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军魂215转发在战盟论坛的,因没见42军的网友们把它转这里,又觉得此贴内容难见,所以特转血坛,以见各路野战大军征战高平的艰难历程中,一个42军军级干部的风范。 这是一位参战老兵的真实经历,在那段血与火铸成的青春岁月里,有无数年轻的烈士留在了永恒的战地前沿。从烽火中走出来的老兵,永远不变的是一颗铁血丹心。这是一篇用真情写就的颂歌,浓浓的生死情意和至死不渝的忠诚感人心扉。通过前辈的叙述,让我们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父辈们的付出,体会人生最难得的生死与共的真情,感动伟大民族的自强不屈。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尘封的岁月,铭记英雄所付出的一切! 作者:东山大侠——出生于太行山东麓,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入伍 追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二十八天自卫还击战期间,曾任军政委勋励的警卫员,在我和首长两次同时负伤的情况下,成功掩护首长转移,保证了首长及时准确指挥。火线入党,荣立二等功一次。为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计划在今年二月十七日与大家见面,因身体欠佳,文化水平确实有限,敬请谅解。回忆战争的目的,提醒后人及思想落后的人们,了解昨天,珍惜今天,明白现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怀念英烈,爱护功臣,与时俱进,创建和谐社会。 自卫还击战三十周年,我已博冠华发。此时此刻,衷心祝愿我的首长及战友们健康长寿!家庭幸福!现在人老了,回忆己成为习惯,特别是昔日在一起打过仗的战友更是思念,在此我为牺牲的烈士们哀悼。) 亲爱的战友及亲人们,三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已冲出国门,跃身于血肉横飞的越南战场上,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激战二十八天。死神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招手,两次负伤的我们,穿着血腥弹洞的军服,忍着伤痛,挎着手使余热的武器,迈着坚定的步伐,双手捧着上帝的恩赐,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于三月十六日十一时,回到了自己的国土水口、龙洲,受到祖国人民的夹道欢迎。 还击作战,因素有三。一是国际关系,茫茫西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二是国内开放与中美建交越南不满。三是越苏建交攻柬,称王称霸。驱赶我华侨,扰乱我边民,多次制造******************件,挑起事端,成为中越战争的必然。* 一九七八年十月中旬,我们奉命向广西边境开进,经过五天的行程,终于到达广西龙州县,并宿营在龙州机修厂。此地距越南约四十公里,山多地少,交通不便,路面狭榨。农耕工具原始,水源贫缺,农业较为落后。少数民族较多,汉族较少,会讲普通话的人少,但也不标准,听起来很吃力,语言勾通较为困难,文化素质不高,信息闭塞。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与汉族不大一样,少数民族凝聚力很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是当时当地的基本概况。我们军警卫连的任务是保卫首脑指挥机关的安全。站岗执勤接触首长较多。从这一点上来讲,警卫战士的思想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身体素质、军事素质、作风建设等方面都要过得硬。那天下午,全连集合,要求全连战士做好战前思想准备:一是写参战决心书;二是三分四固定;三是保守军事秘密;四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好公差勤务工作。那时,写参战决心书,我心里没数。因为我没有打过仗,不知道怎么写,后来我问了班长、排长、连长他们。