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2326
- 帖子
- 58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4-22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12326
- 帖子
- 58
- 主题
- 14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81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4-22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碧血长空──朝鲜空战探析(完整版)
碧血长空──朝鲜空战探析 (七之七)
by Light
【注释】
1 见Goulden, "How the Great Powers Flew over Korea ",此为Goulden对Red Wings over the Yalu的书评。
2 见王海,我的战斗生涯,第150-151页。
3 Futrell的美国空军朝鲜战争史(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Korea)中列出远东航空军损失1,466架,陆战队损失368架,联军其他国家损失152架,共1,986架飞机(见该书第645页)。这个数字常常被误认为是联军飞机的总损失数,其实这个数字只包括了远东航空军属下或管制下的陆基飞机,并未包括海基的海军和陆战队飞机的部分。在该页前一段说明战果时即指出所列的战果是“...the total combat claims of FEAF';s possessed and controlledunits.”,这个范畴同样地也适用在损失方面。例如,上述的陆战队损失飞机数只包括了远东航空军管辖下从陆上基地出动的部分,并未包括由航空母舰出击的部分。美国海军方面的官方数字则是在朝鲜战争中共损失1,248架海军与陆战队飞机(Hallion, The Naval Air War inKorea,第286页,此数字包括海军和陆战队所属全部陆基及海基飞机损失数字)。把上述数字加起来,朝鲜战争中美国飞机损失数是2,714架(1,466+1,248),再加上前述其他国家的152架,则达2,866架,此当是一般所称联军飞机损失约2,800多架的由来。但是如果再仔细研究,联军其他国家飞机损失数实际应超过上述152架,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海军航空队(Fleet AirArms)损失约127架,南非空军损失78架,澳洲空军损失约70架,总数接近300架左右。此处误差的原因应该是组织上的差异,其他国家、其他军种的飞机损耗并不见得会通知美国空军,因此出现各国官方数字统计多于美国空军统计的情形。所以,整体统计起来,比较正确的联军飞机总损失官方数字应是约3,000架。
4 根据美国空军统计,其所属飞行员共摧毁940架敌机,其中898架在空中击落,42架在地面摧毁。不过这个数字涵盖了其他国家和单位交换飞行员飞F-86时的战果,包括美国陆战队飞行员击落的22.5架,英国空军飞行员击落的6架,加拿大空军飞行员击落的9架,以及美国海军飞行员击落的2架,美国空军实际击落数为858.5架。其他非美国空军的战果有美国海军击落16架(其中3架为F-86交换飞行员战果,与美国空军纪录有1架的出入),美国陆战队击落35.5架(20.5架为F-86交换飞行员战果,与美国空军记录有2架的出入),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击落1架,澳大利亚空军击落4架。所以,总计起来,联军在空战中共击落932架苏中朝飞机。资料详见USAF, "Korean War Victory Credit"和USN,"List of Navy and Marine Corps Shoot Down Since 1950"。
5 原来的美国空军统计数字是空中击落893架敌机,其中大部分是米格-15,有792架米格-15为F-86战果。但现今记录则是美国空军及交换飞行员在空中击落898架,其中844架为米格-15,另外美国海军及海军陆战队舰基飞机及其他联军国家飞行员击落了18架米格-15,故总计击落862架米格-15。这数字中由F-86击落的有804架米格-15,若单计美军F-86飞行员(空军、海军、海陆)的话,则击落了789架米格-15。资料详见USAF, "Korean War Victory Credit"和USN, "List of Navy and MarineCorps Shoot Down Since 1950"。但在2000年时,美国空军接受查尔斯.克里夫兰将军(Charles G.Cleveland,当年为中尉)的申请,根据俄方公开的档案资料,把他战绩中1架“可能击落”的米格-15改列为“击落”,所以整体数字还得增加1架,而克里夫兰也成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第41位空中王牌。详见Thompson & McLaren,MiGAlley,第184页。另外,据笔者所知,哈洛德.费席尔根据近年来俄国和中国的资料,正在向美国空军官方申请修改其战绩,可能会比原来的10架战果多个1、2架。
