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53|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亡灵魂难安 生者泪流干

[复制链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0 01:2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一、四分之一个世纪,未得妥善安葬的骨灰
1985年原第七侦察大队一中队侦察连副连长余恒辉烈士壮烈牺牲后,部队为他追记了二等功,并派其生前所在师直工科科长李景超以及一位参谋护送烈士骨灰盒回烈士原籍广东省遂溪县。李科长等人一行抵遂当日,余恒辉烈士的小妹余贡及小妹夫(也是一位参战复转军人)正好也在县城。李科长首先去了遂溪县民政局,办理有关事宜,并要求县民政局派车送二位干部及烈士的小妹一行去江洪镇。然而,这一合理要求最初却遭到拒绝,以至于李科长等都发了脾气,大吵一架。好不容易借来专车送他们去了江洪镇,李科长等人一行看望了烈士的老母亲卢氏(时年七十岁),而骨灰盒则移交给镇民政办,并嘱妥为安葬。李科长、参谋和烈士的小妹回县城途中还遭遇车祸,险遭不幸,三人都受了伤。
此后的岁月是漫长的等待。家属等了一日复一日,一月又一月,一直等不到自己亲人下葬的消息。烈士的老母亲在儿子牺牲后,终日以泪洗面,最终哭瞎了眼睛。烈士的家属曾去镇民政办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民政没钱安葬,要葬自己去葬。就这样,八、九年的时间过去了,等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愤慨的结果:镇民政工作人员找到烈士家里,声称骨灰盒在办公室柜子里闹鬼,要求家属领回骨灰盒,不然就将其扔进海里。烈士的大姐夫无奈之下,为了不惊动岳母让她再受打击,悄悄领回了骨灰盒。他用他当时身上仅有的三元钱买了一个缸子,将骨灰盒装在里面,放在羊肠小道旁一棵树下。几年后,缸子已经被无聊的路人砸穿,烈士的大姐夫为了不让自己小舅子的尸骨暴于荒野,将骨灰收敛后草草埋葬在自己家附近的一个乱坟岗。一个小土包,高20厘米左右,没有墓碑,这就是烈士最后的栖身之地。即便是一旁普通村民的土坟,也修得比余恒辉烈士的小土堆高得多,还刻有石碑。乱坟岗与垃圾堆、石灰场为邻,多年以来,除了烈士的家人,没有人来祭拜过。
烈士的侄子在部队服役期间,1996年,部队曾经过遂溪拉练。时任师长张洪振将军托烈士的侄子,给烈士的老母亲送上慰问的礼品,以表心意。而烈士的侄子当时年轻,可能是太老实、木讷,没有告诉首长家里的情况,这一等,又让烈士的家人多等了十四年。
直到21世纪头十年行将结束的时刻,遂溪县当地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一些老兵才听说了此事。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到江洪镇那座小土堆前,表达哀思,给家属送去慰问和支持,并联名致信当地党委、政府,要求妥善处理烈士骨灰安葬问题,还烈士家属以公道。然而,当地有关部门至今没有给家属带来他们想要听到的消息,相反,当地民政部门人员还假借“国家安全局”的名义,恐吓烈士的外甥女(年仅22岁),让她不要在网上发帖向社会求助。
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为了抢回烈士的遗体,当年出境侦察分队花了一昼夜时间才将烈士遗体艰难搬运回来,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想得到的肯定不是现在这个结果。为了送回烈士的骨灰盒而出车祸受伤的两位干部,肯定也不会想到,自己尽职尽责送回骨灰盒之后,自己的战友却不能得到民政部门的妥善安葬。

