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东溪县是在2月17日上午9时45分被我军攻陷的,这个连接高平和七溪交通咽喉的县城,在我军牢牢掌控27天后,完成它的战略使命,今晚12时驻防部队将从容地向此地告别——撤军回国。 越南人真是笨到家了,按照我们的话来说是少那么一锤。竟然把东溪县车站建在山包上,进站上坡出站下坡,这上坡下坡的不是给自己添累吗。越南人就是喜欢找累,同时还喜欢找茬。好好的一幢车站平房矗立在山上也就算了,可他却在山体的周围挖掘了环山战壕和盖沟,构筑的射击位置和炮位的方向全部指向中国,其野心昭然若揭。而能够把民用设施与军事联系起来的,一般都是军事霸权、穷兵黩武的国家。而最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个作为向中国军事挑衅的据点,此时正是我边防部队×师×团的临时指挥部。车站右下方是七溪通往高平的4号公路,前方约500米是复和县至高平公路的交汇点,恰似一个横着倒放了的T字形状。站在车站前的坡上,可以一眼望穿整个东溪县城,因为东溪县并不大,只是居民沿着4号公路两旁建的简陋的木板房而已,即便有几间比较抢眼的法式建筑掺杂其中,那也是县政府、邮局、银行、医院什么的,可这些漂亮、略显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包括作为临时指挥部的东溪车站,待会都将在我们战士手中和越南人的记忆里消失而不复存在了。 现在,工兵正在紧张有序地往上述公有财物上埋放TNT炸药,在我们最后撤出东溪前,一并炸毁。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就是一个生存与死亡的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何况是小越南背信弃义,要达到惩罚与教训的目的,必须要打在黎笋范文同集团的痛处,除了戳他的心窝子——军事上给予打击外,经济上也要踹上一脚,把他们的坛坛罐罐全部砸个稀巴烂。 越南人就是欠揍,中国勒紧裤腰带支援他们,反过来被他咬一口。很多人认为当时越南刚刚结束战争——很穷,狗屁!它是民穷国不穷,在东溪山洞里,它可以派兵把守囤积上百吨的“中粮”大米,而我国那时候还有一部分人还在吃糠咽菜;东溪中学(小学?)的体育场是合金钢管搭建,上盖绿色透光复合塑料瓦面,不管刮风下雨,不误他们子弟活动;而我国那时农村还有很多因为贫困而失学少年儿童;东溪卫生院的一台X光机,许多农村籍战士还是在入伍体检时,才在县医院看到此设备;而东溪这个只有三、四千人的边境小县城,已经具有这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战士们都是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在进行拆卸、搬运、装车工作,表面上看到是战士们满脸汗水,而他们的心却在滴血。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狗娘养的,我们撤军,不说再见。 (老兵们,东溪,你们还记得吗?615高地在照片的左后方。) 3月15日下午4点30分。从东溪往北约9公里的地方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整个大地也随之颤动,工兵按照计划准时炸毁弄梅隧道,表明高平方向的撤军已经完成,同时预示着高平至东溪的北大门彻底关闭。 3月15日下午5点整。东溪南面至七溪的公路桥也随着一股浓烟升空,大桥坍塌,南大门也随之关闭。两个方向的爆破和掩护部队收拢至东溪后,紧接着4号公路沿线的电线杆、大树也轰轰隆隆地相继被引爆,爆炸后的电线杆、树干按照预定的方向纷纷倒向路中间。东溪南北交通全部瘫痪。 紧接着是炸毁县城的公共设施,刹那间,整个东溪县城爆破声此起彼伏,县城上空被浓浓硝烟尘土所笼罩,原本天色已是接近黄昏,在浓烟的遮掩下,东溪的天很快进入了夜晚。 随后,东溪县城恢复沉寂。 这段时间是留给越南人的,越南人喜欢跟屁股(用现代的话来说叫追尾),不过这时我团已经在661、615高地两个方向布下口袋,专等跟屁虫上钩。可惜,这一网撒下去,鱼没有上钩。 晚上9点30,布置前出北、南两个方向的侦察分队报告,没有发现越军活动的迹象。 10点各防御要点的部队开始撤离阵地向集结地——东溪县城岔路口收拢,同时对东溪县城外北、西、南三个方向的道路要点、沿路的山垭口、隘口实施布雷,防止敌小股部队尾随袭扰。 12时正,按照三营、一营、团指(团直)、二营、收容队(混编)序列,以营为单位交替掩护全部撤出东溪县城(注:沿途从靠松山开始有兄弟部队防守掩护)。 16日凌晨1时,部队撤出东溪一小时后,军、师远程炮火开始拦阻射击。炮弹拖着长长的哨音在后撤队伍上空划过,行军队伍次序井然。 16日9时30分,经过多次交替掩护,团指到达我方一侧小高地,胜利回到祖国。越过界碑的一刻,有的战士高兴得把帽子扔向天空,有的战士爬在地上打滚,有的激动地大喊:祖国,你的儿子回来了。一位在此迎接的军部首长被这场面感动得热泪盈眶,感叹到:只有离开母亲的环抱,在异国作战了28天的士兵,才能发出这种呐喊。 10时30分,登车换乘后经过龙州凯旋门,受到龙州人民的热烈欢迎。11时30分,到达驻地龙州县武德农场。 后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光匆匆,岁月匆匆。三十一年前的3月16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我们凯旋回国,那28天的征战场面历历在目,由于网络原因隐去部队番号和撤军的一些细节。同时由于年代久远一些地方和时间已经记不清楚了(如进入国境时的界碑是38号还是39号?不能确定,所以没有写上),可能有错漏,敬请老兵指正。
如果祖国需要,我们照样拿起枪,征战四方。老了,还有我们老兵的子孙。不信,等着瞧! 特别想念当年的首长和战友: 团长:马永志 政委:刘孝性 副团长:王天清 副团长兼参谋长:张荣志 28天身边生死之交的战友: 特务连警卫排战士:陈图进(广西钦州籍) 通信连两瓦班战士:钟 原(广东湛江籍) 通信连通信班班长:邓朝熙(江西籍) 通信连通信班战士:宴力强(湖南株洲籍,绰号“食神”) 通信连通信班战士:蔡建庄(广东阳春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