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86|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原第十二侦察大队特侦四连某工兵的战地日记(09年2月19日最新更新 见40楼)

[复制链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8 09: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这战地日记登载在作者的新浪博客上。我只能从文字内容中推断这位战士来自特侦四连工兵班,他叫什么名字,我无从得知,也许四连的老兵能给出答案。在此将这日记转帖,希望作者早日现身,并继续更新。
http://blog.sina.com.cn/u/1348436572


峥嵘岁月

20年过去了,但岁月留给我的记忆却历历在目。1986年秋天,我所在的部队奉命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于是,经过选拔、训练、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们就匆忙开往了前线,在云南麻栗坡、富宁等地,到处留下了我们战斗的足迹。经过13个月的艰苦战斗,我们经受了战争的磨练,也接受了岁月的洗礼。那段时间,我们虽然苦、虽然累、虽然流血,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美好的。至今,我常常想起我们风餐露宿在原始森林,用匕首吃饭,用塑料布裹身,彼此用身体取暖的往事。有时,一连几天的抵近侦察,我们携带的食品没有了,仅剩的一个午餐肉罐头彼此传来传去,没有人舍得下手,领导让战士、战士让领导,那种战斗中体现出的无私,艰苦中结成的友谊,让人永远难忘。可是,当年一起战斗的战友,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把热血永远地洒在了南国边陲;有的回来后,也各奔东西,彼此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岁月沧桑,当年的小伙也都已进入不惑,无论你生活的怎样,都不要忘记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你一生的财富,在你经受困难时想想它;那是你一生的荣光,在你骄傲自满时想想它;那是你起跑的动力,在你失意时想想它。
怀念过去是为了不忘记历史,多少年来,一直梦想着写一点东西,但终没有提起笔来,今天有了博客这个好平台,倒是让我找到了一个好的代笔工具。为此,我将自己在前线时候写的日记进行整理,录入自己的博客中,也是对自己心愿的一个了结。
记得退伍的时候,我前线的战友,时任政治部主任的马誉炜给我的战斗录中题过一段话,题目叫‘峥嵘岁月’,因此我将日记总括为‘峥嵘岁月’。有时间的时候,我将陆续写出来,让喜欢的朋友体味当年那段真实的历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9-1-8 09:5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日记 1986年9月19日(晴天)