二、烈士家属的生活处境
烈士牺牲后,他的兄长、姐妹仍然在世。只是,生活过得很艰难,这也是他们这些年没有到部队求助的一个原因。烈士牺牲后,一家三代人,上到烈士的老母亲,下到烈士的外甥女,都曾住在一间破落的茅草屋里,墙是用红泥土糊的。1988年,一场台风吹垮了这间破烂茅屋,烈士的老母亲无处可住。然而,民政部门却没有及时给老人家提供帮助,后来是在烈士家属自己的努力下,才修好了茅屋,一直使用到1993年,实在不堪使用为止——现在,旧茅屋的遗址还能找到,只是已物是人非,夷为平地。1993年,烈士的大姐夫为岳母建了一间砖房,老人家就在砖房里度过了晚年最后的岁月。砖房虽然好过茅屋,但也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现在,余恒辉烈士的遗像仍然摆放在烈士老母亲生前睡过的床上。老人家弥留之际,仍然怀抱着儿子的遗像,念念不忘。2008年,93岁的老人家离开了人间。在老人家生命最后几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需要不菲的医疗开销。烈士家属曾就此事找过县民政局,希望民政部门能为老人家报销医药费。几经周折,县民政局的局长才答应给家属2000元现金,也不用家属签字,就此了结。老人家晚年最后的岁月,没能得到民政部门应给予的充分关怀。而烈士的兄弟姊妹们,要么患病,要么下岗,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例如,烈士的长兄,几年前突发中风,还兼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烈士的大姐,几年前刚做了鼻癌的化疗。这就使本就拮据的经济条件雪上加霜。烈士的侄子当年接过叔叔的枪,到空降兵第四十三师侦察连服役,后因双手严重冻伤,退伍回家,但他离开部队时,没有落实伤残证明,这些年他在地方,生活也是相当艰难,目前在广州靠打工为生。在照顾烈士家属的问题上,地方民政部门显然没有认真履行优抚政策。此外,也希望部队能帮助烈士的侄子补办好伤残证明,帮助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烈士的遗物问题
烈士的家属至今有一些其它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烈士的遗物。首先是烈士生前佩戴的手表,后来没有送回烈士家中。其次是烈士生前所获荣誉的证书不全:任排长时立三等功,有立功喜报、奖章和奖章证书,缺立功受奖证书;牺牲后追记二等功,只有奖章,缺立功喜报、奖章证书和立功受奖证书。家属希望知道,部队是否还妥善保存着烈士的部分遗物。

四、烈士家属们最大的期望
1、余恒辉烈士的骨灰,能以礼移葬于当地烈士陵园。若遂溪县无烈士陵园,葬于湛江市的陵园也可以。
2、烈士的葬礼,希望能有空降兵部队的代表、湛江军分区的代表和民政部门的领导出席,葬礼能由湛江军分区部队或当地武警支队执行。
3、希望当地民政部门,今后能认真履行国家的优抚政策,不要让烈士家庭流血又流泪,拖延二十余年的悲剧再次发生。

鉴于烈士家属的弱势处境,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来自空降兵部队的支持,若部队能及时向地方政府发函施压,必然能使问题得到迅速、彻底的解决。余恒辉烈士的大姐、大姐夫都没有文化,除了雷州话以外,普通话、粤语都听不懂,无法与他们交流沟通。尽管他们脸上没有挂着眼泪,但我能看出,他们的眼泪早就已经流干了。人生没有几个二十五年,一晃四分之一个世纪就过去了。衷心希望部队领导能本着关怀烈属、追忆烈士的精神,帮助烈士的家属解决这一久拖不决的难题。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11-2-24 19:45:53 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38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387
帖子
211
主题
38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6
最后登录
2014-8-24
49#
发表于 2011-3-4 20:2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48#
发表于 2011-2-21 13:1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中国战神:
能否将此文发到烈士生前所在部队论坛,并以书面形式向该部队首长以及广东省民政厅反映?这样可能有效果。

