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3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8807
帖子
592
主题
14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16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1 00: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这个贴子最后由camp123在 2004/10/01 00:09am 第 1 次编辑]

转自新华网
(1)越南士兵在奠边府举行阅兵式,纪念奠边府大捷50周年。

D4BDC4CFCABFB1F8_1096560108.jpg

55.34 KB, 下载次数: 0

5D4C27C8D5A3ACD2_1096560232.jpg

34.41 KB, 下载次数: 0

5D4C27C8D5A3ACC1_1096560258.jpg

52.47 KB, 下载次数: 0

3D4C214C8D5A3ACD_1096560286.jpg

40.3 KB, 下载次数: 0

3D4C214C8D5A3ACD_1096560323.jpg

34.53 KB, 下载次数: 0

D4BDC4CFBEFCC8CB_1096560349.jpg

23.68 KB, 下载次数: 0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173

主题

0

好友

149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516
帖子
2311
主题
173
精华
0
积分
1498
威望
1498
金钱
12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30
最后登录
2017-10-16
2#
发表于 2004-10-1 09:2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到底作战主力是不是越南人都是个问题。
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0

好友

149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516
帖子
2311
主题
173
精华
0
积分
1498
威望
1498
金钱
12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30
最后登录
2017-10-16
3#
发表于 2004-10-1 10:1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我军前后共派出32万援越部队,主要是铁路 工程 防空,最多一年达到17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1854
帖子
465
主题
2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86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1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4-10-1 11:0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本来就是我们指挥的
看看当年他们没有我们去打顺化的时候
是怎么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840
帖子
7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7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4-10-4 20:4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越南人真可恶,现在他们对中国都还有点仇视,为什么我们老做好事却得不到回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4-10-5 10:0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前不久我还看过凤凰卫视对前铁道兵参谋长“龙桂林”的专题采访,老人谈起往事老泪纵横******。据说现在越南大小中国援越烈士陵园有四五十座,大多分布在越南北方。