侦察大队组建并集中训练一个月,明天就要开赴云南前线了。这些天,陆续有家属来部队看望,许多做父母的,不远千里从家乡赶来,捧着心思来,背着心思去,看儿子时强装镇定,走的时候哭哭啼啼,好让人伤心。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给家里的信中,总是报喜不报忧,没有将参战的消息告诉父母。不过,为了后事,我还是考虑再三,将自己参战的消息告诉了在外地工作的哥哥,也好在我走后尽可能多地照顾父母。
前些天哥哥专程来看望我,多少对我是一个安慰。他虽然话语少,不善言辞,甚至没有鼓励和安慰的话,但他的这一举动,足足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其实,在我心里,根本就没把死当作一回事情,对于自己以后的生和死也从来就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只是想到自己死后,父母肯定会非常痛苦的。这次哥哥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希望他以后能常回家看看,多给父母一些安慰,免得让他们为儿女们牵肠挂肚。哥哥走的时候,我将自己的一些照片和值得纪念的物品让他带回去,以便日后真的派上用场。
今天送哥哥时,我们仍然没有许多的话语,只是分别时候才感到相聚的珍贵,谁知道,今天一别,以后是否还能相见。但愿这不要成为我们的永别。
傍晚,一起参军的高中同学老杜和老胡从他们所在的团队来看我,令我十分的意外。说实在,由于不在一个团队,来部队后我们也没见几面,可以说是各自为阵了。这次老同学来看望,让我心里是热乎乎的。老杜还带来两瓶汾酒,专门为我送行。饭桌上,我们彼此谈起当兵的感受及以后的打算。老杜说,他将调往某守备师,他姨夫在那里当师长;老胡说,单位领导对其不错,想继续留在部队,准备转志愿兵;我呢,部队的一次次整编,挪来挪去,这次总算有了结果,到前线去卖命了。不管怎样,我倒觉得自己这样也不错,打仗更适合我的性格,况且当兵不打仗有什么意义呀。是死是活,只能在天了。一边聊一边喝,碗里的白酒在不经意间全部下肚,化作彼此的祝愿。
回到宿舍,我早早就睡觉了。酒的威力,在我睡觉后才显示出来,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不影响战友们,我强忍着胃翻的折磨,承受着酒精带来的痛苦。半夜12点以后,受尽煎熬的脾胃终于暴怒,把我赶出宿舍,让我很命地向外倾泻。酒吐完了,食物吐完了,但复仇的脾胃仍然不能原谅我,让我三番五次地接受惩罚。
这一夜,我一刻未眠。
我怎么了。是马上就要离开亲人朋友奔赴战场心绪难宁吗?我没感觉。是酒量不高争强好胜不胜酒力吗?也不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喝多少酒,最多不过半斤而已。看来,一种复杂的心情真的在作怪了。
今天起来,全身仍然少气无力,除上午的军事地形学,越军各种地雷原理等的复习外,下午基本就是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了。因此,今天的任务不是太重,有时间来记录一点自己的心情。
从军已经二年多了,今年该是复员的时候了。过两个月,一起参军的战友将陆续回到故乡,开始新的生活。而我的军旅生活还没有完,真正体现军人价值的时候才刚刚开始,究竟我的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敢断言。我想,既来之,则安之,就让我真正经受一次战火的洗礼吧。
“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檫亮,部队要出发……”此时,我的耳边仿佛听到李双江高亢激扬的唱声,一种为国捐躯的激情忽然澎湃起来,并在心中滋生出一种特殊的感情:
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当我在战场上光荣牺牲,你会看到盛开的茶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9-1-8 09:5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日记 1986年9月20日(阴转晴)

早晨四点钟,我们就起床了。跟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背包,整理自己的装备,搞卫生,气氛一点不比平时差半点。
走出门外,天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给人的心情凭添一种不好的感觉。大家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干什么,做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9点钟,部队全部登上汽车,开往完县火车站的站台上,开始长途运输的第一步。
13点半,部队登上火车,点名,清点武器,唱歌,等待送行的军师团首长的到来。
  14点,集团军军长,政委以及各师团的主要领导都来送行。站台上,人头攒动,记者的镜头在捕捉着每一个细节。
第一梯队队长,侦察参谋傅平山在登车前,与前来送行的妻子(军医)话别时,目光深沉,别具一格。当参谋转身的一瞬间,突然举起手来,给妻子恭恭正正敬了一个军礼,妻子片刻都没有犹豫,随即还以端端正正的一个军礼。一个谁也没有预见的话别,引来无数镁光灯的追逐。
14点45分,列车启动了,车厢里到处回荡着激扬的歌声,战士们挥着手,向送行的首长们致意,一次难忘的岁月开始了。
列车驶出车站,冀中平原广袤的大地浮现在人们眼前,阡陌般的田野,队列般整齐的白杨匆匆从眼前略过,象人间的匆匆过客。
战士们打开车窗或聚在车门内侧,欣赏着瞬间即逝的风光,无心去想过去的紧张和将来的命运,说不定我们正象眼前看到的景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过为国家而死,死也死的其所。
17点30分,火车到达石家庄站,我们下车、点名,列队进入兵供站。一进兵站,大伙都在争着上厕所,长长的送屎队伍,把兵站的厕所挤的水泄不通。回到饭厅,人们都顾不得洗手,一头扎进饭堆里,饿狼般地享受着食物带来的快感。
半个小时后,战士们又陆续回到车厢里,等待新的旅程。
19点20分,火车从石家庄启动,一路高歌向南开进。此时,天也渐渐地黑了,大家把子弹带垫在枕头包下面,怀里抱着各自的冲锋枪,肩并肩,腿插腿地挤睡在闷罐车厢内,这时,白天的喧嚣没有了,一天的劳累随着时间化作梦乡。
京广线上,列车在飞驰,载着当年林海雪原上的杨子荣连,载着朝鲜战场上那支被称为万岁军的弟子们。
我躺在车内,睡的却并不塌实。车到邢台,我看看表,时间是21点。
不知是什么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爸爸妈妈领着妹妹在邯郸车站西侧的一个小屋内找到我,就象平时在家里一样,说着、笑着,唠着家里的事情,全然没有一点我要去打战的迹象。那么他们又怎么能来到这里呢?原来他们是来这里打工的,顺便来看看自己的儿子……
八辈子达不着边际的梦境,做的稀奇古怪,莫非是日有所想,夜有所梦吗?
我找不到答案。
倒是,在我即将离开北方的时候,象是真真切切地见了一次父母。
忽然,外面在剧烈地瞧门,原来是地方政府给每个车厢送水果,听的出来,此地还正是邯郸车站了。
迷迷糊糊中,听着车轮与钢轨撞击的声音,我随大地进入了梦乡。一天的辛劳与忙碌,也在夜色里渐渐褪去,成为永恒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9-1-8 10:0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日记 1986年9月29日