连长说,他也没打过仗,就按照电影【英雄儿女】里王成说的话写就行了。所以我在决心书中写到:“为了祖国安宁,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战场上死而后己,语言代替不了行动,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请连首长看我的行动吧”!连队根据我平时表现以及军事训练成绩,决定我由六班副班长升为班长(兵头将尾)。积极带领全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切按照连队规章办事,按条令条例办事。那时给家里写信,不能说准备打仗的事情,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说,要保守军事秘密。我给家写信说:“我们部队野营拉练,地址不详,等我回来后再与家里写信联系。”(可我没想到其他连队两个老乡给家写信时透露了真情,搞的我家里人心慌慌,小道消息很多,真是害死人。母亲每天都在家里庙里烧香阖头,两个膝盖都跪成老腱,保佑我的平安)我们连队在龙州驻训不久,连长找我谈话说:“你跟政委当警卫员怎么样?你愿意吗?你考虑考虑。”而后我根据全班战士的思想状况,招开了班务会,把连长找我谈话的内容向全班战士进行公开,征求大家的意见。由于平时我对大家管理严格,要求比较高,生活训练中互帮互爱,全班团结意识很强,大家不同意让我走,我考虑了三天。第二次是连长指员两人找我谈话。我说:“警卫员工作我没干过,干不好了怎么办?再说全班也不同意,我有点为难。”随后指导员强调说:“你先不要想干不好怎么办?你要想干好了怎么办才对,你再想想。”第三次是连长、指导员和老警员郭德林,三人一起来找我的。郭德林先对我说:首长看中你了!叫我们来做你的思想工作呢。我连忙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指导员说,连里今天第三次找你是首长的意思。随后连长说,根据你的军事技术和骨干思想表现,连里决定:你接替郭德林警卫员工作,你的班长工作由副班长接替,晚饭前交接完毕,明天开始新的工作。就这样我愉快的当上了军政委的警卫员。首长很朴实,身材不高,穿戴没什么讲究,说话和气,没有什么架子,对工作认真负责。当初我跟着首长学到了不少东西,有几次早上活动时他了解到当地的一些民情。如:四季气候变化,昼夜温差,梅雨季节。民族风俗习惯,工农业生产,能源交通,文化素质,人均收入等发展情况。当时,我对首长了解这些情况并不理解,很随便的向首长问了一句:“咱们问这些有啥用”?首长很和气的对我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不了解民情那能行呢,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谁给我们吃的喝的,不都是咱老百姓给的呢,打仗靠什么,靠老百姓的支持,人民是靠山”。我们这个部队,之所以能成为,“战必胜,建必成,”就是这个道理。你不懂,还年轻,以后你会知道这个道理呢。根据这些民情,首长指示号召部队积极开展民情教育,将【三大纪侓八项主义】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贯彻于部队。帮助群众做好亊,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俢整道路和房屋等爱民活动,受到当地群众对子弟兵的热切称赞和大力支持。对此,我很受教育。 龙州一带被称之为,喀斯特地貌,与越南地貌相似。根据山岳丛林地自然条件,针对越军防御特点,进行野外模拟训练。班排进攻,被定为主要课目。新兵训练则是射击,投弹,利用地形地物。单兵进攻,采取以老带新的训练方法,尽快提高新兵作战技能,提前为进攻做好准备。下部队期间,有机会首长就让我去参加训练。有时还让我做示范,我投弹最好成绩为六十四米。射击每个练习都是优秀,特别是冲锋枪一百米距离,三十发子弹,打六个点射,全部命中胸环靶。班用轻机枪一百米胸环靶,五十发速射,全部命中胸环靶。观看后,首长带着笑容,他自豪地对下属首长们说:“看我调的这个警卫员怎么样,大个子一米七八,军事技术没说的。”逗的下属们哈哈大笑。这些,我是亲身体验的,因为经常跟随首长下部队,检查工作较多,很少在办公室听汇报,这是首长多年来的工作特点。但他下部队,老是连参谋干亊都不带,总是说,咱们一起去就行了,不需要那么多人,兴师动众,不搞形式主义。