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寻找为西南边陲山村捐资新建“希望小学”澳门大学的两位博士

[复制链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8 17: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座落在西南边陲云南南部群山峻岭中紧接越南边境线上的大弄村,海拔高程在二千多米以上,居住着37户瑶族人家,长年靠喝囤积的雨水,在乱石缝隙中种植玉米和山下仅有的一点水田维系生计,由于居住在偏远的高山上,与外界联系甚少,加之村里又不通电,全村人过着贫穷而封闭的生活。

大弄村距麻栗坡县八布乡直线距离约20公里,村民们逢集去交换家庭所需的生活物品,来回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家家想吃一餐肉都很难,如果从集上买块肉走不到家肉就变味了,家家只有靠自己年头养猪,过年杀猪吃一顿肉,过次瘾。


1986年8月16日北京军区38集团军奉中央军委命令组建第十二侦察大队赴滇参战,8月24日全军侦察兵集中于一一四师方顺桥团部,9月20日开赴云南前线,9月29日到达作战地区。第十二侦察大队以八布乡为支撑四个侦察连辐射驻防于者阴山主峰阵地两翼边防线上,特侦一连在董干方向,特侦二连在者阴山方向,特侦四连在荒田、田蓬方向,我们特侦三连就驻守在大弄村,从此我们连队官兵与大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在大弄村驻守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亲身经受了没水、没电、没吃、没喝的艰苦生活,亲眼目睹村民饥不饱食,衣不逢时,落后愚昧的贫困景况,但瑶族同胞憨厚真诚的待人和拥军支前的热情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小分队出境执行侦察作战任务,村里的民兵个个争先恐后为我们作向导,受伤的战友是他们帮我们抬回村,死难的烈士是他们帮我们摸着黑沿悬崖小路抬下山,汗季无水时房东把自家舍不得喝的小池子里囤积的雨水主动让我们喝,雨季连日下雨,马匹驭运不上来军需物资,是村民们把为蒸熟的玉米面和仅有的大米提供给战士们吃。这么好的村民,如此朴素善良而可敬的民族,给我们三连官兵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23年过去了,我们想念大弄村民,我们怀念那段战争年代的生活。今年3月自发地组织连队老兵重上大弄村活动,响应的老兵自费从各省市相聚昆明,于23日中午在八布乡武装部张国庆部长的陪同下上到了大弄村,与分别了23年的原村组长兼民兵排排长邓富才等老民兵们和房东相见,个个激动万分,相互问候之余更多地是听取邓排长介绍大弄村20多年的发展变化和村民脱贫致富的情况。我们很失望,很伤感,更加难过,眼前的大弄村竞然还是老样子:山还是当年的山,巍然屹立,寂静可怕;小石林还是当年的小石林错落有至地排列在村中,间隙中生长着老乡们播种的玉米;上下山的路还是当年我们走过的悬崖小路;水还是雨水,大弄村民们至今还喝着当年我们为了守纪律而不敢去动的小池子里囤积的雨水;房屋还是当年的房屋,只不过是比当年更加陈旧,屋内漆黑的如同夜晚;当年孩子上学的土房子已经不在了,孩子们上学要到山下的坪子村小学去上学,由于离家远,孩子们都住校。有所不同的是人变了,变老了,邓排长今年59岁,个别房东已不在了人世;3年前村里通上电了,可电是通上了老乡们哪舍得用,家家点着3至5瓦的灯泡,光亮度还不如一个手电筒亮。你能想象得到吗?邓排长家三年才用了400多度电 ,邓排长是县里评选的“优秀界边员”,作为村干部每年乡政府给予的补贴可怜的只有90元,就这点钱对于邓排长来说,是一家生活度日的救命钱。原来全村37户人家现增加到58户,23年过去多增加了21户,由于没有经济收入贫穷的难以成家立业,成年的姑娘还能出嫁,最远的嫁到了广西,可成年的小伙子就惨了讨不到老婆。生活在海拔2千多米的崇山峻岭上,山无资源,又无水源,去一趟八布乡走个来回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谁家有女儿肯往这嫁。现全村有29个壮小伙子没能成家,守着家业继承着父辈的务农耕作,维系着作长子的养老尽孝。导致村民不能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是村里不通走车有路。


我和几个老兵用集资的钱代表三连官兵,向原37户驻军房东每家慰问了一袋大米,向邓排长家表示了心意,向大弄村上学的孩子捐献了爱心,向所住过的房东表示了心意。跟随来的家属伤心难过中流下了心寒地眼泪,哪曾想象到自己心爱之人,会在这么穷苦的边陲小村庄里,艰难地生活了一年多,感慨地说出:一生从来没见过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自发地拿出2000元交给村组长捐助修路,组长眼圈红了,村民落泪了……