从昆明到战区,还有700公里的路程。按照行军的计划,需要四天的时间。9月26日7点整,部队准时从昆明出发,开始向战区开进。
车出昆明,一直向西南方向奔去。军车、迷彩网、苛枪实弹的士兵行进在通往战区的公路上,对于当地的百姓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由近200辆军车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车队,象绿色的长龙盘旋在通往战区的公路上,实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虽然是去打仗,但从战士们的脸上却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大家坐在军车里,尽情欣赏沿路的风光。此时,坐在车后边的战士眼界最宽,他们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引起车内其他战士的好奇,并把眼光聚焦在可以看到的目标上。
南国的山水真的太美了,那满山遍野的葱葱绿色,那宽广明净的江河湖水,那怪石嶙峋的喀斯特地貌,常常让你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这时候,我们倒觉得大家不是去打仗,而是来旅游。
11点30分,汽车驶进一个部队营房,我们方知,这是炮兵第十四旅。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宿营了。
下了汽车,部队以连、排、班分配宿舍,然后各自带着队伍找到自己的房舍。在操场的一角,连里的炊事班早已经架起行军锅开始做饭,不到40分钟,方便面已煮了几锅,但仍然不够。看的出,同志们确实饿坏了。我也吃了三饭盒,才觉得肚子塌实了。

27日7点,部队又开始了新的旅途。一路不断变换着的风光,让人觉得一站更比一站好,那扑入视野的甘蔗林、从未见过的树木花草以及少数民族的穿着打扮,都给我们一种新鲜的感觉。
中午时分,汽车进入弥勒县城,我们按规定下车,列队,听候连领导的训话。指导员说,“这个地方非常乱,要求吃饭以后抓紧上车,严禁单独在兵站周围闲逛、买东西等等。”我们听了以后,感觉这里是个是非之地,但并不知道其乱在哪里。
兵站吃饭上车时,一些妇女背上背着小孩,肩上斜挂着书包,手里拿着各种明晃晃弹簧刀,向我们的战士兜售。这时我才体会到指导员说话的含义,也感觉到边疆小城与内地的差异。
午饭后,车队一路向南继续开进。行进的路上,不时有地方政府搭起的凯旋门,上书:“热烈欢迎子弟兵凯旋归来。”越往前走,迎面驶过的军车也越多,战争的氛围也越浓。
17点,车队停靠在一个城市的路边,从一些门牌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云南省开远市。部队在这里吃饭、休息,紧张的一天又要度过了。

9月28日,部队出开远,进平远,一路颠簸,于下午4点30分到达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结束了一天的行程,也进入了战地所在州。据说,这就是我们到前线的最后一个较大城市了。