帖子已发至空降兵论坛。情况已通过书面和老兵私人关系反映给空降兵第十五军及空降兵第四十三师部队首长。遂溪县参战老兵也给广东省民政厅发过网上信访。

现空降兵部队军长、政委、副军长、政治部主任全都知道此事,但部队处理此事进展很缓慢。而广东省民政厅则退回网上信访,将皮球踢还给遂溪县地方民政部门。

至于传媒,那就更是不靠谱。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可以说没有一家媒体有勇气来触碰这一敏感话题。社会舆论麻木不仁,道德、良知和血性被阉割,如果一个国家、民族堕落到了这个程度,那就什么都别说了,趁早举白旗将老祖宗的家业全卖光吧。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11-2-21 13:19:09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47#
发表于 2011-2-21 13:0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余恒辉烈士光荣牺牲二十五年,以往年年春节民政局都要给烈士家属送“光荣之家”对联。但到了农历辛卯年的春节,家属没有等到“光荣之家”的对联。一问,民政人员答曰:忘记了,漏发了。这个“忘记了”可真是忘得好,怎么不把吃饭的家伙也忘了算了?而地方政府在烈士安葬问题上,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动静了。这是在装孙子呢,还是在装孙子呢,还是在装孙子?!遂溪县怎么养了这么一帮没卵蛋的废物?!遂溪县的官员们,还记得你妈贵姓不?你妈,你的祖国母亲,叫中国!你的祖国母亲养育你是要你看着烈士遗骨栖身乱坟岗而不闻不问吗?!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11-2-21 13:29:3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244
帖子
12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12
最后登录
2014-8-24
46#
发表于 2011-2-15 13: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如今的ZF是如何的FB,是如何的拜金主义,要靠ZF,那还不如靠人民,人民当家作主,靠的是群众自己,现在的群众可不包括有头衔,有官职,有地位的人,反字不能提,唯一能做的是我们这些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自己人帮助自己人,大家要认识清楚,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不是人民,他们是天子,天子犯法可不民同罪的。美丽的谎言都是覆盖在残酷的现实上面,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加油,朋友们,别给命运掌握自己,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把握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597
帖子
24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3
最后登录
2014-8-24
45#
发表于 2011-2-13 22:1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DIV style=\"FLOAT: right\"> </DIV>
湖南骡子

如果情况属实,应该向烈士生前部队首长沟通,反映汇报情况.通过部队、烈士战友、和传谋一起追诉当地政府的主管民政官员的责任让烈士安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0597
帖子
24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3
最后登录
2014-8-24
44#
发表于 2011-2-13 21:5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昔日在战场上:烈士流血牺牲、今日烈属还要以泪冼脸.真让有良知的中国人心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738
帖子
90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0
最后登录
2014-8-24
43#
发表于 2011-2-11 19:1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地方官僚主义作怪,缺少道德、见利忘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9526
帖子
69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2
威望
2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9-13
最后登录
2015-8-21
42#
发表于 2011-2-11 15:5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一声叹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004
帖子
1319
主题
1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2
最后登录
2014-8-24
41#
发表于 2011-2-10 19:5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这也有一个关于烈士安葬的事例,所幸的是在战友的努力下,16年后,烈士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安葬。

漫漫十六年 烈士魂归英雄山 彭清雯 (原载:《军嫂》试刊号)

“庆玉的骨灰还在火化场放着呢,他们糊弄你哩!”

2001年8月8日,济南军区某师副参谋长、军区授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荣誉称号的一等功臣、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国防大学在读研究生孙兆群上校,在两位记者的随同下,一路颠簸辗转到了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刘庄村。这是齐鲁大地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吸引孙兆群一行来到这里的,是一位烈士和他的家庭。孙兆群当年曾在自卫反击战中任敢死队长,这位牺牲的战士,正是由他带领着冲锋陷阵但不幸倒下的敢死队员。战场上凝结下的生死情谊是穿越时空的,战友们一去已十六年了,却仍活在孙兆群心里。他怀念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尽量抽时间到他们家里去看看,看看烈士年迈的父母,问问有什么困难自己可以帮助解决。

