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步兵第367团1营那怀地区进攻战斗

[复制链接]

81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632
帖子
841
主题
81
精华
0
积分
1024
威望
1024
金钱
10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2
最后登录
2015-6-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26 2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步兵第367团1营那怀地区进攻战斗(1979年2月26日)
概述

1营那怀地区的进攻战斗,于2月26日8时发起攻击,经13多个小时激战,夺取了敌
人部分阵地,摧毁火力点25个,毙敌55人,我伤46人,亡20人。
一、地形

那怀地区位于和安县城西北5公里处,四面环山,形如盆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
盘点内有7座独立山石,各自平地拔起,互不相连。山势陡峭,洞穴较多,灌木丛
生,便于隐蔽。各石山间均为水网稻田地,平坦开阔;诸石山互为依托,易攻难
守。战区内诸高地编为1至12号高地。10号高地居中,该高地为南北走向,有3个
山峰。第二个山峰的北部有个东西贯穿的山洞,高30米,宽45米,长80米,经过
加修可屯兵储粮,汽车能直接开进洞内。10号高地北侧有条东西向的简易公路,
从355高地东侧向南与高(平)朔(江)公路相接,交通比较方便。那怀村北有条
东西流向的小河,可以徒涉。
二、敌情

那怀地区原为越中央备用广播电台所在地。10号高地石洞内装有大型通讯设备,
有生活用房,东西两洞口处有大型发电机3部。东侧洞外有油库和机修厂房,西洞
口外有抽水站,石洞周围有30余米高的天线杆42根,有高压输送线路。在东顽东
侧有军队通信学校1所。由武装人员100余人看守。据战前和战中通报,越346师师
部率1个加强连也在此地。敌人利用石洞、岩缝构筑工事,设置火力点,在土山筑
有堑壕、交通壕和A字形工事。在1、2号高地和公路两侧埋有大量防步兵、防坦克
地雷。各山洞之间构成纵横交错的火力网,企图据险扼守。
叁、决心部署

1营在25日17时从西南侧攻占了311高地,发信10号高地附近的通信设施,判断敌
通信站在该地。此时,师前指转军首长命令立即发起攻击打下通信站,并注意保
护通信器材。1、3连即由10号高地两侧攻击,战斗1小时未能奏效。当晚在311高
地及两侧无名高地转入防御。26晚6时,师团命令1营(欠炮连)配属团100迫击炮
连、82无座力炮连、369团9连、369团3营炮连,消灭那怀地区之敌。1营受领任务
后,叶歆昌营长和加强该营指挥的陈副团长组织各连连长、通信股长及炮兵股长
到现地侦察地形、敌情,研究打法,组织协同。主攻方向选在10号高地西侧。其
具体部署是:3连加强1连3排、5个无座力炮班、4个重机枪班、3具火箭筒担任主
攻,从9号高地(此高地敌人已撤)两侧突破,首先夺取3号高地,尔后从西北侧
向7号高地发展进攻。连指在9号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1连(欠3排)加强重机枪
3挺、82无座力炮2门担任助攻,首先攻占那怀和东顽东侧无名高地,尔后夺取8号
高地,向7号高地发展进攻。连指在那怀南侧无名高地,发起进攻后随连主力进至
东顽东侧无名高地。2连加强重机枪2挺、82无座力炮2门为预备队,配置在311高
地东侧。团炮群在311高地西侧无名高地南坡和圆顶山占领发射阵地。步兵第369团
指挥所率9连在311高地。1营指挥所在311高地东侧。
四、战斗经过

