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所谓误伤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也有人称之为自伤。在战争中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很凄惨的,不仅造成非战斗减员,也容易影响士气。尽管这样的事情在历次战争中都有,但我们还是希望少发生一些,最好不要发生。那么,如何避免误伤呢?从笔者的所见所闻来看,我以为下面几点,是一定要注意和具备的。 一、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ffice:smarttags\" />79年2月18日,我随坦克车进入越南境内,我军坦克车,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超越了45度的山坡上下滑了下去,突破了越军自认为的天险,而投入了战斗,但开始也出了个问题,第一辆坦克车在下滑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钢绞绳有一段没拉住,坦克车炮管插进了土推里,为了快速的投入战斗,对炮管只做了简单的清理,谁知道第一发炮弹尽打在了自己阵地上,因为炮管里的泥沙,还没有彻底清理干净,好在没有伤到人。后来,又重新清理炮管,这才发挥了坦克打得快、打得准、打得远的优势。 二、 要沉着冷静 进入越南后发现了一辆越军遗弃的吉普车,我方指挥连的司机,做了修理后,开出去试车,谁知在返回的时候被一名我方步兵开枪打死了。这就是不冷静!因为已经是在我方占领区,人也没看清,这名步兵就胡乱开枪,你说,这死的怨不怨? 三、 要技术过硬 师里指挥一个配属的火箭炮连,,越过我方占领的山头,开炮打入越军的阵地去,谁知道?技术不过硬,炮管瞄低了,加上严重缺乏责任心,九发火箭炮全打在了我方占领的山头上,把一个接力排和部分侦察兵给打死了,非常的凄惨,炸的手和脚往天上飞都看得到。为了避免扩大自伤,师里下令,将火箭炮连赶快撤出,不然有些兵非常愤怒后,情绪激动,会把火箭炮连干掉。 四、 不要随意枪毙逃兵 逃兵,在我们的宣传教育中是怕死鬼,是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在有一些电影中还有枪毙逃兵的镜头。那么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有一个紧急规定就是不许自伤,枪毙逃兵要团以上机关批准。做出这一决定的是一些打过仗的部队首长,因为真正的战争与我们宣传品中的战争是有一些区别的。 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的。因为在和平年代的宣传教育中是不会把自己误伤自己的事情讲出来的。 1979年2月16日晚,我们就进入了战壕。早上4、5点钟就开始了炮火攻击,那时天还没亮,但整个炮火把天空都打红了。我们的炮兵阵地也打的浓烟滚滚,分不清是我们的炮打过去了,还是越南人的炮打过来了。因为就是在平时的演习中也没有见过这种场面,没有见过打这么多炮弹的,有一些兵的腿不听招呼在那里哆嗦发软。在部队发起进攻的时候,有一位衡山籍的兵怎么也爬不起来,最后是班长背着他往前进攻的,但缓过了这一阵子之后,这个兵反而变的很勇敢,打死了很多的敌人,后来成了战斗英雄。如果当时班长一气之下把他给枪毙了,岂不是冤枉了他,也给后面的战斗造成了非战斗减员。 五、 要有铁的纪律 部队在行进、夜间留宿的时候,尤其是打穿插时,会与敌人遭遇或遇到敌军的偷袭。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又作出了一个英明决定,那就是打死不许动。 这一招果然很灵,战斗进行的第五天,我们在某地留宿。晚上越南人来袭击,由于大家都能严格遵守打死不许动这一条铁的纪律,整个的反偷袭战斗是很成功的。尽管敌人是光着脚来,走路听不到声音;带着手榴弹来,不暴露打枪的火力点,但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对凡是走动的人或站着的人实行开枪即打的战术,使得敌人难以实施他们从中作乱的偷袭计划。第二天早上天亮一看,打死的全是敌军。在行进中也是一样,遇到袭击,只要大部队不乱,用机枪和82无后座力炮,或派一个班就能很快把敌人消灭掉,或视情况再作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还有一次我们的侦察兵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一个兵不慎被敌人的阻击手打伤,但他并没有慌张,而是马上卧倒在地一动不动,这时越南人也弄不清是打死了自己人呢?还是打死了中国人?于是过来了四个越南人来看一下情况,结果被潜伏的侦察兵一举全部歼灭之。 反观有一些部队就做不到这一点,遇到一点越军的偷袭,整个部队就打乱了。造成班不成班,排不成排,连不成连,整个指挥也就失灵了。从第一天进去遭遇伏击开始,到最一天撤军,整个前线都有这个部队散落的兵,一直就没有收拢过部队。这就是没有铁的纪律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