当我听说大弄村的孩子都在“嘉旭小学”上学,这所学校是澳门大学两位博士捐建的希望小学,是取这两位博士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座落在大弄村山下的坪子村,从大弄村沿崖间小路往下走到小学需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就是从大弄走到这所小学的。大弄村有12个孩子在“嘉旭小学”上学,他们都住校,住校的床和生活用品是原十二侦察大队的郐万增政委2006年9月份去大弄时捐献的,孩子们上学费用全免,生活费用家里也不用出,政府每月每人补贴50元生活费。校长说:孩子们都很用功,很努力,很听话。从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大弄的希望,他们的父辈也就是我们当年驻守在大弄时所见的那帮孩子,由于没有文化至今走不出大山,改革开放30多年的国家巨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他们多少也懂得了文化的重要性,让孩子学文化也是他们自身体验过没有文化的苦果后所认识到的。

我为澳门大学这两位博士能够拿出自己的薪水,为云南边陲靠近中越边境的少数民族村庄捐建希望小学,给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的后代上学提供一个好的校园和教室,内心十分感动,我崇敬这两位博士,这么有爱心,思想这么崇高伟大,身处澳门不忘记祖国,更崇敬那些献身国家贫困山区教书育人的教师们,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何谈国家的科教兴国。
我现在珠海市公安局工作,我想拜见这两位博士,只是不知道这两位博士现在何处,请知情者、好心人待帮查找,深表谢意!

我的联系电话:13923366053


李艳明(原第12侦察大队特侦3连连长)


二00九年四月六日于珠海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09-4-8 17:19:47 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9-4-8 17:2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为大弄村瑶族同胞早日脱贫发起捐款倡议

倡议书


特侦三连全体官兵:
郐政委今年1月6日上大弄,为大弄村从北京军区、38集团军筹集了6万多元修路,3月23日我等5位老兵上大弄,看到这条连接山下鱼塘村能通汽车的只有4公里长的路已经修好了三分之一,在邓排长、村组长的带领下,每户人家出一个壮劳力无偿修筑,经过四个月的修建毛坯工程已经完成,下一步主要是炸石拓宽路面。修路需要用钱购买炸药、雷管、导火线和筑路工具,没有经费保障,就无法修通这条路,路不通大弄山上的农副业产品就运不出去,更谈不上大弄村民脱贫致富。

时间可以风化人们的思想,但永远抹不掉我们对大弄的思念。我们曾经在这个海拔2千多米的小山庄生存过,我们曾经依托这个小山庄一次次走出边境执行侦察作战任务,是可靠的山庄给予了我们安全感,是可亲的房东老乡给予了我们温暖和关爱,是邓排长的忠实向导和民兵们的大力援助,我们才得以安全地返回家园。
想想看:是谁为我们把烈士抬下山?是谁为我们把伤员抬下山?是谁为我们提供房屋让我们安然入睡?又是谁为我们出境侦察小分队作向导?是大弄村的民兵们!是瑶族同胞们!是我们可敬重的邓排长!

23年过去了,我们想都不敢想至今的大弄村民还过着与我们当年驻守时所过的那种苦日子,当年我们需要他们帮助支援,如今他们需要我们帮助支援,我们特侦三连的全体官兵能坐视不管吗?能忘恩负义吗?能有难不帮吗?
我倡仪:特侦三连的全体官兵们,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甘洒一腔热血;当国家需要我们扶贫的时候,我们积极捐献钱、物;当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献爱心的时候,我们鼎力支援。而如今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大弄村需要我们集资修路,他们要脱贫,他们想致富,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点爱心,献出感恩之心,来帮助大弄村民度过修路难关,让村民们走向致富的道路,让大弄村民心中永远铭记我们。

连队老兵们: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工作,上有老,下有小,由于经济收入的不同,家庭条件有好有差,可我们必定是从死亡线上活过来的,还会计较舍得和舍不得吗!家庭条件好点的多出,差点的少出,只要我们在生活上紧一下,少吃一餐好的,少请一桌饭,少喝一次酒,少玩一次扑克,少打一次麻将,少搞一次聚会,我们就可以把节省的钱,捐献给大弄村修路,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洒洒水的事,而对大弄村来说是件顶大的事。你们可知道,大弄村民没有收入来源,仅靠种点农作物维系生计,每年头靠杀自己家养的猪,才能吃上一顿肉。邓排长身为村领导,又是县里评上的“优秀界边员”,每年政府给予的薪水少的可怜的才90元。三年前村里是通了电,可家家只点3至5瓦的灯泡,邓排长家在村里算是大户,三年多才用了400来度电,这能不叫我们重返大弄的5位老兵伤心难过吗。为此,我作为你们的老连长这次上大弄已经为修路捐献了2000元,现带头再捐款1000元。
邓排长对我说:力争在5月份将路修通,等路修好了,村里要为所有揖助的人立碑,以示纪念。