9月29日早晨7点,我们驶出文山州,向麻栗坡方向进发。随着车队的不断深入,路上来回穿梭的军车越来越多,接近麻栗坡时,陆续有我们的车队分路而出,驶向不同的方向。
进入麻栗坡境内,路边不时出现“进入战区,注意安全”的提示牌,隔不了多远,就有一排排整齐的“152加农榴弹炮”阵地出现在眼前,阵地的外面是战士们用松木和炮弹箱筑起的阵地门,两侧写有气震山河般保卫祖国的门联和口号,让人感觉到随时都有炮弹掉下来的可能。
汽车从麻栗坡县城附近驶过,进入一条沙石公路,沿着这条公路一直向边境方向前进,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在这条路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一辆民用车辆,所有的军车都挂着迷彩网,所有的战士都苛枪实弹,有些车上还坐着女兵,与我们照面时,常常会打个招呼,然后伸出右手,用食指和中指撑开一个“V”字,以示“胜利”。
上了沙石路,我们估计目的地该是快到了,此时,中午已过,大家的肚子也开始饿了起来,一个个显得无精打采。亚热带美丽的风光,人们也无心去欣赏,大家随车颠簸,许多人都迷糊起来。
走着走着,路上只有这一个车队了,其他过往的军车再也看不到了,想必这个方向就是我们的保卫之地了。这时,路的两边行人都很难看到,不知是人烟稀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有时,偶尔也会从路边山坡的芭蕉树叶里钻出一声山歌来,但那声音显得空旷而单调,给人一种阴惨惨的感觉。
下午两点,汽车拐过一个弯,过了一座大桥,穿过一片茂密的芭蕉林,停靠在一个山洼里。我们下了车,看到山根下,还有一个不大不小二层小楼。原来,这里还是一个主产咖啡的农场呢。据说,这里离越军还有10华里的水平距离,我们还要在这里进行适应训练30天。
四天的摩托化行军结束了。今天,我们终于到达作战区域,准备新的生活。明天,迎接我们的将是怎样一种考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9-1-8 10:0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日记 (1986年10月1日)

今天是国庆37周年,听不到广播,也看不到报纸,战区的特殊生活,差点让我忘记今天是祖国的生日。要不是改善生活,我还真想不起来。
从29日下午来到这里,已经是两天了。虽然离一线还有一段距离,但气氛却并不安然。尤其是晚上,越特工活动频繁,有意在骚扰我们。据说前天晚上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设伏的岗哨发现了四名可疑人员,问其口令时,惶惶张张地逃走了 。
昨天晚上,根据大队指示,要吸取各连驻地发现的问题,加强岗哨设置,严防敌人偷袭,确保部队安全。深夜,在我某岗哨点上,再次发现可疑情况,有三名黑影闯进我伏击视野,并有电台联系的声音,但由于组长开火不及时,一梭子弹都未能将敌人击毙。
难道,敌人知道我们换防了。他们的情报真有这么准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9-1-8 10:0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日记 【1986年10月4日】 无题(散文)

叫谁看,这里也不会成为战区。
这是一片宁静的土地,这里的一切,给人以安详、静谧。起伏的山峦,一层层,一层层,绿的欲流,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在欲滴的山坡上,有一种非常好看的乔木,那是一种使北方人叫不上名字的树,树的枝条上,长满一窜窜、一串串的果实,足有尺把长,密密地排着,绿的象玛瑙,红的象樱桃。听人说,这就是咖啡果。
弯弯的山路上,苗族阿婆光着脚,挑着两扇刚刚捂熟的芭蕉,正欢快地赶集;甘蔗林外,一个壮族小伙扯着沙亮的嗓子,专心致志地与小河边戏水的姑娘对歌,那声音,醉了姑娘的心,也醉了流水的河。
眺望远处,美丽的景色更让人着迷。你甚至感觉到自己已置身于仙山圣地、天宫玉池,有飞一样的幻觉。翠绿的山丘后面,是两座高高凸起的乳峰,不远不近,坚挺动人,象一个年轻美丽的少妇赤裸着身躯,横卧在大自然之中,害羞地将白纱般弥漫着的白云裹在身上。
然而,安详与恬静毕竟是属于他们的。当远处传来轰鸣的炮声,我们的心也在一次次的颤动。
这里距国境线虽然不算太近,但越军的炮弹只要长上眼睛,随时都可准确无误地落在人们的头上。
当我们侧耳聆听,似乎还能听到稀落的炮声和零碎的枪声,这声音,清脆、激昂。轰,又一声。听的出,这是我们自卫的炮声。这些炮声组成一串串长长音符,在南疆的大地上奏起英雄的乐曲。
为这片绿色的土地独奏!
为这里欢笑的人民独奏!
为祖国母亲的安宁独奏!


