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231f40100ed7m.html 英国广播电台(BBC)就中越边界战争30周年而于2009年2月17日访问了当年曾为越南军队参与凉山阵地战斗的步三师六团政治指导员陈英金 ( Trần Anh Kim ) 上尉。 同时,BBC也对裴信(Bùi Tín )先生作了访问。 现居于巴黎的裴信在1979年时为越南人民军大校、 越南《人民军报》副总编辑。那时他刚好在金边(属越南高级代表团团员)。 在中越边界战争结束后,也曾上越中边界战区观察。 一,以下是对陈英金访问的内容: 陈英金:他们是凌晨时分开始进攻的。我们六团在一点凌晨时已经发现对方的攻击。我承认我们的战士就是用脚踢他们的头,他们还是那般的熟睡。天亮以后,我们听到对方发炮声。上级曾估计他们炮击可以进行一个月,我们推测只是一周而已,可是他们炮击了三十分钟后,步兵便越境过来了。在这三十分钟炮击的时段内,我已下令所有连队的战士去到主炮阵,我们的主炮阵在半个月前已经准备好了。 BBC:您所描述的越南战士相当英勇, 但中国士兵是如何涌入同登和凉山的?越南的防守不是很薄弱吗?是否越南可能在战役初时在战术上已是失败了? 陈英金 :肯定在战术上我们不是失败。 您看,他们众多的兵士涌过来。据我们的估计,他们在凉山方面的进攻有两个军和五个师,而我们只有一个师的力量来防守。在同登的防守只有一个营,双方力量的差异比例可以说是10比1。例如在339高地,我们是与中方的几个团作战。他们那么多的士兵涌过来,我们如何打得过呢?至于孰胜孰败,那可以看这个情况而判断:从友谊关至同登才3公里,从同登到凉山镇只有约17公里多的路程,可是您看, 一支那么雄厚的军队从17日攻击至3月4日才攻占到凉山,怎么能说他们是胜利的军队呢? 不可以说是胜利的一方。不久以前,我们才得知他们攻打凉山用了8万正规军,如果加上他们的其他兵种和支援前线的民工(相信是退役军人),总力量超过了10万人。攻击方主帅叫做许世友(茅台将军)。而我们凉山驻军不到一万人,军民总合不到4万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的作战成绩不太好。不值得我们敬佩。 攻克凉山后的许世友将军 BBC:对于士兵的损失,哪方的士兵损失最大呢? 陈英金:在79年2月的战役上,我们很高兴有美国留下的武器。美国留下我们的155号和175号自动炮,那被称为“战场上的炮王”。还有配合自己的105号和130号炮作战。我们炮兵的力量和装备肯定是优胜过中国。至于步兵方面, 我们的部队曾经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我们听到炮声,没有一点恐惧。 只有步兵与他们战斗。我们是胜过中国了。我们有战斗经验,我们的武器装备是现代的,是占优势的。 BBC:您所说的是在同登-凉山阵地方面,那么在老街、高平方面,那里有越南的主力部队吗?越南如何可以调动主力部队和重型大炮去那边呢 ? 是否那边仍然只是地方部队的防守呢? 陈英金: 对。 您所说老街和高平方面我们的力量不够强大。 我们认为, 他们主要的攻击方向路线是凉山。因为那里最接近河内。凉山至河内只有154公里。他们宣布可以早上在凉山吃早餐,在河内吃午饭。我们感到荣耀的是,我们包围了438高地,与对方的几个团发生作战。那天我还返回原地观察。正因为我们击破他们,打破他们在凉山吃早餐,在河内吃午饭的战略计划。 将军虽做古 无处不茅台 二,以下是裴信先生对BBC记者叙述那场战争的情况: 裴信:那时在第一军区和各省边区正举行一次为准备对付战争的军事干部会议。我方感到战争来得很突然,是因为对方的突击。当中国部队的坦克已经进攻过来了,在高平和凉山的部队并不作好准备,还以为是自己的坦克。 BBC:通过一场短暂的战争,至三月初已经结束了,中国说要教训越南。您认为他们已经达到目标了吗? 