这次奠边府阅兵式,据说邀请了一部分当年的中国援越老兵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832
帖子
10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4-10-7 10:5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他们阅兵时,扛的是什么枪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8807
帖子
592
主题
14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16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5-3-28 09:5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援越老兵战地重行
  40年前的8月2日,美国海军蓄意挑起“北部湾事件”,将战火点燃到越南北方。次年,应越南政府的请求,32万中国铁道兵、工程兵、防空兵部队陆续秘密赴越。整整5年,他们在援越抗美战争中,付出惊人的代价,作出巨大牺牲。2004年八九月间,经越南中央退役军人委员会的倾力安排,一批中国参战老兵代表得以自费组团重访战地……
  踏上梦寐已久的战地之旅
  此行的老战士及家属共92人,来自八个省。在友谊关边检站前,他们列队组成援越抗美老战士访越代表团。临时团长动情地讲话说:“感谢我们的老部队,感谢我们所处的时代造就了我们。战友们,在今后几天宝贵的日子里,我们将重回40年前的战地!”
  临时团长还强调:“你们在家也许当过局长,当过处长、科长,但你们这几天什么长也不是,都是兵!就像回到了40年前,都要绝对服从指挥,遵守纪律!”
  老兵们过境前留宿的招待所紧邻凭祥火车站,他们说惟独这个车站还没有变样,当年它可是个二级大站呢。特别是站名的那几个繁体字,让人恍若回到昨天。
  他们差不多都来自援越铁道兵一支队。这支部队在援越战争中的贡献,可以用他们的指挥员龙桂林的几句话概括:出国最早,回国最晚,兵员最多,功劳最大。
  在边城凭祥集结的上午,记者随原支队司令部机要通信员张集臣去寻找当年的后方中转站所在地。我们向坡上走去,旁边有座喀斯特地貌的山体,里面是掏空的,曾经是战备仓库。穿过铁路员工居住区,遇到几位老同志,他们都是1965年从部队转到这里的。将近40年来,他们一直带着家属住在这偏远的边陲,担负着铁路运输保障任务。
  在山脚下,老张找到了后方中转站原址,现在已经难以想象出当时的样子。他说以前在这里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包括文件和邮件的接送、物资器材的调配、中转人员的食宿,以及来队家属的安排。由于部队是秘密出国参战,探家的机会极少,家属几年不见亲人,有的就按照“广西11号信箱”千辛万苦找到这边境的小山下,想见亲人一面。但是前线官兵不可能下来,家属只能抱憾而归。
  同行的原营部卫生员张金春一路都在辨认地上的杂草,采摘中草药那时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他回忆起当时挖防空壕刨出很多木薯,越南小孩就抱去烤着吃,闻着特香。但战士们一块也不能吃,就是烂在地里也不能吃。他说,当时连队哨兵换岗时,首先交接的不是口令,而是哨位的树上有几颗果子,一个也不能少。
  8月31日上午,老兵们终于踏上梦寐已久的战地之旅。他们从友谊关的0公里处出境,访问路线是同登、谅山、尤龙、河内。先后到达他们战斗过的龙边大桥、安员车站、多福大桥、永安车站、越池大桥、北江大桥、克夫车站、同模车站、梅花大桥等地方,在这里祭扫嘉林陵园、陶美陵园、明山陵园、谅佳陵园……
  他手握藤杖,上刻“援越抗美”四个红字
  代表团出行前,原铁道兵一支队主任、后任铁道兵参谋长的86岁的龙桂林,在被推入手术室进行胃癌切除之前,托秘书代笔、亲手签名发来贺电。
  9月26日,记者来到北京301医院,在特护病房见到了老军人龙桂林。他手握一根藤拐杖,上面刻着“援越抗美”四个红字,爽朗地笑着说:“四十年前它跟我上战场,四十年后它陪我进病房。”龙老说那时候“三手”不离身:手枪、手电、手杖。