还不准我提前通知要去的部队,担心部队提前做好准备,劳命伤财,虚而不实。只有到实地现场看看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撑握笫一手资料。那一次下部队,检查团职干部、战前思想准备情况,我们到了距该团一华里的地方、就提前下车了。本应该我走在前边、首长随后,这样我可以提前向团首报告。可是首长说:“咱们是下来检查工作的,他在前边、我在后边跟着,这样他能亲自看到一些情况。”当首长走到该团哨位时,被哨兵卡住,不让他进。我随后跑上前去,向哨兵介绍我们的称位,哨兵不相信,并用电话向上级报告了情况。哨兵让我们在此等待。然后,小声问我说:“你带着武器押着他,他这么小的个子,这个年龄犯了什么错误?”我听后哭笑不得。只好向他重复了我们的称位。这时,里边不远处有两个人,急急忙忙向哨兵这边走来,当团长、政委看到我们后,边跑边训那个哨兵。对此,首长,当着团长、政委的面,表扬哨兵做得对,认真负责做得好。亊后被部队传颂为佳话。 他重视战术训练,特别是师、团、营、连进攻战斗,从下达口述战斗命令,到战斗实施,兵力部署到火力配系,战斗协同到后勤保障,各个进攻阶段的情况处置和应注意的问题,他都很清楚,并且出口成章。但他满嘴都是山东老土话。他对我说:“战术训练就是敌我双方打仗,看谁的点子多,头脑灵活,思路清楚,了解各种武器的战斗性能和配置,会用兵,会指挥,最后谁就胜利了。这是我们自己设置的情况,设置的越多越好,真正上了战场,好处就大了,就能适应各种条件下的战斗喽。现在打仗和过去不一样,过去炸日本鬼子的炮楼,晚上几个人就给他炸了,一个晩上炸他好几个。现在的武器先进多了,部队都是机械化了,指挥员头脑一定要清楚,可不能马虎,战场上马虎那就麻烦大了,所以要多学些战术有好处。”我听后很受教育和启发。 那次,我们陪同吴副总指挥,去看我军师团两级,山岳丛林地进攻演习,到达目的地后,分別各占各的山头,他们看的是师进攻阶段的组织指挥。我们看的是团进攻组织指挥。并充当师给团下达命令,内容大致是,当前越军的防御态势,兵力部署,火力配系等等。任务明确后,我们一路跟随团、营、连进行观听。当我们随营爬到无名高地半山腰时,首长一脚踩空,被树藤办住滑了下来,我随手将首长托住,他对身边的下属说,小杨会打拳,我们现在也是在演习!逗得大家都笑了。到了山上,上气不接下气,两手都是泥,听着营长的口述。当听到情况处置的时侯,营长由于紧张,漏掉了配属负责保障的一个连。此时,首长很耐心的对营长说:“见到我不要紧张,不要害怕,稍休息一下再讲,咱们都是一个部队的嘛。你在战场上,见到真正的敌人,那不就更紧张、更害怕了吗?”营长满脸汗水、连连点头说:“是!请首长放心,我一定记住首长的话,战场上,我一定多杀敌立大功!”下山回来的路上,首长笑着问我:“小杨今天看到这些,有什么感想?”我说:“咱们进攻的队形太密集,一有情况,都跑到一堆去了;战士背的东西太多,跑不动;要是这样的话,有两挺机枪,就可以对付我们一个营;孤军作战,一点也没有,班排战术都没有。”司机小高(山东人)笑着说:“小杨当过班长,学过点战术是嘛。”我没吱声。随后首长说:“小杨今天没有白来,还能看出点问题来,以后遇事要多动脑子,多学习。”听到这句话,自我感觉挺自豪的,很受教育。 首长常说,古人说的好,“养兵千载用兵一时,人马未到粮草先行”。打仗的确是这样,那时他对后勤保障很重视,对全军参战各种车辆油料,*支*药、食物供给等军需物质保障,都要认真查看。曾几次对后勤军需部门,三十三野战医院战地救护等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都依依给予解决。战前准备工作十分忙绿,大小会议不断,检查工作事事在先。工作确实很辛苦,保卫首长安全,手*时时不离身,寸步都要前后跟;乘车开门又关门,下车开门再关门;路上还需多观察,安全笫一挂在心。健康时刻不能忘,生活一定要保障。吃的喝的用的、穿的戴的洗的等等,想方设法给予他保障。晚上睡觉,我们俩各自躺在自已床上,把白天的情况,进行随便交流。战场越语喊话:“缴*不杀,快出来,不要怕,你们被包围了,快投降,不投降就消灭你们,我们宽待俘虏.”成为我晚上的必俢课。个别晚上的时候,还叫我把白天的检查情况写成报告后他来修改。有时参谋干事写的材料他阅改后让我手抄,从中我也学到一点点东西,因为我的文化知识本来就不高(农村交白卷的高中生)脑子笨。所以首长有意让我学习一些东西,我非常理解和感谢。 第一次去边境实地观察敌情。由于我们到边境时间不长,对边境一带的地形道路不熟,敌情不了解。