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在中苏边界对峙的日子里

[复制链接]

48

主题

0

好友

365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1100
帖子
186
主题
48
精华
0
积分
365
威望
36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11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30 09: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首先,向在南线牺牲的烈士默哀。
在各个军事论坛里,只要有记载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内容,我都要细看一遍,每次心情都难以平静。那是建国以来在规模上列为第二的惨烈大战。尤其在两岸战事紧张的今天,我更想念往日的战事,爱我曾经20年的军崖生活。
转业后,我见过不少从越战回来的伤残和退伍军人,每此时肃然起敬,难奈感激之情。
本人是在珍宝岛和铁列克提的硝烟刚过,从江苏邳州应征入伍西北前线的,多年与苏方的对峙生活亦念念不忘。有帖提到,越南战场没用上导弹等现代武器,原因是为防止更大威胁的苏军进攻,都放在中苏边界了。此话有理。作为交流,我把情况简要介绍一下,作为本题开头。
〈一〉
75----79年间,北疆各地建成数量相当的导弹阵地,全部一样格式,即在直径100M的圆周边上,等距摆放6枚大个导弹,方向外仰;空9军米格16全部换成歼7战机;老式雷达全部更新为球形雷达;75年北疆军区司令[李向阳原形]在边界组织了一场多师会合的大规模军事演习;76年新疆军区司令杨勇组织的乌鲁木齐西郊丘陵地的军事演习规模更大,数架歼7战机[首次亮相,当时生产的最新战机歼7多数给了新疆]、数百坦克、加农炮、多管炮、导弹、陆军……我当时在现场。
越南战争二日前起步,10日内从内地军区调入10万大军,号称30万,全部遁入新源县等地的山林区待命。新疆军区随升格为乌鲁木齐军区,吴克华就任司令员[之前,杨勇调越南前线任总指挥,杨勇是朝鲜战场挨在彭德怀后的副总司令]。沿边界30公里房屋锁门、人员全部撤尽,伊宁市等及各生产兵团中小学生向内地大疏散。当时天气反常,天山以北达零下3O-40度。乌伊公路柏油路面敷冰极滑,向西拖拖不断军车,向东拖拖不断娃娃[时运好,幸无车祸发生]。诸边防站昼夜潜藏观察[苏军挑衅加剧,每天都有集团坦克向我前沿冲来,到界碑处嘎然一停,把界碑顶得乱动]……吴司令员稍有空就视察各部队战前鼓劲[没去的不多],军车到哪无票任意加油,伊宁市商场原价200的大收音机10元一台[但没人买]……当年军车呜啸疾行的情景至今紧心。----只是最后没打。[本人曾在乌军区边防科苏科长手下工作一年,许多情景、资料由此而来]
〈二〉
西线双方阵式
中苏关系六十年代初完全破裂后,苏联因美国相距太远,视毗邻的中国为头号敌人,自65年末起“亡我之心不死,陈兵百万”,步步进逼。除帕米尔高原无人区外,从汗腾格里峰北侧的一号界碑[我方74团场、波马边防站;苏方纳林格勒城〈图称纳伦科尔〉]起至阿尔泰的最北端,在长达1200公里的边境线上重兵压境。
仅就边防设施而言,苏军从边界线到纵深的布置是:第一道为铁丝网,凡方便出入的地段外敷迷魂钢丝套,人或牲口误入,不得出来,常可见到牛等被缠在里面的遗骨。第二道是3米宽2米深的堑沟。沟边是10米宽的松土带,拖拉机常作耕耙。挨着的是5米宽平整的碎石面巡逻路。在2公里外是标准更高的巡逻路,路边15米高的了望铁塔一公里一座,不远处有一军营。巡逻出动均嘎司越野小车1辆[军官乘],车帮为折椅的大卡车2---3辆[士兵乘];大山区用飞机巡逻,间杂军人骑马或步行巡逻[险要地段无法走马]。
而我方的边防站[连]只合百里一座,巡逻在草丛小路。除阿拉山口、玉克科等极少的边防站用骑马巡逻外[近期的电视剧最后的骑兵的场景正是阿拉山口边防站],全部为步行。有潜伏任务是根据情报临时布置。基本可称为是有边无防。
〈三〉
首先提到铁列克提事件。该事件举世瞩目。有关铁列克提事件,目前网络仅见2篇介绍,矛盾百出。比如:一说死50余人,一说死38人;一个排牺牲,当一个团人次日赶到时……那你那一个站[连]的人哪去了? 说行进中突然发现许多覆盖在新“沙丘”里的坦克及军人突然冒出……那是个一马平川的大戈壁滩,事发地点距我实际控制线[即争议区的我方边线]1.5公里,我方处于小丘陵边缘,居高临下能看不见吗? 除了蛋大卵石,沙从何来? 还有出发前塔城军分区政委伫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出发……这是怎么回事? 等等等等。我与军区苏科长于10年后勘测边界时得到的信息如下:
到达铁列克提边防站的次日一早,我们拜谒了不远处的小自然地名----柳园。一片不大的柳丛里掩映着默默无闻的烈士坟茔。细数了一下----79人,其中还有一名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记者。
我们随带的1:5万军事地图已作正规印制,标注为:
1、小丘陵下坡仅几十米位置为争议区的我方边线,苏方边线是茫茫几十里的大戈壁另端。尤其苏在珍宝岛失利后,谋求在新疆发起报复,频频进入靠近我方的边线,甚至在争议区内筑有多处简易工事。
2、事发三日前在我方边线标志物的一块大独立石处,一名战士遭潜伏中弹牺牲。这是该段几月来的第三次。
3、该战士牺牲次日,经上级同意,我方在距独立石1.5公里处构筑战壕两个中午,以示抗议及准备。
……[注:阿拉山口系博乐分区管,北部紧邻铁列克提、巴克图等,系塔城分区防段]
内地同志不知道,很早以前新疆的部队和地方就知道这个不公开的秘密。随着龙书金的下台等等,逐渐得以证实。
