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两山作战记录 《上》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850
帖子
15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2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4 07: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1984年,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昆明军区组织指挥了对侵占我西南边陲的田蓬、船头、马林、都龙、桥头、那发等地区及老山、者阴山之敌发起自卫还击作战。
战前,作为昆明军区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的谢振华与军区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张铚秀,经常一起或分头到云南边防前线视察,关心指战员,了解敌情,掌握了前线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对部队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帮助解决部队在作战和生活等方面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对老山、者阴山这些被敌人侵占的重要地域,更是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透彻的分析,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
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船头以西的老山,其主峰为海拔1422.2米,越南西北边境的河江市与中国云南省文山州连接的边境公路就从老山脚下通过。因此,老山便成为扼制这一交通要道的制高点。1979年,我国边防部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回师后,狡猾的敌军便趁机抢占了老山主峰及边界线附近中国一侧的有利地形,建立了4个军事据点群,频繁地袭扰中国边境,打死打伤中国边民300多人,炸毁民房100余幢。
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地区边缘的者阴山,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意译为“我们居住的大山”。也是在1979年,“我们居住的大山”被敌军非法侵占了其中5个高地。1981年,敌军收缩了3个高地的兵力,重点加强了1250高地和1052.4高地,并在这两个高地上修筑了永备和半永备工事。
经过谢振华、张铚秀和军区其他领导同志的共同精心部署,对这次自卫还击作战,决心集中优势兵力收复老山,同时以一部兵力夺取者阴山。战斗准备分两个阶段进行,4月28日至5月15日为进攻阶段,目的是拔除敌军在我边境地区非法建立的军事据点;5月16日以后为防御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击敌军的反扑。
谢振华在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说:“这是自1979年以来,我军进行的第三次较大规模的自卫还击作战,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敌军的侵略气焰,保卫边疆安全,改善防御态势,用事实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常胜的威武之师,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研讨作战方案时,谢振华与军区主要领导人坐在大型沙盘前,仔细听取十四军和十一军负责同志的具体介绍,反复推敲,反复酝酿,做到万无一失。
沙盘上,模制的敌我攻防态势一目了然。敌人困守的老山、者阴山各高地上,荆棘丛生,林密草深,坡陡无路,自然障碍不少;但敌人设置的障碍更为险恶,明碉暗堡交错纵横,明暗火力点和交叉火力遍布山头,各式炮兵阵地也随处可见,堑壕、盖沟、鹿柴、铁丝网、交通沟、山洞工事等等密密麻麻,尤其是高地与高地之间的缓坡、鞍部,布设了大量防步兵地雷阵。乍一看上去,这两座山峰连同其周围大大小小的高地,仿佛铁刺倒竖的刺猬。再看我军攻击点上,各式炮群都对准敌人的明碉暗堡和大小工事以及一些大的地雷阵;各突击分队提前摸至敌人阵地前沿,待命出击;各穿插分队迂回至敌人的后腰,兜住敌人猛打。
听了作战参谋讲解完沙盘上的敌我态势,谢振华等又听取十四军军长刘子波和十一军军长马秉臣的发言。
十四军和十一军都是当年刘邓大军麾下能征惯战的王牌部队。十四军前身是陈赓大将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主力一部,十一军前身是陈锡联上将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两个军的全体指战员决心在这次自卫还击作战中,以革命老前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老部队敢打善拼的优良战斗传统和作风,再立新功,勇创佳绩。
听了两个军的汇报,谢振华等军区首长比较满意,对个别战术安排作了调整,并要求部队搞好步炮协同。
随后,谢振华补充道:“打击这样的敌人一定做到狠、准、稳,出拳要重,要一下子砸得它稀里哗啦,没有还手的机会。这次行动,我们是先收复,后保卫。收复的时候迅速果断,保卫的时候坚决顽强。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老山、者阴山永远地高高飘扬。”