6 此处所谓战斗损失(combat loss)并非单指空战损失,应该也包括了任务损失(见注13)。
7 苏联官方数字见Zhang,Red Wings over theYalu,第202页。不过目前苏联数字仍有许多不同版本。如美方研究者 Stephen L. Sewell所公开提供的俄方资料"1059文件"中列出的空战击落联军飞机数是1,106架,其中999架是苏联空军战果,其他107架可能是中朝方战果《Sewell, Jan 6,2004》。同样地,前述苏联损失335架飞机的数字,在有些资料中称为345架。
8 见German,Red Devils on the 38th Parrell,第369页。
9 见Zhang,Red Wings Over the Yalu,第201页,作者引自中国空军内部资料。
10 类似数字也出现于黄裕冲,一代天骄──新中国空军实战录,第2页,韩建国,朝鲜大空战等书。
11 KORWALD网址在http://www.dtic.mil/dpmo/pmkor/korwald.htm
12 由于参战国家太多,单位庞杂,当年统计数字不免出现错漏。近年来研究人员努力整理原始资料,找出KORWALD里一些有出入之处。考虑这许多国家的许多单位互不统属,要保持记录一致性与完整性的困难度可想而知。根据美国研究者Stephen L.Sewell,他从不同来源收集的资料,目前手上共有3,048架联军飞机损失的纪录《Sewell, Jan 4, 2004》。
13 任务损失的定义是“执行任务时非因敌方行动造成的损失”,如油料用尽、迷航、天候等等原因。
14 美国空军朝鲜战争战史中所列的联军飞机空战损失是147架,这包含于上述远东航空军1,986架的损失数字中,含2到3架陆基陆战队飞机,但没有包括海基飞机数字。美国海军及陆战队飞机在空战中损失5架(含海基及陆基),英国海军航空队损失2架,故合计约为152架。
15 据Joe Brennan,这175架数字的由来并非由152架直接往上加,而是检视美方详细档案并与苏联资料对比后的结果。如原美方称空战损失78架F-86,他发现原列的78架数字中其实有几架或是非空战引起的燃油用尽坠毁,或只是负伤受损但已修复,扣除这些飞机,再加上原列失踪、原因不详、或任务损失但有确实苏方资料能认定空战击落的10多架,目前认为F-86在空战中实际损失约90架左右,另外有10多架还一直无法确定。《Brennan, Jan 23, 2004》
16 白翎岛(PaengnyongDo)在北纬38度附近,接近朝鲜半岛西侧向黄海突出的半岛,是北朝鲜西海岸外海众多被南朝鲜游击队占领的小岛之一,上设有紧急跑道,可供迫降。另有海空搜救队,配有直升机。朝鲜战争后仍属南朝鲜国土。
17 见王海,我的战斗生涯,第83-84页,以及韩建国,朝鲜大空战,第151-152页。
18 椒岛(ChoDo)在北朝鲜西岸外海,在平壤西南方约100公里,距安州约150公里,是北朝鲜西岸外海被南朝鲜游击队占领的众小岛中最重要的据点,上有对空雷达与无线电监听单位,也是美军海空搜救队最主要的基地。受伤的联军飞机都会往此方向逃逸,只要到达海上,飞行员跳伞后差不多都能获救。
19 见No,A MiG-15 to Freedom,第103页及第106页。
20 见Zhang,Red Wings over the Yalu,第162页及第260页注39。
21 见Bruning,Crimson Sky,第168页及178页。
22 见Zhang, Red Wings over the Yalu,第260页注41。
23 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中称牟敦康为营救战友而坠海,发生一等事故。
24 见郑赤鹰,我打下了美国飞机一书中对刘玉堤的访问。
25 此为精研朝鲜和国共空战的张文先生之分析。另外据张文先生称,还有一说法是马歇尔先击落僚机,那么击伤他的就有可能是长机周宗汉,不过由于没有充分资料佐证,还是取马歇尔先击落长机周宗汉的说法。《张文,2003年12月27日》
26 据1952年2月23日刘亚楼致毛泽东的报告电文,见《Zhang》第167页。
27 见Thompson & MacLaren,MiG Alley,第174页。
28 见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 A Firsthand Account,第210页。
29 见"Meteor Operations in Korea",http://www.kmike.com/oz/77/MK8OPS.htm。