6时15分,营指先后到3个点勘察地形,明确阵地编号。7时30分左右陈副团长和叶
营长正在311高地东北侧组织战斗,师团首长几次来电话催促赶快发起攻击,营即
令各连跑步回去组织进攻。
8时,团炮群向10号高地的3个山峰、东顽东侧无名高地和8号高地实施火力准备,
击中8号高地东侧小石山下之弹药库,燃烧爆炸45分钟。3连和1连利用炮火掩护即
开始接敌运动和发起攻击。
3连2排和1排在连炮火掩护下,从9号高地西北侧分左右两路迅速向2号高地进攻。
3排攻击10号高地。1连3排为连预备队。2排越过一条小河,发现西南侧之1号高地
上有工事,并有散兵活动,要求炮火歼灭射击,陈副团长回答1号高地上可能是友
邻。当2排进至公路东侧一线时,5班遭到右后侧之敌倒打火力袭击,5班副班长迅
速从侧翼接近火力点用手榴弹将其歼灭。2排准备越过公路向2号高地射击时,遭
到2号高地敌火力拦阻,排长负伤,前进受阻。加强2排指挥的副指导员刘国琰令
5班就地以火力还击,他趁敌火力为5班吸引之际,带4、6班迂回到2号高地东侧进
行侧翼攻击。他们以突然的动作冲至第一道堑壕,并剪断敌人两条通往1号高地的
电话线。敌人退至第二道堑壕。6班正要继续往上冲击,数个敌人向6班反扑过来
。六班长张桂先冲上去用刺刀将第一个敌人刺死,余敌依托堑壕顽抗,我4、6班
即用手榴弹与敌展开壕内战斗。经一番激战,毙敌12名,4、6班冲上第二道堑壕
。这是,1号高地之敌从西南侧向2号高地进行反冲击。营指判明1号高地敌情,要
求炮火支援,炮兵连指挥员说不明确阵地编号,无法射击。连指令1连3排9班从1号
高地东侧向增援2号高地之敌攻击,支援2排夺取2号高地。9班在前进中受到1号高
地之敌火力压制,并两次触雷,伤亡4人,被迫自行撤回。1号高地之敌从2号高地
西侧山脚向我2排反击。2排以猛烈火力毙敌4名,击退反冲击之敌。这时,3号和
8号高地之敌对2排进行交叉火力压制,该排处于叁面火力夹击之中。营指要求炮
火支援,炮连仍以不明阵地编号,怕误伤自己为由,未能实施火力支援。2排只能
依托第二道堑壕与敌对峙。随2排方向进攻的1排利用炮火掩护,迅速通过开阔稻
田地进至小河一线。原计划向8号高地攻击,因该高地弹药库还在爆炸不能接近,
他们即顺小河溪向8号高地西侧移动,在移动中受敌1、2、3、8号高地火力压制,
全排被压在宽约2米,深约1米的河溪里,近两个小时抬不起头来。副连长叶普俊
和机枪连副连长黄克川负伤,伤员和战士全泡在水里。此时,该排无法进展,即
边就地抗击敌人边以火力掩护2排战斗。3排从9号高地西北侧稻田地向10号高地北
侧运动时,遭10号高地及其北侧洞口之敌火力封锁,伤亡5人排长黄国琰组织火箭
筒和82无座力炮连续摧毁敌4个火力点,部队继续向前运动。在距洞口约120米处
用82无座力炮向洞口连射8弹,因里边用米袋屯垒,铁门只被炸开一条小缝,洞内
传出惊叫之声。3排此时也受到敌火夹击未能再进,便就地对抗。营指第叁次要炮
火支援也同样没要到。主攻方向形成对峙。3连令预备队1连3排从9号高地东侧加
入战斗增援3排。进至9号高地东北侧小竹林地带时受敌10号高地火力压制,没有
进展。至此,3连共歼敌38名,该连也伤亡30余人。终因敌人居高临下,地形又对
我不利,主攻方向受挫。
1连(欠3排)在我炮火准备后,按1、2排序列从圆顶山出发,沿那怀村前乡村大
道向东顽东侧无名高地攻击。进至敌阵地前沿时,遭到8号和12号高地敌人火力封
锁。连长夏国文组织60炮、82无座力炮、重机枪以火力压制敌人,掩护1排迅速向
右迂回占领无名高地右侧山脚。2排从正面以班交替掩护前进的方法步步逼近,使
敌人受到我前后夹击,一举歼敌15名,占领了无名高地。1连乘胜向8号高地方向
发展进攻。当进至东顽村东北侧开阔稻田地时,遭敌10号高地及其东侧山洞、油
库、通信学校叁面火力夹击,先后伤亡16人,前进受阻。
10时50分,营指根据主攻方向受阻,助攻方向顺利的情况,决心变助攻为主攻,
使用预备队2连从1连方向加入战斗。团首长为争取主动,加快进攻速度,令1连先
以1个排的兵力攻占通信学校,然后再沿12号高地向8号高地进攻;以积极的行动
牵制敌人,支援3连战斗,使3连摆脱被动局面,并协同3连向10号高地西侧洞口攻
击。12时40分,1连1排便向通信学校攻击。13时30分攻占通信学校。当1排转向8号
高地攻击时,遭12号高地和10号高地北端突出部之敌火力压制。该排因兵力、火
力不足,被压制在校内,只能依托校舍抗击敌人,无力再进。
13时30分,团首长见上述决心未能实现,便令预备队2连从那怀村西侧加入战斗,
向10号高地东侧进攻。当2连进到10 号高地洞口200米处,受洞口、发电站和10号
高地南侧上石山突出部之敌火力阻击,进攻受阻。营连多次组织火力压制敌人均
未奏效。
至此,3个连均处于与敌对峙之势。又经两小时激战仍无进展。团首长认为1营虽
已突入敌防御纵深,但无有利地形依托,部队伤亡较大,得不到后方及时救护,
又无强大炮火支援,继续战斗对我不利;又担心天黑后遭敌夜袭。15时30分即令
该营在炮火掩护下撤出战斗。
3连于17时撤回311高地,1连于19时30分撤回;因2连未撤出,1连又进至那怀掩护
2连后撤。21时30分2连才撤回进攻出发阵地。该连在进攻时伤亡6人,撤出时伤亡
21人。部队撤回后,即转入夜间防御。
敌人乘我撤出战斗之机连夜逃走。