作战方案定妥之后,谢振华又亲自到各战斗部队进行战前思想动员,讲明这次反侵略战争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广大指战员胸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希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以压倒一切敌人,征服一切险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去争取胜利。
参战的指战员们庄严地向党保证:作为80年代的革命军人,我们有理想,有抱负,有一颗保卫祖国、献身四化的红心,有为祖国增光、为军旗增光的豪情壮志,当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安全受到危害时,我们革命军人,理所当然地要竭尽全力,赴汤蹈火,哪怕粉身碎骨,也要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伟大的祖国,使她不受外敌欺侮。
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昆明军区炮兵部队奉命提前于4月2日和3日连续向老山、者阴山之敌30多个目标进行炮击,共毙伤敌266人,摧毁敌火炮18门,还有部分营房、工事。
在战斗发起总攻的前一天晚上,谢振华到十四军指挥所听取刘子波军长汇报作战部署,经过分析,他认为现设的军指挥所位置很可能就是第二天战斗打响后,敌人进行炮火打击的弹着点。因此,他说:“刘军长,应将指挥所在今晚立即搬迁到山后800余米的山洞内,另外在山上可以设一个观察所,作为辅助。”
刘军长及指挥所的参谋人员从指挥靠前的角度看,均不愿往后搬。刘子波说:“指挥所的防御工事已修好,通讯设施也埋在地下,还有作战沙盘等等都已设置齐备。敌人的炮火未必能轰掉我们的地下设施。政委,我看还是不搬为好。”
谢振华则说:“为了保证指挥所的稳定和指挥的连续性,我认为还是非搬不可,否则会出大问题。”
后来,刘子波认真执行了谢振华的指示,当夜就将指挥所撤往山后的山洞内,以避免敌人第二天集中炮火的轰击。果不出所料,第二天清晨,敌炮火的轰炸目标之一就是我十四军原指挥所。幸亏搬迁及时,避免了人员和物资的重大损伤。事后,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好玄啊!如果昨天不搬,今天各位的脑袋就搬家峻,谢政委真是神机妙算!”


4月28日凌晨,谢振华等军区主要领导早早地来到作战室,坐镇指挥这次自卫还击作战的行动。
68岁的谢振华心情很好,他为自己能够有幸指挥现代反侵略战争中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行动而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清晨5时56分,老山前线指战员们梦寐以求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红色信号弹画出漂亮的弧线,在淡蓝色的晨空中升起,接着,从交趾、猛硐、磨万石、三转弯、芭蕉坪等方向,飞出一枚枚火箭炮、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的炮弹,砸向敌军阵地前沿和纵深,我军炮火的试射开始遂行!
刹那间,“轰隆隆”的炮声在老山一线炸响,红彤彤的闪光将老山半个天空烧红。
我英勇的十四军各突击、穿插分队都已按期抵达预定出发位置。这些连队都是头天晚上从驻地出发的。指战员们身背七八十斤重的装具,在茫茫黑夜中,冒着绵密细雨,钻林攀藤,越沟跨坎,用了八九个小时时间,爬上了千余米高,有四五十度、六七十度不等的山坡,按时赶赴各自冲击出发地点。
几分钟后,我军各炮群的正式射击开始。只见一群群呼啸的炮弹带着愤怒和仇恨的火光,继续划过已经烧热的晨空,飞向敌阵;一束束高机曳光弹,交织着各种闪亮的弧度和线条,在晨空中交相辉映。顿时,一声声更为猛烈密集的“轰隆隆”爆炸声震撼山谷,一阵阵浓烈的硝烟腾空而起,敌人的地雷阵被引爆,防御工事被炸毁,表面阵地的敌兵死伤大片。
我军强大的炮火急袭进行到十分钟左右,五六个步兵突击分队分别从各自冲击出发位置向敌人发起向心突击。
各分队都处于仰攻位置,面临的情况基本上也是相同的,周围树高竹密,草深坡陡,地雷密布,陷阱众多,我们的扫雷爆破器材又被树和竹挡住,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所以,要想攻上去,非得付出百倍努力不可。
一一九团六连从东北侧主攻662.6高地,也即松毛岭主峰。这个诞生于抗日烽火之初的英雄连队,不但有当年参加过百团大战的骄人战绩,而且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又因连续作战19昼夜,毙敌99名,而荣立集体三等功。眼下,他们又在“奋勇杀敌当英雄,争分夺秒上主峰,猛如霹雳快如风,打出一代新威风”的口号激励下,乘着我军炮火急袭之威,快刀斩乱麻地先后攻占了102号、103号和无名高地,提前4分钟完成预定任务,为迅速攻占662.6高地赢得了时间。
6点30分,当我炮火急袭停止后,六连突击排离高地只有80多米远了。按照步炮协同计划,连长立即指挥连火力队的82无后坐力炮、60炮、重机枪向山顶之敌猛烈射击。二、三排两个排长运用熟练的战术技术,协同一致,从两个方向带领本排向上猛冲猛打,很快占领了第一道堑壕,在高地上站稳了脚根。敌人急红了眼,从山顶两侧的堑壕里疯狂射击、投弹,企图堵住突破口。这时,连长果断命令预备队一排投入战斗。不久,六连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又攻占了第二道堑壕。
6时39分,二排、三排从左右两侧完全占领了662.6高地主峰。
这样,六连第一个传来捷报,从炮火急袭停止到攻占高地主峰,仅用9分钟便胜利完成了任务。
得知这一消息,谢振华告知十四军要立即通令嘉奖六连:“打得快!打得好!打得干净利落!”
