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1522
- 帖子
- 121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1-29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11522
- 帖子
- 121
- 主题
- 28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138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1-29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1985年5月31日老山前线67军惨败记
老山前线那拉口子战区211高地是1军在1985年2月11号拔点夺下的阵地,67军1985年5月18日与1军换防后,接守了这个阵地。13天后,1985年5月31日凌晨5点10分,越军第二军区对立足未稳的67军突然发动“M-1”进攻战斗,对老山战场全线猛烈炮击。密集的炮火准备持续了45分钟。5点55分,越军炮火延伸,越军982团4营兵分两路对211、156、166三个高地实施攻击,同时越军982团5营在140、 142高地实施佯攻。越军在猛烈准确的炮火掩护下以优势的兵员迅速领了211高地的1、2号哨位,在上面坚守的一个班的士兵大部分阵亡;1号哨位的战士李林海被越军俘虏,这是两山轮战中国军队唯一被俘的军人;班长鲍虎民放弃阵地跳崖后在草丛中潜伏7天后溜回了友邻阵地。越军随后在炮火掩护下多次对140、156、166高地再次发起冲击,直到夜晚9:30分,越军停止进攻。211高地并不大,与越军驻守的227高地接连,整个211上面就仅仅布置三个哨位,换言之,越军成功占领了211高地。 当天67军在对昆明军区与总参汇报中说211高地仍在控制中。但时任总参作战部长的隗福临中将表示要亲自去老山检查工作,要67军从211高地叫个战士下来谈话。 67军没办法了,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 当时的199师师长郑广臣少将(后在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位置上退休)反对冒险出击,认为部队刚接手阵地,对战场情况、地形、敌情都不太熟悉,应该让部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郑广臣说,首战非常重要,不打则已,打则应该必胜,应该在有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首战。郑广臣的意见非但没有采纳,反而还被67军参谋长粟戎生指责为“畏战”、“动摇”。粟戎生到军长面前告了师长的状。军长一气之下,解除了郑广臣的指挥权,让粟戎生越过199师师机关,直接带军部机关组织199师595团进行反击。 还有个题外话,粟戎生本来是新提拔才一年的200师师长,战前靠疏通高层就火线提拔当上了67军的参谋长,他的镀金之旅也成了199师官兵的悲情之旅。67军惨败后粟戎生在军参谋长位置上了窝了五年,1990年被平调总参军务部副部长赋闲。 “杨家将”倒台后楚青托粟裕大将的老下级军委张副主席,把粟戎生提拔到他父亲的老部队24军任军长。1997年11月又被提拔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后勤、机关、内务、外事活动)。1999年当了十一年少将后晋升中将军衔。据说“粟戎生同志在工作中结合部队建设和作战训练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获得国家专利技术10余项。粟戎生同志还是国防大学兼职教授、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 1985年6月1日,67军由粟戎生组织595团1营在255高地集结伺机向211高地进行反冲击,副营长王朝栋负责一线指挥。凌晨,在倾盆大雨的掩护下第一突击队在的带领下向211出击,与此同时,在一连二排长王忠远带领下的第二突击队从908高地上向 211高地出击。为避免过大的伤亡,采用“添油战术”按照先共产党员、班长、共青团员的顺序先后组成战斗小组分别出击,二个突击队通过一片凹地直扑向 211高地的1、2号哨位。与此同时,211高地上的越军发现我军的突击队,于是战斗在一瞬间就打响了。居高临下的越军立即向我投弹扫射,密集的子弹象倾盆大雨瞬间而至,同时呼唤炮火对我冲击路段进行火力封锁,我方的炮火也向211高地作压制性炮击。 在255、 211高地上面,双方的炮火打成一团,弹雨横飞。在这段泥泞的冲击路上,有两个副班长先后被击中当场牺牲,在211山脚下的一块5米高的大石下,10余名突击队员牺牲在那里,鲜血与雨水混杂在一片泥泞中,逐渐僵硬的尸体任凭雨水的冲刷。