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1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部电影,值得一看

[复制链接]

4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278
帖子
474
主题
4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6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0 15: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刚看完一部美国电影,《护送钱斯》(Taking Chance),看完让人百感交集,想看的可以到网上下载。附上网上读到的一篇观后感:

谁带你来,谁带你回家

作者: 王书亚 2009-06-08 17:31:37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DIV class=contents><DIV id=content-context>

Kevin Bacon 《护送钱斯》

海军陆战队的麦克上校,每晚睡前上网查阅伊战阵亡士兵的名单,祈祷说,不要看见我熟悉的人。一天早晨他走进将军办公室,请求护送一等兵钱斯的遗体回家。将军提醒说,“你是一个高级军官。”麦克说,“这个19岁的孩子,和我来自同一个小镇。我没上战场,希望能为他做这件事。”

这个遗体护送的故事,以异常简单的力量打动了我。电影的每个镜头,几乎都在说同一件事,就是对死者及其遗体的尊重。军方的太平间,无数工作人员将染血的遗物,一遍遍洁净。尤其一个黑人女军官,将钱斯的手清洁干净后,一双黢黑的、女性活着的手,停留在死者净白瘫软的手上。这是上百个打动我的镜头之一。

追悼仪式都是闭棺的,亲人只会看到遗照,不会亲眼见到遗容。可为了这张阵亡士兵的遗照,这个国家实在不惜血本。更宝贵的,是有无数的人委身于一个人的遗体。不,并不是委身于钱斯的遗体,是委身于他一生的作为,和不死的灵魂。电影有个精心的细节:负责派遣护送员的军官,交给麦克两面国旗。他说,因为钱斯的父母离婚了,必须分别送给他们。

作为一个军方护送员,麦克胸前挂满勋章,跨越了大半个美国。在机场、饭店、仓库、车站,一次次以缓缓举起、缓缓放下的军礼,迎送遗体的每次装载。转机时,搬运工们围拢来,和麦克一起向钱斯致敬。在费城上空,一个空姐蹲下来,轻轻叫醒他,将一个十字架放在他手心。好像所有人都知道护送军官是干什么的。在另一次航班上,一个时尚女孩坐他身旁,发短信给朋友,说旁边的军官真帅。抵达后,机长广播说,我们的机上还搭乘了一位阵亡士兵,请大家留在座位上,让护送员先下飞机。那女孩转过头来,以忽然间的母性,轻轻对麦克说,“对不起。”麦克站在行李装卸口,再次缓缓举手,所有乘客都停住脚步,向永远躺着的钱斯致敬。他在一场他们认同或不认同的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但宝贵的是,如今他像一位驾崩的王子那样,被送回了故乡。

日本电影《入殓师》里对尸体的精心修护出于对生命的泛神论敬畏。入殓师站在河边,看见鲑鱼洄游,死在途中。那一幕点出了导演的哲学背景。《护送钱斯》不同,每个镜头都在肯定一件事——整个国家对死者的责任。麦克将遗物交给钱斯的父母后说,“我必须让你们知道,一路上有无数人向你们的孩子致敬。”

最宝贵的,是这一切真的发生过。麦克在回程填写护送报告,或许因为他不愿像下级军官写得那么公式化,他叉去“报告”一词,将题目改为了“护送钱斯”,细细记下无数美国人对阵亡者的尊重。随后故事在网上流传,去年拍成纪录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今年又翻拍,在圣丹瑟电影节上提名最佳评委奖。

为我们死去的人,值得如此对待。这不关乎仗该不该打,你们的孩子死得值不值。因为一个人的死,值不值得我们纪念,和他值不值得死并没有关系。至少有一件事值得我们尊敬,就是死亡本身。一个人用自己的死发给我们一封鸡毛信,就是我们当中有人去了,我们也终于要去。

换言之,死去的人都是为我们而去;而去的人总和我们有点关系。去年夏天,一个志愿者从绵阳回来,带给我一张照片,是九州体育馆中与我同名的小女孩的蜡笔画。那一刻我和麦克一样,无法不认为这和我无关。随后在网上,我找到了这位幸存者的照片。一年过后,我也像麦克一样上网查询地震死难学生的名单,直到看见另一个同名的小男孩,绵竹九龙镇九龙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1993年,索尔仁尼琴在海外已流亡20年。归国前夕他对俄罗斯记者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我们必须对死难者履行纪念的义务。没有纪念,人民的历史就不存在。

但我要如何护送这个小男孩呢。这一生,我们护送的人少,要纪念的人多,多到只能分给每个人几秒钟。生命的荒诞,不在于死亡,在于活着的人,无法将自己委身给那些需要纪念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别人的死亡,无法打动我。只有那些和我有超级链接的人,他们的死亡离我比较近。或者说,亲人和我们的链接是看得见的。一个同乡、一个同名者,和我们也可以互相点击。但其他人和我们的链接,往往无法被看见。看不见的,就当没有,这总是一个方便的、唯物主义的借口。

上校护送钱斯,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坐在办公室不像军人。看见一个19岁的同乡死了,他有一种内疚,仿佛钱斯是替他死了。他认为自己舍不得家庭温暖、习惯了拥抱妻儿,对失去这一切的恐惧,超过了对自己职分的承担。这是他参加海湾战争升职之后,从事文职的潜在动机。在同僚的死亡面前,他无法找回自己存活的正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他在无数普通公民面前一次次向钱斯缓缓行礼时,他重新获得了军人身份的确据。这是他在机场安检口坚持不脱军服、不摘勋章的原因。