龙书金系当时新疆军区司令员,强渡大渡河最后哭喊要去的小战士即十八勇士之一。林彪《五七一工程纪要》明载:可借用力量----龙书金的新疆部队。文革中众人戏虐为:王震开荒,王恩茂种粮,龙书金吃光。当时他主要精力在政治上,铁列克提的失利纯属龙之所为,连他的主子林彪事后就大发雷霆:你有失我国威!有失我军威!虽然毛主席、周总理异常气愤,但考虑还能什么便宜都你一个人占吗,加之其他,也就算了。
情况如下:
1969年8月10日凌晨,发现我方一名战士被袭牺牲后,北疆军区的副司令员当即赶到事发地点,塔城军分区政委随汇报最近对面苏军调动频繁,夜间可听到坦克的轰鸣声。副司令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新疆军区司令部。
8月11日,我方在双方经常会晤的巴克图[边防团驻地]哨所悬挂红旗,这是邀请对方长官过来会谈的约定信号。然而,红旗悬挂了一天,苏军边防站的上校、中校谁也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长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行动反常,马上报告给龙书金。龙书金弃置一旁,没有答复。
当晚,塔城军分区政委又电话直报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对面苏军可能有重大的行动。请示第二天的例行巡逻可否取消。
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例行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
8月13日上午8时,按照常规,铁列克提边防站的79名官兵及赶来的一名八一厂摄影记者,全员行动执行例行巡逻任务。出发前,该塔城军分区政委特伫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向10公里外的大独立石处出发。
至目的地后,见远处苏军百余人已向我方赶来,我方即留下一名当通信员的小战士在大独立石处做饭,全部赶往1.5公里的战壕作战斗准备。
开始时他们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被我打了回去,并一次次如此。至中午以后,情况变化,苏军由百余人逐渐增加到300人,甚至过来6辆坦克,还有两架直升飞机。
战斗打响后,前沿和军分区、北疆军区的电报电话一刻未停。是打?是撤?是增援?军情火急,只待军区首长发令。我们的龙司令员就在会议桌前,会议立即散了。他老人家呆坐一天,电话铃一刻未断,他一声没吭……
前方,站长明知电台无指令,只能高喊:“坚决顶住!大部队两小时内赶到……一小时内赶到……半小时内赶到……10分钟内赶到……5分钟内赶到……”
血腥的场面可想而知。到最后,我们的记者把胶片全部拉出报废,摔烂机器,捡过冲锋枪猛烈射击……打到夕阳时,枪杀声停了,血染的云霞为之哀痛……
那名在远处做饭的小战士成了俘虏。
更残忍的场面出现了,他们把79具遗体拉到一起,几具火焰喷射器一齐对着……
我们的小战士受到了火煎的摧残,他们给他打上麻药,变成了木头人,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游街几天,任凭狂人的唾骂砸脸……经过周总理的数次抗议,一月后被他们扔在那块独立石旁边,总理立即叫人把他接到北京,可他一句话都不会说……
〈四〉
老毛子以前太霸道了,边界是一,撕毁合同、困难时逼债是二,东突基斯坦恐怖组织也是他栽植扶培的。结果自己混得怎样呢?
我曾在南疆喀什,知道东突基斯坦:
在新疆叫东乌基斯坦。起源于三大战役同时,其反抗国民党的实质是排汉搞独立,受苏联支持扶助。王震西征时同王震对打,后打不过,加苏联调停,作和平解放的。毛主席后给封个好名字叫“三区革命”。中苏破裂后,苏又极力扶植,值69年8.13铁列克提事件发生后猖狂绝顶,其组织、装备得到进一步完整。那时汉族不敢出门,非残即杀。终于在69年10月要暴动独立。
当时一名维族的特务连长立了首功。在他们将要宣布暴动独立的几小时前,首领们正在开会布置,这位维族连长带他的尖刀排趁夜间摸进去,大喊“不许动!”见其二号人物掏枪要打,随即一阵狂扫,将一屋人全部打死。一号人物不在。
与此同时,四路军车从外围向城市开进。原来在城边设伏防御的维族组织见一眼望不到边的车灯滚滚而来,知趣地变成了欢迎人群。其中西路遇一卡车满载“欢迎,欢迎”的老维子迎面而过,一小时后才知道是逃匪,随即追击。
这时苏联电台广播“我们的人群正在路口等待,手持小旗欢迎将要到来的勇士……”拂晓时,在距边界很近的沙漠洼地发现这伙人正在做饭,即请示总理。总理当即电复:一个不留,全部消灭!接着都给报销了。不久,苏联电台广播“我们沉痛地向勇士们表示哀悼……”
那以后,新疆平静了许多年。可最近几年又来事了,老乡们常来信说已发生了不少大事件,人心惶惶,正想法调回老家。
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是多么的不容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5562
帖子
105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5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11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4-6-30 10:2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难忘,在中苏边界对峙的日子里