路上,孙兆群向记者介绍,这位于庆玉烈士是在1985年12月2日云南边境的出击战斗中牺牲的,军事素质过硬,战斗作风英勇顽强,歼敌多名,被追记一等功。“于庆玉是我们连队屈指可数的-等功臣,在这平阴县大概是唯一的一等功臣”,接着,他说起烈士家里的情况:于庆玉父亲几年前去世,母亲已有80岁了,身体不太好,小病不断。庆玉牺牲后,县里按政策给他二哥在县面粉厂安排了个工作,但效益不好难以为继--总的来说,家境比较贫困……

到了于庆玉的家,推开两扇简单的木板门,孙兆群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烈属也对他这位“庆玉的老连长”亲得不得了,尤其是老妈妈,双方还没坐稳就已经和他拉呱起来。

老妈妈不跟孙兆群讲客气,她想到哪说到哪,突然问:“我让你给问的哪个事,你给问了没有啊?”“哪个事?”“把你小弟庆玉骨灰放到烈士陵园的事呀!”

孙兆群怔了一下,随后大声告诉老妈妈:“我已经跟县里、镇上负责民政的同志讲过好多次了,他们都说了尽快办好。地方领导还能哄我?再说,这事对民政部门也不是什么大麻烦,应该已经解决了……”

“庆玉还在火化场放着呢,他们糊弄你哩?”老妈妈焦急地打断孙兆群的话,“不光是你,我还让他哥去找过几次,不顶事。他姐在湖南,也专门回来去问民政局,人家说,让她写个报告还要调查研究哩,报告写了,也不顶事。”老妈妈越说越激愤,“还调查个啥?难道庆玉这个烈士还是假的?你打过仗,你身上留的那疤是假的?要是俺庆玉是个假烈士,他民政局为啥还给我发证?烈属证、立功证不都是民政局发的?共产党还能给咱发假证?共产党不会糊弄咱哩。就是他们糊弄人。”老妈妈已经泪眼朦胧了,“我都八十了,还能活几天呀?庆玉骨灰安放不好,让他一个人在火葬场……我死了咋闭眼啊?”

孙兆群一直以为,庆玉事情应该早妥了,那些民政部门的领导一个个不都答应得好好的吗?但由于工作繁忙,他确实还没有来得及亲自去烈士陵园核实。听了老妈妈说的这些情况,他无言以对,想了想安慰老人说:“共产党当然绝对不会糊弄您,人民政府也不会糊弄您,庆玉的事可能早就给办好了,可能是因为民政部门忙,他们还没跟您说。您老又去不了,不知道到底是咋回事。这样,我现在就先去火化场看看,给您一个准信儿再说。”

面对这位白发苍苍、双手颤颤、悲愤交加的老妈妈,有良知的人谁还坐得住呢?恨不得立刻到烈士陵园去看个究竟。

“请部队领导放心,一定落实好!”

孙兆群很有与当地政府打交道的经验,找来镇武装部长一起吃午饭,进一步了解情况,以免唐突行动。

席间,孙兆群详细说起于庆玉的骨灰安放问题。在战后,部队统一将烈士骨灰转交各地民政部门安葬。1986年,平阴县为于庆玉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其后烈士的骨灰盒就被搁放在该县殡仪馆骨灰堂,不知为何原因,一直未能按国家规定在烈士陵园下葬,至今已达十六个年头……

这十几年里,孙兆群数次向平阴县孝直镇民政部门反映情况:

1987年3月,孙兆群到平阴县孝直镇民政所,要求落实于庆玉烈士的骨灰安放问题。所领导表示:“请部队领导放心,一定落实好!您下次来检查就是了。”

1987年“八一”前夕,山东省举行的拥政爱民表彰大会,孙兆群专门拜访了参加会议的平阴县民政局长,再次要求尽快妥善解决于庆玉烈士的骨灰安置问题。局长表示:回到平阴县就马上过问,尽快安放好,请部队领导放心。1999年4月,孙兆群由济南到泰安开会,专程绕道赶往平阴县孝直镇,第三次向民政所的同志提出上述要求,获得的答复是:请部队领导放心走好,我们一定向上级汇报,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于当地父母官一次又一次响当当的承诺保证,孙兆群没有理由不相信。

