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当战地记者的兄弟看看---战事消息写作初探

[复制链接]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5267
帖子
95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4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3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7 2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余琦  

【内容提要】
    战事消息报道是军事新闻的核心和“龙头”。就我军的国土防御局部作战而言,要素突出醒目、宏观微观兼顾、人物事迹单一、事件脉络流畅、结构简洁明快是战事消息在遵循消息报道一般原理前提下的主要特殊规律。
    当代军事新闻学需要大力研究适应现代战争新模式的消息报道。

    战事消息报道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快速、充分、深刻和有现场感。尊重战争规律,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尊重消息写作规律,是战事消息写作的前提,此外,还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1.要素突出醒目
    在一般消息写作中,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如何和为何被看成是构成新闻的6个要素。但在写作战事消息时,特别是具体战斗消息的写作中,这6个要素并不都要进入导语,往往只需在导语中突出几个特别显著的要素,使其醒目,其余要素则分散到消息主体中去,并不着重处理。比如,《解放军报》1979年3月5日在一篇消息中采用这样的导语:“云南边防某部五连一排发扬我军近战夜战传统,夜袭越军一个据点,战斗50分钟,毙敌54名,俘敌1名,自己无一伤亡。”突出处理的是“近战夜战”和战果,而忽略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因为对于一般受众而言,这类战争进行中的个别具体战斗的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并不在关注之列。

    这样做,既符合现代新闻写作发展趋势,也是为了适应战事消息的特点及其传播规律。在一则消息中,一两个要素不一定就是片面的,它也可能体现其他要素,可以反映整则消息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点,但是不能因为一点而说它是片面的。因为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特点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不是由所有的矛盾,由矛盾的诸方面平均决定的。任何一条新闻,它的本质不可能是由6个要素决定的,而是由其中最重要的一两个要素决定的。问题在于这一两个要素并非从6个要素中随意提取,它是根据不同的规则和报道意图而精心选择的,所挑选的要素应该是6个要素中最重要的。
    在一则战事消息里,究竟要选择哪个要素加以突出,这要看那个要素在这条战事新闻中具有多大的新闻价值,能否反映战事新闻的本质。新闻价值大的,反映新闻本质的要素就加以突出。战事新闻价值最大的要素,是随战事新闻的内容和背景的变化而转移的。比如,战争打响伊始,开战地点、交战规模、作战方式、伤亡统计等都是受众十分关注的要素;随着战争的展开,如果地点、方式、规模等要素没有新的变化,那么,它们就可能退居次要地位,因为受众已经知道了。此时,就要在消息中突出新的更值得关注的要素,以满足受众转移了的需求。
    云南扣林山曾是战场。《解放军报》1979年3月5日报道那里的战况时说:“云南边防部队某部守卫我扣林地区某高地的指战员,连续打退入侵越军4次进攻,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突出的是越军的进攻次数。1981年5月22日新华社报道该地区战况时则说:“越军约一个连的步兵今天再次侵入我云南省麻栗坡县猛洞公社扣林地区,被我边防部队全部歼灭。”突出的是越军进攻的规模。随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延时,中国军队已经把轮战当作训练的一种特殊形式,针对新情况带来的受众关注焦点的变化和转移,《解放军报》1984年7月14日在报道老山地区战斗时,就突出作战方式:“昨天,驻守老山前线松毛岭的边防某部一营指战员,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向进犯我阵地的越军发起反冲击,在一个多小时内毙敌、俘敌多名,缴获一大批武器弹药。”
    在应当突出哪些要素问题上,有一条经验值得借鉴:当你考虑哪个要素重要的时候,先想一想受众当前会问你什么,受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是哪个要素,是何事还是何人或者其他。努力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就可能选好选准要素。
    2.宏观微观兼顾
    这种兼顾,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每一条战事消息,无论报道重点在宏观还是微观,都应二者兼顾。如《越军重点炮击我边境人口稠密村镇〓我边防部队炮火还击摧毁越军军事设施数百处》,这篇战事消息报道重点在宏观地概述边境炮战,但无论是导语写我军炮击及战果,还是主体写越军挑衅及破坏,都十分注意对战事微观环节的兼顾。类似这样的写法在战事消息中比比皆是,因为,兼顾微观宏观是战事消息写作的规律。
    另一方面,对一场战争或武装冲突的消息报道,应当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像前例《我边防部队炮火还击摧毁越军军事设施数百处》那样以宏观报道为主的消息大量存在,以此综述战场,反映战局概貌、战斗概况,反映战事宏观大图,报道战略意图与走势,让受众对战事有整体印象。但同时,以战斗过程、人物言行、传奇故事、作战细节为主,反映战事微观环节,让受众了解具体战斗行为、详实战地风貌、作战人员形象的以微观报道为主的消息也大量存在。如《向侵占我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地区的越军发起还击〓云南边防部队消灭入侵之敌保卫祖国领土》,尽管使用了大量比较概括的语词,但它仍然是微观到一次具体战斗的消息。还有微观到战斗的具体一环或细节的战事消息。这种写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再现战场实况,以更具体可感的事实向受众传递战事新闻信息。
    3.人物事迹单一

