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51|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6706
帖子
19
主题
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6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16 20: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一九四七年解放战争开始不久,国民党以绝对优势兵力大举进攻解放区,扬言几个月之内消灭共产党。敌军步步逼压,我军节节后退,战略上处于防御阶段。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又四面逼围的情况下,孟良崮战役打响了。下面从生产力三个方面来分析这场残酷的虎口拔牙之战:
1.人才方面。
整编74师是国民党的王牌军,官兵久经沙场战功显赫,经验丰富。做为一个整编师要求很高,从师长到下面基层军官大部分是军校毕业生;下属各兵种如步兵、炮兵、通讯乃至军医都是从专业对口学校毕业;74师指挥官在抗战时被国民党授予抗战英雄,据说过去与共产党交手中从没输过;用现在话讲,既有文凭又有实战经验,人才济济素质高。
2.资金方面。
74师曾是保卫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的首都师、“御林军”,官兵们不愁吃穿,物资充足,供应有保障。该部队实行双薪制,每月所得薪水比当时国民党其它步兵师官兵高一倍,蒋介石宁可饿着别的部队也要确保74师供给,资金实力雄厚。
3.技术装备方面。

从上到下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按照当时美军标准和编制配置。官兵们在美军顾问团指导下进行训练,机械化成度相当高,用那时世界先进水平衡量也是一流部队。当时美军顾问团团长在南京检阅了出征前的74师之后,竖起大拇指对蒋介石说:有这样军队,中国天下是你的了。
从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看,74师是国民党军队中最优秀代表,其他国民党军队少有能与之相比。人们从教科书中都学到过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劳动资料(资金和技术装备)、劳动对象。前面二要素已具备,只剩第三要素。下面我们看看与74师作战的共产党部队情况:
1.人才方面。
当时我军连长、排长中90%不识字或者说文盲,团长、营长中80%在当兵以前没读过书,多是当兵后通过部队文化教育才认识一些字;军长、师长也大体如此,谈不上博览群书,要找一个专业对口、有毕业文凭的指挥员和其他军事人员可能是凤毛麟角。
2.资金方面。
当时部队从最高军事指挥员到下面每一名士兵没有一分薪水,也没稳定资金来源。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到49年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来不发薪水。官兵吃穿很差,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到冬季还穿着单薄的夏季服装,不少人长年累月穿着草鞋奔波,物资供应非常困难,生活十分艰苦。
3.技术装备方面。
当时自己不能生产武器,也没外国向我们提供,所有装备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五花八门。有国民党、日本和美国造的,还有其它国家造的;零配件不通用,子弹打完了或零部件坏了只能当烧火棍;常常有枪没弹,有弹没枪,或弹炮口径不一。全部装备要靠人拉肩扛、牛马相助,没一点机械化可言,差别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编制配置齐全、军规管理严格、战史辉煌、阵容豪华的王牌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情况下,几乎一夜之间在孟良崮上被一群“土八路”消灭干干净净。

如果在解放战争中后期被消灭还有情可原,因为那时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国民党不再占优势。然而,事实似乎跟人们开了个大玩笑,思维方式来个大颠倒,蒋介石没想到,其他人也没想到。如果按照现在的企业管理思路分析对比,前者必胜后者必败。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和三年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在军事上的胜利与国民党在军事上失败,用单纯军事理论解释不清,从人才、资金、科学技术等军事力量上也找不到任何辩解的理由,教科书上生产力的三要素在这里一点作用没有。

人们只能从军事关系(人与人关系)上去寻找答案。其实过去和现在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如果有人说,孟良崮战役胜利是偶尔的,那么长达二十二年武装斗争不可能年年偶尔。
当士兵利益逐一得到满足并通过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得到了可靠保障,实现了理想,看到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士气高涨带动全军上下斗志昂扬,尽管物质条件非常艰苦,丝毫不影响广大官兵精神面貌。
虽然军事成功不代表经济成功,但实质相同,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和先进工作方式,就能创造良好人与人关系环境,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积极性。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军事胜利,不象现在国企管理把成功希望寄托在各级有才能的领导者身上,或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因为我军指挥员文化程度很低,99%的军官没上过军校,这方面不抱很高奢望。

国共两军之争与其说是军事力量之争,不如说军事关系之争;社会中各实体竞争与其说人才、资金、科技之争,不如说监督、责任、分配管理之争;实际上是两种体制形成的人心、意志、毅力、艰苦奋斗、团结精神的充分体现。
49年成功经验和改革开放二十年实践证明,当底层人员利益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回报非常丰厚,常会出乎领导意料,创造奇迹。
难怪当年被俘的国民党军官这样说:你们(共军)军事才能不怎么样,排兵布阵漏洞、不合理因素很多,运用技战术灵活应变度不高。