30 见Fischer,Dreams of Aces,第139页。
31 远东航空军负责整个远东区的空防,其下辖4个主要单位:第5航空军驻在日本,第20航空军驻在琉球,第13航空军驻在菲律宾,以及支援全部的后勤指挥部。因此在讨论远东航空军的兵力数量时,必须了解其中有部分不在东北亚,而在东北亚的兵力还要再分一部份担任日本空防。
32 见Futrell,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第644页。
33 苏联空军在1950年2月派第106拦截机师驻于上海、南京、苏州,另在8月派出拥有米格-15的第151近卫拦截机师至沈阳。这两个师除了担任空防外,还负责训练中国空军飞行员。
34 这是俄国研究者Leonid Krylov和Yuriy Tepsurkayev发表的文章"Combat Episodes of the Korean War: Three out of OneThousand"里的结论。此文是苏联秘密档案公开后,俄方研究人员最早以比对双方档案资料后得出比较客观结论的研究作品。该文最后一段特别针对俄国研究同僚们发言,呼吁他们不要再根据主观心态写作,特别耐人寻味。该文英文版见http://www.korean-war.com/ussraircombat.html。
35 见No, A MiG-15 to Freedom,第121页。
36 原名是OperationMoolah,"moolah"是美国俗语,指金钱。这个心战作战行动在北朝鲜与沿鸭绿江边空投散发俄中朝文字印制的传单,并以14个不同频道和四种语言(俄中朝及广东话)对东北广播,提供5万美元赏金给驾驶米格-15投诚的飞行员,第一名投诚的还另外加赏5万美元;当年一部雪佛兰汽车售价还不到2,000美元。这个行动主要对象不是飞行员本身,而是希望能造成共方空军内部作业的混乱与猜疑。根据1953年5月11日的时代杂志,克拉克将军手下的心战参谋主管透露:“我完全不期望真的会看到一架米格机(投奔过来)。”而事实上,当时的F-86飞行员们也从未曾接受过对此事的简报,如果真有米格-15按照广播及传单上指示的投奔路线南飞,大概会被巡逻的F-86当成敌机打下来。
37 当时苏联飞行员的自由度较大,可能比较容易接触到这些广播。据北朝鲜飞行员卢今锡中尉回忆,当时他们团驻在中国境内的通化,团里只有一部收音机,频道设定在平壤中央人民电台的广播,谁都不准去动;而且所有北朝鲜飞行员都不准离开基地。但是苏联飞行员可以自由离开基地,有时还会带回伏特加酒来与他们分享。他声称在投奔南朝鲜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赏金这回事。
38 见佩佩里亚耶夫回忆,收于Gordon & Rigmant,MiG-15,第134-139页。
39 见Futrell,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第611页。
40 见No, A MiG-15 to Freedom,第114页。
41 Thompson & McLaren,MiG Alley,第33页。
42 Thompson & McLaren,MiG Alley,第27页。
43 Zhang, Red Wings Over the Yalu,第202页。
44 此为一般流传数字,但与目前美国空军及海军战果档案不符,见注5。
45 所谓"其他型号"包括了F-94、FMK-5、FMK-8、FMK-24、F4U、F-51、B-26。其中F-94是美国空军全天候(夜间)喷气式战斗机,F4U是美国海军和陆战队使用的海盗式螺旋桨战斗轰炸机,F-51是美国和大英国协国家空军使用的野马式螺旋桨战斗机,B-26是美国空军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至于一堆所谓FMK型号,并非联军惯用称呼,在辨认上有点困难。FMK-5有可能是英国皇家海军的SeaflyAS.5螺旋桨战斗机。FMK-8应是英制Gloster MeteorF.8双引擎喷气式战斗机,朝鲜战场上只有澳大利亚空军使用。FMK-24指的应该是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24型(SpitfireMK24);但这里显然有误,因为喷火式24型是英国皇家空军使用的最后一型喷火式战斗机,而且是陆上型;前后只生产了54架,曾驻扎在远东,但从未出现在朝鲜战场。但如果以其外型来推断的话,比较可能的是长相类似的英国皇家海军海火式战斗机47型(Seafire MK47)。
46 见Futrell,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第690页。
47 见《Sewell, Aug 18, 2003》。
48 据笔者对KORWALD中资料的统计。
49 见Sewell,"1059 Document"。其中F6F可能是误认机种,因美方当时的F6F是遥控的无人机型。