    人物消息要有人、有事、有情节,这样才有可读性,有感染力。但就战事人物消息而言,这些一般写作原理常常被变通运用。战场情形瞬息万变,战地采访匆匆忙忙,战斗人员行踪难定,受众对战事中的人物关注也主要聚焦于与战事相关的言行命运,因而战事人物消息的报道难以也不必像一般人物消息那样四平八稳,只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突出报道与战事紧密联系的单一事迹,一条消息表现一个主题,着力于点化,不能庞杂枝蔓,只能是战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作为战争或战斗中一个细节而存在,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活着的黄继光”杨朝芬》(《解放军报》1979年2月23日第1版)、《董存瑞式的英雄李成文》(《解放军报》1979年2月24日第1版)等报道一人一事的人物消息自不必多说,《副教导员钟先海带领战士用政治攻势瓦解越军》(《解放军报》1979年2月28日第1版)报道一人一仗的写法在战事人物消息写作中也被大量采用。即使像《副连长夏柱玉指挥有方荣立战功》(《解放军报》1979年4月8日第1版)这样的较长篇幅的战事人物消息,也只写其战场指挥一个侧面。

    战事人物消息的采写,主要应在下列方面集中笔墨:

    人物在战斗中的具体行为。
    如《战场上的小老虎兰可尊》(《解放军报》1985年9月15日第1版)报道边防部队某团特务连副班长兰可尊在一次战斗中活捉一名和击毙一名越南侵略军士兵的具体行为。
    人物在某方面突出的特点。
    如《副师长李培长、李万余同志荣立一等功》(《解放军报》1979年4月25日第1版)着重表现“这两位鬓发斑白的老同志”老当益壮英雄不减当年勇,突出“老兵新传”。
    人物在战争中的传奇经历。
    1979年2月17日清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某团二连战士罗加留被地雷炸伤大腿。因战斗异常激烈,战友们把他抬进一个猫儿洞隐蔽起来后便继续往前进击。罗加留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忍着饥渴和伤痛,手握半自动步枪,从猫儿洞里爬出来,两块饼干省着吃了两天后,就只能喝生水、吃野果、嚼树叶了。他在战区里东爬西转,泥水与汗水,全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还经常与敌人相遇。看到敌人多的时候,他就隐蔽起来;发现敌人少的时候,他拚力战斗,先后消灭了3个敌人。一天,他正向前爬行,忽然听到前方树林里有脚步声,便伏在草丛中仔细观察,看到走来两个越南散兵。等敌人走到离他20来米的时候,罗加留呼的一声把手榴弹甩出去,炸得敌人血肉横飞。罗加留5次与敌人相遇,靠着对祖国赤胆忠心,以灵活机动的打法,克敌制胜,保存了自己。2月28日,罗加留被进军谅山的兄弟连队发现,抬回了救护所。(参见《解放军报》1979年3月28日第1版消息《钢铁战士罗加留孤身带伤战斗11天》)类似的还有肖家喜带伤只身战斗8昼夜回到祖国(《解放军报》1979年5月30日第1版)、李进彬赤手空拳勇夺敌人机枪(《解放军报》1979年2月23日第1版)等。
    各具神态独具风采的群像或集体。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战争中,个人的经历虽然因传奇色彩而具有新闻价值被战事消息报道,但个人的作用毕竟有限,只报道个人不足以真实反映战争实际,因此表现战斗集体的行为,再现英雄群像也是战事人物消息的一个重要部分。1979年3月2日,在谅山北郊奇穷河畔的长形高地,连长把消灭敌人坦克的任务交给了火箭筒手宁树初和李春荣。李春荣歼敌心急,第一发炮弹没有命中。这时,敌坦克象发狂的野兽,向他们开炮,他俩一个滚进,躲开了敌人的炮火。李春荣占领新的射击位置,沉着据筒又向敌坦克射出火箭弹,“轰”的一声,敌坦克被击中,立即燃烧起来。他们又是一个滚进,迅速转移。刚离开,敌人的另一辆坦克就气势汹汹地朝他们的射击位置压过来。这时,宁树初从李春荣手中接过火箭筒,瞄准敌人的另一辆坦克,又是“轰”的一声,敌人的坦克顿时成了一堆废铁。宁树初和李春荣团结配合,连续击毁敌两辆坦克,为攻克谅山做出了贡献。《解放军报》1979年5月2日第2版以战事人物消息《机智勇敢击毁敌坦克两辆〓宁树初李春荣双双荣记二等功》向受众报道了他们的壮举。

