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几个骑友小聚,聊起了邯郸周边的古迹。忽然想起今年自己曾筹划过的一个骑行路线,骑游磁县”贺兰山”。
没错,这个贺兰山就是岳飞《满江红》中的名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可能你会惊讶,贺兰山不是在宁夏吗?大错特错,那是误传,在我们的磁县境内也有一座山叫贺兰山,这里曾是宋朝抗金的前线,是岳飞诗中要踏山而去直捣金国老巢的地方。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今译】 倚在栏杆旁,我不由得怒发冲冠,一场潇潇秋雨刚刚停歇。 举目远望,仰天长啸,万千思绪,奔涌激烈。 为祖国奋斗,三十年的功名,自当视若尘土; 与敌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惧披星戴月。 千万不要随便虚掷了少年时光,等到头发白了才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国耻啊,还没洗雪;臣子的复仇之恨啊,何时能灭? 驾起远征的战车吧,直把那贺兰山踏裂!壮志凌云,饿了就饱餐敌人肉; 谈笑风声,渴了就痛饮敌人血。 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 向祖国献捷! 为什么认定磁县的贺兰山就是诗中的贺兰山呢,摘一段网上的解释给大家:当时是宋金交战,金国都城黄龙府在今吉林省,而贺兰山却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此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该方向相互违背,也就是说词中的“贺兰山”并不是现在地图上表注的“贺兰山”,那么这个词中的“贺兰山”究竟在哪?有学者评论说词中的“贺兰山”在现在邯郸附近,宋金交战时,邯郸这一带是交战之地,而这一带属北宋时北京的大名府城池最大,正是岳飞屯兵的最好地方,而词中所指的“贺兰山”就应该在现在邯郸附近,虽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不过这也证明了邯郸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经常去磁县的朋友都会知道有个岳城水库,有个“岳城镇”,这个岳城就是跟岳飞有关。岳城,相传是宋朝时建村。据《磁县志》记载:“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宋建炎初,岳武穆(即岳飞)曾驻兵于此”,故建村时得名岳城。在岳城镇有很多村子都是以营字来命名,都是因为当时有岳家军在此扎营而得名。如界段营,是岳家军最西的兵营,村有屯兵的圈马沟,后建村时故名界段营。岳城是岳家军驻兵操练的演兵场,是岳飞预计与金决战的战场。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岳飞军事活动的遗迹,如“讲道沟”、“岳飞寨”等,当地群众曾不准演唱《三绞岳飞》、《风波亭》等戏剧。
身为邯郸人,我们只知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却不知道几千年前那场波澜壮阔、英雄不归、壮怀激烈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脚下,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什么时候我们能去一次贺兰山,一起登高望远,高唱一首《满江红》来缅怀古人们呢。
贺兰积雪,被溢为磁县八景之一。我曾一直盼望能下场大雪然后去一睹那样的盛景,看来今年是没机会了。
最后是从网上找到的贺兰山的位置介绍:沿马头至峰峰公路南侧,长达二十公里的东西走向的山丘便是。有没有去过的朋友或是磁县的朋友指点一下详细的位置和路线呢?
贺兰积雪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1/201111722244.jpg) 位于磁县城西北30华里处林峰村南的贺兰山。此山因宋代道士贺兰真人在此炼丹而得名。 每当严冬,整个贺兰山野,风卷雪花,旋转奔腾。大雪填满沟谷,铺遮岭巅。风停雪住,山野全白。远观,似银山横卧平川,蜿蜒起伏,犹如玉龙飞舞;近视,荆棘之丛,霜雪缠枝,似絮如绒。天空乍晴,阳光下射,雪山反照,红白激溅,五彩缤纷,煞是迷人。数日后,地上冰雪消融,唯独山上积雪久久不化,大地皆黄,此山独白,银装素裹似一幅幽静悦目的图画。
[此帖子已被 wuyonghuei 在 2011-1-17 22:25:1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