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绿色记忆) 飘荡在南疆上空的硝烟已散去近10年之久,当无数戍边军人走下战场后,无不对曾经的战火青春而回首,无不对逝去的战友而缅怀,无不对远去的炮声而沉浸。 网络时代兴盛的今天,这些活着走下战场的军人的网名可谓战火的烙印极深,或以参战地点为名,如:“扣林山阵地”、“那拉”;或以惨烈的战斗为名,如:“563高地”、“79长排山”;或以参战的军兵种为名,如:“工兵”、“老山通信兵”;或以南疆军人的象征为名,如:“老山兰”、“木棉花”;或以捍卫祖国尊严的寓意为名,如:“界碑卫士”、“护卫军旗”;或以参战的年份为名,如:“难忘79”、“难忘1984”。如此等等,这些参战军人的网名具有鲜明的战争痕迹和战争特征,其内中所含寓意深刻,充分显现了他(她)们作为曾经的参战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显现了他(她)们作为曾经的参战军人的铮铮铁骨,显现了他(她)们作为曾经的参战军人血火青春的回忆。 然而,在网络中也有将10年南疆对越自卫还击战称之为“越战”。我无意考究定义“越战”一说的出发点,但却对此不可理解。以“越战”等言长达10年之久的对越作战,轻则是知识空缺的表现,重则是对为捍卫祖国尊严而战的南疆军人名誉的损害。对不了解那场南疆10年烽火的一般网民而言,尚可宽谅。但对亲历那场战争的老兵而言,却实属不该。话虽重,道理却浅显。 众所周知:越南抗法战争胜利结束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中期(1961年5月至1975年4月),美国出于分化世界政治格局(用武力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及实现其全球军事战略目标(与前苏联进行全球战略的争夺)、扶植南越傀儡政府(从地理环境上可威胁中国),悍然出动海空及地面武装部队侵略并占领越南,史称“越南战争”,也称之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简称“越战”。这就是历史上称为“越战”的含义。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随意打开各种搜索引擎,输入“越战”二字,进入眼帘的所有与“越战”相对应的内容,均是反映美军侵越战争,也都详细叙述了国际惯例称之为“越战”的始末。 我军自1979年至1989年,为了打击越军武装挑衅的嚣张气焰,消除其在我边境地区的军事威胁,维护我边境地区的和平环境,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在有限的区域内,进行了有限地自卫还击的军事行动。此后,又进行了长达10年之久的边境地区防御作战。 对此,我军1979年初所被迫采取的军事行动,称为“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简称“自卫还击战”;1980年至1989年我军在中越边境地区所采取的收复失地、地区防御的军事行动,包括收复扣林山、收复法卡山、收复老山、收复者阴山及1984年5月后老山地区防御作战,简称为“两山轮战”。 综上所述,这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两场战争。一是非正义的、肆意践踏他国主权的侵略战争;一是正义的、捍卫国家主权的反侵略战争。二者性质截然不同,概念不可混淆。绝对不能将早有定义的“自卫还击战”、“两山轮战”以“越战”取而代之! 无论是曾经为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征战沙场的军人,还是热爱军人、关心那场卫国战争的网民,在时隔20余年后,以“越战”而称之,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历史知识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对战争正义与非正义性质的混淆,不能不说是一种概念上的误导,不能不说是对10年间数十万参战军人名誉的不尊重。 请慎称“越战”! 郑重声明:本文绝无针对任何人,仅就事论事,就现象而坦言,请勿“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