    当然,集体群像并不局限于两三个人,更多的时候是以班排连营团为战事人物消息报道对象。如《禽兽报警,草人成兵〓八班斗智斗勇毙伤越军数十名,自身无一伤亡》(《解放军报》1985年9月15日第1版)。
    此外,不同作战阶段的人物消息,也可以有不同写法,全线开战时,突出一点,防御轮战时,抓住战果。不同的人物,也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有的可能有完整的故事,有的可能是把几件事串起来。

    与一般人物消息写作一样,战事人物消息也要处理好写人与写事的关系,做到主次有序,通过写事来实现写人,以事显人,以人取事,以事传神。
    4.事件脉络流畅
    战争爆发,战场环境恶劣,战斗情况错综复杂,不允许新闻工作者有如平时那样窗明几净凝神研墨搜肠括肚反复推敲。多数情况下,战事消息的作者只能顺应战事自然进程而写作,来不及刻意安排作品情节的巧妙和结构的抓人。何况,战事本身新闻价值巨大,已足够抓人,不必再做过多人为“加工”,只需平白如实道来即可。
    这就铸就了战事消息的一条写作规律:顺应新闻事件脉络,形成自然流畅结构。这也正是战时多出并提倡多写情景消息(或叫特写消息)的原因。它能把受众带到现场去,让他们如临其境,因此深受欢迎。

    这种写法,叙述一般用白描或其中有白描手法,抓往特点,再现事件或事实,重在告诉受众“怎么样”。有的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的有言有行,如见其人。总之,现场感很强。有时作者以目击者身份出现。一般不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杜聿明匪军最后覆灭情景》、《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战后谅山情景》等军事消息名篇就是用这种写法报道战争场面的成功之作。其实,不仅可以像它们那样用这种写法报道进攻作战和宏大场面,也可以用这种写法报道一次具体战斗,如《解放军报》1984年5月1日第1版以《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为题,采用情景消息写法报道一次具体战斗。

    表现中越边境著名炮战的《大炮在怒吼〓广西边防部队英勇还击越军挑衅的情景》(《解放军报》1984年4月3日第1版)虽然标题制作得不太符合消息写作规范,但作品本身倒是一篇用这种写法报道一次战斗的优秀战事消息。
    还可以用这种写法报道阵地风情、卫士风貌,如《扣林秋色》(《解放军报》1984年9月23日第1版)就是一篇这方面的佳作,值得揣磨。
    5.结构简洁明快
    战事消息绝大多数报道的是真正的“硬新闻”、“纯新闻”,其结构比较简单,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很明显地把“导语”、“背景”、“主体”区别开来。有时候,一条消息就是几句话组成的一个段落,或者说,只有导语,没有其他部分,甚至没有导语,就只由主体构成消息。总之,不拘一格,体裁陈规约束相对较少,受众也比较宽容,只要求报道战事进展的最新动态信息就大体满意了,很难也不必去苛求它是否“导语”、“背景”、“主体”等消息结构构件的完整,因为它足以完成传递战事新闻信息的任务,受众也在明白之中宽容地接受了它。
    因为战事消息多为事件性动态消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往往呈现突发形态,它的发生、突破都有明确的时间界限,事发之后几秒钟、几分钟,至迟几小时,一般都要发布消息,极其讲究时效性,常用“倒金字塔”式结构,篇幅极短,逻辑性、结构力极强,叙事高度概括,具体情节或事例可有可无。

    战事消息的写作,除了上述5个方面的基本规律以外,还存在诸如用语规范严谨,风格明朗清晰等要求;另外,战事消息的外在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不断创新和变化,随记、日记、述评、目击、对话、集纳等形式都可使用。1984年4月3日《解放军报》在第1版以《严厉的惩罚〓严正的警告》为题,采用“本报编辑部和云南前线记者通话记录”这种新颖的形式报道一次以炮兵为主体的战斗,传播效果甚佳。
    20世纪90年代的两场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开创了现代战争的新模式。这种战争不同于过去近距离对攻的陆战、海战和空战,它是依托集海陆空天多维作战方式于一体的航空母舰或本国或邻国军事基地,配以在卫星监控技术协助下的导弹远距离精确打击和准确拦截为手段的现代高科技战争。这种战争对攻方来说代价最小,而对被攻方却打击最重,且能陷技术手段落后的对手于无还手之力的境地。可以肯定,今后的战争,将更多地采用这种新模式。这种战争给新闻采访可能带来新课题,如难以获得处于千里之外的攻方准确的军事信息,在被攻方一线采访伤亡的机率增加,狂轰滥炸造成交通中断、停电、线路中断,电磁战致使现代化通讯手段偏瘫,以及对一线记者语言、现代军事知识的了解和各种技术掌握等素质的高要求。如何适应新型战争条件下新闻工作的要求,需要引起加倍重视和独特研究。

——原载蔡惠福、江卫阳主编《军事新  闻论坛(3)》,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9 15:35 , Processed in 0.0969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