你们完全靠高昂士气、顽强拚搏意志、上下左右紧密团结弥补了这些,要攻攻得上,要守守得住,你们内外各方面关系协调的好。
长期实践证明,当底层人员积极性调动起来后,高层领导即使想不到或考虑不周全的问题,下面人员能替你想到;
上面领导认为困难大、难办成的事,下面人员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办成,并解决的比领导想象更好。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高兴地说,没想到一锅夹生饭被你们煮熟了。
有的学者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说,毛泽东抓住了每一个兵,而蒋介石只抓住一些黄埔军官。
一个领导者不踏踏实实地解决好底层人员利益,总想摆弄一些个人技巧证明自己比别人能干、聪明,最终一事无成。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从来没人说得人才、资金、技术者得天下,古人格言排除了生产力各种因素。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毛泽东讲话中用的最多词语是:“人民力量”、“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各种场合一遍又一遍重复,因为他很清楚今天的成功是怎么得来的。
军队是如此,企业、国家和社会更是如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5

主题

0

好友

28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9559
帖子
131
主题
5
精华
0
积分
280
威望
280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9
最后登录
2016-4-6
2#
发表于 2005-5-16 20:4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请问当时孟良固战役解放军投入了多少兵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3714
帖子
1270
主题
30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36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3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5-5-16 20: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是被我们35团打死的,我这里有一本画册,纪录了当时情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6706
帖子
19
主题
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6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5-5-16 20: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5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东南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的一次山地进攻战役。
  同年3月,国民党军改变战略方针,由对解放区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的兵力,编成3个兵团,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采取密集靠拢、稳扎稳打的战法,于4月上旬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于鲁中或迫使其北渡黄河。华东野战军决心寻机歼灭进犯的国民党军,但除于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1个整编师外,由于国民党军行动谨慎而未获战机。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示:国民党军密集不好打时,忍耐待机;一不要性急,二不要分兵,将主力集结于机动位置;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遵照这一指示,于5月上旬调整部署,将主力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顾祝同得悉华东野战军主力撤退,即令所部向博山、沂水一线疾进。担任右翼进攻之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不待相邻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第74师为骨干,在整编第25、第83师配合下,于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企图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7军及整编第48师北攻沂水,策应整74师作战。