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790
- 帖子
- 187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0-12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15790
- 帖子
- 187
- 主题
- 46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183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0-12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这个贴子最后由凯旋在 2005/05/27 11:17pm 第 2 次编辑]
86年,部队完成对越作战任务,准备离滇返鲁,我和战友去文山给家人买了大重九香烟\普洱茶\和三七等云南特产.
当时我只知道云南普洱茶是中国名茶,却对普洱的茶文化了解甚少,也不懂得如何去品尝,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能感觉\回味到那浓浓的香气.
古人云:“普洱茶名遍天下”。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到唐代已成为主要商品;明代“士庶所用皆普茶”,少数民族“不可一日无”;清代入贡朝廷,声名崛起,遐迩闻名,成为华茶名品。普洱茶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思茅、版纳、临沧等地,集散于思、普一带,闻名于普洱。
早在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就将普洱茶写入《红楼梦》第63回,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亦将普洱茶写入《战争与和平》,清代文人阮福著有《普洱茶记》,其他的诸如诗歌、楹联、传说就更不可计数了……
有一首关于普洱茶的诗歌载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修的《普洱府志》, 作者舒熙盛,宁洱县贡生。 诗云: 鹦鹉檐前屡唤茶, 春酒堂中笑语哗。 共说年来风物好, 街头早卖白棠花。 读此诗,好似看到了150多年前普洱府人喝茶的情景:客堂中,宾客边品味香茶和酒菜,边谈论着风调雨顺的年景,喜气满堂。
清朝记载于普洱志书的一个传说,至今仍流传于民间,这就是孔明教导种茶树和采茶叶的传说。 清朝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这样的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鏝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该志还提到,大茶山中有孔明山,是诸葛亮的寄箭处(孔明山在勐腊县象明乡西50公里处)。 书中写道:三国诸葛亮路过勐海南糯山,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眼病,孔明以手杖插于石头寨的山上,遂变为茶树,长出叶子,士兵摘叶煮水,饮之病愈,以后南糯山就叫孔明山。又说普洱县之东南有无影树山,山上有祭风台,山上的大茶树是武侯遗种,夷民祀之。另有传说云南六大茶山之一的攸乐山叫孔明山,当地居民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为纪念孔明诞辰,都举行放孔明灯的活动,称为"茶祖会"。
普洱茶有“传统普洱”和“现代普洱”两大类。传统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直接蒸压而成,古代大多为团、饼、砖、沱等,以便于储存、保质和运输。云南晒青新茶因茶性强烈性微寒,当年生饮有伤脾胃,所以,云南民间大多习惯烤饮(烤茶)或经数月甚至隔年存放(当地俗称“发汗”)后饮用。在云南的老茶区,饮陈茶、饮隔年茶的习俗已延续数百年,迄今仍较为常见。过去,云南晒青茶因运输不便,在本土存留时间较长,茶叶经历了自然“后熟”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陈质”。它得到了广大饮茶者尤其是港台饮者的喜爱和认同,并使其发扬。
因晒青茶的自然后熟的时间较漫长,时间成本较高,于是从50年代到1973年,云南部分主产厂家进行多年的探索,这一时期推出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普洱茶”。直到1973年人工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才基本定型。它是通过对晒青茶叶进行人工后熟处理,使茶叶短期“熟化”、品质具有陈茶的某些特征。现代普洱茶也称“熟普”(用晒青直接压制的普洱茶也称“生普”),有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散茶外形条索肥壮,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汤色红浓,滋味醇和甘甜,耐冲泡。紧压茶用“熟普”压制而成。现代普洱茶现今已成大宗商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不可替代性。普洱茶无论是“生普”还是“熟普”,都具有越陈品质越佳的特点,二者茶性各具特色。品质较好的陈“生普”,香高醇厚回甘有活力,喉韵悠长;陈“熟普”香浓醇甜,温和柔美,长饮不疲。二者香型有别,均为普洱佳茗。普洱茶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有降脂、降糖、消食、和胃、健脾等功效,赢得了“降脂佳品”、“美容茶”、“益寿茶”等美誉。普洱茶因具有长期收藏品饮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而深受国内外许多“饮者”所喜爱。藏普洱、品普洱渐成时尚;成为一种独特的“普洱文化”。云南普洱茶既是饮品也是文化商品,它是华茶大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云南普洱茶的传统品种有云南七子饼、云南沱茶、普洱沱茶、云南普洱砖茶、云南普洱散茶、内外销紧茶、云南普洱方茶、竹筒香茶。普洱茶新品有普洱小沱茶、宫廷普洱、陈香牌普洱等等。在这些茶品中有“生普”,也有“熟普”,花色达近百种。
云南普洱茶具有特殊的“陈质”,以陈为贵。普洱茶的品质因制作技术(选料、工艺、储存条件)和陈化期不同,表现各异,茶质有新陈、好差之别。同是陈茶,因储存条件、储存环境不同,茶叶的陈质也不同。储藏不当,甚至毁茶。同时,云南本地出产的普洱茶具有较强产地特质,与省外、国外出产的同名茶品质风格也有不同;与中国黑茶大类中的其他黑茶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普洱茶散发着古色古香\浓郁气息的茶文化,能够把茶的世界演绎到如此境界,大概就只有普洱了。也希望,我们的生活悠然淡怡似饮普洱茶:水般清冽,茶般醇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