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复制链接]

22

主题

0

好友

22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334
帖子
280
主题
22
精华
0
积分
227
威望
227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3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 22:5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watermark]    前面有一个帖子讨论“支撑点”的问题,似有值得商榷之处。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战略、战役和战术不同的层面谈。但是,帖主的问题是在读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的文章引发的,显然,他想了解的应该是属于战术层面的“支撑点”。
    “支撑点”在军语中,多用于防御作战,是重要的专业术语。之所以叫“支撑点”,在传统的接触式作战中,对防守方而言,是因为这个点在环形防御中可以达到对一个面的控制、平衡的作用;从进攻方看,要想控制一个面,必须夺取这个战术要点,因此,拿下防守方的支撑点必然是战斗的节点。
    简单地说,防御阵地是在预定作战区域设置的,防御体系(阵地)包括4大配系:火力配系、建筑配系、障碍物配系、保障配系。二战以后,防御阵地都是根据防御纵深、防御对象(如防坦克、防空、防化学)梯次设置,而支撑点占领的一般都是战术要点,支撑点在整个防御火力配系中的武器编成、建筑特征(比如永备工事),都显示它在防御作战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在防御火力编成中,支撑点与支撑点之间的火力可以对接、侧应,同时通过点的支撑,取得对浅近纵深内的防御面的控制,因此,支撑点的火力在防御火力配系中,一般需要加强配置步兵重武器。而在支撑点的后面才是所谓“支援平台”,如曲射地炮、战役战术导弹、防空、航空等火力覆盖,以及坦克装甲的突击机动火力。
    在现代战争中,边境防线又被称为“以支撑点为核心的预警防御系统”。一般来讲,阵地防御使用的兵力较少,但是它依靠科学的配系,可以最大限度地迟滞进攻兵力,为纵深内的野战兵力机动赢得时间。比如,著名的戈兰高地防御,以色列共有11个沿“紫线”(1967年6月10日停战线)构筑的支撑点,平均每个点有15名士兵,每个支撑点后方均部署有1个坦克排。守备部队是哥兰尼旅的1个加强连,而在他们后方提供支援的就是第188装甲旅。就是这么点兵力,为全国总动员赢得了时间。   
    1979年我军境外为快速进攻作战,部队以进攻为主,兼以在进攻中现地防守、阻击,而两山作战的基本模式是,夺取要点——转入防御——再夺取要点——恢复防御。我们可以通过者阴山之战,比较详细地了解越军防御阵地的构成,加深对支撑点涵义的理解。
    地形地貌:
    者阴山位于杨万乡当面,9号界碑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山脉东北西南走向。1052.4、1142、1250高地突出,比高为300~700米,坡度30~65度,北陡南缓。石灰岩溶洞较多,植被为灌木丛林和茅草(平均高度高1。5米),易守难攻。 各要点既可由高向低控制我杨万和纵深15公里以上,又可掩护江利以南地区的安全。
    阵地建筑
    1052.4——1142——1250——11——41号高地,为越军5个主要防御支撑点,均筑有3-4米堑壕,部份堑壕有掩盖,并有100余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工事和土木结构地堡、掩蔽部(1250高地有25个),均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1142高地北侧有一道宽2米深1。8米的交通壕直通通250高地,可机动兵力、兵器和通行骡马,其建筑构成环形设置的基本特征。
    障碍设置
    各支撑点周围设有种类多、密度大的防步兵雷场,直列桩铁丝网及陷阱,构成多层障碍区,加上路少沟深等天然屏障,形成坚固阵地防御体系。
  火力编成(仅列出支撑点的重火器)
    1052.4高地配置82迫击炮2门,60迫击炮4门,高射机枪2挺、重机枪2挺、轻机枪3挺、40火箭筒3具;
    1142高地、11号高地配置82迫击炮4门、60迫击炮3门、75无后坐力炮1门、高射机枪3挺、重机枪1挺、轻机枪5挺、40火箭筒8具;
    41号高地配置82迫击炮4门、60迫击炮4门、苏制冰雹式单管火箭2具,高射机枪2挺、重机枪6挺;
    1250高地配置82无后坐力炮2门、60迫击炮2门、75无后坐力炮1门、高射机枪、重机枪各2挺、轻机枪4挺、苏制冰雹单管火箭2具。
    以上武器配置,形成了支撑点的正倒、侧斜、远近、明暗相结合的多层次火力网。再加上守军编制内的轻武器,纵深内配置的火炮、战术导弹等支援火力,就构成了比较密集的防御火力配系。
    帖子长了,怕没有人看,就此刹住。

[/watermark]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4325
帖子
19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22
最后登录
2014-8-24
14#
发表于 2005-5-4 21:0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这样的好贴,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0