当天中午,武装部长说他是新任到职,对以往的“历史遗留问题”不甚了解,但当即表示:只要上面发话,他愿意做具体落实工作。酒过半巡,孝直镇镇长从另一席抽出身来给孙兆群一行敬酒,陪坐。这位镇长从别处调到此地不久,对于庆玉烈士受到的不公待遇也不太相信。说来也是,将一等功臣、革命烈士安葬于烈士陵园,本就合情合理合法,为什么迟迟没有落实呢?的确匪夷所思、令人纳闷。镇长痛快地表示:尽快抽时间去核实于庆玉烈士的骨灰到底在何处,倘若确实如老人家所反映,他一定负责将此事落实。

听言谈镇长是个爽快人,记者心直口快,顺带向他反映了烈士老父亲的情况——当时已经年逾七旬、贫病交加的老汉是服毒自杀去世的。也许是觉得说出去不好听,也许是怕多给别人添麻烦,老妈妈从没有对孙兆群提起过老伴死因。详细情况是孙兆群从邻居、村民那里打听来的。老汉上了年岁,一不小心跌断了腿,只能躺在床上由别人来照顾。为了不给家人造成负担,老汉叫不懂事的小孙子拿来自己种花时用剩下的农药,一口气喝了……

老妈妈说,老伴以前常念叨:“庆玉打仗立了大功,成了烈士是咱全家的光荣,不过他那骨灰咋就没进烈士陵园哩?还给放在火化场?村里人都议论哩,难道说咱庆玉死的还能有啥问题?”

记者听了这些心里难受,想跟镇长说一说,希望能使烈属得到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照顾。客观地说,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矛盾,也有老人的心理脆弱有关,深究起来,当地优抚工作不细致、不到位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谁知,这位镇长不等记者细诉原委,一听“自杀”二字就粗暴地打断,“自杀这种事情在农村多着呢,那我们哪还都管得了?要自杀什么原因都有,什么想法都有,他自己想不开别人能怎么办?还能派人整天看着他?”

镇长这番话犹如一盆凉水,饭桌上的气氛骤然变化,记者忍不住与他争执两句,几乎弄得不欢而散。看来,对这位镇长也不能抱太大希望了,饭后,孙兆群一行人决定立刻去烈士陵园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情况。

“他家一直没交费,他是烈士,算是个照顾吧。”

原来,平阴县烈士陵园与该县火化场紧紧相邻,都位于县政府机关以南约三公里的一个小山包的西北坡,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二百米,一般人步行不需5分钟。

按照老妈妈提供的情况,孙兆群和记者直接到殡仪馆骨灰堂寻找于庆玉烈士。在殡仪馆一间三四十平方米左右的平房里,放置了300多个骨灰盒,孙兆群和记者逐一仔细辨认。查找到第十三号柜时,孙兆群叹了一声:“兄弟,我来看你了。”说完,泪如泉涌。

汉白玉的骨灰盒,这是部队统一制作的,孙兆群再熟悉不过了。记者走上前,一行醒目的毛笔字映入眼帘:“于庆玉烈士”。旁边有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是一个一脸质朴的年轻人。

孙兆群给牺牲的战友敬上一根“红塔山”,轻烟飘散,遮掩不住当年敢死队长铁青的脸色。他强压心头怒火,找来工作人员询问情况。一个戴眼镜的小师傅说,知道骨灰堂里有一位烈士,但没听说要进陵园,这都是领导说了算的。“他家一直没交费,我们这里也是经营场所,别人每年收30元,他是烈士,嗯,算是个照顾吧……”

孙兆群拨通了平阴县民政局的电话,一定要问个明白,互通身份,对方说自己“姓胡,古月胡,是值班的。”