谢振华首长的话刚落音,从老山主峰方向又先后传来主攻连队初战告捷的喜讯。
一一八团五连也是一个成立于抗日烽火年代,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连队,“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锦旗就是历史的见证。在攻击老山主峰西南侧的21号、52号高地对,连长秦德勇命令三排九班开辟通路。但是,连续发射的两根地雷导爆索,都由于竹林和草丛的遮挡,致使导爆索悬空爆炸。眼看离冲击时间只剩一分钟了,用其他办法开辟通路已来不及。这时,九班长韩跃奎毅然冲在最前面,并命令全班“呈前三角队形踏雷开路!”
全班便分三路向雷区扑去。茂密的刺尾草穿不过,他们就用身体滚压,压倒一片,前进一段。锋利的草刃划破了他们的手和脸,他们全然不顾。当韩跃奎前进到50米处时,引爆了第一颗地雷。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他的左小腿被炸飞了,右脚掌被炸掉,额头、下颌、胸部三处同时负伤,他倒在血泊中。随后上来的战友为他简单包扎后,他仍拖着血肉模糊的双腿,吃力地向前爬去。他要用自己的身体引爆地雷!就这样,他一直爬了24米,身后留下了一条沾满血迹的通路,最后壮烈牺牲。在韩跃奎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下,九班战士继续迅猛向前,他们又踏响了两颗地雷,先后有4人负伤,终于开出3条200多米长的通路,并在12分钟内攻占了21号高地。
在当年的百团大战中曾荣获过八路军总部授予的“白刃格斗英雄连”光荣称号的一一八团八连,从老山主峰东北侧向56号高地冲击。这是敌人前沿警戒阵地,守敌不多。于是,全连拉开适当距离相继跟进。经过迅速排雷开道,又炸毁一道铁丝网,八连比较顺利地用了15分钟时间就消灭了56号高地上的敌人,并依托该高地,又迅速向54号高地之敌发起攻击。
谢振华告诫部队要在快中求稳,因为老山一线地形复杂,利守不利攻,加之敌人的地雷阵密布,稍有不慎,就要吃亏。另外,还要防止敌人的炮火反扑。
果然不出所料,在我方炮火停止不久,敌人也集中大量炮火对我阵地前沿和纵深进行炮火报复,尤其是对我十四军指挥所原来指挥位置一带进行狂轰滥炸,就连周围的小村庄也未能幸免。
在老山地区各高地上,敌我双方的战斗愈趋激烈,愈趋残酷。
这时,54号高地东南侧阵地上的敌人,拼命用轻重机枪、高射机枪、60炮和火箭筒一齐向八连猛烈射击。接着,54号高地北侧阵地上的敌人向我方开火。敌人的纵深炮火也疯狂拦阻。52号高地守敌见瞬间丢失了21号警戒阵地,便凶恶地以交叉火力向我五连压来。顿时,我攻击受挫。
—一八团九连向老山主峰东侧前沿的57号、50号等高地冲击。二排四班班长史光柱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不久,在代理排长受重伤的情况下,史光柱奉命指挥二排向57号高地冲击。冲击中,他又临时指挥三排剩余同志一起战斗。当敌火力压制我们时,史光柱指挥大家散开队形隐蔽,自己低姿爬到一棵横倒的大树旁,用一发火箭弹将敌机枪打哑。接着,指挥机枪压制敌人另一个火力点,并命令八班火箭筒手用两发火箭弹消灭了这个火力点。全排趁势向前冲去。不久,史光柱左小腿负伤,但他忍痛继续带队前进。
占领57号高地后,史光柱迅速调整了战斗部署,带领战士们攻打50号高地。该高地由3个小山包组成,上面有敌一个连部。战斗中,一发炮弹在史光柱头顶4米高的一根树枝上爆炸,顿时,飞散的弹片打进了他的左臂左眼,强大的气浪把他掀滚出两三米远,钢盔也飞了出去。他一下子昏迷不醒。战友们立即赶上来为他包扎。过了几分钟,他从昏迷中被战友们喊醒。大家焦急地告诉他,第一次攻击受挫。他咬着牙站起来,立即组织第二次冲击。
