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YOURNET.CN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测量的心得乱弹

[复制链接]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3148
帖子
99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9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8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8-10 22: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用WM60AY进行测量,前后断断续续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两天看了论坛上各位朋友的发言,觉得有些东西跟大家讨论一下:
1、测量音量问题,在条件一样的情况下,放大器输出越大其实可以得到越高的S/N比(与环境噪声相比喇叭的输出大了),精度也越高------------前提当然是测量环路中每一个环节都没出现过载。
2、近场测量基本与环境无关,但近场测量受单元口径的影响,导致某一频率以上就不准确了。具体可参考电声技术书刊中对于圆形活塞振动板的远、近场分界点的讨论。
3、近场测量中,并不包括音箱前障板效应的影响。合成的时候要考虑这样的情况。
4、远场测量:非消声室的远场测量通常有好几种方法,例如MLS方法加时间窗、脉冲加时间窗、扫频加时间窗方法和类2PI空间法。远场测量的标准距离通常是1M。
后两者的介绍暂略。前两个的方法基本相同,馈给被测元件(例如扬声器)一定内容的信号(例如MLS的伪随机噪声或脉冲信号),用MIC检测,经电脑分析后可得到脉冲响应(注意此时还没有考虑室内反射物体的影响)。此时可以明显在时间轴上看出房间各墙和天花、地板的反射,我们可以把时间窗设定在反射前,排除掉反射的影响,然后进行FFT分析,得到被测元件的频域特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实与音量无关。
由于时间窗的问题,频率低于(1/窗口宽度)的结果是不准确的,甚至不能起参考作用,在实际测量中,由于测量房间的长、宽一般比高度的数值要大,因此受房间高度的影响最大。在我家2米八的高度,测量单元高度调整在1米4。测量话筒距离为1米时,可以算出首次由天花板和地板反射的声音到达MIC的时间比单元直接发出的声波到达MIC的时间要长5.75MS左右,因此低频测量被限在1000/5.75=173HZ左右,这是理想状态,我一般只考虑其300HZ以上的结果。如果是倒相箱,问题要复杂一点,倒相管在200HZ附近仍有一些输出,但它们对比起单元的直接声输出也是有延时的,或许会对测量的结果有些微影响,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进行FFT分析的时候,也有个窗口类型,通常方形窗口的精度最高,但带外干扰也最大,一般用的是COS(HANNING)余弦窗口以获得抗干扰和精度的折中。FLOYD TOOLE在一篇文章中提到FFT的低端精度并不准确的问题,我猜想与这窗口类型也有关。
5、瀑布图其实也是从脉冲响应中转换而来,通常脉冲响应的拖尾越干净,则中高频的随时间的衰减越快,瀑布图看起来也越干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6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05547
帖子
1520
主题
6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6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6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3-8-10 23:2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测量的心得乱弹

imxp前辈,说得有道理,我的单元曲线基本上200以下的曲线没有参考价值,我看过一些有名的扬声器厂家提供的频响曲线低频端大都也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厂家尚是如此,我们业余测量就更难保证低频段测量的正确性,所以我觉得,单元的低频段是否可借助其他的手段校音达到目的。像我手里的f5中央是个相位活塞,近距离的测量的精度就更难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10236
帖子
417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6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5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3-8-11 12: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测量的心得乱弹

非常感谢imxp前辈交流经验!基本同意前辈的意见, 应对各初学者有很大帮助!期望imxp兄多多指导!我也用了speakerworkshop差不多一年了, 感觉上测量的关键并不是技术应用, 而是理论基础, 没有理论基础测量就无准确性可言。 在下的测量方法和概念跟imxp兄极为相似, 应该都是来自老外网站吧? 有了imxp兄指导我就不用烦怎样用我那初中的中文水平和一知半解测量理论写测量文章了, 迟迟不起笔就怕误导了别人, 就望imxp兄能在百忙中多发几张贴帮帮大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0597
帖子
626
主题
4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0-20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3-10-23 10:5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关于测量的心得乱弹

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2 18:07 , Processed in 0.0937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快速回复 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