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79|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复制链接]

31

主题

0

好友

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812
帖子
139
主题
31
精华
0
积分
59
威望
176
金钱
15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30
最后登录
2010-5-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5 10: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一个参加越战的侦察排长资料,里面说:我国刚从瑞典进口的最先进的百灵鸟炮瞄雷达,只进了两部,一部在北京,一部用在越南前线,可是,在八月十二日晚上,我们的这部前线雷达被越南的特工人员炸毁了,前线指挥官员不得不忍痛向军委邓小平同志汇报,邓闻讯后十分振惊,就问总参首长,越南的特工这么历害,我们的特工怎么样?我们的特工在干什么?总参作战部连夜制定了我军各单位的特工――侦察兵对越作战计划,这才有了各野战军组成侦察大队(也就是各师侦察连和各团侦察排)1000余人,五十四军的侦察大队参谋长就是后来的483团长,才有了我国侦察兵在越南战场上让越南特工们胆怯的《中共特战人员夜袭越南兵营》、《越军某高级将被中共特工战场击毙》《越军被中共无声袭击》等等传奇。
  
  我想纠正网友所说的几点,一、看守百灵鸟雷达的不是济南军区的兵。二、雷达名叫百灵鸟,不是从美国进口的。三、越南兵并不知道他们炸掉的是我军最先进的雷达,只是误打误撞上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4-11-5 13:0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另外一种说法是那部雷达叫“辛柏林”型,这部雷达的引进对我国的相控阵雷达的研发功不可墨。我们派过去的都叫“侦察兵”,越南派过来的才叫“特工”。
另外你说越南兵并不知道他们炸掉的是我军最先进的雷达,只是误打误撞上的。有何根据呢?根据我知道的情况,就在上级通报雷达被炸后我军在离雷达阵地不远丛林里的一处天然洞穴内发现了越军特工居住过的痕迹,并由此推断越南特工在袭击之前的一段时期里就已在附近潜伏下来,并对我雷达阵地进行过非常仔细的侦察,整个行动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这部雷达,而且从前期侦察到具体实施并且全身而退,说明这次行动是有步骤且组织异常严密的,应该说对我军是一次出其不意的打击。
当然,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因为我军从1984年4月1日起实施的“142工程”把越军搞的如坐针毡,所以越军更视这部雷达为眼中钉肉中刺极欲除之而后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1904
帖子
28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31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4-11-5 13:1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支持大卫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4-11-5 14:0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对你的资料再做一些修正及补充:
雷达被炸时间是6月上旬大约是在1号到10号这段时间内,而并非你所说的八月十二日晚上。当然你可以问问当时很多知情的老兵,再自己分析一下便不难看出,越军偷袭雷达其实就是为不久之后的7.12大反扑做准备,我个人认为偷袭雷达很可能就是当时越南国防部和苏军顾问团共同制订的“7.12北光计划”的一部分。而并非越军任何部队的单方面行动,所以这只特种部队应是由越南国防部直接委派的精锐部队(也难怪这么“来去自如”)。
纠正一下我上面说的我军不派“特工”,这话并不完全正确,应该是我军参战部队派“侦察兵”。我国敌工部门委派和发展“特工”当然这和你所说的越南“特工”定义完全不同。前者搜集情报后者过来找我们的软柿子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6479
帖子
982
主题
2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02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8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4-11-5 15:0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根据我所见所闻:
1、侦察大队早于作战部队在前线侦察、捕俘,最早的是14军侦察大队和昆明军区侦察大队,以后各军区都单独设立侦察大队;
2、炮位侦测雷达是“辛柏林”型,开设在通往八里河东山的公路边一处山包上,具体位置是在距白石岩瀑布约一公里处,位置可以对整个老山及那拉山口以南地域进行侦测;
3、雷达兵是否济南军区来的不详,听口音是北方兵;
4、没有专门派步兵进行保护,因为那地方是整个战区的侧翼,看起来比较安全,附近有我团的一个步兵连驻防;
5、雷达被炸时间肯定是在84年“6.11”抗越军团级规模反扑前约一周左右,攻击时间是凌晨3-4点;
6、越军特工是有预谋有目的实施的攻击,被袭后在不远的一处山洞里发现有越军遗留下来的装备及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0

好友

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812
帖子
139
主题
31
精华
0
积分
59
威望
176
金钱
15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30
最后登录
2010-5-31
6#
发表于 2004-11-5 16:2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辛柏林”有说是英国的有说是瑞典的,我发过国产版的图片,一般认为是英国的。
当时引进了两部,一部在前线另一部拿去测绘仿制了,第一部被毁坏的在7,12之前
,后来在7,12大战时用的是另一部了吗?当时越军指挥官为什么认为169高地是炮兵前沿观察哨位,不惜代价的强攻的,而没有想到有炮位侦测雷达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4-11-5 17:3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下面引用由sukhoi2004/11/05 05:21pm 发表的内容:
谈不上什么对我国的相控阵雷达研发功不可没.
在引进这种雷达之前,我国军工系统对这种相控阵技术的认识只是较为肤浅的或者说是只存于感性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0

好友

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812
帖子
139
主题
31
精华
0
积分
59
威望
176
金钱
15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30
最后登录
2010-5-31
8#
发表于 2004-11-5 17:4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我国的相控阵技术的研究也较早,李蕴滋在1966年在“202”雷达研制中采用了两个相互垂直的相控线阵、相对坐标、单脉冲的雷达体制,提高了数字运算、控制显示、模拟打靶等技术性能,使我国首次掌握了相控阵、多目标、高精度的防空导弹制导雷达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好友

976

积分

游客

UID
115738
帖子
340
主题
9
精华
0
积分
976
威望
265
金钱
106 分
阅读权限
2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0-24
最后登录
2014-9-28
9#
发表于 2004-11-5 18:3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7.12有没有使用类似雷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4-11-5 20:1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八四年侦察作战的原因

下面引用由青青子矜2004/11/05 05:46pm 发表的内容:
我国的相控阵技术的研究也较早,李蕴滋在1966年在“202”雷达研制中采用了两个相互垂直的相控线阵、相对坐标、单脉冲的雷达体制,提高了数字运算、控制显示、模拟打靶等技术性能,使我国首次掌握了相控阵、多 ...
60年代就用“掌握”这个词不是很恰如其分,有一点打钟脸充胖子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2 02:39 , Processed in 0.1047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