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1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站老帖]重庆八一野战排《橡胶林的集体回忆》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034
帖子
57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7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3 17:0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重庆八一野战排《橡胶林的集体回忆》(一)      作者:小五阿哥、大头来也、远山的呼唤、风牌575、洪兵、章护士                 编辑:大头来也   这是一个奇异的团体,他(她)们有着共同的军绿色背景,都曾就读于重庆八一小学。1979年他(她)们秉承父辈的血脉,踏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为祖国的安宁和尊严而浴血奋战。一个学校有几十人同时上战场,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在那场战争中,他们的优秀同学和战友——张秀渝永远地长眠在了那炎热的土地上。《橡胶林的回忆》的作者“风牌575”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6年过去了,他(她)们四散在祖国各地。   2004年10月,他(她)们重聚在嘉陵江畔、浮图关上。他(她)们共同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回忆那26年前的往事……   (回忆还在进行中,此次贴出的仅是部分回忆,许多人忙于生计尚未动笔,希望看到此贴的战友们赶快行动,留下真实的历史,留下青春的风采。风牌575的《橡胶林的回忆》独立结集,文中从略)   2004-11-1118:40:09小五阿哥(时任13军直属地炮团二营指挥连无线排无线通讯兵。)   风牌等:我想看你们的越战经历,每人每天来一段如何?我给你们开了个头。记住以日记的形式:   四连山的黎明静悄悄的,天际边还残留着几颗星星。红河面上的晨雾浓浓的,身旁走过111团的哨兵。新一天的进攻就要打响了,此时却显得异常的宁静,“谁在抽烟”火光一闪,我看见了一个年轻士兵的脸,被烟熏的黑黑的,却带着一种深深期望。                           摘自《越战日记》   2004-11-1321:40:29小五阿哥   79年2月20日,越南保胜地区,182高地   傍晚。战斗刚结束,我们被撤下来修整。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大家都没说话,我们炮兵前线指挥所是由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联合组成的,我们的“头”是昆明军区直属炮团的副团长,名叫张连海,51岁,个子不高,脸又黑又瘦,一眼看去,找不到半点职业军人的机敏和果敢,倒是流露出云南老头特有的固执和暴躁,我和他的直接冲突纯属偶然。当时战斗刚刚打响,他命令我低姿进入一个较为暴露的掩体,可我不知是因为过度紧张,还是由战争所造成的一种愤怒的宣泄,我提着冲锋枪大步走了过去。“妈的,你想找死?老子毙了你”他大声叫着。我看见了“头”那张扭曲了的脸,和指向我的一把五四式手枪。出于本能,我迅速地端起了枪,“哗啦”一声上了膛,就这样,我们对峙了几秒钟,过后我觉得有人劝开了我,可我的头一直是涨的发昏,我知道和他算是结上了“页子”了。可结果却是出乎我的意料。昨天,我们接到了上级的指示,前线观察所将分成两个分队,各配属一支步兵部队,这样,我们只得和昆明军区的战友分别了。“头”是最后一个跟我道别的,他走到我的面前,重重的拍了下我的肩膀说:“小兄弟,我们都是军人,国家的利益为重,我的党委给我的任务,我得负责,我得为我的战士的生命负责,原谅我,我希望我们能在凯旋的时候再相见”他紧紧地拥抱着我,一只手在我的背后轻轻地拍打着,一串滚烫的泪水沁湿了我的脸胛,此时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泪水终于落了下来,带着一丝莫名的委屈,第一次毫无顾及地失声痛哭起来。两代军人的泪水就这样简单地落下了,两个男人的泪水就这样轻易地融和了。