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越战争大全看到一篇好贴,转来这里。 作者:资水依人。 回忆79反击战的帖子,基本各个参战部队的都有,但有的部队帖子很少,比如这个帖子所说的凭祥边防1团(79反击战前广西边防只有二个边防团,即凭祥1团,靖西2团),反击战前,从湖南,广东的生产部队抽调了很多连队官兵加强这二个边防团,作者就是从广东成建制调过来的。——这与从福建,济南部队调老兵到参战野战军中是不同的。 不过作者是隔几天发表一段,到目前为止还没到2月17日的事呢,只好请大家边看边等了。 《血在燃烧》——对越自卫作战系列回忆录之一 - 资水依人 告别南海滩 1978年11月份,祖国北方早已经是大雪纷飞的隆冬,而这时间,位于南部海防的“南海滩”才迎来一年一度的秋收季节。根据当时气象预报分析,那一年的寒潮可能会来的早些,自11月6号开始,我们连队就加班加点,在不到20天的时间完成了1000多亩水稻的收割任务,几十万斤金灿灿的稻谷堆满了整个大操场,连队的干部战士都为又是一个丰收年而欢喜若狂。 那时,我所在的54225部队6连1排3班是连队唯一的机械班,操纵着连队的全部农用机械。我们班一般是春耕和双抢的工作量比较繁重,到了秋收时,一不用翻地,二不要播种插秧,只需要用拖拉机跑点运输,自然工作量就少了。因此,连队首长又交给了我们班一项翻晒稻谷的新任务。在生产部队呆过的人都知道,翻晒稻谷可不是项轻松活呢?白天要摊晒,晚上又得风筛、装袋、入库,经常一干就是通霄达旦。11月26号晚上,我们像往常一样,正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干着活,深夜4点多钟,突然发现团里的小车一会一台向营部开,感觉有点不对劲,有战士说:这么晚了来这么多小车,是不是那里出事故了。我想了想说:可能是要打仗了吧!因为从那段时间里的报纸上,经常看到的是越南地区霸权主义在我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制造事端,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驱赶我在越侨胞,我国政府已经多次对越南当局提出强烈警告,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不但不听忠告,反而变本加厉,对越之战是很难避免的了。 干了一整夜,大家实在是太疲惫了,刚想坐下来休息一会,一辆北京吉普向风一样开过大操场停到了连部门前,接着紧急集合号就吹响了,我们跑步回到排里打上背包,是最先一个赶到集合点班。连长集合好部队后,营里周天兴教导员用他带着浓厚客家话的宏亮声音传达了广州军区的命令。我们143师除了留下个别连队和各连少量人员外,绝大部分人员都要开赴广西边防前线。营里四连、五连、机炮连各只下留守了一个班,我们六连算是个留守连队,但我所在的一排要随营部行动。开赴前线命令宣读后,其它班排就解散了,操场上只留下我们一个排听教导员的开跋动员,教导员对我们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现在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越南在苏联霸权主义的支持下,公然侵略柬埔寨,还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在我国边境地区频繁制造******************件。我们开赴前线就是要严惩越南小霸,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边疆人民的安宁。最后,教导员宣布“从现在起,进入一级战备,不准外出,不准写通信,整理好个人物品,全幅武装随时准备出发。” 即将开赴战场,我们排的战友们个个都兴高采烈,可其它排的战友却闹开了锅,有的在写要求上前线的申请报告,有的直接找连长、指导员要求调到一排来,整得连长李子文,指导员罗帝旺一步都难得动弹。我们1排20几个弟兄在排长唐文华的带领下,经过一天的准备就基本上完成了。