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详细, 很真实,我有一个同乡就在这个侦察大队中.他是123师侦察连的,所以没有后来在无道村遇包围的经历,由原文中\"师属侦察连编为侦察一队,由367团侦察排与369团侦察排及其他配属兵种合编为侦察二队。\"可知,他是文中所述的第一侦察大队,与他们在半路分手了.他也有一篇回忆录,血站还能找到,叫\"南疆侦察记\"前半部所述的经历都很相同.可以互相印证. 这一段很让人惋惜: \"我们接着继续跑步前进了几百米,在接近无道村村口的公路。向右侧分岔有一条乡间土路,我拿出地图判定:此处到扣屯(312高地)距离约六七公里,如果沿那条平坦的沥青公路走的话,不仅到扣屯的距离远了(沿公路到高平市仅5-6公里,再从高平市拐个大弯到扣屯又有6-7公里)许多,而且通往高平市的公路显然是越军防御的重点,越军无论如何不会轻易让我军进入高平市的。 按当时我对地形判断及敌情顾虑的大小分析,我毫不犹豫地带前卫班沿着岔右行的土路前进(这是侦察兵“避重就轻”原则使然),并且已经走出了300多米。这时,温科长及大队部的多数人已来到了岔路口处停下,他们通过对讲机把我带的前卫班又全召回到岔路口处,并命令我沿大公路搜索前进。我据理力争,向温科长提出了个人的看法:走右边的土路到扣屯不仅距离近,而且敌情顾虑小(我经过观察,土路前方至少一公里内仅是稻田、村庄、坡地、河流等无险可守),而走大公路,不仅距离远一倍多,更重要的是敌情顾虑太大,公路是越军防御的重点,从寿强村头我军坦克被损严重的惨状就可看出。温科长对我的建议不屑一顾,右手扬起手枪,说:“我命令,沿公路前进,你们必须立即执行,你带前卫排前出搜索前进!”说着手上拿着手枪在我的头顶上晃了几下,言外之意我很清楚,如果不服从他“走公路”的命令的话,挨枪毙都有可能!我本来仍想向他陈述走土路的好处和走公路的弊端,结果他把声音提高八度:“钟排长,执行命令!”,他手上握的手枪在我头顶附近晃得更厉害了。 我此时心里暗暗叫苦,顿生一阵悲哀:心想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懂得,敌人已有两个警戒组前出这么远警戒,说明前面必定是防御重点或伏击阵地,仅凭我们这90多人就直闯敌人的伏击阵地,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而现在我们的温科长却这样不加思考就武断下决心,后果肯定是惨重的——非但不能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还可能葬送上百官兵的宝贵生命! \" 这个大队在无道村遇袭,正如作者所言,是温科长的指挥失误所致,只考虑如何交差,不尊重一线人员的判断,可谓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以致于后来越军所言,解放军士兵确实勇敢顽强,但军官太差.. [此帖子已被 射天狼 在 2009-6-23 15:55:4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射天狼 在 2009-6-23 16:04:2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