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疾驰南下 2月17日凌晨1点45分,早春的豫北平原万籁俱寂、一片宁静, “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仍沉浸在睡梦中。我们背着背包、携带武器装备,从驻地原阳县营区出发,沿着简易公路(也可称之为“机耕路”)疾步行进,浩浩荡荡来到新乡七里营车站。本以为很快就要上火车向南开进了,部队却散开在一片树林里原地休息,还挖坑做饭,一呆就是一天。 真想趁这个间隙到附近的七里营人民公社去看一看。毛主席“人民公社好”的伟大号召,就是他老人家在视察刚创立的七里营人民公社时发表的,它对中国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我在480团报道组时,曾在政治处一位副主任的带领下,专程到七里营采访、学习,在公社里住了一个星期。史来贺书记(当时是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亲自拿出七里营自产的苹果招待我们,还开玩笑说:这苹果是专门用来招待外宾的,今天就招待我们的“内宾”了。史书记真是好人啦,那清脆香甜的苹果滋味至今难忘…… 正当我胡思乱想时,突然从连队的收音机里听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打响的广播。当天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在东起广西防城自治县东兴公社,西至云南金平的广阔战线上,向越军阵地发起全面自卫还击。我心头不由一紧:我们还没有出发,前线怎么就已经打响了!看来,第一波战斗是赶不上了。也不是到柬埔寨去作战,而是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全面向越军发起进攻。直觉告诉我,这样正面作战,我军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 傍晚时分(有战友日记的精确时间是夜晚9点20分),黑不溜秋的闷罐列车终于停在了路轨上。我们匆忙上车,在闷罐车厢里铺好被子,放好武器装备,每节闷罐车厢里还准备了用来大小便的水桶和脸盆。列车启动了,人也累了,咣当咣当声中,我们进入了梦乡…… 列车向南疾驰。明显地感觉到铁路系统调整了“运行图”(这个词是后来知道的),优先保证军用专列的运行。我们的专列一路南下,咣当咣当的节奏声很快,沿途除了在设有兵站的几个大站停车吃饭、休息之外,只有偶尔的几次站外临时停车。闷罐车的厚重大铁门紧紧地关着,因为怕有人从车门口掉下去,若打开车门,风很大,也很冷,只有车厢两侧的几个小窗口开着(也可称之为透气孔),车厢里光线不太好,不方便观赏沿途的自然风光——祖国的大好河山就这样从脚底下匆匆飞过。 ——专列在武汉江岸车站停车。大铁门哗哗哗地拉开后,我第一个跳了下去。江岸铁路机务段有我的一个同乡,是一个生产大队的,我想见到他,让他给我家里捎个口信。看见有一名铁路工人弯着腰,正在用小铁锤敲击我们这节车厢的轮子进行检修,便走上前去,报出姓名,问他是否认识我那位同乡,他摇了摇头说不认识,我失望而返。来到兵站饭堂一看:呵,真壮观!能同时容纳几百人吃饭的大餐厅两边一字排开,摆放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只是没有桌子,也没有凳子。由于旅途劳顿,我对干饭毫无食欲,看见餐厅最里面刚抬出一大锅面条放在地上,我们三营营部的干部战士正在“争先恐后”地捞面条。我灵机一动,发挥个子不大的优势,从人缝里钻了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用自己携带的碗筷满满捞上一碗面条,三下五除二“吞”了下去,也没感觉出什么味道。再准备去捞第二碗时,地上的大锅里只剩下一锅面条水,周围已经没人了…… ——专列在湖南衡阳境内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临时停车。我早已憋着一泡尿,在咣当咣当的专列上,站立着对着水桶摇摇晃晃,怎么也尿不出来。记忆中,车上准备用于大小便的水桶和脸盆根本就没有人用过。急忙下车,和许多战友一起,走上一处山坡,解决了大小便的重要问题。这时,放眼望去,丘陵起伏,郁郁葱葱,山坡上长满了各种叫不出名来的野生植物。我们的专列象一条蜿蜒的卧龙,静静地停靠在山坡脚下。身旁的戴宝伟指导员告诉我,这里就是欧阳海为避免马车撞上高速行驶的旅客列车,勇拦受惊的烈马而壮烈牺牲的地方,心中不禁肃然起敬:我看过《欧阳海之歌》这部小说,上初中时,学校还集中全校学生,由老师一段一段地念过这部小说呢。后来我到广州工作后,有幸与这部小说的作者——广州军区知名作家金敬迈同志同桌吃过一次饭,还喝了不少酒,真是想不到啊。 ——专列徐徐驶进了广西的一个小站,停了下来。站台上没有什么人,只有几个老乡抬着一头并不肥大的生猪从站台走过,我们下了车,我在车站旁边的集贸市场买了一扇香蕉,匆忙地返回车厢,扯下一个香蕉就准备往嘴里塞(以为可以当水解渴),一个广东或者广西的战友提醒:要剥皮的!我这才知道这东西叫香蕉,剥了皮才能吃。自己吃了两个,其它都分给车上的战友们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吃香蕉,出了洋相,那冷冷的、滑溜溜的味道至今难忘。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可以吃到香蕉,我所在的广州更是遍地都有,可我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种感觉了。 ——专列在广西一个不知名的荒郊野外临时停车。放眼望去,群山连绵,层峦叠嶂,脚下是诸红色的土地(我的老家湖北和部队驻地河南的土地可是灰黑色的啊),四周没有村庄。不远处的水田里,几名壮族服饰的妇女弯着腰,正在插秧苗。连长用望远镜观察一阵子后说:不错,长的都挻漂亮的。我接过连长的望远镜,调了调焦距,插秧苗的妇女立即被拉近到了眼前:哇!真的都很漂亮,红土地养育的女人就是不一样…… ——专列继续向南疾驰。车厢里越来越闷热了,厚重的大铁门被拉开了,车门口用梯子挡着。我们不时地来到车门口,向正在田间劳作的男女乡亲挥手致意,大有“我们来了,你们不用怕!”的英雄气概,乡亲们也放下手中的农活,友好地向我们挥手致谢,直到退隐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2月21日早上,专列到达广西凭祥东北的夏石车站。随团先遣组先期到达的副连长赵新德在站台上等候着我们。部队立即登上汽车,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宁明县海渊公社思州大队宿营。此时,已经隐隐约约可以闻听到前线传来的隆隆炮声。目光所及,村寨内、竹林旁、稻场上、青山绿水之间到处都是军车、军人和支前的民兵…[此帖子已被 猛龙过江 在 2009-6-24 13:04:5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猛龙过江 在 2009-6-24 13:07:5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猛龙过江 在 2009-6-24 13:10:1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