好友

22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334
帖子
280
主题
22
精华
0
积分
227
威望
227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3
最后登录
2014-8-24
13#
发表于 2005-5-4 20:0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下面引用由plr2005/05/03 08:40pm 发表的内容:
    联想到者阴山 ...
    说到者阴山,换一个角度谈很好,谢谢plr兄弟提供的话题。廖帅英明,战士英勇,自不在话下,咱们 就“反弹琵琶”看看越军出了什么问题。
   守军编成:
    安明县独立第三营、县大队第六连、105公安屯、877团五营(欠六连)、特工第21营一部、安明县军指侦察队、青年冲锋队。
    具体部署:
    1250高地由安明县三营一连和二连一排防守,11号高地由一连连部及一排防守;12号高地由二排防守;
    1142高地由安明县三营指挥所带直属队、营属火力4连防守,营指挥所设在1142高地东南侧;
    1185高地由安明县三营二连二排防守,二连连部及三排在1036高地防守;
    1519高地由青年冲锋队两个班防守;布龙由县大队六连一部防守;
    961高地由青年冲锋队两个班防守;那腊后山由青年冲锋队一部及105公安屯两个班;
    江利为105公安屯和县大队六连一部防守;
    柴山堡、新寨为县大队六连一部和县军侦察队40余人,并设有营仓库和卫生所;
    特工21营二连一部在那经;
    如果按满编建制计算,防御支撑点涉及的兵力大约在1300人左右。
    火力编成:
    编制内步兵轻武器、加强步兵重武器(首帖已列出)、 河宣877团五营及炮兵第25营二连配置在1036高地及以南地区,营指设在班蒙。炮火主要编制方向为安明县独立第三营占领的防御阵地。
    纵深支援炮火情况不详。

    机动兵力:
    者良877团六营、河江314师818团、箐门247团二营(曾向该地区增援)。
    纵深野战兵力机动意图略去。
    战术评点:
    越军在者阴山的防御实际是要达到一种区域战略支撑的目的,从防御准备看,基本形成了相当于团级别的支撑防御体系。它的优势有4点:一是地形险要,地貌复杂、能见度低、易守难攻;二是以支撑点为核心的重武器加强到位,点支撑火力较强;三是守军及浅近纵深内的机动兵力均为熟悉情况的地方部队;四是在防御体系中考虑到了核心阵地的保障,如在支撑点周边诸要点设置了保障阵地。
    那么,它的劣势在哪里?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即火力配系、保障配系缺乏周到的考虑。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指挥人员虽得我军“真传”却学艺不精,以及多年形成的游击战思维惯性。
    首先是防御炮火薄弱。从炮火配置来看,虽然军属炮兵参与了火力编成,但实际只起到了团炮群的作用,也就是说,它顾了支援步兵,就顾不上压制我炮兵。而我军炮火采取的是一级编群,师炮兵群既直接支援步兵战斗,又压制了敌炮兵。加上由营属炮兵和加强炮兵分队编成的临时轻便炮群火力,越军坚固防御的支撑点火力从优势转而成为劣势。
   其次,越军过分依赖于支撑点各自为阵,在各支撑点之间没有衔接过渡的机动兵力,而预设的保障阵地又过于分散,在主要支撑点遭受攻击的时候,没有起到阵地之间的机动保障作用。当浅近纵深内的增援兵力被我拦截后,支撑点成了一个个“孤岛”。这种情况在1979年越军的边境防御中已经暴露出来,一些以村(甚至家庭)为单位的防御阵地,大约因为“责任制”的原因,而造成了战术上的“软肋”。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尤其是31师的老兵,别手下留情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0

好友

149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516
帖子
2311
主题
173
精华
0
积分
1498
威望
1498
金钱
12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30
最后登录
2017-10-16
12#
发表于 2005-5-3 21:1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越军在79战后更加注重对我军进攻特点的研究,从战后缴获的者阴山防御决心图可以看出,当时越军对我进攻方向的判断是大致准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lr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395
帖子
1391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7
最后登录
2014-8-24
11#
发表于 2005-5-3 20:4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老参谋真是耐心细致。真像我的团参谋长。
    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军沿苏伊士运河部署的火力支撑点也很典型。结果打起来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因为原计划中的近距空中支援被埃军的防空火力压制。
    联想到者阴山之战,我的感觉是越军工事构筑与火力配系都没什么漏洞,只是守备部队太杂,不利于指挥协同。暂不谈我方的因素。仅从越军的角度分析。我认为越军的错误在于:准备不足,队属炮兵火力没有及时展开;指挥通信系统混乱,步炮协同几乎没有,各个阵地孤立作战;预备队运用不当。
    不知各位以为如何。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0

好友

22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334
帖子
280
主题
22
精华
0
积分
227
威望
227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3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5-5-3 20:3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下面引用由钥匙2005/05/03 04:02pm 发表的内容:
那“抵抗枢纽”呢?
斑竹给咱提意见了,咱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专业术语改成描述式的表达。
所谓“抵抗枢纽”,又叫军事要塞中的枢纽部。要塞的特点是可以长期屯兵,进,可以作为进攻出发地;退,可以作为区域防御核心。一个要塞区的筑垒区域可以有几道防线(又称数层防御地带),几十个枢纽部;一个枢纽部可以有数百个永备支撑点(包括大型火炮工事)、上千个野战火力点。
为了避免枯燥,节约网上空间,各位可以找一找现成的“马其诺防线”、“曼纳林防线”以及远东地区的“东宁要塞”、“虎头要塞”、“海拉尔要塞”等资料,大体可以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641
帖子
457
主题
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3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9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5-5-3 19:3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精华
顶上去。让更多的人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220
帖子
142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7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30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5-5-3 16:0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楼主再发呀,你的帖子再长我们也要看,这就叫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3844
帖子
221
主题
6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8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30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5-5-3 16:0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那“抵抗枢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1626
帖子
35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7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12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5-5-3 15: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谈“支撑点”(兼看者阴山越军防御配系)

好贴!不愧是专业人士。欢迎参谋同志多多科普,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7-29 11:14 , Processed in 0.1675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