裴信:这一点那就各有各的看法。有的意见认为,后来政治局对此确实也感到恐惧。我认为,人民却是放心,因为他们只打了约两周便撤军。我方也杀害他们的军队也不少,所捉到的战俘也不少,当然对方捉到的比我们的多。都可以说是我们的胜利,因为把他们赶出去。但在伤亡上,残暴的情景很多的人还记得清楚。在战斗的一周后,我从金边那边转回来就上边界观察。我来到太原,见到中国战俘被解回太原运动场监禁。 我还直上凉山,看到被摧残的情景确实极为恐怖。 从老百姓的房屋,小的如镬、煲、勺等都破坏; 他们用地雷炸毁铁路,没有一尺长的轨路是完整,全部都被毁坏。房屋、桥梁和学校全都受到毁倒。许多地方,他们把妇女和儿童的尸体扔在水井里和池塘边。 BBC :实际上是越南军队把中国士兵打回去边界那边,或者是他们已经宣布的是一场短暂的战争而收兵呢? 裴信 :对。 邓小平说清楚那是只打一鞭嘛。他们在空间和时间上打有限制的一战。当然他们不预先通告甚么时候出兵。在一周内我们从柬埔寨迅速撤回两个主力部队:第二军和第三军,可是那时他们已经完全撤回了,这两个军没有与他们交战。在初始的两周内,只是地方部队和当地民兵参战。我感到极特别和有趣的是,我们边区的居民们保持尚武的精神。很自然的,他们住在山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支枪,懂射击和打猎和防卫猛兽的攻击,他们从小已得到训练射击,有军事训练的了。当广泛地发枪给他们使用正规的武器时,他们很快就上手来对付敌人。 BBC:对于中国说要教训越南,那么实际上应该是谁教训谁呢,仍然是人们争论的问题。但对越南来说,通过这场战争,在政治和军事上是否得到甚么教训吗? 裴信:至于教训,我方也教训了他们。特别是中国的士兵。他们很恐惧。当听到要撤退时,他们士兵极为高兴。首先是中国的士兵们受到教训。至于(我们)党的领导人,即是政治局内的最高领导人,我认为,也可以说得到教训。开始总以为中国口头上说说而已,可是他们如此出手。在财产和人命等方面的损失也十分巨大。至于人民,他们的反应完全不同, 他们都很自信。 学校和大学的年轻人踊跃参军,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发生这样的青年和学生运动。 BBC:对于战争的起因,人们说是政治地缘的问题,美中关系得到加温,越南不能与美国建交,越苏的密切关系使中国怒然,还有中国以战争为籍口来整顿其军队等等。 大校,您认为甚么是最直接的原因或是全部的原因呢? 裴信 :第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国想保护红色高棉集团。那时他们已经有六、七千名专家和工兵在柬埔寨的了。那时红色高棉几乎是唯一一个中国的走狗,最忠诚执行中国在东南亚的路线。他们最直接的目的是要为红色高棉解危。这是直接的原因。可是,中国长远的考虑是极顾虑到中国被受两边的包围。1978年11月,越南与苏联签订的军事合作条约,即两国紧密的结盟。中国最担心的是被两边的包围。后来还有一个更深远的原因是邓小平想暴露中国军队的弱点。他想以与越南的交战,让中央领导人看到中国部队的落后,在国防方面上太落后。后来不久他们在中央军委会议上决定提高大量军费,实现军队现代化,从火箭部队、装置军舰上的核子装备至空军部队等等。 您知道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不敢动用一架飞机出阵,甚至是直升飞机。在华南地区他们置有六、七千架飞机。可是他们知道越南的空军是善战的,因为越南空军曾经和美国交火。中国有所顾虑,所以不出动飞机在越南进行轰炸。这样,他们可说中国的国防太落后。由此,邓小平以此来要求提高军事费用,优先发展军队。正因为如此,在与越南的边界战争的十五年后, 中国解放军的现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