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2680
- 帖子
- 654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2-30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12680
- 帖子
- 654
- 主题
- 46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742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2-30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这个贴子最后由ymyc在 2006/04/05 03:30pm 第 19 次编辑]
3月30日,我县79参战老兵张*、69老兵保**夫妇,连同从北京赶来经云南去凭祥为哥哥扫墓的“烈士的妹妹”网友一行五人,驱车经八个多小时的奔波,于下午四时到达麻栗坡烈士陵园,终于圆了为烈士扫墓这一善梦。
令人不解的“老山作战纪念馆”
“老山作战纪念馆”开馆已经三月,却尚末正式对外开放。
在陵园门前拍了纪念照后,大家拾级而上,到纪念馆门前掏出证件准备入馆,却被保安挡住,获告:没有开放,不能入内,需民政局领导同意。我心中嘀咕:没开放干嘛不把门关了?“烈士妹妹”遂打电话并亮出记者身份,对方答言:“五分钟后答复”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后经记者三寸不烂巧舌,管理员终于开恩让进。
感慨一:纪念馆不是电影院,来者不是开心观众,没有必要阻挡,爱国热情、爱国理念、爱国情愫,以及对那场战争和烈士的纪念和缅怀之心,不是每个国人都有的!
冷清的烈士陵园
天空灰蒙蒙的偶尔还丢下几粒雨滴,随雨滴而来的是一阵阵的含着凉意的风,这给扫墓之行添了几分肃穆和悲哀的色彩。然更令人悲哀的是千人的陵园在此清明之季,却静悄悄的没几个扫墓的人,而冷冷清清的整齐划一的墓碑,又给这种肃穆的氛围添了几分忧愁,悲哀中加了几丝悲愤。也许是时间晚了吧?但陵园的痕迹告诉我:早来也是这样的!
五人在纪念碑前合个影。
为什么要合影?我问自己:让别人知道我来过烈士陵园?把对烈士的祭奠当资料显耀?烈士们搭了性命,是为了显耀吗?
合影是告诉烈士:我们永远记得他们,永远与他们在一起!我对自己说。
在给张大权、李海欣等烈士敬香鞠躬后,开始寻找赵勇、赵占英等“燃烧的血”中常提到的烈士。
墓碑太多不知从何寻览,“烈士的妹妹”便给任排发短信,还没等任排回信,烈士妹妹忽的一眼便看到了赵勇的墓碑,也许是烈士的在天之灵感应到有人来看他了吧。在这位18岁的军人墓前,偶感到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沉默许久后终于回过神来,开始给这位小烈士烧纸燃香点香烟,随后烈士妹妹、张,我们三人依次给赵勇鞠躬。这时老山女兵打来了电话,我接时女兵已泣不成声,记者接过手机,我看记者时这位烈士妹妹早已泪眼朦胧,接完电话后的她,便蹲地不起双手抱头几乎是嚎啕大哭了。
这位往阵地送弹药的赵勇被越军的炮弹击中,受伤时整个下巴都没有了,却还没有死去,一双痛苦的眼晴就那么愣愣地睁着、睁着……
买来的两把香、一大叠钱纸,不知怎么烧祭,那么多烈士!只好依次祭烧了,每墓一柱香,祭完为止。
一百多柱香敬完后准备燃放鞭炮,这时陵园的喇叭响起了哀乐,是广南县组织部的同志在为烈士献花圈,记者赶过去为他们拍照。张*与我找到鞭炮燃放处,开始放鞭炮,谁知刚放完,离我们不远的陵园管理处却哇哇地响起了摇滚音乐声,这声音是那样的欢乐、那样的欢快,是那样的热烈、明亮和奔放,欧美摇滚旋律夹着快板式的英语呼叫声,阵阵传来,一波高过一波、一浪大过一浪----在这个清明季节的下午!
我愣住了,转头看张,思忖是否去阻止一下,却看到这位79参战的汽车老兵咬牙的动作,这满面的怒容这表情,在这沉默寡言的佛教徒身上是很少见到的。
抬头看音响那边时,只见“烈士的妹妹”已一路小跑直奔管理处而去,不一会摇滚乐便停了。本想去管理处买一个花圈,写上“燃烧的血全体网友敬挽”字样敬献烈士的。记者问价是140元,且要自己写字,有了这一幕后,便去了这个念头。花圈在我县仅卖70元!
记者在陵园拍了上百张碑文照片,都是外省藉远方的烈士的,记者说,以后寄到各烈士家乡的民政部门,请他们转烈士家属,也许这些家属多少年都没来过一趟,实在是千里迢迢的呀!她在凭祥就是这么做的!