战友们在史光柱的英勇精神鼓舞下,勇猛地向50号高地扑去。通过雷区后,是敌人设置的防步兵绝壁,高处约3米,低处有两米。史光柱选了一个位置,组织战士们攀了上去。一登上绝壁,史光柱就和副连长李金平立即组织火力猛烈压制山头上的敌人,四班、五班交替掩护前进,很快攻下第一道堑壕。史光柱率先跳下堑壕,带着战士们向第二道堑壕发展。在距第二道堑壕20来米的地方,敌人一排手榴弹砸来,致使史光柱第三次负伤。他的喉部和左膝各中一块弹片。但史光柱全然不顾,命令机枪掩护,继续向前冲击。在离敌前沿堑壕两三米时,李金平踩响了一颗压发雷,小腿被炸断,而在他身旁的史光柱也被炸成重伤。史光柱脸部被打进几块地雷碎片,左眼球也被地雷碎片剜出,挂在脸颊处,血肉和飞起的泥土堵住了他的嘴。他用右手把嘴上的泥土抹了一把,喘了口气,又咬紧牙关,忍着剧痛把左眼球使劲往左眼眶里一塞,恰好塞了进去。后来,他在继续冲击时摔进一个坑里昏了过去。很快,连长带着后续部队冲上来,攻下了50号高地。
下战场时,史光柱身负六处重伤,双眼、脸部、喉部、右耳、左臂、左膝上有大大小小的几十片弹片。医生硬是神奇般地把史光柱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遗憾的是他从此双目失明。战后,中央军委授予史光柱“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正当我军各主攻、助攻分队与敌酣战之际,又传来两支穿插分队在敌纵深迂回成功并形成合围之势的消息,部队兴奋的精神又为之一振。谢振华对刘子波说:“把‘口袋’扎紧,不要放过一个漏网之敌。”
—一八团一连的指战员们几乎人人都是铁脚板。他们片刻不停地往敌纵深猛插。担负尖兵任务的四班走在队伍最前面。我方炮火停止后,与队伍失去联系的四班长陈洪远乘着敌防御空隙,迅速摸到一个折线形堑壕并向山顶搜索。当他前进到一个黑洞洞的坑道口时,突然听到叽里哇啦的说话声。有敌人!他在心里警觉地喊道。同时,迅速封住洞口,端起冲锋枪一下子打出20来发子弹,消灭了7个敌人。接着,他立即进洞搜索,摸到敌人睡觉的地方,又打死4个敌军。他从敌尸上缴过4个实弹匣,仍然一如既往地前进。又拐过一个弯,他听到“滴滴答答”的发报声,同时看到坑道口处透着亮光。他便顺着坑道一侧运动过去,看到出口处有好几个敌人在忙乱着。陈洪远马上掏出两枚手榴弹,同时拉了火丢过去。随着两声爆响,3个血淋淋的敌人都被炸死。陈洪远钻出坑道外,又走进一个堑壕。这时,日上中天,老山各地高上都有枪声炮声。他估计自己的连队也已穿插到位,正在兜住敌人的屁股打。于是,他沿着堑壕钻进另一个洞口往前继续搜索。不到十分钟,又击毙两个敌人。外面的敌人就朝洞里扫了两梭子,紧接着丢进两颗手榴弹。陈洪远左手腕负伤,一块弹片还在肉里,他顾不得疼痛,一下子把弹片抠了出来。
后来,陈洪远提着枪踉踉跄跄走出洞外,准备和可能碰到的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沿着堑壕搜索没多远,碰见了六连指导员周辉,顿时喜出望外。周辉问了几句陈洪远的情况说:“你赶快下去,我们要搜剿高地残敌了。”陈洪远下到高地的第一道堑壕,与三名负伤的战友会合在一起,战胜饥饿、干渴和伤痛,坚持了两天一夜,直到大部队到来为止。
战后,部队证实陈洪远孤身一人消灭16个敌人,而且捣毁了敌人一个连指挥所。为表彰他的战绩,中央军委授予他“孤胆英雄”英誉称号。
662.6高地被攻克,谢振华感到欣慰,但是老山主峰仍在敌人手中,则让他不免有点焦急。
谢振华对作战参谋说,有什么新情况,要及时报告。
54号高地北侧和西侧阵地的敌人见东南侧阵地丢失,十分惊慌,便集中火力向我八连疯狂扫射。这时,八连因则冲上高地,立足未稳,完全暴露在敌火力之下,伤亡开始增大,情况十分危急。很快,根据连长的部署,全连又同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
最后,八连以牺牲16人的代价,毙敌50名,摧毁火力点27个,缴获枪炮16件,军用文件资料两袋,捣毁了敌人在老山主峰东北侧的防御体系。
老山主峰周围的阵地,在我各兄弟连队攻击下逐个被突破,主峰守敌孤立无援,已成瓮中之鳖。
—一八团五连从52号高地上向主峰冲击,与守敌进行殊死较量。敌人居高临下,凭险死守。我们则处于不利地势,火力发扬不了。请求重炮支援,又因我们距敌人太近,搞不好会伤自己的人。敌人见我们进攻一时受阻,更加猖狂、嚣张,他们吼叫着,狞笑着,在堑壕里站着向我们投来一排排手榴弹,并把我方烈士的遗体高高地举起往下抛,还用越语乱呼我们投降。
