中午,哨位上只剩下一根爆破筒和十几枚手榴弹了。陈贵福冒着敌人的炮火,跑到排指挥所扛弹药。但因几天没吃没睡,身体极端虚弱,扛着一箱手榴弹走了几步就倒在了地上。但他想到了阵地的安危,硬是鼓起全身的力气,接连运回了三箱手榴弹。从七月十九日凌晨,到二十五日傍晚的六天六夜里,陈贵福和邢玉华以惊人的毅力投了六箱手榴弹,打了两千多发子弹,打退了敌人从班到排规模的进攻五十多次。

                             干部模范带头,身先士卒
    在作战中,干部奋勇当先,不怕流血牺牲,这就是战斗力,战士们就会效仿干部的榜样,勇敢顽强,奋勇杀敌。
    连长于孝千上阵地后不久,就犯了牙痛病,半个脸肿得像馒头一样,有时疼得满脸流汗水,饿了只能把压缩饼干捣碎,在水里泡成糊糊喝。就这样,他坚持跑遍了全连的每一个哨位。战斗激烈时,他总是冒着敌人的炮火,跑出连指挥所,靠前指挥。有一次,他到前沿哨位选择屯兵地点,敌人的一发冷炮在他身边爆炸,两块弹片嵌在他脊柱的两侧,鲜血直流。他咬着牙,坚持了两个多小时,直至选好满意的屯兵洞,才下了阵地。在医院里,听说上级要把他留在后方做留守工作,他说什么也不干,伤还没好就跑出了医院,找到团首长再三恳求说:“我是一连之长,再打仗的时候我不能离开连队,不能离开我的战士。”团首长只好同意了他的要求。
    二排长王安国患有严重的胃溃疡病,是带着药上阵地的。阵地上的艰苦生活使他的胃病一天天加重,胃病发作时疼得满脸是汗,一百三十多斤重的身体,后来消瘦到不到一百一十斤,营、团领导知道后,几次命令他下来,到后方医院去治一治,他总是说:“我是共产党员,只要不死,我决不下阵地,就是死,也要死在战斗岗位上。”“七.一九”战斗中,他发烧三十九度,一直坚持带病指挥。当敌人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向他们排坚守的高地进攻时,王安国一面用报话机指挥各哨位战斗,一面提着冲锋枪冲出排指挥所,到前沿哨位观察指挥。当敌人离我前沿阵地还有十多米时,王安国大喊一声:“打!”第一个向敌人投出了手榴弹。敌人在我阵地前丢下了十几具尸体,仓皇逃了下去。四十分钟后,敌人又以两个排的兵力向我阵地摸来。为了减少伤亡,王安国果断地改变了战术,指挥战士分组交替打击敌人。在三天三夜的战斗中,王安国一直带病指挥战斗,最后手握着耳机昏了过去。
    三排长王可顺面对敌人的反扑,冒着敌炮火跃到机枪工事里指挥战斗,使敌人不能前进一步,黄昏的时候,敌人的几发炮弹在王可顺身边爆炸,他的左腿中了大小七十多块弹片,伤势很重。上级要他马上下阵地,他瞒着说是轻伤,坚决要求继续指挥战斗,最后昏过去两次,才被战士们抬了下去。现在,他身上还有四十多块弹片没有取出来。
    在一百个日日夜夜里,我们连八名干部中两名立了一等功,三名立了二等功。
[/watermark]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3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559
帖子
122
主题
3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4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5-12-9 21: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谱(30)“李海欣高地”上的一百个日日夜夜

向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指导员敬礼!
向老战友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8-21 23:35 , Processed in 0.0919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