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8738
- 帖子
- 6699
- 精华
- 0
- 积分
- 3466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40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4-10
- 最后登录
- 2017-10-13
  
- UID
- 108738
- 帖子
- 6699
- 主题
- 381
- 精华
- 0
- 积分
- 3466
- 威望
- 3466
- 金钱
- 21777 分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40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4-10
- 最后登录
- 2017-10-13
|

转贴:一九七九年自卫还击战争回顾
作者肖福祥回复网友的部分留言
作者:bly9618 回复日期:2006-11-20 8:45:17
前方来的坦克速度也快,没有刹住,汽车钻到了坦克的底盘底下。
还好,是底盘底下,不是履带底下。如果是履带下,那车辆肯定是压烂了的。
============================================================
坦克的底盘距地面也就不到50公分宽,这些人居然还能没事?
司机是我们车队的,几个人都没有死,只是全身乌黑,几个月后全好了.退伍时,他想评残,我们上报了几次,没有批,我现在还感到内疚.
谢谢!
-------------------------------------------
战争结束后,我有两件事情没有办好. 一是没有给这位司机办好评残手续,内心内疚. 二是我们有一位战士,很能干,战争期间,他帮助了我许多.战争结束后,我们送他去教导队学习,本想给他提干,没有想到他和教员吵闹了一次,毕业时,教员在他的鉴定上签了"不能提干"的鉴定. 他回来后,我们没有办法,没有提成. 后来我本想给他转志愿兵,他赌气,要退伍. 他退伍了. 那时,我该把他留下来,给他转了,这样他的工作问题解决了. 现在回想起来,真内疚,惭愧!
--------------------------------------------------------------------
作者:zm205 回复日期:2006-11-20 16:38:01
那个时候,越南全民皆兵,老人,小孩,妇女,也许能拿枪的都会上了。看过一些帖子,开始的时候部队不允许对上述人员开枪,后来发现了这样的事实,也就同等对待了。请问:那个突袭首长的孩子怎么处置的???还有两个章节快点写,呵呵,好帖
开战时,部队教育我们,一定执行政策. 开战后,就没有办法了. 我们的政策好,在国内老百姓拥护,到了国外就没有办法了,行不通了. 在他们那里讲政策,等于自己找死路. 开始我们政策执行较好,这也不,那也不,到后来,只要自己能活就行了. 我记得,那时候后勤跟不上,没有吃的了,只要是活的,能吃的,我们都敢吃. 他们那里大米很多,白花花的大米,中国制造,那不敢吃,怕有毒. 唉,战争,怎么说.
-------------------------------------------------------
作者:hellosz 回复日期:2006-11-22 17:11:57
水分太多,不可信
朋友:谢谢您的回复!
我有一位同事的爱人是54军的. 战争那年,有一天,他在战场上救了两名战友,立了一个二等功. 他还有一位战友,他们刚说完话不久,一颗炮弹飞来,他再看战友时,战友的肠子挂在了树干上.
朋友:您说,这种事,我们能忘记吗? 这样的战友,我们能忘吗?
广西南宁有一个烈士陵园,那里安葬的就是那场战争牺牲了的烈士. 它是多个烈士陵园中的一个,您可以去看看. 一排排,一行行,您不哭也会哭,您不信也会信.
还是和平好啊!
我们应该祝福和平!
---------------------------------------------------------
作者:天下一树 回复日期:2006-11-25 16:45:57
我们攻克谅山后,根据上级指示,准备撤军……我记得我所在的部队回撤到广西靖西后……。
---------------------------
楼主当年是哪个部队的?好象是打谅山55军的吧?怎么回撤后不到自己的结集地域,而跨过龙州的42军地盘,跑到靖西的41军结集地域?
关于老头,云南设有一个战俘营,听说送到那里去了
---------------------------
广西方向抓的俘虏,送到云南去干什么?
谢谢大家!
我是工兵的,41,42,54,55,几个军都跑.后来是跑几个边防师.
俘虏不是我送的.我听他们说,云南设有俘虏营,俘虏上送后,全部送到云南集中.
我是1978年12月15日0点从部队出发上的前线,一直到1979年12月15日0点前线部队才派车送我到南宁.第一次上去就是整整365天.
因我们部队就在广西,所以,后面几次的仗我们都参加了.