华东野战军原拟首先集中兵力,截歼孤立、暴露之国民党军右翼第7军及整48师,11日晚获悉处于中间战线之整74师冒进,便于就近集中主力加以割歼,当即改变决心,首先歼灭该师。第2、第3、第7、第10纵队分别钳制和阻击河阳、新泰、莱芜地区的国民党军第7军、整编第11师、第5军等部,使其不能向整74师靠拢,而集中主力第1、第4、第6、第8、第9纵队,实施中央突破和断其退路,歼灭整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区。至13日,整74师先后占领杨家寨、马牧池等地。当晚,华东野战军担任迂回穿插任务的第1、第8纵队,分由整74师的两翼寻隙向纵深楔进。第1纵队第3师攻占曹庄及其以北高地,构成对蒙阴整65师的正面阻击。该纵队主力则攻占黄斗顶山、天马山、界牌等要点,切断整74师与整25师的联系。第8纵队攻占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等要点,切断了整74师与整83师的联系,一部占领孟良崮东南之横山、老猫窝。与此同时,第4、第9纵队从正面发起攻击,占领黄鹿寨、佛山、马牧池、隋家店一线。第6纵队从鲁南铜石急速北进,于14日晨抵达观上、白埠地区。整74师在其外围各要点失守后,仓促向孟良崮、垛庄收缩;华东野战军随即加速进攻。第4、第9纵队经彻夜猛攻,进至唐家峪子、赵家城子一线;第6纵队在第1纵队一部协同下,于15日拂晓攻占垛庄,切断整74师的退路;第8纵队攻占万泉山,同第1、第6纵队打通联系,形成对整74师的四面包围。整74师被围后,蒋介石一面命令该师固守待援,一面严令整编第11、第65、第25、第83师以及第7军、第84师等部,迅速向整74师靠拢,企图在蒙阴、青舵寺地区合击华东野战军主力。此时,向孟良崮增援的10个师多数只距离孟良崮一至两天行程,情况十分紧急。华东野战军严令阻援部队坚决阻住援军,主攻部队经调整部署后,定于15日下午发起总攻。
  盂良崮主峰向西北连接两个540高地,西北端为520高地;其东南为芦山,东为雕窝,东西长约10公里,向北岗峦起伏直抵汶河,向南4公里为临(沂)蒙(防)公路,该山区山峰陡峭,多悬崖绝壁,山上无水,草木甚少。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在向南突围未遂后,即以第58旅扼守主峰、芦山、雕窝高地;以第5l旅扼守520与两个540高地;第57旅位于两旅之间的570(史称600)高地:师指挥所位于东540高地,企图凭险固守,并致电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求援。蒋介石认为此乃与华东野战军决战的良机,遂令张灵甫率部固守,并令空军空投粮弹,同时令整编第25、第83师等10个整编(军)向孟良崮增援。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为迅速歼灭整74师,于当日13时调整部署后,即令部队发起总攻。第9纵队一部在炮火支援下,于16日8时攻占雕窝。第4纵队一部于攻占330、高地后,首先楔入520高地与西540高地之间,切断守军退路,连续打退守军4次反击,与第1、第9纵队各一部于午夜占领520高地,歼守军大部,其余部撤向540高地。各部继向西540高地发起攻击。第4纵队一部攀登陡峭山坡,从侧后插上西540高峰,突然向守军发起攻击,守军急速向东540高地溃退。张灵甫被迫率指挥所转至570高地;—16日拂晓,整编第74师以1个连至1个团兵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西540高地进行连续反击,第4纵队坚守部队伤亡较大,在十分危急之际,第1、第4纵队各一部赶到,将敌击溃。第9纵队向东540高地攻击的部队遭守军优势兵力的反击,攻击受挫。期间第8、第6纵队于歼敌一部后,正向芦山攻击前进。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整74师伤亡惨重,伤员、勤杂人员、骡马、辎重满山遍野,阵地已逞混乱。国民党空军投下的大批粮弹,多为解放军所获。蒋介石严令督援的8个师又2个旅,于16日上午开始向孟良崮山区靠拢,又为解放军的阻援部队所阻击。此时,第9纵队继续以一部兵力由正北和东北向东540高地攻击,一部向570高地和孟良崮主峰攻击。13时,第4纵队主力附山炮5门,向东攻击540高地,第6纵队一部亦由南向东540高地攻击,战至14时,攻占该高地,守军第51旅大部被歼。第8纵队和第6纵队一部于13时攻占芦山,歼守军第58旅3000余人。在解放军的猛攻下,整74师余部被迫收缩于孟良崮、570高地及其间的凹地,隐蔽进行整顿和组织顽抗。第4、第6、第8、第9纵队合力总攻,战至17时,将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全部歼灭,师长张灵甫被击毙。与此同时,第10纵队逼近莱芜,阻击第5军;第3纵队于新泰至蒙阴公路上,阻击整编第11师;第2、第7纵队在青舵寺阻击整编第48师、第83师,歼其一个团;鲁南、滨海地方武装逼近临沂,威胁国民党军后方,各阻援部队均达成阻击目的,有力地保障了主攻部队歼灭整74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好友