50 沈志华,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第465号文件(1135页),“什捷缅科关于空军战果致波斯克列贝舍夫的报告(1951年12月9日)”。
51 沈志华,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第469号文件(1141-1143页),“朝鲜人民军总顾问拉祖瓦耶夫中将关于美军飞机损失情况给什捷缅科的报告(1952年1月11日)”。
52 Thompson & McLaren,MiG Alley,第171页。
53 裴周玉,"炸不烂的飞机场",收于震撼世界一千天,第489-491页。
54 见洛博夫回忆,Gordon & Rigmant,MiG-15,第120-124页。
55 叶马可夫在二次大战中曾被德机击落2次,信文见费席尔自传的附录,Fischer,Dreams of Aces: The Hal Fischer Story,第203页。
56 见洛博夫回忆,Gordon & Rigmant,MiG-15,第120-124页。
57 见Zhang, Red Wings over the Yalu,第192页。
58 见No, A MiG-15 to Freedom,第102页。
【参考书目】
1. Brennan, Joe,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Jan 23, 2004.
2. Bruning, John R., Crimson Sky: The Air Battle for Korea, Brasseys, Inc., 2000, 240 pages
3. Chancey, Jennie E. and Forstchen, William R., Hot Shots: An OralHistory of the Air Force Combat Pilots of the Korean War, Morrow,William & Co, 2000, 255pages.
4. Davis, Larry, F-86 Sabre in Action, Squadron/Signal Publications, 1992.
5. Davis, Larry, The 4th Fighter Wing in the Korean War, Schiffer Publishing, 2001, 224 pages
6. Dorr, Robert E., & Thompson, Warren, Korean Air War, ISBN 0-7603-1511-6, Motorbooks : St. Paul, MN, 2003, 192 pages.
7. Evanhoe, Ed, Darkmoon: Eighth Army Special Operations in the KoreanWar,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Maryland, 1995, 193 pages.
8. Evans, Douglas K., Sabre Jets Over Korea: A Firsthand Account, TAB Books, Inc., 1984, 251 pages.
9. Fischer, Col Harold E. and Wilson, Penny, Dreams of Aces: The Hal Fischer Story, 2001, 243 pages.
10. Futrell, Robert 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Van Rees Press: New York, 1961, 774 pages.
11. German, A.A. & Seidov, I. A., Red Devils on the 38th Parallel[Krasnye d';iavoly na 38-I pralleli], translated by Harold E. Fishcher& Ginger L. Lynch-Pratt, 2000, 374 pages.
12. Gordon, Yefinm, Mikoyan-Gurevich MiG-15: The Soviet Union';sLong-lived Korean War Fighter, ISBN 1-85780-105-9, Midland Publishing:Hinckyley, England, 2001, 157 pages.
13. Gordon, Yefim & Rigmant, Vladimir, MiG-15: Design, Development,and Korean War Combat History, ISBN 0-87938-793-9, Motor Books:Osceola, WI, 1993, 144 pages.
