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看待战后的生死情结fficeffice" /> 在中越之间曾经发生过的一场延绵10年的边境战争,如眨眼一般,已划过了二、三十年。 已故的英烈长眠在广西和云南的边防线上,活着的参战人员从当年的青壮年步入了如今的中老年行列,并有了第二代或第三代。但经历过血与火和生与死考验的人,无论是军人还是民兵,都因那场战争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拥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常人难以理解的战友情怀,他们已将自己热血和青春融入到了那片广袤的红土地中。不管他们现在身处何地,都将一辈子魂牵梦绕那里而无法释怀,甚至包括他们的亲人。 他们忘不了1979年的ffice:smarttags" />2月17日,30年的风风雨雨和起起伏伏,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是同志加兄弟的一列火车,瞬间走上了针锋相对、反向而行的轨道上,然后又走进了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线中,绕了一个大弯的历史,跟人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中越双方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沉重的代价。 战争本来就是流血的政治,而最大的政治莫过于国家的利益。当政治上的问题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随之而来的就是武力的彰显。人类的战争,依靠的是人类的主观能动和客观践行,战争机器一旦运转,人类的生命也将接受牵制,而体现生命存在长短意义的、首当其冲的,是那些手持武装工具战斗的人,以及管理这生命的人,当然也有许多被战争覆盖和波及的人。 在风云多变的矛盾世界里,政治并不是永远的晴天,因此,战争的阴影也就会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头顶。政治涉及的面越广,战争的波及面就越大,生命的补充与替换速度也就越快。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看待战争,褒扬的意义、描述的过程、打造的结果,会完全不同。战争是残酷的,现时代的战争不仅仅只限于真枪真炮和流血,商战、经济战也异常激烈,但牺牲和战利品的概念,却永远不同与枪炮之下的血腥战争。我们作为曾经的军人,对于战争的概念,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人的生命的存亡之战,而人的生命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可宝贵的,尤其是现在的人本社会。 当军人为了一份职责和一句誓言,听从国家的号令,义无反顾地冲出营盘的那一刻,他们便开始了用自己的青春与鲜血,铺就起了让更多人继续活下去的道路。这样的人,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或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他无愧于军人的称号,他就应该得到活着的人们的敬重、称颂和缅怀。 去看看那些长眠的烈士吧,他们的生命早已定格在十七、八、九到三十来岁的年龄时间段上,就算身后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模样,就算是政治格局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模式,但这些都不是英烈们被遗忘的借口,更不是英勇事迹被淡化的理由。 随着当年参战人员逐步进入老年化的行列,生命的里程将日益短缩,情感与回忆交织在一起的怀愫,将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深刻。人为可以封闭公路的流畅,却无法封闭心路的驰骋。阻挡顽强军人的冲锋,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被消灭,要么被俘虏。 前段时间或确切地说,是2月17日,在对越作战30周年到来之际,许多曾经参加过战斗的老军人、老支前民兵,有组织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边防线上,瞻仰30年前为国捐躯的战友和同乡,但行为遇到了许多不同的境遇。 1、有的地方采取的是阻、堵的手段加以干预。分级下发文件,分层召开会议,分批传达精神,强调阻拦工作,顶回一切“纪念活动的申请”,并严厉阻止一切动向和苗头,生怕“军人”聚众闹事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2、有的地方采取的是缓、防的方式加以劝说。走家入户查看情形,软疏硬通思想趋向,装模作样理解当年,生拉活扯滞留域内,就担心自己所管辖的地方会出现任何麻烦而不好向上面交差; 3、有的地方应用的是顺、扶的策略加以疏导。从民政部门拨出一定的经费,或亲自组织、或包旅游团,并亲自制定和制作标语横幅,购买香纸蜡烛,成全众多“军人”祭奠战友的心愿。 军人是长城,你拆不了;军人是长江,你档不住;军魂就是举头三尺的神灵,你敬重他,他就庇佑你。和谐社会需要的是和谐的理念去指导我们的工作,温总理倡导的“暖心”政策,将在2009年的大环境下,主推我们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 眼看今年的清明节就要到了,还会有许多“军人”和“支前民兵”,以及烈士们的亲属,会前往边境祭拜英魂。地方政府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军人的战友生死情结,想出一些行之有效又和谐暖人心房的工作思路,顺应人们正常的心理走势,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做些善事,不要再发生某报纸《赵占英烈士的母亲因贫困,二十年后才在地方民政部门的资助下看到儿子的墓碑》这样的事情。英雄要得到理解,英雄的亲属更应该得到关怀。理解别人所换来的最终结果,就是被别人理解和支持。 在动荡的世界里,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再爆发,军人随时都有可能去冲锋陷阵。在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国度里,依然需要有更多的英雄能为国家而洒热血、捐躯体。当军人的战友情结被无情地屏蔽与否认之后,当军人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刻骨铭心的情意遭受抹杀和嘲讽之后,英雄的献身精神必定会在日后大打折扣,尤其是在独身子女普及的今天,淡忘过去就是轻视今天,就是忽视 “居安思危”,就是鼠目寸光地抛弃明天,长此以往,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谁来保卫妈妈?谁来保卫她(他)? (庞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