他走了,在一个山头上,他远远地朝着我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诺松空耶”(越语:缴枪不杀)我也朝他使劲地挥动双手,狂叫着:“宗堆宽宏毒兵”(越语:解放军优待俘虏)。我怀念昨天,我期待凯旋。                           摘自《越战日记》   2004-11-1508:59:25大头来也(时任13军38师炮团榴弹炮2营4连侦察班班长。)   那年20岁,任38师炮团榴弹二营四连侦察班长。这些是回国后追记的,日子记不准了。   1978年12月×日,晴   子夜,队伍出了昆明火车站,乘卡车向南开进,乌龙般的车队默默地飞驰在广袤的滇东高原,没有雄壮的军歌。车上的战士们一语不发,心思重重。我抱着冲锋枪坐在车尾独自闷想,不时地透过车篷缝隙向外张望,夜色朦胧中,隐约可见一片汪洋,稀落的星光在湖面跳荡,暗忖:莫非是声名赫赫的五百里滇池?一股伴着水露的凉气扑面而来,心渐渐被吸引了去。   车移景换,远处剪影似的景物引人遐想,思绪活了起来,不由得将肚里知道的那些云南名胜一一胡乱往上附会,“这像是白塔,那也许是大观楼,前面会不会看见石林?还有苍山洱海蝴蝶泉?……”,他日若能活着回来,一定要美美地看个够。   天亮了,车队在公路上急驰,路上人马稀少。阳光下的高原格外清丽,湛蓝的天空映衬着白云,云朵低得几乎可以举手够着。一排排笔直的杨树夹着道路沟渠,纵横交错。偶尔见云南独有的窄轨小火车玩具般在林间穿行,细细的笛声,细细的轻烟。如果不是奔赴生死难卜的战场,简直可以说是大地神游。   一天的行军一晃而过。   2004-11-1613:40:30大头来也   1978年12月×日,晴   中午,抵达滇东南重镇——鸡街,强烈的日光下浑身燥热,镇上的行人都穿着衬衣汗衫,不时有卖冰棒的吆喝声,忽然明白这里已靠近北回归线,北方此时正是寒冬凛冽,这里却暖如夏日,北方的麦苗尚未返青,这里已经开镰。赶紧将身上厚重的棉装悉数褪去,一阵凉爽、轻松。   晚霞映红天空的时候,地貌有了变化,峰峦叠嶂,连绵起伏,车队逶迤在个旧市外的红土高坡上。个旧市,一个很怪的名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因多锡矿又称“锡都”。放眼远眺,红霞辉映的红土几近血色。山谷中,掌大的个旧市中,一泓墨绿的湖水像翡翠嵌其中,红的土,绿的水。   部队不进市区。车龙缓缓向峡谷中行驶,进入了热带雨林,千奇百怪的草、木,姿态各异,多数叫不上名,仅识得毛竹,棕榈,路边的野草足有两米高。   天黑得很快,漫山漫谷笼罩着浓浓的迷雾,神秘兮兮,露珠挂满了眼眉,车灯使劲向前照射,试图拨开雾幔。眼睛只能看见几步远,车行如爬。走了不知多远,一股异味冲鼻,锡矿味。我们在一个劳改矿区扎了营。   2004-11-1601:31:47远山的呼唤(时任空5军蒙自场站81分队战士。)   小五、大头:我近日己累得疲惫不堪,实难从命,就连上网都已成奢侈,况哪能如二位之妙笔,洋洋洒洒。容我先“偷工减料”暂传上当年记实,权当引子,待得空时再做补丁。我一当兵就在空5军云南蒙自场站,15天的交战期间,前5天为首长的米八直升机做专机保障,之后在军区前指和滇南战线上往返穿梭。“枪林弹雨”肯定是谈不上,只是“特工队”烦人。战前蛮以为将血洒疆场,不曾想却 “溜达”了1个月。由于处在中枢位置,所以我可能是在战线上见到和听到八一小学同学最多的人,如秀渝、林华、风牌、毛丹、毛珊、宗海鹰、张华、王力、张力威、万麻子、蒋声凡及卫战海的姐夫等人。   大头:你所在的地理位置是滇南,个旧锡矿山另一侧就是蒙自,你看见的窄轨铁路是法国人留下的“寸轨”,比滇越铁路“米轨”还窄(内地是准轨),坐“寸轨”从鸡街上个旧山,可以从第一节车厢跳下撒完尿再爬回第八节车厢。你驻扎的营地战时我还去过。   2004-11-1613:46:51大头来也   1978年12月×日,阴   三连有个新兵哭了好几天,怕上战场,也不参加训练。连、营干部反复做工作,没用。团政委亲自做工作,说:“给我当勤务兵,我在你在”。还是不行。无奈,只好遣回原籍。原籍县人武部坚持不收,称:“我们革命老区从来没有送去的兵又退回来的”。遂又返回部队,留在连指导员身边当勤务兵。我班的两个新兵也很紧张,成天追着我问这问那。我也没打过仗,只看过电影上打仗,上战场谁不紧张?既然摊上了,只能义无返顾,总不能让人耻笑为懦夫,令家人蒙羞。但愿命大。   2004-11-1708:15:30大头来也   1978年12月×日,晴   部队在矿区战前整训一周多了。早晨,朝辉驱散了迷雾,空气分外清新,幽深的山谷里鸟鸣叽叽,泉水咚咚。我站在哨位上,环顾四周,高山仰止,林木葱茏。前面清清的小溪上横着一座石桥,今天是这里赶圩的日子,赶圩的老乡三三两两地往来石桥上,笑声朗朗,他(她)们背着一色的竹篓,穿着各样的服饰,扎绑腿的;系百褶裙的;缠头布的;戴牛角的……,五彩绚丽,分不出谁是什么民族。