连里还特意杀猪宰鸡像过大年一样,为我们一些即将离别的战友送行。还召开了饯行座谈会,会上,连长对我们说:“你们一排是我们连队的主力排,你们在完成战备生产任务中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部队的生产自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三班的同志们在操作各种农用机械的过程中技术精练,军事训练也是示范班,各方面都过得硬,去年还荣立过集体三等功,是我们连的尖子班。希望你们到达边防前线后,要继续发扬我们连‘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的好传统,用你们练就的过硬军事技术,在战场上多杀敌人,为保卫边疆再立新功。”指导员也语重心长的说:“我也很想和你们一块去前线,连队很多干部战士都想去,但是上级不让我们去,作为军人我们只能服从命令。你们能作为我们连唯一的参战排,要为我们这个先进连队争光,替我们这些不能参加战斗的战友们多杀敌人。连队秋收后的收尾工作你们就放心好了,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一定会做好的。”在座谈会上,我作为一排即将奔赴前线战友的代表向连队领导表示了决心,“我们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决不辜负连首长和战友们的期望,在战场上争取个个杀敌立功,为保卫祖国,保卫西南边陲而不惜流血牺牲,用实际行动为咱们六连争光,用闪光的军功章向留下的战友们报喜”。 11月28日清晨,一辆解放牌军车驶进了连队,我们排的全体战友们在排长唐文华的率领下正准备登车,留下来的战友们都集合在汽车的后面为我们送行,大家的眼泪都禁不住的往下落,我们舍不得这个生活过多年的南海滩,在这遍盐碱地上有我们抗台风、战海啸以心血和汗水筑起的几十里海堤,有我们用双手垒成的一栋栋营房,有我们精心种植的一排排马尾松,还有我们来不及收获成片甘蔗。我们更舍不得朝夕相处多年的首长和战友。我的一位老乡(炊事班班长)紧紧地抱着我说:“好兄弟,战场上要多保重!”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一队队披着伪装的军车,有的拉着大炮,有的装着战马,大部分搭载的还是身穿草绿色军服的士兵。车队在一望无际的海滩上飞驰,向着台城,向着广州急进。我们大家的泪水如泉涌般留在了海滩地上,把心中的仇恨都遥寄到祖国的西南边陲。我们高唱着“向前!向前!向前!”的战歌,将要去迎接一场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这个时候,我们大家的亲人们哪能知道,我们这一次向前线的开跋,同以往的调防、野营拉练,或是军事演习是截然不同的,这一走也许是生,也许是死,生与死就在一线之间! 对越自卫作战系列回忆录之二
奔赴前线 列实在是太多,一列列满载坦克、大炮和武装部队的火车在争先恐后的向前奔驰,一列列空车又要往回赶,再去运载其他部队。直到30号临晨,我们才终于到达了边境小城——凭祥市。 列车进入北站刚停下,营里就通知要排长去开紧急会车队的行进速度非常之快,马路都被车轮扬起的烟尘所宠罩,只几个小时急速行驶,我们到达了广州的沙河车站,下车在沙河兵站匆忙吃过中饭,又登上了一列早已停靠在那里的军列。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部队又向前开进了。 我们在闷罐里打开了背包,在车皮的铁板上垫上草席和垫单,大家一个紧靠一个,基本上可以躺下来休息,只是闷罐车仅有的两扇车门,为了安全,上级规定要关闭,只有几个小小的窗户供几十人通点空气,使人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 列车驶出了繁华的广州市后就一路绿灯,大约晚上8点多钟,我们就到达了湖南的郴州车站,我们在郴州兵站吃过晚餐。