14. Goulden, Joseph C., "How the Great Powers Flew over Korea", Book Review, Washington Times, June 7, 2003.
15. Hallion, Richard P., The Naval Air War in Korea, The Nautical & Aviation Publishing Co., 1986, 383 page.
16. Krylov, Leonid, and Tepsurkayev, Yuri, "The Hunt for the Sabre",Mir Aviatsii, #2 (16), 1998; translated by Venik. TheEnglish version is available athttp://www.aeronautics.ru/nws002/the_hunt_for_the_sabre.htm.
17. Lansdown, John R. P., With the Carriers in Korea, Crecy Publishing Lt., 1997, 520 pages.
18. No, Kum-Sok, A MiG-15 to Freedom, McFarland & Co, Inc, 1996, 221 pages.
19. Sewell, Stephen L., 《KOREAN-WAR-L》posting, Aug 18, 2003, seehttp://www.ku.edu/carrie/archives/korean-war-l/2003/08/msg00086.html。
20. Sewell, Stephen L.,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Jan 4, 2004.
21. Sewell, Stephen L.,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Jan 6, 2004.
22. Sewell, Stephen L., "Russian Claims from the Korean War1950-53", aka "1059 Document", athttp://www.korean-war.com/sovietunion.html.
23. Summers, Harry G., Jr., Korean War Almanac, Fact On File, Inc, 1990, 330 pages
24. Thompson, Warren E., and McLaren, David R., MiG Alley: Sabres vs.MiGs Over Korea, ISBN 1-58007-058-2, Speciality Press: North Branch,MN, 2002, 190 pages
25. Toliver, Raymond F., & Constable, Trevor, Fighter Aces, The Macmillan Co.: New York, 1965, 353 pages.
26. USAF, "Korean War Victory Credit", at http://www.maxwell.af.mil/au/afhra/wwwroot/aerial_victory_credits/avc_korean.html.
27. USN, "List of Navy and Marine Corps Shoot Down Since 1950", at http://www.history.navy.mil/avh-1910/APP33.PDF.
28. Wetterhahn, Ralph, "Russians of the MiG Alley", MOAA Magazine, Volume LVI. No.8, Auguest, 2000.
29. Zhang, Xiaoming, Red Wings Over the Yalu, Texas A&M University, 2002, 300 pages
30. Zolotarev, V.A., etl., "In the Fa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Russia(USSR) In Local Wars and Regional Conflict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20th Century, Kuchkovo Polye Publishing: Moscow, 2000, pp.62-77.
3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震撼世界的一千天:志愿军将士朝鲜战场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2月1版,848页。
32. 王玉杉、王素红,血色天空:中国空军空战实录,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6年,ISBN7-220-02978-0, 551页。
33. 王守锦,中国空军作战秘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82页。
34. 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353?。
35. 王海,"搏击长空显英豪",http://www.china-airforce.org/txck_wanhai.htm
36. 林源森,震撼世界一千天:志愿军将士朝鲜战场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848页。
37. 沈志华,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ISBN 957-671-990-9,中研院近史所:台北,2003,1410页。
38. 张文,"大和岛空战及马歇尔受创之分析",私人通信,2003年12月27日。
39. 黄裕冲,一代天骄──新中国空军实战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321页。
40. 叶秀然,霹雳惊天:人民空军征战纪实,国防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236页。
41. 赵建国、马爱,朝鲜大空战,1996年,327页。
42. 韩明阳,"亲历首次轰炸大和岛",《纵横》,2000年第10期。
43. 顾卫华,"三炸大和岛",《军事世界画刊》,1996年10/11月号。
44. 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航空史研究》杂志,1994年第3期。
45. 韩明阳,"三次轰炸大和岛飞行员名单",《航空史研究》杂志。
46. 韩明阳,"亲历首次轰炸大和岛",《纵横》杂志,2000年第10期,10-14页。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