红河州杂居着哈尼、彝、苗、壮、傣、瑶、回、拉祜、布依、僳僳等等14种少数民族。复杂的山形地貌滋生了复杂的民族,他们有各自的文化习俗,现代化的步伐又将他们溶汇在一起,想象不出他们如何交流,如何和睦相处。   今天我算明白了为什么说‘云南十八怪,鸡蛋串起卖’,原来是用一簇稻草将鸡蛋裹一个扎一节,扎十节为一串提着卖。   云南老乡管解放军叫“大军同志”,我最喜欢听的一句话是:“大军同志,这是病号的面条”,用地道的云南方言发音是:“打军痛止,责斯丙好低命跳”,好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6003
帖子
16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1
最后登录
2014-8-24
15#
发表于 2007-12-10 19:0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终于看见13军的战事资料,激动中! 我父亲也是13军的,79年被留守看营房,没有上战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719
帖子
815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6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22
最后登录
2014-8-24
14#
发表于 2007-11-27 10:1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战友的帖子更精彩系统了。 请问身体还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13#
发表于 2007-11-27 08:3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老站依旧在,只是因为年纪大了,走路很缓慢,远不如新站年轻力壮跑得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0177
帖子
42
主题
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25
最后登录
2014-8-24
12#
发表于 2007-11-27 04:0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face=黑体][/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1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5754
帖子
231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18
威望
18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2
最后登录
2016-3-3
11#
发表于 2007-11-25 12:2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怀念老站,怀念老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2219
帖子
54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6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7-11-24 15:3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感谢英雄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675
帖子
134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8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5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7-11-24 15:0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看完要顶 老兵您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8#