干部战士们肺都要气炸了。大家望着近在咫尺的主峰,想到祖国人民正在期待着胜利的消息,各级首长都在瞩目着老山主峰的战斗,想到战前的誓言,都横下了一条心,坚决和敌人拼了!于是,战士们迅速把其他战斗用品解下来,只留下枪和子弹,向主峰发起第二次冲击。
有的火箭筒手把火箭弹打完了,就抄起伤员、烈士的冲锋枪;有的看到机枪手负伤,便争着端起机枪……
副连长张大权在危急时刻,把身边还能够战斗的20多人组织起来,进行第三次冲击。经过三次反复的拼死争夺,英勇的五连终于在10时10分攻占了主峰表面阵地。
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五连又与敌人展开了壕内战斗。主峰上,敌人的堑壕连着地堡,中间还有盖沟和短洞。指战员们搜索一片,巩固一片。至10时50分,五连在与敌人逐壕争夺的战斗中,又摧毁敌人8个火力点,搜索短洞8个,捣毁敌排指挥所1个,和四连一道全歼老山主峰守敌,巩固了阵地。
中午时分,战报不断传来,谢振华始终密切关注着前线的战况发展。
11时50分,—一八团攻占了除1072高地之外的预定目标。—一九团继攻克662.6高地之后,正向其附近的634、143、138号等高地发起最后冲击。
至当天下午2时50分,我四十师主力经过近9个小时激战,全歼老山地区十几个高地的敌人,被敌军侵占达5年之久的老山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在胜利面前,谢振华与张铚秀等军区领导们头脑清醒,要求部队迅速转入防御,坚决击退敌人可能发起的疯狂反扑,誓死守住战友们浴血奋战夺回的神圣领土。
经过一天的艰苦战斗,由进攻转入防御的我军各分队指战员都已精疲力竭。口渴了,接点雨水润润喉咙;肚子饿了,啃口压缩干粮充饥;因极了,抱着枪轮流打个盹。尽管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难熬,但勇士们仍像钉子一样固守在老山地区几十个高地上,随时准备对付敌人的反扑。
从29日凌晨2时起,被我军白天打败了的敌人重又纠集起来,在六O炮、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向我坚守的若干重要高地进行袭扰,并待机夺回。我军指战员坚决应战,予敌迎头痛击。
盘踞在1072高地的敌人,以一个连的兵力向我一二O团四连坚守的77号高地进行反扑。这时,四连大部分兵力分散在48、49号高地上,只有三排防守在77号高地与76号高地之间的凹部,情况十分紧急。指导员郭兴科冒着敌人的炮火迅速赶到三排阵地,指挥三排先后打退了敌人6次攻击,守住了阵地。
谢振华要求部队在29日白天一定要拿下1072高地,拔除这颗钉子。
1072高地是老山主峰向东南延伸的一道山梁,其东、西、南三面都是敌人占领的高地,因而是敌我争夺的一个焦点。—一八团一营和一二O团二营接受了攻占1072高地的任务。下午1点55分,勇士们在我炮火掩护下,奋勇突击,一举夺回1072高地,扫除了我军最前沿的一个障碍。
与此同时,一二二团三营和—一九团一部奉命攻占那拉地区146、150、166及227、156号高地。
一二二团三营八连于下午2时7分向146号高地发起攻击。该高地是连接老山主峰与越南清水方向的咽喉阵地,地形险要。敌人在原来苦心经营的钢筋水泥永备性工事和堑壕、盖沟、短洞相通的阵地前沿,又埋设了大量地雷,调整了火力配系,用步兵火炮、轻、重机枪组成了火网,封锁我冲击道路。主阵地用直射火炮、高射机枪支援前沿战斗。整个高地形成了上下连接、明暗结合的立体交叉火力,既可以互相支援,又能独立战斗。有趣的是,越军防守部队的番号也是一二二团,驻有一个营部和一个加强排。他们企图以此为依托,等待增援部队到达,伺机向老山反扑。
我八连决心以一排主攻,三排助攻,二排从翼侧吸引敌人火力。战斗打响后,一排刚刚推到第一道堑壕前沿,就被敌人的机枪、炮火拦阻,造成不小的伤亡。于是,连长命令三排由助攻变主攻,迅速拿下146号高地。