从烈士陵园出来,已近黄昏。明天去老山!(未完)
大雾的老山行程
3月31日早7点,一行五人驱车直奔老山。
沿河走一段后便拐上了上山的路,没走多远便发现我们似乎钻进了一个软绵绵的大网里,这网除了能看得见二、三米外周围一溜恢白什么也看不清,在这样低的能见度的山路上行车,连张*这样的汽车老兵也说从没走过。汽车象蜗牛一样慢悠悠地往前爬着,偶尔对面开来一辆车也是慢慢的交错而过,红红的车灯就象两个大大的桔子。很想问大家一句话:难道当年的英雄们就是在这种恢蒙蒙、湿漉漉的鬼天气里生活和战斗的吗?想起车上没有老山参战老兵便闭上了张开的嘴。
好不容易走完上坡的路程,雾也稀薄了许多,车开始往下坡走,走一段后便见到路旁有一个装修齐整好象是饭馆的木屋,便叫司机停下休息一会继而方便方便。没想到在这里我们遇上了一位对我们这次老山行很有帮助的热心人李大明,也就是这山野饭馆的老板。这位四十岁的李老板听说“烈士的妹妹”是专程从北京赶来为烈士扫墓的很是感动,他主动提出为我们义务当向导带我们上老山,这样这次老山行便多了几分行程的方便和内容上的精彩。李大明骑摩托车走在前面引路,大家决定先去天保口岸再去漫棍洞最后上老山!
神秘的漫棍洞
从天保口岸返回后,李大明便把我们带进了这个叫漫棍洞的怪石林立的神秘的大洞。从“燃烧的血”上已经知道了这是战时的前线指挥机关,是老山作战的心脏和首脑,在图片上已认识了它的基本的样子但却没想竟是这样的畅阔和深遂。
洞的入口处有一水泥礅子,上写着“提高井惕”四个红漆大字,一看就是“真迹”因这“警”字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写的。在洞里李大明带大家边走边介绍,说里面某处是师长住的地方,某处是无线电室某处堆了沙包什么的……李说他十八岁就当民兵支前了,这洞在部队撤后他曾经多次来过。我与司机到处寻找当年的遗迹和遗物,发现了很多块状电池,知道这是无线电机用的,还见到许多罐头盒、破军鞋、鞋垫什么的,虽是垃圾了却仍然感到很亲切!想想当年这里戒备森严、穿着绿色军装的荷枪实弹的兵们在这里紧张而忙碌的样子,就有了一种莫铭的冲动,再看看眼下这破败萧条的模样,心里总有一种丢失了东西的感觉,丢失了什么亦说不清楚,也许是一种精神一股民族的气质或一段民族的脊梁吧?唉!
麻烦的老山军营
从漫棍洞出来转头向东南疾驶不一会便拐上了真正上老山的路,在路口鹰雕路碑旁又照了合影像继续前行,这会儿是越往上走路越陡峭,而当上了老山主峰下的路面的时候就更加险峻了,只见路两旁的山间灌木丛生、翠竹挺拨,路旁边时儿冒出几块“雷区.严禁入内”的警示牌,那上面的骷髅和骨头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终于到了老山驻军营地了,远远的哨兵便作停车的手势,车停下记者上前交证件请哨兵放行,哨兵要求出示所有人的有效证件,这一下就来了麻烦了,因向导李大明没带任何证件。烈士妹妹拿出记者证并又展开巧舌功夫,哨兵同意请示连长,不一会出来便说“不行”原因不明。记者说,不是说有证件就可行么?怎地有证还不行?并说自己是专程从北京来老山的记者,请哨兵再请示连长,哨兵无耐只好再去,一会出来还说“不行”。烈士妹只好让步提出向导李大明不去,请再请示,哨兵无言只是忙不迭的摆手,那神情就象要他去见个大老虎似的。经烈士妹再三再四恳求后,小伙子终于壮起精神低着头小心地迈着步子去了,又一会搭拉着个脑袋出来又说“不行”,这一下大家都火了,但也无可奈合!
无可奈何之后终于想起了任排,这位当年的尖刀排的老排长一定有办法吧?想不到任排竟把电话打到了这连的指导员那里,可不巧的是那连指手机关机,又是一个无可奈合!记者又请哨兵把接听的手机交连长听,请其斟情定夺,这回哨兵说什么也不去了,态度坚定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乌呼,没法了,上老山缅怀英烈、体验战争气氛的感觉真难!真是难于上青天了!爱国主义热情在这里有何用呢?这个顽固的始终不露面的大架子的连长!很想说一句:我当兵时你还是小孩子一个呢!但既是老兵就应该知道军队的规矩这才象个老兵,终于没有说出来!行了,打道回府吧!
又没想到刚要上车时从营里走出一位班长,班长把大家的证件拿去又看。
这班长浑身充满了精神的气宇,在这精神的气宇里却处处透着一种精明和干练,炯炯的眼神澎发着这个时代的年青人所具有的智慧和灵气,但在这智慧和灵气中又时时显现了一个军人所应具有的谦虚和宽容。这人品使我想起了当年在这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忽地便生出了一个当年这里全都是这样青春而能干的军人的想法!难怪那时的我军岂能不打胜仗呢?
果然这班长没说几句便放我们进去了,呵呵,这可爱的老山班长!(完)
纪念碑前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