我们所做的事,如果有意义,就意味着有一个家,超过地上的家。否则一切理想、事业,本质上都与我们对家庭的责任冲突。也必有一种血亲,超过地上的血亲;必有一种弟兄,超过地上的弟兄 ;必有一种看不见的链接,超过看得见的链接。不然你说“四海之内皆弟兄”,你说“血浓于水”,不是实现不了的梦想,就是哄我们去死的谎言。

8岁的小男孩也好,亲生的父母也罢,我没有带你们来,我也无法带你们回家。我不能拯救,只有陪伴。今天早晨和母亲过马路,一辆车不顾红灯昧着良心而来。我伸手过去,示意他停下。我想起杭州的谭卓,风华正茂地走着,被飞车撞死在斑马线上。那一刻,我伸出去的手,停在空中,大概两秒。我在心里默祷天上的神,将我的手势,当作麦克在电影中缓缓举起的军礼。

</DIV><!--end #text--></DIV>

[此帖子已被 永志不忘 在 2009-6-20 15:29:3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永志不忘 在 2009-6-20 15:30:26 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454
帖子
251
主题
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16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9-6-20 16:4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建议再看看《石破天惊》、《间谍游戏》,这样对军事情报斗争残酷性的正反两方面都有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9-6-20 17:2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二战日本海外战死军人骨灰的回乡仪式也是非常隆重的。这些仪式和电影反映的都是国家主旋律:鼓励国民去海外作战时不要顾虑太多,不论是死是活国家都不会亏待你的,放心大胆地去战斗吧。

如果再看看战争的另一边,看看被日军美军杀死的人所获得的待遇,就是另一种感觉了,不仅要问问日本打二战和美国打伊战是否该打?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的流血牺牲是变得更美好还是更糟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454
帖子
251
主题
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16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9-6-20 23:5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二战日本海外战死军人骨灰的回乡仪式也是非常隆重的。这些仪式和电影反映的都是国家主旋律

==============================

是的,日本电影《203高地》里也出现了这组镜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6657
帖子
153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4
威望
14
金钱
10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2-4
最后登录
2015-6-17
5#
发表于 2009-6-21 13:2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278
帖子
474
主题
4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6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9-6-22 00:3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如果要看战争的另一面 那就留给别的电影作品去做这样的探究吧

这部电影,大概是无意去讨论伊战的该不该、对不对,只是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一个普通士兵在伊拉克战死,一个和他素不相识的军官职员护送士兵的遗体回故乡,影片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冲突,战场上的镜头一个都没有。

要说这部电影里的回乡仪式,我觉得倒谈不上不隆重,如果以我国的隆重为标准参照的话。影片里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官媒号召向谁谁谁学习,很简单,可是很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26273
帖子
441
主题
51
精华
0
积分
1
威望
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26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9-6-22 01:2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确实很感人,有一个细节,

在追悼仪式上,两位士兵分别对他父母说:美国总统和海军陆战队总司令及国家感激你们,请收下这面旗

它是您儿子为了祖国忠诚服役的标志;永远忠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9-6-22 03: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按当前的死亡比率,一个美国兵的死同时也意味着数十名他国人的惨死。虽然美兵下葬很感人,但不论用什么样的仪式进行华美的包装都不改变本质:一群大活人变成类似照片里这样。

想到了幕后实质我不禁要问:整顿这个世界是否一定要用这种方式要付出这么高昂的生命代价?难道他们都好好地活着就不能理顺了么?

该片看起来似乎只是在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但该片的可能目的,一是真在简单地讲关于一个人死的故事,二是为了鼓励还没死的人走上战场。如果真的存在目的二,那就不能简单看待该片了。从导演严格限定镜头内容刻意避免谈及战争来看,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因为战死那一段会增强故事完整性却也被排除了。只给你看活人如何对死人做戏这段高潮部分(有真心做或假意做之别),一点也不给你看活人如何变成死人这段低潮,有隐藏战争丑恶美化战争之嫌。

当然拍片的导演希望你的视线只停留在他展示给你看的包装旗布上别透视到棺材里去看到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东西,因为视线会引导一个人的思想,那思绪就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每个导演拍片时都希望其作品能影响和改变观众的思想)。但不是每个人的视线,还有战争的丑恶一面,他都能用那面华丽国旗遮得住的。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09-6-22 3:59:3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278
帖子
474
主题
4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6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9-6-22 13:4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可能本人愚钝,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是没有看出这部电影是“为了鼓励还没死的人走上战场”。我只是看到了在某个国家,人们(认同或者不认同伊战的人们)对一位在这场战争中战死的士兵的尊重。我看到的影片中的国旗,只是遮住了一具士兵的棺椁而已。如果华丽的国旗遮得住战争的丑恶,不知道马革裹尸下遮住的又是什么?

我原来认为,这只是一部简单的电影。看了hjf的思考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肤浅,没有看到导演背后的不简单的用心。我决心向hkf学习,以后看问题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电视里的美食节目,要思考编导为什么不在节目里探讨非洲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饿死;去饭店吃饭,要思考厨师不给我们看到一头活猪如何变成盘中餐的的这段血淋淋的过程,有隐藏烹调丑恶、美化烹调之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371
帖子
554
主题
5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2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9-6-22 15: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战争是否该打对一个军人来说是无法左右的,服从国家的需要才是军人的天职。但对于牺牲的军人来说,不能用战争是否该不该打去衡量牺牲着的价值。生命至上才是真正应该崇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10:51 , Processed in 0.1014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