三排学生排长白谊明率八班在七班、九班火力掩护下,沿着一条小石槽向敌人接近。他们一鼓作气,终于在下午5时9分连续夺占了敌人三道堑壕。
在主阵地作垂死挣扎的敌人,疯狂用严密的火力封锁了主阵地前沿200来米宽的一片开阔地。全排伤亡加重,机枪手段平也英勇牺牲。白谊明冷静分析了敌情,主动征求了连长的意见后,果断下令停止进攻,研究歼敌对策。决定由白排长带领一支精干的突击队,采取偷袭的办法,利用夜暗绕到敌人背后,直捣敌人营部。并设想了碰到雷区,被敌人发现,走错道路等三种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午夜12时,8名突击队员摸黑出发,在长满了飞机草、树丛和荆藤的道路上前进。走着走着,被一道七八丈高的悬崖陡壁挡住了去路。于是,大家搭着人梯往上爬。接着又手抠石缝,拉着树藤,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突击队员于凌晨4时终于登上了146号高地主阵地,用指挥机沟通了与连长的联系,并约定拂晓打响。
山头上的越军经过一天的顽抗,也都精疲力竭了。他们见我军几个小时都未发起攻击,以为要到第二天白天才会有战斗,所以,大部分都东倒西歪地打盹,有的已经呼呼大睡了。天刚蒙蒙亮,当我突击队员有如神兵天降突然向主阵地敌人发起攻击时,敌人顿时像被火燎的马蜂窝,乱作一团,死伤众多。敌高射机枪弄不清我突击队的进攻方向,又怕打着他们自己人,只好朝天乱放枪壮胆。连队见突击队在主阵地上打响了,也从正面发起了猛攻。可是,隐藏在主阵地正面一个石洞里的敌人,却疯狂向我主攻队形射击。因为这个石洞是我突击队员的射击死角,手榴弹投过去也往下滚,根本炸不着。石洞两边是缘壁,还不好接近。白谊明急中生智,叫两位同志迅速解下绑腿,将3颗手榴弹绑在一起,拉火后,立即顺着山坡送到洞口。只听一阵巨响,那个石洞被炸塌,枪声也停止下来,连主力乘机冲了上来。接着,白谊明率领7名突击队员又一阵猛打,敌人仓促抵抗了20多分钟就全部被歼。
谢振华听到三排突击队这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事迹后,连连称好。他高兴地说:“这几乎就是古代三国时,邓艾偷度阴平险关,智取成都的翻版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2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000
帖子
404
主题
2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9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8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5-9-4 09:2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两山作战记录 《上》

十一军打得好,战后被撤非常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9594
帖子
45
主题
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26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5-9-6 07:0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两山作战记录 《上》

非常英勇! 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14:05 , Processed in 0.0947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