排长唐文华传达上级指示说,列车在郴州站还要停2个多小时才能走,这个站台是专门停靠军列的没有其他旅客,战士可以在站台上自由活动一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时,有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到我的脑海里,我们这次开赴广西前线,部队又不上写家信,就是战死沙场,家里还不知道呢?自己有个堂兄不是郴州火车站工作嘛?如果能在这里碰见他该有多好呀!于是,自己特意在站台上来回走了几圈,可就是没见到堂兄的身影。这时,正好有个40多岁的老工人,肩膀上背着一个白色工具袋,手里还拿着个铁锤从身边走过,我非常礼貌的给老师傅行了个军礼,老师傅停下了脚步,问:“解放军同志,你有事找我吗?”我说:“就想请问下老师傅,你们郴州站有个叫×××的吗?”老师傅回答说:“有,你是他的什么人呢?”我告诉老师傅,我是他的堂弟,现在我们要上前线去,想托堂兄给家里捎句话。老师傅告诉我,他跟堂兄是好朋友,还说,我堂兄就住在这站台对面,我们这列车离堂兄的住房还不到30米,过了这几股铁道就是堂兄的宿舍,他住在二楼。老师傅还十分关切的对我说:“你们这军列还要在这里停很长时间,你可以去你堂兄那里亲自说一下啊”。于是,我认真的观察一下,对面不远处就是一栋二层的职工宿舍楼,每间房子都还亮着灯光。这时我决心,要越过这几根铁轨,去找一下堂兄,不为别的,就想让他为我转告给父母一句话“我现在已经上前线了,如果我回不去的话,请老人不要太悲伤,要为自己的儿子能为国捐躯而自豪!”可在这几根铁轨上停有好几列火车,要过去谈何容易,必须从车皮下面钻过去才行,当我钻过了第一列火车,正准备钻越第二列时,那列火车就开始启动了,吓了我一身冷汗。我可不能再钻了啊,否则,要是在这里被火车压死,谁知道你是去找堂兄呀!弄不好还要说是个逃兵呢?于是,我只好退了回来。2个多小时后,我们乘坐的军列又向前运动了。 列车经过桂林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从小窗口望去,只见一座座跋地而起的嶙嶙石骨在晨光的照射下,似神女玉雕奇幻玲珑,矗立于蓝天之下,碧水之上,真是奇丽秀绝,盖甲天下。我们每一个人都争着抢到窗口前观看,占不到窗口的干脆将大铁门拉开一个大口,人人都为这美好的山水所陶醉,也在心里暗暗的下定了要誓死保卫这祖国美好山河的决心。 11月29日的晚餐我们是在南宁吃的,吃过晚餐返回到车皮后,列车继续向南行驶,一路上经过了崇左、宁明。在这段铁路上,列车总是开一程又停一阵,主要是往返的军列实在是太多,一列列满载坦克、大炮和武装部队的火车在争先恐后的向前奔驰,一列列空车又要往回赶,再去运载其他部队。直到30号临晨,我们才终于到达了边境小城——凭祥市。 列车进入北站刚停下,营里就通知要排长去开紧急会议,于是,唐排长把组织下车集合的任备交给了我就走了,这时,我对一班长郑松林和二班长袁爱初说:现在大家捡查一下各人携带的武器装备和个人物品,按照一、二、三班的顺序开始下车。一班长郑松林是广东汕头人,二班长袁爱初是湖南株洲人,他们两位班长都是72年底参军入伍的,比我当兵要早2年,我也特尊重他们的。同为排里的班长,我们之间的关系都特别要好。在台山时,连队把我作干苗培养,让我多次参加教导队培训,在连队又是示范班长,就军事技术方面来讲,相对要比他们强一些;再加我当兵前就是大队为数不多的几个高中毕业生之一,因此,文化方面也要比他们多读过几天书。所以,只要排长不在时,排里的工作一般都是交给我,时间久了,大家也就都习惯了。全排下了车,我又组织整理一遍装备和物品,就坐下休息等待排长回来。20多分后排长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位穿四个袋的首长。排长下达口令:“全排起立,向右看齐,向前看,立正!”向随来的首长报告后,告诉我们,“这是我们连队的黄副连长”,并请黄副连长作指示。黄副连长对我们说:“同志们一路辛苦了,我代表边防1团16连来接大家回家,请同志们跟我走吧”。黄副连把我们带出了车站,走到一辆解放牌汽车前,待我们登车后,汽车又顶着黎明前的夜幕向大山深处进发了。当汽车行驶了一阵子,这时,我才突然发现,同我们一块从南海滩来的营部和兄弟连队的战友们没有跟我们一起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