孙兆群:“请问胡师傅,于庆玉同志是一等功臣,是战场上牺牲的烈士,他的骨灰应该安放到烈士陵园。此事我本人和他亲属曾多次向咱们民政部门反映过,为什么烈士的遗骨至今仍在骨灰堂呢?这事你清楚吗?什么?说不清?那请你找一个能说清这事的领导接电话好吗?局长能来一下更好,我就在现场等着。”

“你等着,我去向领导汇报。”对方挂机。

在孙兆群与民政部门通话的同时,记者向周围的群众了解到,火葬场和烈士陵园这两个单位同属民政局管理,烈士骨灰的安放问题根本无需牵扯其他部门。记者又到烈士陵园查看,是否“人满为患”没有于庆玉烈士的“一席之地”了?陵园里松柏稀疏、杂草丛生,时有满载石料的卡车从旁边经过,不远处的采石场轰鸣不止。陵园内安葬有九名烈士,空地上长满野草。位于烈士陵园和火葬场之间的“安息园”公墓,正在以每块5000-8000元的价格出售墓地。

火葬场的工人师傅还告诉记者,接电话的“胡师傅”就是主管他们的常务局长。

十分钟以后,孙兆群再次拨通电话:“胡局长吗?我就是刚才和你通话的孙兆群。什么?局长们去检查工作了?你不就是局长吗?请你到火化场来一趟,我等你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我不会离开!”然而回答是:“我不去。我现在没有车,有事你到局里来谈?”紧接着是对方猛扣电话的声音。

“我想到民政局要个车,结果是我推着平板车送父亲上路……”

民政局的态度如此恶劣蛮横,记者震惊又愤慨。而闻讯赶来的于庆玉烈士的二哥却说他早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他举了个例子,“我父亲趁家里人没注意喝了药,我们一发现赶快往医院送,但没抢救过来。在医院送丧不是个事,我们这里的风俗是一定要从家里走。我想到民政局要个车,他好歹也是烈士的父亲呀,我们村里人更要讲面子上好看,结果没要来,最后是我推着平板车送父亲上路,先从医院拉回家,又从家里拉到这儿来火化……”

孙兆群问:“你父亲生病受伤住医院时,村里、镇里、县里有领导去看过吗?”

“没有,就是在他发丧时村里干部来看了一下。一个小村子,谁家有婚丧嫁娶都要看看的。”

对于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民政局再抱有希望就是愚蠢了,孙兆群一行驱车赶往平阴县县委。途中,那位胡局长让武装部长打记者手机传话“这事我们民政局管不了,要找就找市里反映去吧。”

县委办公室的孔副主任接待了孙兆群和记者。孙兆群首先出示了人大代表证,要求面见县委主要领导。据这位副主任说:有的县领导出差未归,有的开会未回,就先由他记录再汇报。孙兆群真可谓不厌其烦,再次说明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并且愤然地建议,“这个吃饭不为群众办事的民政局本身就应该受到查处!”

孔副主任表态:“一定如实汇报,一定解决好。”

然而,至今又已一月有余,无论是镇上、县里,那好几位有孙兆群和记者详细联系方式的各级领导干部,又一次杳无音信了。不知他们要唬弄人到几时,不知烈士何时能够安息?

孙兆群和记者将拭目以待。

记者附言:孙兆群将自己写的信和记者写的文章一起交给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决定将此事发内参。内参经省领导批示转山东省民政厅,要求督办此事。2002年1月25日,山东省平阴县民政局陈士尉副局长一行五人来到国防大学找孙兆群通报此事:“于庆玉烈士的骨灰现已安放进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了。2001年12月29日举行的仪式,当时,县六大班子领导向烈士亲属颁发了进竭证明……”记者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孙兆群和各个方面的努力,功臣终于魂归英雄山,虽然推迟了整整16年。

相关篇目:——《十六个母亲一个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7ca4130100f962.html

[此帖子已被 子睿 在 2011-2-10 20:05:20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2 20:06 , Processed in 0.1043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