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烈属一块儿过年三十
□本报记者 王磊
千里故乡远 春夜天飞花 声声鞭炮鸣万家 又是辞旧时候在天涯 白露染华发 寒霜凝晚霞 楹联上门灯高挂 召唤当年英雄快回家 义工“泌园春”在滨州论坛留下的这首词,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春节前,本报“帮烈士扫墓,助英魂回家”系列报道中“烈士慈母声声骂 句句都是思念情”一篇采写了博兴县乔庄镇宁家村的李秋英老人,报道中老人对烈士的思念之情深深的打动了众多读者。“我们想要有所行动,陪老人过年。”义工贾晓东给本报打来电话。 大年三十的上午,十几位家住博兴的星火义工集合起来,带着爱心人士捐助以及自己买的水饺、面粉、油、茶叶、大米等物品,来到了乔庄镇宁家村,和烈属李秋英老人一块儿过年,并且给老人挂上了灯笼、贴上了春联。让老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老收下。”义工们走进老人房间,几句简单的话语感动了老人。“我喜欢你们来,可我又不想你们来,来了就别忙了,说说话,拉拉呱就够了,我就很高兴。” 虽然老人话这样说了,但放下东西的义工马上就忙碌了起来,就像儿女到了家一样。有的贴春联,有的打扫卫生,还有给老人剪指甲的。干完活了,大家又陪着老人聊天。 时近中午,义工们与老人拍完合影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老人。“老人们是需要有人陪伴的,有人听她诉说的!有时间我们会常来看望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