在去边境水口桥的路上,我思想有点紧张,首长嘱咐我,“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沉着,千万不能草木皆兵,乱打枪,一定要看准了再打,不能当孬种!你在前边坐着,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情况,不要打瞌睡,遇有情况,向我报告,保证咱们车上四人安全。”我说,没问题,请首长放心。到达目的后,我们三人分成两班,由两个边防军,带着我和首长,按照正常换岗的样子,进入了水口哨所。水口桥,是中越边境贸易的通道口,我边防驻军为一个营。该桥长约四十多米,宽约六米多,为水泥桥。桥面中间,画有一条二十公分红色中心线;越方桥头两侧,各有两个暗堡和工事,桥下大小有六个桥墩,水的流速很急;越军三人为一班哨,活动频繁。而我方桥头右侧,为两层观察岗哨楼。 第二次是七天后,我们和另一个作战参谋,直接到了边境水口,三个人化装成边防军上岗的样子。排着队,首长在后我在前,参谋排在最后边。进入我方桥头岗楼,对越军桥头哨所,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观察。情况和上次不大一样,这次越军桥头岗哨,就一个人。于是,我征得首长同意,独自一人带着武器,抽着烟,装着站岗的样子,到桥中间红线这边来回走动。其目的,就是观察对面哨兵有什么反映。此时,身高约一米五六的越军哨兵,向我走来,他站在红线那边,用手势比划着,给我要烟抽。我抽出一支烟、放在红线这边。他伸伸手、又收了回去,不敢拿,看上去挺可怜的样子。他随后比划着,让我把那支烟弄过红线去,我随手把那支烟丢了过去。他拿到烟后,高兴的跳了起来,又给我要了火柴,点着烟吸了几口,笑着脸向我比划,大概意思是说,你是新调来的中国哨兵,我点点头,他飞快的跑向越方哨位了。我回到观察楼后,他们都为我捏了一把汗,问我害不害怕?我说:“没什么可怕的!我的个子比他大。”他们都夸我是好样的!有胆量! 第三次实地观察水口桥右侧一带情况。在水口桥右侧一带,约十五公里处,一个小山头,就是我们的炮兵观察所。那天上午,一个炮兵参谋,带着我们,都卷着裤腿,往山上上,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山顶。通过一天的观察,越军防御前沿,地势相当开阔,十分平坦宽广,纵深有一座A字形高山,水口桥公路,沿该山左侧通向越南高平。公路右侧,纵向我方还有一座石山,山上大约有一个团的兵力,正在抬着木板、圆木等建筑材料,构筑防御工事。山下A字形工事较多,面向我方的山腰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山洞,可以容纳一定的兵力兵器,形成强大的火力网。 第四次实地观察水口桥右侧一带情况.是在五天后,我们陪同军区炮兵首长,直接到该山上去的,发现还有少数越军,还在搭建防御工事,其他情况和上一次的情况差不多。这次的主要目的,看看在水口被选定为突破口后,各种火炮的配置位置。下山后,在回来的路上,首长又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在这一带发起攻击,有利于我们步炮、步坦协同,摧毀其火力网,从而达到快速突破,快速向纵深发展攻击。但越军修筑防御工事,不可低估。这一带,很可能是越军重兵把守的地方。”首长和参谋听后,高兴的为我鼓掌。尔后,首长对我们说:“观察地形敌情,要把自已听到的,看到的东西,加起来分析,力争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以思考,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突破口选择在水口,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我们几次去观察的目的。”说到这里首长又问,“你们怎么不吭声了?”哈哈哈大家都笑个不停。因为我们听得入了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这时一天的疲倦顿时消失了。 边境一带,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越双方存在亲戚关系。他们那边两家人结婚设宴,还要我们这边的亲戚参加,并且互相交流有关情况。多条山间小路,通往越南,很多当地边民,对那一带的小路很熟悉,找向导翻译都不成问题。所以我们的侦察部队,利用这一优势,晚上进入潜伏,获取了大量情报。