发表于 2007-11-23 23: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谢谢老兵把精华转了过来,老坛中精华贴很多,单靠我一个人慢慢的转,劳动量很大哟。 再次感谢老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7034
帖子
57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7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7-11-23 17:2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重庆八一野战排《橡胶林的集体回忆》(四)      作者:小五阿哥、大头来也、远山的呼唤、风牌575、洪兵、章护士                 编辑:大头来也   另只眼睛看越战之吃、喝、拉、撒、睡、穿、行等(十)   话(画)说当年炮兵侦察员怎样确定目标   常言有“炮打翻山”。炮手除了直瞄射击,是看不到敌目标的,要准确命中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外的目标,只能靠侦察部队提供的侦察计算成果装定标尺,完成射击。   炮兵侦察部队的作业流程大体是:   1、测地员。使用经伟仪等仪器,测量确定明显方位物的大地坐标和海拔高程,以及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此项程序一般在战斗前准备完成,(明显方位物指不可移动、明显的物体,如山峰、铁塔、古塔、古树等);   2、侦察员。发现敌目标并确定其坐标和高程、观察炸点;   3、计算员。根据测地和侦察数据等射击诸元,计算并确定火炮的炮口方向、仰角和装药量。   那么,炮兵侦察员怎样确定目标?   炮兵侦察员确定目标大体为两种方法,一是目测;二是仪器测量。   目测法就是凭训练经验和识图能力,看准目标,在地图上戳一个点,量出坐标和高程(军用地图上有一圈圈的高斯等高线)。此法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速度快,误差大,因为13军驻川,长期山地训练,在越南这种山形地貌明显的山地戳得还比较准,要是在大平原作战我就可能抓瞎了。   仪器测量法。讲此法前先介绍侦察班的人员装备。侦察班编制5人,主观察点3人,侧观察点2人,主要装备有:望远镜、指南针、计算盘一套,我用;方向盘2部,主侧观各1部(见图);电话机两部,主侧观各1部;被复线(电话线)一大轱辘;56-1折叠冲锋枪2支,主侧观各1支;还有一根红白相间的标杆和一只50米的卷尺。就这些吧,够复杂的。   铺陈完了,讲核心内容。什么是仪器测量法。先看图,看图好说话,麻烦大家多滚动鼠标。  A主观察所  B侧观察所  C标杆  D敌目标  E已知方位物(地图上标明的,或测地排提供的)   一、设立观察所。   抵进前沿,当然是在步兵后面,也有深入敌后的,我差点就轮上,这是后话。抵进前沿,选择一个视界好的高处做主观察所,架一部方向盘(简称主观,图中A点),尽量隐蔽,谁都喜欢打观察所,一打就瞎。遗憾的是我没上观察所体验生活。79年以团为单位组织射击,观察所被我入伍时的老连队--团指挥连把持了,新单位的营长把我们连侦察班放在炮阵地做阵地保障:确定阵地坐标、赋予火炮射向,有点像替补队员。只有一次差点替补上场,2日22日,打甘塘的前一天,38师指挥炮兵的副师长带人抵前侦察,遭遇越军,指挥部等不到侦察结果,决定派侦察员深入敌后侦察,任务下到我班,要我和无线班长做好准备。后来命令取消,说副师长带着侦察结果回来了,免去了一次我当英雄的可能。按说我没资格说观察所的事,但那些上过观察所的老兵懒得来说,我来胡说,把他们激出来,好在是只说理论,不谈实际。   选好主观察所,再视地形在左侧或右侧几百米外设立侧观察所,架一部方向盘(简称侧观,图中B点),两观察所之间铺一条电话线。为什么要设立侧观?是要让两个观察点A、B和敌目标D形成一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算出主观A至敌目标D的距离,后面要介绍。在团指挥连时配有一支高炮部队用的一米测距仪,那家伙笨重得像一支迫击炮筒,精度不是很高,却可省了侧观。不知当年实战中用的怎样。后来听说有了激光测距仪,现在可能更高级了。   二、测量主侧观之AB间的距离。   面向侧观,在主观左侧或右侧几十米处插一标杆(图中C点),以方向盘机身为基准点,用卷尺量出AC距离。