为保证各地区都有发动人特指定:
太原地区由张昭武负责;13834469750
长治地区由张欣芳负责:13903451383
邯郸地区由薛克清负责;15028044045
保定地区由孙本君负责;13833030677
通辽地区由彭 志负责:13514859072

高建民负责;13789654444

河南地区由李 冬负责;15004770020
天津地区由姚春福负责;13920204968
石家庄市由高 扬负责;13503205381
广东珠海李艳明:13923366053

各地负责人主要职能是联系战友,发动捐款,告知上十二侦网上看连长发的《大弄感言》《上学的孩子让我看到了希望》《麻栗坡烈士墓前祭奠英灵》和《为大弄瑶族同胞早日脱贫发起捐款倡议》或上QQ群空间观看,并及时向老连长汇报各地老兵捐款情况。原连队干部和后提升起来的干部要积极配合支持并多揖献,为连队老兵做表率,对每人捐款情况将在十二侦网上和QQ群中公布。
老连长向全连官兵保证将捐献的钱通过麻栗坡县政府和八布乡政府直接转到大弄村邓排长手上,保证捐款完全用在修路上。计划4月底将捐款汇到大弄村。
昆明机场附属企业公司总经理徐亚佳(王青山的爱人)听我们述说大弄村的情况后,当即表示公司降低招工条件,解决大弄村10至20男女青年到她所管理的公司打工,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等联系好后公司将派专车前往大弄村去接。就业岗位:酒店、保洁和餐饮服务。我与邓排长取得了联系,邓排长非常受感动,他说:现在修路需要壮劳力,等路修好了再动员大家去。在此,我代表全连官兵向徐亚佳总经理表示真诚的谢意!

监督人:大弄村邓排长:15812278573
大弄村邓富贵村组长:13577656892
原大弄村小学李跃龙老师:13769617897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大弄村瑶族同胞做点好事吧!
外连老兵有自愿捐款的欢迎!

二00九年四月四日于珠海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09-4-8 17:25:5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09-4-8 17:29:4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9-4-8 17:2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大弄村的孩子都在“嘉旭小学”上学,这所学校是澳门大学两位博士捐建的希望小学,各取这两位博士的名字命名的,校学座落在大弄村山下的鱼塘村,从大弄村沿崖间小路往下走到小学需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就是从大弄走到这所小学的。大弄村有12个孩子在“嘉旭小学”上学,他们都住校,住校的床和生活用品是郐政委2006年9月份去大弄时捐献的,上学费用全免,生活费用孩子们也不用拿,国家每月每人补贴50元生活费,(图片)大弄的孩子们个个长得都挺好看,校长介绍孩子们都很用功,很努力,很听话。从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大弄的希望,他们的父辈也就是我们当年驻守在大弄时所见的那帮孩子,由于没有文化至今走不出大山,改革开放30多年的国家巨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他们多少也懂得了文化的重要性,让孩子学文化也是他们自身体验过没有文化的苦果后所认识到的。

我们16时20分下山,17时40分到学校,学校的李副校长、主任、老师和12个住校的大弄孩子在校门口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照相留影,听李副校长介绍学校情况,询问大弄村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参观了整个校园和课堂设施,学校举行仪式我们将五个人捐献的爱心代表三连交给了李副校长(图片)。临走时,学校为了谢恩,专门赠送我们一箱本地产的黄瓜,叫我们带在路上吃,说明这是学校老师和全体学生的一点心意。看到一个个眼巴巴看着我的孩子,他们都没能吃上一根而我们却要带走一箱,怎么啥得,我们坚决不要,学校坚持要给,我说:学校赠给我们,我们送给孩子吃行不?回答:不行!我说:给孩子们每人一根剩下的我们带走,这才勉强同意,我叫洪河、昭武、华兵把黄瓜分给孩子,看到孩子们手中都有一根黄瓜,心中才有了一丝安慰。

汽车行驶在返回八布乡的道上,个个无语,沉思着,我知道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与我们在战争年代相处的如同兄弟的瑶族同胞,用他们的真心实意对待我们当年的勇士,他们朴实中的热情叫我们感动,叫我们难忘,除此之外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悲痛和伤心。谁能想到,23年前的战争年代,拥军支前关爱子弟兵的瑶族同胞,都改革开放30周年了却还贫穷的与23年前没什么两样,我们能不伤心难过吗!

我们理应崇敬在边陲小村庄里教学的老师,他们太伟大了,他们能在此教书育人需要多在的勇气,这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过着丰衣足食、闲情逸致的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向那些守边育人的教师们敬礼!!!

再过一个20年,我不敢说还能活在人世,可我期盼着生活在边陲小村子的各少数民族,更期盼大弄村的瑶族同胞们生活上有个天翻地覆地变化,期盼着下一代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09-4-8 17:29:0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4#
发表于 2009-4-8 19:4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文章写得好,继续写村里的生动事。我79战前的驻训村,听说已大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14:57 , Processed in 0.0964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