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的人有: 绿色心情 魏先生 圣骑士 一路顺风 一树狂风 溜溜达达 随心所欲 老杜 尹 信天游 韩师傅 水晶 6688 缘份九月 大凤凰 散发扁舟 王先生 杨先生 小志 痒痒挠 看看来路 无名之朴 活动日志 早晨集合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快30人,然后老梧桐来给我们送行,哈哈~~~ 乡间小道,有够乡间,有够小道,哈哈 一路上都是颠颠的~~~~~ 骑到目的地后,都12点半多了~~ 然后简单吃了午饭,上山 下午回邯时,下雨了,战备路~~~~~ ================================================================================= 我一直在最后面,没啥写的,只有我拍的PP,呵呵~~ ================================================================================= 我到山顶后,也懒得不想去找小鬼道了,负重快20多斤的一个大包看来也是很耗体力的,呵呵~~~~~ 途中一农民兄弟的一句“吃饱撑得”很有特点~~~~,哈哈~~ ======================================================================================================================== ======================================================================================================================== 迟交的作业
<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神秘不在—小鬼道归来 ----作者:无名之朴 10月27日,早7点,绿色心情 魏先生 圣骑士 一路顺风 一树狂风 溜溜达达 随心所欲 老杜 尹 信天游 韩师傅 水晶 6688 缘份九月 大凤凰 散发扁舟 王先生 杨先生 小志 痒痒挠 看看来路 无名之朴 22人在集合地集合(漏掉的找看看来路补上),老梧桐家里有事不能亲临,以送行来祝福我们小鬼道之行顺利,合影后我们浩浩荡荡出发了。这支队伍引来路人的好奇自不必说,队伍中有62岁老翁,也有刚涉世事的毛头小伙,有经验老到的“老驴”,也有第一次骑行的新手上路,更有甚者,竟不知小鬼道为哪处风景,以为是铁路的“小轨道”,以为去周边小铁路骑行。闲话少叙,因为躲避战备路的灰尘,我们走的是一条小路,探索前行。过了赵拨庄,就进入了田野,棒子都收割完毕,只剩下一片一片的棉花,天雾蒙蒙的,雪白的棉花非常醒目,偶尔金黄的树叶点缀在广袤的田野里,深秋的景色别样美丽。忽而经过两边都是杨树的小道,耳边是树叶的刷刷声,地面落满了金黄的叶子,车子走过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四周静悄悄的,感觉短暂脱离的烦躁的尘世。乡间小道难免扎破胎,补了四次,加上土路的颠簸,有几辆“菜车”拖后,耽误了时间,到12点半,终于到了传说已久的小鬼道路口。 把车子寄存在看山的老乡家,简单的补充了营养,开始进山,天阴的更厉害了,远处的山都看不清了,小鬼道愈发神秘。怪不得好几拨“驴友”没找到小鬼道,岔路太多了,荆棘、荒草把路都遮满了,我们几经努力才找到正确的道路,在此感谢扁舟老兄,专门带路。虽然走错了两个路口,但好在走的不远。终于踏上正确的道路。翻过一道山梁,下坡,满眼都是荒凉,没有人烟,成片的梯田都荒芜了,长满了野草,那草都呈现出一种红色,在山谷里。山坡上有叫不出名字的树,光秃秃的,树干树枝都是黑的。开始有零星的雨点了,我们加快了脚步,顺着河谷一直向下走,看见几棵柿树,很显眼,叶子都红了。开始进入了小鬼道,两边的山也靠的近了,小鬼道其实是洪水长期冲出的河床,踩在碎石上走,古人有“一川碎石大如斗”,这里的碎石斗大的不多,但也非常难走,在河谷里只听见手杖点击石头的嗒塔声,清脆,山也变的凶险起来,不是先前的弧形,都直立着,没有一点“秀色”,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我们鱼贯而行,还要不时弯腰躲避荆棘,有些地方的山都是大片光滑的石壁,裸露着,没有植物掩饰,给人的感觉很强烈。抬头只看见一条天空,这样折行了大概45分钟,从一个冲刷的石壁爬下,拐了一个弯,豁然开朗,看见一个更大的山谷,据说再走就出去了。休息了一小会,原路返回。雨开始下大了,我们走的更快了,回到存车处,商量了一下,决定走战备路回去,上车,出发。战备路是不脏了,但都是泥沙,我们都安全到家。被雨淋的感觉,俩字“痛快”。 补了四次胎的小志,来路等,在各个路口给后来人指方向的各位骑友们,我都叫不出名字,在此一并致谢。辛苦了! </DIV> 有PP的后面秀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