  铁道兵一支队指挥部一进越南,当天晚上,南越的西贡电台就广播说,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人交手的龙桂林已经率队入越。第二天,美国的侦察机就来造访了。
  不错,抗美援朝时,龙桂林担任志愿军铁道兵第三师师长,那时候和美国人斗就出了名,他们保障的铁路线被誉为“炸不断、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龙老清晰地回忆起奉命入越前,曾在北京受到副总参谋长李天佑上将的单独召见。李说:“叫你来,就几句话。第一,你们这次去不穿军装,穿蓝衣服,但仍是部队,要好好向下面解释;第二,高射机枪连配到每个营,要重点注意防空;第三,只准你自己知道,一旦美国在下龙湾登陆,你部立即收缩,向克夫以东集结,构筑工事,形成第一道防线,等待国内部队的增援。”
  入越铁道兵一支队由若干个满编的五五制加强团混编而成,最多时兵力达到 3.7万多人,超过了一个野战军。不仅修建铁路,而且装备了充足的轻重武器,仅高射机枪连就配有35个。可以设想,假如美军地面部队贸然进攻越南北方,必定遭遇强大的中国兵团,那么又一次朝鲜战争极有可能重演。
  40年了,山河依旧啊!
  越南中央退役军人委员会给予这批中国战友相当高的礼遇。在瞻仰巴亭广场的胡志明纪念堂时,老兵们单独列队,在两名礼兵的引导下,从广场中央直接步入,令等候在一旁的各国游客翘首张望。老兵们还受邀专场参观了河内市中心的越南历史军事博物馆。这里实际上是近现代战争博物馆。其中专门辟有一间展室,记录了在抗美战争期间共有17万“英雄母亲”,而荣获这一称号就意味着至少失去了三个子女,或是失去了独生儿子。有一位母亲失去了九个儿子、一个外甥,还有自己的老公。她的最后一个牺牲的儿子是在攻入西贡前30分钟阵亡的。
  在露天展区,陈列着剖开的子母弹,1米多长,直径约二三十厘米,里面装满了钢球。老兵们对这玩意儿都很眼熟,说它有360个大钢球,每个里面又有360枚小钢珠,爆炸后钢珠四射,我们的很多伤亡都是这家伙造成的。
  9月1日,越南国庆日前夜,中越两国老兵坐在长桌两边聚餐。在越南退役上校的领唱下,唱起了《越南、中国》、《打靶归来》,还有悲婉的《广平,我的故乡》,歌词表达了怀念被侵略者蹂躏的南方的故乡,不知何时才能够回去。
  此行一路的讲解员,或者叫“兼职导游”,就是老兵自己,他们个个都会不时地站出来指点那些熟悉的地方,讲述相关的故事。
  “40年了,山河依旧啊!”一位老兵感慨道。其实,山河也许只是在他们的心底里没有改变。
  我的包里装了一瓶家乡的白酒
  郑六林,湖北荆门人,1964年入伍。铁一支队六团骡马队驭手,后来当过高射机枪装弹手。
  我所在连队于1965年夏开到广西凭祥,那时周围根本没什么房子。部队在车站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全部把黄军装换成蓝衣服,头戴凉盔帽,就过去了。许多人这一去就是五年。我的一个最要好的老乡没有回来,第二年在修路工地上被美国飞机炸死了。我这次来,就要去看看他的墓,我在包里给他装了一瓶家乡的白酒。
  记得1966年4月24日中午,忽然听到“当当”的预备防空警报声(敲击挂在树上的美国炸弹的大弹片,慢敲是预备警报,急敲是紧急警报)。因为听得多了,开始我还不急,马上又听见紧急警报(敌机已临空),我赶紧从茅草房里跑出来,想去钻洞。只听见附近的高炮阵地上100毫米高射炮轰地一声,居然一炮命中!眼看着打中开花了。
  我们仰头看到美国“飞贼”在大约500米外跳伞,大家都拼命跑过去,一落地就抓住他。为了防止他衣领上有毒药,我们示意他把衣服脱掉,结果他脱得只剩下三角裤衩。我们看了觉得很新鲜,因为我们从没见过三角裤衩。我还捡到一张他的卡片,上面写着出勤记录,实际上就是侵略记录。
  当时美帝飞行员太嚣张了,好像那个天就是他的了,加上要躲避雷达,经常超低空飞行,我们连飞行员都能看清。
  很想见到越南的这一家人
  刘于军,湖北荆州人,1965年出境,铁一支队卫生所卫生员。
  那时我们不分科,什么伤病都看,到1967年秋两年的时间里,我看过的就有两千人次,大部分是越南老乡。给他们看病不要钱,开药也不收钱,临走还送他们牙膏、罐头、衣服等。实际上那时我们国内还很苦。
  一天中午,一个越南村民跑来喊:“中国医生!中国医生!”翻译问怎么回事,他喘着气说村里有个产妇大出血,孩子卡住了。当时卫生所只有我一个,马上提着药箱跟他跑去。到那里一看,产妇躺在木板床上,地上一滩血,婴儿已落生在她脚旁,但由于羊水堵塞,已经窒息了,我连忙对嘴给婴儿作人工呼吸。这时,部队也把首长的小汽车调来了,我们把脸色惨白的产妇和婴儿送到几公里外的医院。正好我和产妇血型相同,当时就给她输了400毫升。半个月后,我们把母子平安送回,村民们在路口放鞭炮迎接。我们得知,产妇的丈夫是人民军指挥员,正在南方作战。