写于八布防炮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9-1-8 10:0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日记 (1986年10月10日)

9月20日,在华北某车站,一支参战的部队就要出发了,送行的有集团军首长及各师团的主要领导,也有些是军人的妻子。某师参谋傅平山与前来送行的妻子话语未尽,出发的时间到了。临行前,他转过身去,给同是军人的妻子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军礼,毫无思想准备的妻子迅即反应过来,报以丈夫一个标准的军礼。一些新闻记者还没有将镜头对准他们,参谋就登车了。汽笛长鸣,看着远去的列车,同是军人的妻子流下了眼泪。
动人的场景永远定格在战士们的脑海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少天来,我一直被他们的离别情景感动着,挥之不去。毕竟,我们是到前线执行侦察作战任务,是死是活谁也预料不到。但军人离别,更显得刚强、雄壮、别具一格。于是,我感动——


军人的别离


他是军人,
她也是军人。
如今,他要走了,
带着艰巨的任务,到前线去。
她来了,带着一颗妻子的心,
为他送行。

没有青年人狂热的亲吻,
没有新婚人窃窃的耳语,
站台上,

对峙着两双深沉的眼睛:
你去吧,到前线杀敌立功,
请放心,我还是一名光荣的卫生兵。
虽然,咱们的孩子才牙牙学语,
爱情的甜蜜还没有细细品味,
但我知道,
我们都是中国的军人。

该走了,
出发的军号已经响起,
话别声中,
俩个军人的手臂同时举起:
庄严的军礼,
霎时诠释出军人所有的含义;
庄严的别离,
激起人们无尽的思绪。

汽笛长鸣,
撕碎所有人短暂的温馨,
站台上,
留下一颗闪烁的军星。


1986.10.6起稿
1986.10.9完稿

于八布防炮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9-1-8 10:0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日记 (1986年10月11日)

10月5日,天阴沉沉的,我在所住的防炮洞前站岗,不一会儿,从对面的山坡上下来一位老者,径直向我走来。老者约莫七十多岁,拄着拐杖,穿着一身很旧的粗布衣裳,爬满皱纹的脸上写满西南边陲老人特有的憨厚和慈祥。他走到我跟前,关切地问:“同志,吃饭了吗。” 
  可能是刚来这里的原因,我并没有听清楚老人的问话,只是摇摇头。
  随后老人又用手做姿势,继续补充了一句。
  虽然我还是没有听清楚,但从老人的比划中,我读懂了老人的意思:“肚子饿吗?”接着,老人又伸出手来,轻轻地捏了捏我的衣服,用手示意穿的太薄,小心着凉。
  我会意地笑了笑,告诉老人:“没关系!”
  老人听后,高兴地笑了。然后,他指指南方:“过几天你们就要上去了,注意身体呵!”
  几句让我似懂非懂的问候,深深地感动了我。那一刻,我不知道该怎样感谢老人,那慈父般的叮咛和问候,在我心里产生很大的震动。末了,我认真地回答老人:“大爷,您放心吧。”
  ……
  在我的想象中,这里的人们孤僻,冷漠,不善言语.他们甚至身处战区,却并不关心身外的事情。或许是离国境还有一段距离,敌人的骚扰还没有真正影响到他们的生命和利益,才使得他们漠然的没有一丝表情,以至于给人一种事不关己的感觉。不过,老人的一席话,让我彻底打消了以往的看法,心里生出许多暖暖的春意,并由衷地感激边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
回到防炮洞,我和战友们讲了自己的亲历,大家都跟我一样,开始对这里的人们肃然起敬了。有的战士说,看样子这里的民情要比内地好多了,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在内地时遇到的各种不愉快的往事。
所有的讲述都是有关“傻大兵”的戏言,有些对军人不尊重的挑逗,的确让人不快,时间长了,便成了一种不理解。
现在,战士们来到云南前线,似乎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因此,一个边关老人简短的问候,就让我感动不已,并感染了我身边的每一个战友。
感谢所有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民族同胞。有一分理解就有一分力量,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希望,为边疆人民的平安,为祖国的安宁献出我们的生命和热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9-1-8 10:1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初识村里 (1986年10月15日 晴转雨)