复杂的事情,总会让不明原由的人想的很简单,我是95年入伍的,在武警部队,到部队没有几天就接到一个通报,新疆有一个监狱看守中队,连干部带兵二三十号人,让人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一锅端了,中队营房被占据,军械库也给抢了,最后听说是用炮连人再营房全给炸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583
帖子
34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14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4-6-30 21:0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难忘,在中苏边界对峙的日子里

就是现在老毛子亡我之心仍然不死,东南沿海局势这么紧张还在中国边境搞演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583
帖子
34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14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4-6-30 21:1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难忘,在中苏边界对峙的日子里

好在现在苏休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以老毛子现在的穷样,想灭亡中国已经绝对没有可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大(客)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4-7-12 20: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4872
帖子
27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6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4-7-13 17:4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难忘,在中苏边界对峙的日子里

七九年东北的情况也很紧张。当时距边境50公里为第一道防线。布署了大量坦克、大炮及精锐部队。尤其是一些战略要点,从原来驻防的一个连变成一个师。场面不可谓不壮观。50公里以内的居民全部撤退到内地。男人全都留下,编成民兵。白天上班时背着枪,晚上睡觉不能脱衣服,一开战要马上进入预定阵地。幸好没打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8741
帖子
230
主题
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05
金钱
1606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6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4-7-13 20:1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难忘,在中苏边界对峙的日子里

向那些为祖国安定,人民幸福而牺牲的战士致以最沉痛的悼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2 22:05 , Processed in 0.10500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