39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007
帖子
314
主题
24
精华
0
积分
392
威望
392
金钱
101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28
最后登录
2015-2-7
5#
发表于 2005-5-16 22:3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攻上孟良固,活捉张灵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ce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430
帖子
331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17
金钱
38297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13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5-5-16 23:2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问大家一些问题
有人知道张灵甫将军是抗日名将吗?
知道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获胜的北方的是怎么对待战败的南方军的吗?
难道我们还没有美国佬的气度吗?
或者说记仇是中国人的特点,哦,不,是东亚民族的特点?哪怕是对兄弟?
知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什么意思吗?哥哥在御侮的时候弟弟趁机在家里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等把入侵者打败了再顺便连哥哥一起赶到偏房去住,自己当家长?
如果不喜欢我上面一句话,我改一改,兄弟打败入侵者之后继续阋于墙?嗯?非打个你死我活不可?嗯?
我还是那句话,窝里斗怎么赢都不算英雄,有本事打小鬼子去。
声明:有感而发,不针对任何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ce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430
帖子
331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17
金钱
38297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2-13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5-5-17 00:0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74师的成名之作:淮阴之战
1946年7月,国军集中58旅的重兵进攻华东解放区,其中主力31个旅进攻苏皖解放区,另27个旅进攻鲁南,牵制山东解放军。而整编74师作为主力中的主力负责主攻淮阴,淮阴是苏皖解放区首府,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意义,即使在解放军采取积极防御,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战略下,也是属于不到万不得以绝不轻言放弃的要地。当时华东解放军主力有山东野战军(简称山野,陈毅指挥,共约7万余人)和华中野战军(简称华野,粟裕指挥,共约11万余人)。
7月淮南战局恶化,解放军除留第6旅16团和地方部队外,主力撤出淮南。9月,国军兵锋直指淮阴,第7军进攻泗阳,掩护74师侧翼;74师配属工兵第15团沿运河主攻淮阴;整编28师之192旅为预备队,在74师后跟进。此时华野主力正在苏中作战(即苏中七战七捷),山野主力则在沭阳以南。在国军发起攻势后,解放军以华野9纵在运河与洪泽湖之间设置三道防线,作为防御正面。
9月12日,经三天激战国军第7军突破9纵第一道防线。9月13日,第7军和74师同时展开攻击,于当日下午突破第二道防线,陈毅山野主力无法及时南下,只得急令2纵向淮阴开进,但沿途道路桥梁均遭破坏,无法及时赶到。陈毅只好急电粟裕:“……总之此次淮北作战,由于主观指导错误,贻误全局;五内俱焚,力图挽救,当尊重兄等建议。”粟裕见形势危急,急调第5、第13旅星夜北上驰援,粟裕亲率主力第1、第6师也随后北上增援。但是从海安到淮阴,多是水网地带,又逢大雨,道路泥泞,部队只能走水路,但一时间又没有足够的船只,一次只能渡1个旅,加上国军飞机的封锁,只能在夜间行动。华中主力赶到淮阴最快也得到20日。而事实上,19日胜负就已经定了。
9月14日,谭震林和张震在码头南岸开设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淮阴地区作战。
9月15日,双方在淮阴外围杨庄、马头、小桥一线激战,9纵及第5、第13旅拼死抗击,尤其是从高邮兼程赶来的第13旅(即皮定钧旅),是参战各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对突破运河的74师连续实施了9次反冲锋,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当晚74师攻占杨庄和码头,逼近淮阴。
16日,为确保淮阴,谭震林下令扒开运河大堤,放水迟滞74师的攻击。
17日,战况更为激烈,74师在炮火和飞机助战下,连续组织5次猛攻,解放军集中所有兵力火力全力抗击,但第一道防线仍被突破。
18日张灵甫亲临一线督战,并于午夜发起猛攻(敢于夜战的国军可没有几个),74师派出2个连从9纵与5旅的结合部成功突破,根据俘虏供述的口令诈开淮阴南门,进城后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建立阵地,74师主力随即从正面猛攻。解放军5旅在敌前后夹击下,被迫放弃阵地,解放军组织皮旅和9纵预备队实施反击,也未奏效。华野主力刚到淮阴城北,立足未稳无法顶住74师的猛攻,被迫于19日撤出淮阴。74师继续南进,又于22日攻占淮安,至此,国军基本控制两淮,张灵甫获三等云麾勋章。
解放军9纵根据此次战斗总结了整编74师的战术特点:“多采取正面佯攻,侧后迂回,或超越攻击。该敌系蒋军五大主力之一,部队骄横,攻击精神较顽强。善于集中使用兵力,先以集中炮火打我阵地一点,掩护步兵攻击,且善于使用小部队,以锥形渗入我侧背,错乱我部署,但不善于近战。”
解放军参战部队对于74师的评价是:“官兵素质在蒋军中算是比较好的,老兵占很多,军官、士兵甚至马夫都经过严格标准训练,战术指挥及技术动作均较正规熟练。装备精良,补给充足,两淮战后,该敌伤亡惨重,敢于大胆缩编建制,也不顾兵员缺额。其官兵对蒋甚为信仰,且骄横自大。”
 摘自中华网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28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9559
帖子
131
主题
5
精华
0
积分
280
威望
280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9
最后登录
2016-4-6
8#
发表于 2005-5-17 02:3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Ace兄所言其是,现在的人有几个真正的了解那段抗战历史,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在第二次国内战争中被俘虏的国民党将领是抗日英雄,谁是内战挑起的真正的元凶,大家自然心中有数,就是西方民主国家也不会允许有具备武装组织的在野党存在!
   历史你可以遮掩,可以隐瞒,但永远不可能更改,你的所做所为可以糊弄一代甚至几代人,你隐瞒的越久,越说明你的丑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89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927
帖子
63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89
威望
89
金钱
169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6
最后登录
2017-7-3
9#
发表于 2005-5-17 08:4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这个贴子最后由redastro在 2005/05/17 08:45am 第 1 次编辑]

可以说四班长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814
帖子
142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5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23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5-5-17 09:2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从另角度看张灵甫74师的灭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何谓道,民心既是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8-13 06:05 , Processed in 0.1107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