两个月前的今天,我们在定州某部师直的一个营房训练。
晚饭后,我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老头,喊着要和我们一起玩。我转头一看,老头大约五、六十岁,留着长须,上身着一花格衬衣,下身着一蓝裤子,满面春风,显得很矍铄。
由于老头的到来,我们只有从新开始。在打球中,老头抢球带球十分认真,且命中率很高,每有上乘表现时,老头总是显的十分得意,其动作也非常风趣,给场上增添了许多笑意。
比赛开始不久,有个战友就喊了一声的:“老陈(村),传一个。”这一叫,让我心里很是纳闷,刚上来的一个老头,怎么就有人认识呢?
散场后,大家邀请老头到我们宿舍客,老头欣然答应了,并随我们来到了住所。
谈话中,我才知道老头是著名电影演员村里老先生。虽然我看的电影不多,对老先生并不熟悉,但一听老人说主演了电影《啊,摇篮》、《陈焕生进城》、和《冤家路宽》等二十多部影片,已经有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了,我们就肃然起敬了。原来我可是有眼不识泰山呀。
村里就住在我们宿舍的后一排,今天他是来参加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望日莲》,这个不说我们也知道。因为《望日莲》剧组已经在营房里住了一段时间了,许多天来就在我们周围拍摄,我们每天跟许多男女演员打照面,只是无话可说罢了。而村里倒好,这么著名的老演员,一来就和我们成了见面熟。
村里十分随和。他跟我们讲,他的老家就在相邻的望都县,自己解放前就参加革命了,曾经参加过辽沈战役,是一名老战士了。现在他是河北话剧院理事,省人大代表,享受地师级待遇。 说话中,老人无不流露出自豪的表情。
为了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老先生一一询问了我们的籍贯,并说我们这些战士的家乡他基本都去过,好象我们都是老乡似的。当知道我的家乡在山西忻州地区时,他说,“去过,去过,电影《啊,摇篮》就是在那里拍摄的。” 接着,他又给我们讲了拍摄《陈焕生进城记》等电影的拍摄经过和体会,给我们灌输了很多有关电影方面的知识。
当知道我们马上就要去云南参加对越作战时,老先生显得更加兴奋。他说自己八三年去过云南前线,体验了几个月的战场生活,南疆战士们那种大无谓的革命精神深深为之感动。他说,“一进入战区,每个人的民族感就自然增强了,那真是心潮澎湃啊,连我这个老战士还真想持枪血战一番呢!你们上去后,一是要胆大,二是要小心,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消灭敌人。” 然后,他还给我们讲了一些前线作战的事例,鼓励我们一定要稳定情绪,不要产生畏惧心理。
八一电影制片厂已经在这里拍摄两个多月了,明天就有老先生的镜头,所以今天他才来。由于时间安排的紧,老先生是利用饭后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和我们打篮球、拉家常的。拉了半小时,村里老先生说要去领会剧本、审阅刚拍完的片段,然后和导演研究下一步的拍摄方案。所以,我们也不好继续挽留了。
临别前,村里说:“咱们就住在一个营房里,以后唠嗑的机会多着呢!”说着便跟我们一一握手,急匆匆地到后院工作去了。
大家送走村里老先生,都十分的高兴。在即将赴疆的前夕,能够得到一位著名电影前辈的鼓励和安慰,真可谓一件幸运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9-1-8 10:1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赴滇轮战誓师大会 (1986年10月17日 晴)