----------------------------------------------------------
作者:天下一树 回复日期:2006-11-25 9:35:30
一九八二年底,部队派我去“法卡山”执行一项战斗任务。
“法卡山”位于广西龙州县“水口关”以南,距“水口关”不远。开车的话,出关后,要不了多久时间就到了。
---------------------------
法卡山位于我国广西区宁明县上石地区边界,81年5月解放军广西军区边防三师九团二营在此向越军实施反击。
水口关位于我国广西区龙州县边界,关口向西,出境即为越南大弄、复和县境,79年2月解放军42军125师在此出境向越军实施反击。
两地中间还有个凭祥市,风马牛不相及。
--------------------------------------------
难道是我记错了?应该不会错.我记得那天领导交代我,说要我去法卡山执行一项任务,说龙州县委招待所有人等我.我到龙州后,他就带我走.在过关口时,他说是水口关.过关口后,就遭到越方炮火打击.车开得飞快,没有多久就到了.任务完成后,我到崇左.那时崇左还有我们的人和车.有一辆车要回部队修理,要我开回去,我开着车子回部队.回到部队后下不了车,部队只好送我住医院.治了几个月后,回部队.修养一年后就转业了.那时部队准备提拔我的,命令都下来了,因为我身体不好,只好转业.我哪天找地图看看.
--------------------------------
作者:天下一树 回复日期:2006-11-30 16:32:54
接到撤军命令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我们正在一座山岗上休息. 胜利后的心情总是高兴的. 我们斜躺在山坡上,吃着干粮,望着南方.湛蓝的天,翠绿的山,清清的水...,
-------------------------
宣布撤军的那几天是“湛蓝的天”吗?
我记得是晴天.那几天我们天天从谅山往德跑. 那几天都是从龙邦过的境,一天2-3趟.只有最后一次从硕龙过境时才是下雨天,大家泠得很.
-------------------------------------------------------------
作者:天下一树 回复日期:2006-11-30 17:03:25
苏联给他们的大炮比我们使用的大炮质量更好,打得更远,威力更大。经常是我们的炮火打不着他们,而他们的炮火能打着我们。这在战场上是要命的。于是常常是我们发射了炮弹后,炮位马上转移,如不转移,就会遭到他们发射来的炮火的打击
--------------------
79时中方的火炮基本也都是仿苏国产同型号,谈不上他们的大炮比我们的更好,打的更远。
按惯例,炮兵在有些情况下,实施射击后应立即转移阵地。但79之战打到后来,谅山方向基本一边倒,已无需再次转移,这样,谅山方向各炮兵单位转移阵地全部只一次,即第一阶段作战完成之后,要求所有地炮兵必须出境,目的是为了延伸射程。其他方向,有的炮兵基本是屁股坐在国内,无需转移,因为纵深太浅;有的炮兵无需出境,特别是大口径炮,因为地形受限,无法施展,用坦克多些。
至于越军,因为地形熟悉,小炮还用的灵活些,但往往因射程有限,往往对步兵造成一些威胁。
有一天,我和炮兵在吹牛. 他们跟我说:加浓炮,我记不清了,好像是说的105毫米的炮,我们的能打22-24公里,他们的可以打28公里左右. 事后,他们送给我了一个炮弹木箱,是东北松做的,几年前我一直用它装衣服.送给我了一个炮弹筒,是镔铁做的,我一直用作装米. 一个炮弹壳,是铜做的,回到部队后,我将它打成了一个脸盆. 这是我的战争纪念品.
--------------------------------------------------------
作者:jlc_ne 回复日期:2006-12-11 12:46:18
路过!
谢谢!
作者:铁在烧SS 回复日期:2006-12-11 13:25:06
向楼主致敬!
谢谢!
-------------------------------------------------
那时候打仗,后勤全靠汽车运输,供给不上,保障不了,困难很大. 打仗全靠汽车搞后勤,那是行不通的. 道路不好,车再多也没有用. 打仗那年,开始发给我们每人一床毛毯, 天气热,为了多带子弹,大家把毛毯都丢了. 撤军后期,下雨了. 那地方,一下雨,天气冷得很. 人没有饭吃,几天还受得了,天冷,一天也受不了. 撤军时,没有办法,我们的战士,只有见什么穿什么. 那样子真好看,真像是逃难的队伍. 以后打仗,还是直升飞机好,应该多发展直升飞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