  我这次重返旧地,除了要看看长眠在这里的战友,也很想见到越南的这一家人。
  高炮群的火力比焰火还好看
  顾庆厚,辽宁沈阳人,铁一支队六团11连班长。
  我们连一下子牺牲了八个。我们的营地必须靠近铁路,所以很难防御空袭。那天前后来了几十架飞机,第一批俯冲一下就走了,为了诱使我防空部队暴露;第二批一到就在高空投弹,我仰头看到炸弹像大枕木似地晃晃悠悠就下来了,在离地几百米的半空打开,子母弹钢珠四射。
  我有一个战友后来复员到工厂,离家十几里路,每天骑车上班。虽然早出晚归,但还是难免迟到,所以长工资的时候大家对他有意见,总评不上他。实际上他骨盆里还留着在越南的钢珠,骑车时更疼,就容易迟到,但他从来不说。
  轰炸是家常便饭,有段时间敌机天天来。躲空袭也成了家常便饭,一定要迎着飞机向两边跑;趴在地上,只要还听见飞机响,就知道自己没事。晚上来袭才热闹呢,高炮群的交叉火力比焰火还好看!
  河内将建中国援越抗美烈士墙
  几天里,访越代表团的汽车在友谊关到河内的1号公路上往返行驶,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一个又一个烈士陵园。共有1415名援越抗美的中国官兵长眠在越南的51处陵园,其中铁道兵一支队217名。据有关方面透露,越方将拨款100万元人民币在河内市中心建起一座中国援越抗美烈士墙。当年参战部队出现第一批伤亡时,曾立即向国内请示如何安葬,国内总部机关的答复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越南政府也恳切提出:“你们运回中国是纪念,留在我们越南也是纪念。”由于部队几乎遍布整个越南北方,于是采取就近安葬,有的陵园只有一位中国烈士。
  40岁的涂涛峰,来自湖北天门。他出生6天,父亲涂书武就参军了。他3岁时,父亲牺牲在援越战场上。之后,母亲改嫁,他由伯父养大,一直务农。这次能来,也是父亲的战友,那些叔叔伯伯们你10块他20块凑钱送他上的车。天门籍的援越老兵有成百上千,不可能都来,留着大胡子的李忠元是个代表。临走时,老兵们对他说:“李忠元,你把小涂带上,他是我们大家的儿子。你把他带去,找到他父亲战斗的地方,找到他牺牲的地方,找到他安葬的地方。”
  我们结婚八年,在一起也就一年多
  烈士张新的遗孀和儿子也闻讯从河南赶来加入了代表团。
  在明山陵园,张新的儿子第一个跑进去,一排排地盯着辨认烈士的名字。结果,是他第一个找到了父亲的墓碑。他伏倒在地,一遍遍地哭告:爸爸,我和妈妈看你来了!他跪地咚咚地磕头,父亲牺牲时他才两岁。
  烈士的遗孀,一位了不起的妻子和母亲,讲述了那段久久埋藏在心里的故事:
  1965年6月23日,战功赫赫的高炮63师改变番号入越。身为二营营长的张新率队驻守宋化大桥,每逢打了胜仗,他就会给妻子来信报喜。9月20日,部队大捷,击落美机7架,他信上兴奋地说:“听广播没有?人民军击落敌机7架,实际上就是我们打下来的!”10月5日,又击落美机9架,他在信中兴奋地说:“我在马灯下写信,今天是我作战值班,我们打胜仗了,打下美帝9架飞机。我看美帝国主义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据我估计,明天敌人可能会来报复。你要有思想准备,在后方带好两个孩子,照顾咱爹咱妈;小妹还没出嫁,家里的事你多担待了。”
  10月6日晚,他又草草写来一封信:“当天美机没来,你别担心害怕。等着以后越南解放了,我们会胜利归来,见我们的宝贝孩子。”
  我马上回信说:“你放心吧,我会坚强的。咱爹咱娘你也放心。我们娘儿仨一定等着你胜利归来。”
  10月7日上午10时半,我最不愿意相信的情况出现了,铺天盖地的美机扑向他们守卫宋化大桥的高炮阵地。据说,当时多云,从低空云层里突然钻出四架飞机。团指挥所被击中,团长、政委、参谋长和我爱人张新都中弹牺牲。这也是援越部队遭受损失最大的一次。远在河南部队驻地的团长家属被紧急召至南宁,我们家属院里的人们都坐不住了。
  后来,张新的战友回来见到我,说:“嫂子,你听我慢慢说。”我说:“你别讲了。别讲,我明白了。”他给我画了一张图,标出陵园的位置,说将来孩子长大了,带他们去看看。
  来年春节的前两天,部队撤回到国内驻地,听到别人家欢天喜地胜利团圆,我们这个节是最难过的。我们娘儿仨平均每人每月只有20块钱生活费,还要接济乡下的老人,但组织上来人问有什么困难时,我没有提任何要求。我说,我过的不是钱,是人;你就是拉一火车钱,也不能把孩子他爸给我带回来了。