那次,一二五师,大个子侦察参谋,带三名战士,在越军眼皮下潜伏两天,旁晚抓了一个活的,被越军发现,大个子参谋‘光荣’了。三名战士押着俘虏回来,从俘虏口供中得知不少真实情报。首长指派杨副参谋长,晚上带队出击,凌晨三点钟,成功将大个子参谋的尸体弄了回来,肠子都在体外露着。我们大伙发誓:一定要为参谋报仇! 南宁授令后,二月十二日傍晚,机要参谋和我在宁明机场接到首长,晩上九点多钟回到龙州,整整一个晚上都没合眼。第二天首先给司、政、后三大机关明确任务。下午迅速招集各师、直属团、配属我军作战部队的首长,进行传达部署。会上明确了首长们的各自代号和分工,下达了进攻命令。我军的任务是:直捣高平。突破口分别为:水口、布局两个方向。兵力部署:布局方向,由一二六师首先从布局方向突破,打开口子。军直坦克团(含四十三军配属的重型坦克)代号铁岭,配属一二四师搭载步兵,在一二六师打开口子的作用下,沿途向高平方向,发起猛烈进攻,一路为进攻先锋。尔后,一二六师再与一二四师以梯次作战方式,一路轮番进攻。水口方向,则由杨副军长,率领我军一二五师和配属的部队,实施突破后,沿公路向纵深发展进攻,并与一二六师在靠松山会合后,转为预备队向前跟进。炮兵由军指挥部撑握指挥,对越军防御前沿和纵深实施火力急袭,压制摧毁敌火力,支援先头进攻部队。空军前指小组配属我军,指挥部设在布局村,军区前指设在五一五高地“炮兵观察所”伴随我军指挥。 会议部署完毕后,首长对我说:“要打仗了,把我们的东西整理整理。”我整理后,连队叫我领回新枪正在进行擦拭,这时首长问我,“怎么换新枪了?”我说连队叫我领的,每人一支枪。他一听就发火了,“把你们连长叫过来!”尔后转身进入房间给我们连长打电话,连长跑步过来。他问连长:“你们警卫连每人一支新枪是真的吗?”连长回答说:“是真的,包括炊事兵都有一支新枪。”首长说:“警卫连是保卫首长的,打仗什么时候才能用上警卫连冲锋?你知道吗?你要那么多新枪干什么?炊亊兵抗着锅头带着枪,怎么做饭给你们吃?新枪好不好使用?用不用矫枪?战士对手中武器,能熟练撑握吗?战场上有的是枪,你知道吗?”连长回答不上来,尔后连队,迅速恢复了原来的武器配备。但是,我对这支铁把新冲锋枪挺喜欢,首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便问:“喜欢这支枪吗?”我说喜欢。“那你就用这支新枪吧,明天下午,咱们一起去矫枪。”那天下午矫枪,三次都不理想,看样子、首长有点担心,当我第四次调高准星,射击效果挺好。首长叫我多打几次点射,最后一次点射,三十发子弹,六次打完,全部命中胸环靶。随后我把靶拿回来,自己亲自验靶,看到密集的弹道后,数了三遍,三十个窟窿,首长高兴的笑了,他说:“这家伙我可放心了,战场上要节省子弹,一定要看准了再打,不要乱打瞎打,把自己暴露给敌人,不能当孬种!”晚上睡觉前,又反复问我,对这支枪使用,心里有数没数?射击时,有什么感觉?这支枪,可是我们俩的生命,要好好爱护。同时还告诉我:“明天上午,咱们去坦克团开进攻誓师大会,思想有所准备。”那天上午,我们到场后看到,会场是临时布置的,主席台后中央树立着毛泽东、华国锋的头像,主席台横幅写着:“自卫反击作战誓师大会”。两侧写着:“铁骑打出我军威,尖刀插进敌心脏。”首长们的讲话,非常果敢,士气高昂,大会很成功。 二月十六日上午七时,到达布局(我国边境一个自然村、我军指挥部所在地)。我们和装甲处长,炮兵处长,一二四师陈副师长等人,经过一路攀登,大约十点左右,登上五一五高地(炮兵观察所军区前指)。对越军防御要点,进行了不间断的观察。下午,军区吴忠副总指挥(地球五号),总装甲兵处:郭处长(铁岭),总装甲兵处:许参谋(铁岭A)。军区炮兵:刘副司令等人,也先后来到五一五高地。还有几个我已忘记了他们的职务名字。再有就是,我们这些警卫员和保健医生。在五一五高地,经过一天的周密观察,越军一线有8个观察哨活动频繁,每个哨大约6—8人不等,大部分是男兵,有少数女兵进出哨所,凉晒衣服、毛巾数量不等。防御前沿约800米以內,设置了竹签陷阱,防步兵雷场,防御体系具有远近结合、交叉火力之特点。总的看来地势较为开阔,地物不太复杂,道路都是山间牛车土公路,通向高平。看到这里的情况后,可以说,胸中有数决心大,情况明了士气高。入夜后,五一五高地寒冷逼人,静悄悄。我和吴副指挥的警卫员小杨、保健医生,盖着一块四方战士雨衣,谁都不敢大声说话。实质上,我们的侦察、穿插部队,在天黑以后就秘密进入了越南。首长们,借着月光,在隐蔽部里小声不断的与穿插部队秘密联络指挥。一个晚上,大家都睁着眼晴,期待着,进攻时间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