将两方向盘互相瞄准,刻度盘归零,再同时转向瞄准标杆C,量出两个夹角∠BAC和∠ABC度数(密位)。这样,在三角形ABC中,根据已知条件两个角和一条边,运用三角函数公式,什么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定理,在计算盘上扒拉转几下,加加减减,就求出了主侧观AB的距离。   计算盘是一种机械计算器,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铝制圆盘上标有密密麻麻的刻度,还有两个指针式的透明塑料片,就像一个钟面,可惜当年没有私藏一个做纪念,不能给大家出示图像。这玩意远的速度和精度不及现在的计算器,但比我们刚下连队时翻对数表方便多了。现在的侦察兵都用电脑了吧。   三、测量主观察所坐标和高程。   有了主侧观AB两点距离,将两部方向盘瞄向一个已知坐标和高程的方位物E,量出两个夹角,求出AE的距离,算出主观A的坐标。   已知方位物是推定其它位置坐标的重要参照,国内的军用地图一般有完备的标注。79年我们用的是越南60年代的中文军用地图,出国前,我怕到时候犯迷糊,将越方的主要高地、山峰做了标注。可是2月19日转移阵地到越南,阵地设在一个小坡地上,周围高山环绕,阵地是隐蔽了,我却拿不准方位,带了两个兵快速跑上最近的一个山顶,核对已知方位物,还差点和几个搜山的步兵火并,他们拣来越南头盔戴着,幸好他们先喊口令,才避免了误会(后来上级紧急下令,不准穿戴越军军服),下山后被副营长一通训斥,怕我们有个三长两短,影响阵地保障。   打下甘塘后,有一次转移阵地,阵地坐标交给营长,营长说不对:阵地明明在公路旁,你这却和公路隔着一座山头,你们给我上山重测。我说这条公路可能是在地图之后建的。排长也有些迟疑,天色渐暗,他担心遭遇敌小股部队,问我对这坐标有没有把握。我很有把握,因为公路旁的山头就是一个明显方位物。排长建议打个试射,结果据说电话那头传来步兵嗷嗷叫好声,正好命中一个高机阵地,高机轮子飞上了天。战后,我们营记集体三等功(当然不会因为这一件事),我被赏了个三等功。   一得意就扯远了,言归正传。   算出主观A的坐标后,还要计算高程。方向盘A点的水平面与方位物E点有一个俯仰夹角(同样高程时夹角为零),在脑子里将A点的水平线与E点的垂直线相接,形成了一个立面的直角三角形,根据方位物E点的高程,算出主观察所高程。将主观察所坐标和高程报告指挥部计算班,接下来准备捕捉敌目标和炸点。   讲军事变成了讲数学,我讲明白了吗?   四、捕捉目标并确定其坐标和高程。   捕捉目标,测量和计算不难,无非是前述的那些函数公式,不再赘述。麻烦的是,你怎样才能通过电话,让另一端观察点明白,要捕捉的目标是哪一个。因为所处地点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各地方言不同,你要借助目标物附近的明显参照物给他描述清楚。由于目标距离很远,透视关系不清,往往你看见的参照物与目标的上下左右关系,在另一观察点看完全不同,甚至可能不在一座山上,如在上图敌目标D下加一个F点,主观A看F点在目标右侧,侧观BF点在目标左侧。这比现在电视娱乐中常看到的“你比划,我来猜”游戏难,要靠训练中大量的磨合,锤炼语言,达到默契。有兴趣的话,两口子拿着手机在户外试一下,相距300来米,各指一个远处的目标物,看对方能否找准。别看是长期生活在一起,没有专门训练也难默契。   五、最后说速度。兵贵神速,所有上述操作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炮兵侦察的最高速度有一个传说,说当发现敌炮口火光一闪,到炮弹落地爆炸之前,完成所有操作,并开始反击。   在训练中观察炸点,白天,要求主侧观在一个炸点烟尘尚未散尽前同时捕提住,并将方向盘十字刻度瞄准。夜间,闪光三次必须瞄准。   为了速度,侦察员计算加减法也与常人不同,一般人从右往左算,便于进位,算完再从左往右报数。侦察员是直接从左往右算,边算边报数。   架方向盘,从三角架下肩、到调整水平、再瞄准一个目标,只须几秒钟,我的纪录是几秒不记得了,反正很快的,属于团里标兵级的(不够谦虚哦)。   好了,差不多啦。写东西累,这点玩意憋了两个整天。上述介绍的是70年代的炮兵侦察,如今科学发达,有了更先进的测量仪器、计算仪器,还有预警侦察机和卫星,炮兵侦察已不知先进成怎么样啦。           54式122mm牵引榴弹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7-29 08:54 , Processed in 0.1085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