  孩子他爸参加过抗美援朝、金门炮战,又转战越南,我们结婚八年,见面也就一年多,现在的人没法理解。他牺牲时,我30岁,现在很多年轻人还没有自立呢,更别说要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了。
  我们不来看他们,谁来看他们?
  几天里,每当记者对着跪拜在墓前的烈士遗孀或子女按动快门时,眼前总蒙上一层雾,分不清汗和泪。做记者多年,从没有这样过。
  站在谅佳陵园的山坡上,老兵张集臣感慨万千地说:“这些战友和我们一起去,却没有一起回。他们当年和我们一样年轻,一样血气方刚,我们现在儿孙满堂,而他们长眠异国他乡。我们不来看他们,谁来看他们?”
  一路上,出生于1972年的越南导游武小姐都是笑盈盈的。但在临分别的前一天晚上,就要进入谅山市区的时候,她在车上拿起话筒和我们惜别:“这几天里,我能够为各位尊敬的中国援越老兵们服务,感到非常荣幸。各位和我以前带过的任何一个旅游团都不同,你们让我特别难忘。因为,我想告诉各位,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军人,他在解放南方的战斗中牺牲了,那时我刚出生了六天……”
  听到这里,车上的人都沉默无语。
  最后一天的最后十几公里路程,大家的话都不多,注视着窗外,都希望车子能走得慢一些。
  我们爱好和平,但不乞求和平
  援越作战最艰苦的岁月里,美军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滚雷行动”中,动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打击力量,仅向我铁道兵一支队管区就出动了包括B-52在内的飞机2.4万架次,投弹约28.8万枚。一位老兵的日记显示,仅北江大桥就被炸坏28次。往往是你抢修的时候,它不炸,你刚一修通交接给越南方面,它就来炸断,它就是要炸得让你喘不过气。这样炸了修,修了炸,中国部队为支援越南抗美救国前线付出了难以计量的代价。
  这种代价还远不只在战场上。毛泽东曾经讲:7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960万平方公里中国土地是越南的可靠后方。中国累计援助越南达200亿美元,而中国援越部队的装备给养也都是由国内源源不断地运去。老兵们还记得一个细节,当时广西宁明全县的人民都在给参战部队剥花生米。
  在这些老兵的人生记忆中,就数这些战斗岁月最清晰了。每座桥梁、每个路口、每段铁路,甚至每一棵老树,都历历在目。一位老兵说:我们反对战争,但不害怕战争;我们爱好和平,但不乞求和平。
  今天,在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面前,我们没有理由忘记。没有理由忘记那些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响应召唤为国捐躯、献出热血和青春的人们。
(转自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635
帖子
283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4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0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5-3-28 09:5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越南人自古就没良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641
帖子
457
主题
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3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9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5-3-28 10: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奠边府大捷50周年(2004)纪念活动中的越南军人

广州话:他们都是吃碗面反碗底!(吃里扒外)!没良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10 22:06 , Processed in 0.12316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