五、主要经验教训

在那怀地区进攻战斗中,1营指战员积极勇敢,顽强战斗,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
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取得了部分战果;有不少班、排战术动作和歼敌手段运用
得很成功,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然而没有完成歼敌任务,把“瓮中之鳖”放跑
了。这次战斗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策的教训,这里着重总结后者。
(一)没有发扬夜战传统。

纵深战斗,要善于组织昼夜连续作战,尤其要敢于利用夜暗与敌近战,才易达到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相反,这次是早征晚归,避免夜战。25日下午就组
织连队打了一下,天黑收拢转入防御。这就使敌人更加加强了准备,得以有计划
、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进行抵抗。26日,经一天战斗已突入敌防御纵深,控制了
公路,基本上分割和包围了敌人,如能继续组织夜战,作些必要的调整再攻,扬
长避短,可收全歼敌人之效。可惜指挥员只顾虑敌人夜袭,不珍惜一天的战果,
天黑就撤出战斗,使敌人乘隙逃走了。27日再战已是“空城”。
(二)没有选好突击点。

进攻战斗,突击点的选择是战斗部署的首要问题,指挥员必须用心选择。一般原
则是选其弱,避其强。这次战斗,主要突击点恰恰选在敌阵地之强点上,一突进
去就陷入“口袋阵”,主攻受阻。后来,连、营预备队加入战斗也都遇到敌人的
强点,因而没有起到加强攻击的作用。反之,助攻方向的突击点选到了敌人的弱
点上,攻击则因而成功。但由于团指挥员没有采纳营指变助攻为主攻的意见,1连
(只有两个排)没有得到必要的支援,反而要他们前出支援3连,因其兵力薄弱也
受阻。这样,全局则陷入被动。没选好突击点的原因,一是指挥员对敌人利用就
地拔起的石峰群,分散而多方向、多层次的配置兵力和火器的情况不了解;二是
营的战斗组织工作还未做完,即在上级的催促下仓促发起攻击,因而对突击点的
选择缺乏认真的侦察和判断。
(叁)没有组织好协同。

在整个战斗进程中,组织协同是指挥员的中心任务。这次战斗中,步炮没有协同
起来。炮兵以“不明确阵地编号”为由,在10多个小时的战斗中一直未能支援步
兵战斗,这是说不过去的。营团指挥员有责任使其“明确”,炮兵指挥员应主动
去“明确”,就是没有阵地编号也,也能以炮火支援战斗。
(四)没有使用好预备队。

这次战斗,营有两个连(2连和369团9连)的预备队,兵力不算小。只是没有使用
好。9连没用上,2连用晚了。且加入战斗的位置选择不当。该连如果从1连方向加
入战斗,就会取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作用。然而却选在了敌人防守较强、地
形十分不利的位置加入战斗。结果不但没有增强突击力,更有效的打击敌人,反
而自己还吃了亏。
(五)没有采取包围战术。

经过前几天的作战,那怀之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我完全有时间采取迂回包围
、先围后打的战法将其聚歼。可这次却是一面攻击、多点突破,结果分散了兵力
,又没围住敌人。
作者: 盛越  华岳论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81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632
帖子
841
主题
81
精华
0
积分
1024
威望
1024
金钱
10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2
最后登录
2015-6-21
2#
发表于 2004-4-26 23:1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步兵第367团1营那怀地区进攻战斗

[这个贴子最后由射天狼在 2004/04/26 11:18pm 编辑]

越346师师部率1个加强连也在此地。
    让他们跑了 ,有点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06:05 , Processed in 0.0907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