9月17日,38军第12侦察大队赴滇轮战誓师大会在团礼堂召开。参加大会的有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情报部任部长,集团军李际均军长和高天正政委等领导。他们为我们做了战前动员报告和对越作战的意义,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这次轮战的目的。
秦司令员说,中央军委关于老山地区对越作战的方针是:“对越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援助柬、泰人民的正义斗争;长期作战,寸土不丢,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在轮战中锻炼部队,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
在宽敞的礼堂里,气氛异常肃穆,八百将士静静地倾听着秦司令员的讲话。两个多小时里,秦司令员讲了当前国际形势以及我国边境面临的威胁。他说:“多年来,苏联军队虎视耽耽,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南面,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不断进行军事扩张,先后侵略了老挝、柬埔寨,与苏联合力对我国形成了南北夹击。这些阴谋,早已被我国政府所识破。为了我国的安全,也为了援助柬埔寨人民的正义斗争,中央军委决定,对越南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狠狠打击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
七十年代,越南在我国政府的帮助下,赶走了美国侵略者,解放了越南。然而,几年后,越南竟然在中越边界地区修筑工事,构筑堡垒,把枪口对准了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中国人民,占领了我南海诸岛,厚颜无耻地把南沙等岛屿划入他们的版图。
秦司令员还根据历史,介绍了一些具体的事例。他说,解放后,我在昆明军区任司令员,当时,我们的许多高级军事院校都在为越南培养高级将领。我们的军事教员,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他们现在的许多高级军官中,很多是从我们这里毕业的。他们用从我们手里学到的战术来对付我们、侵犯我们,真是忘恩负义……越南解放后,其外交部长阮基石,多次来我国寻求援助,我国政府想方设法从各方面都给予了支持。而当时,我国还处于落后时期,人民节衣缩食勒紧腰带,把省下来东西让给他们,可他们还觉得不够。其外长又来中国祈求武器援助,目的是想统治印度支那,吞噬印支成员国,进行侵略扩张。毛主席知其意图后,明确表示:“你们刚刚解放,应该集中精力搞建设,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衷心的劝阻,良好的祝愿,巨大的帮助,统统地被越南人抛在脑后。今天,他们侵占柬埔寨,炮击我边民,骚扰我四化建设,多次制造流血事件。万不得以,我国于1979年2月17日进行了自卫还击。
但是,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越南人接受教训。为了扩大侵略范围,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又在我老山、者阴山地区炮击我边民,侵犯我主权。现在,越南自称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国际上制造反华舆论,骗取人民的信任。然而,他们在国际的臭名,却蒙混不了世界人民,他们侵柬反华的罪行,早已经为世界人民所痛恨。
现在,我们的宗旨是打持久战,和越南奉陪到底,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东南亚安全,牵制越南。他们在东南亚越猖獗,我们的炮火就越激烈……。
秦司令员还告诉大家,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虽然我们有的阵地已经越过国境线,但他是在正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只有越境占领骑线点,才能给敌人以更有力的打击。如骑线点控制在敌人手中,他们将会更加疯狂地进犯我们。所以,正义的战争是不分国界的,请同志们不要怀疑我们作战的意义,认清本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讲话中,秦司令员还讲了自己当年抓获日本鬼子的故事,娓娓动听,给同志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斗智斗勇的战斗课。大家一个个侧耳聆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晚上,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还为我们演出了精彩的节目。许多知名演员登台献艺,给八百将士增强了战斗的勇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18:20 , Processed in 0.1084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