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0
12
信息监察员
今晚《东方卫视》21:20播放关于王发坤烈士高山下花环的故事以及战友们对烈士的怀念。节目时间约50分钟,敬请战友们互相转告收看。如果家中电视收不到的,可以到网上东方卫视直播看,网址:http://zhibo.56.com/17(此消息来源于参战老兵QQ群)
使用道具 举报
10
162
60
[此帖子已被 luck路客 在 2010-7-2 3:06:17 编辑过]
56
王发坤为国家献出了生命,家中的妻儿失去了顶梁柱,艰难的生活让人觉着心寒。地方政府应该为这些烈士的家属们提供帮助,让他们过上体面一点的生活,让他们有能力去看一下九泉之下的丈夫;同时也让周围的人看到烈士们为国捐躯后政府对
家属们的关心和照顾;以后,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同样会像先烈们一样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15
6
3
1
新手上路
不是“咔嚓”,是“崩掉”,无奈老兵要学会用字语。理解和谐的统一,是用如何眼光看待问题的。
那时候的军人,在现在懂的守纪律,风气是正的,识大局的。
老哥哥:
按这报道,金花嫂子也就50多岁。现在生活条件好的,会保养的,50多岁的人像40、甚至30岁的大有人在。但,金花嫂子,如果有人说她70岁了,都会有人信。
fficeffice\" />
可想而知,这31年岁月的艰辛!
王发坤烈士1978年初就确定转业并已联系好地方工作了,当党需要一个炮兵干部时,他毫不犹豫表态:“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是参军多年的老兵,上战场义不容辞!”
我曾听我父亲说起自卫还击战前,他奉命到部队去挑选侦察队的人员,父亲说因为侦察兵执行任务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受伤、被俘和牺牲,凡是个人表态不愿意的,不论再好的人选,都只好放弃。
当时,在与侦察队人选谈话时,也有一些干部战士提出自己家中有困难,不愿意去,他们也就没有去了。而,同意去的人中后来就有致残和牺牲的。
我想,那些当年不愿意去的,如果今天他们看到这样的报道,他们会不会很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呢?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10-5-30 11:51:45 编辑过]
发表回复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2 20:12 , Processed in 0.10749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