这块大石与我军固守的211高地3号哨位仅15米,剩余的突击队重整后从3号哨位向1、2号哨位出击。在211高地和越军227阵地的接合部,双方又打成一团。在一轮惨烈的战斗后,1、2号哨位相继被收复,在227上面的越军立即进行了增援。随即,刚占领211高地1、2号哨的我突击队就被越军包围。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突击分队被压了下来。幸存的8名突击队员退到3号哨位,8个人中还有5名伤员。越军的炮火极为猛烈,从255通往211的道路被完全封锁,增援部队上不去,上面的8名突击队员也下不来,在211高地3号阵地硬挺的几天后,5名突击队伤员先后死去。在其后的战斗中,越军在1号哨位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吊起我方阵亡军人的尸体示威。事后查明,被吊起的阵亡者为595团1连的副连长贾柯。越军的行动激起了我方指挥员的怒火!于是,前一批突击队倒下了,后一批突击队接着上,反反复复67军前指要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地向211高地冲击。 在861 电台里,不断听到我方突击队呼喊占领了1号、2号哨位,但其后这些冲上去的突击队大部分不是牺牲就是身负重伤。这时候,双方的炮火都覆盖到255、211 高地上,伴随着炮弹的撕裂声是我冲出去的突击队一批接着一批地倒下,炮火实在太猛烈了,而211高地上的越军也占有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许多发起冲击的突击队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就在满天弹雨中倒下,3连组织3个突击队向上冲,到次日下来,只剩下2个人。为保证在总参作战部隗福临部长到来前夺下211高地,直到最后时刻,前来增援的部队中595团三位副营长在67军参谋长“不惜一切代价收复211高地,三位副总理在中南海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的命令下带着最后的通讯员冲上山顶…… 从6.2到6.11,十天的战斗中双方的炮火太猛烈了,我方的突击队员根本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而前指的指挥员还要持续地派突击队上。在根本就不可能夺回211高地的情况下,67军还是投入了大量的兵员和弹药对211进行不惜任何代价的反复争夺。战斗中,由于越军猛烈炮火的封锁,我方阵亡人员尸体无法抢回,尸横遍野的情景极为凄惨。67军前指下达死命令,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烈士的遗体抢回来,为此199师还进行了几次掩护性的攻击。在11天的战斗中,67军199师595团损失惨重:2个营被越军打垮,团连建制完全被打乱,为了增援595团,作为师预备队的597团3连也在毫无胜利希望的冲击中损失惨重。120多名突击队员将生命永远留在了211高地上,轻重伤员不计其数,在211高地附近的大小数百个山洞石隙中到处都有我方突击队的伤员,只是当时我方并不知道他们还在坚持还在等着我们的医生去抢救。这次战斗后能自己撤回出发阵地的突击队员不到十分之一……整个595团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无法再执行作战任务,被调离前线休整。为接替595团,济南军区在山东紧急组建了598团(三个营分别来自598团、599团、600团、团属炮兵连来自76师)接替595团。 从地形上看,211高地没有任何军事价值,但因为211高地是67军从1军手中接过来的,67军首长就认为不能丢失,将大量的有生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送入越军的炮火中,6.11之所以惨败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67军199师595团在211高地失利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全军一片哗然!然而对那次战斗中阵亡的 595团人员来说,遗憾不仅如此,在这些在身前已经为国尽忠的官兵中,大部分人身后却并未得到相应的荣誉。在济南军区轮战部队近百位被授予一二级英模和荣立一等功的烈士名单中,除了贾柯外,鲜见在6.11战斗中阵亡的595团官兵名字。 199 师全师上下对67军军首长极其愤怒,一大批干部战士联名告状,告到军委总部,指责军参谋长不听部队的意见,纸上谈兵,造成部队首战的严重失利。总部先后派总参军训部长石侠等人前往调查。调查后肯定了并非199师领导惧战,而是当时军首长不能正确的判断敌情我情,越级指挥,失利后又把责任推给师里是不对的,对67军提出了严厉批评。粟也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带着军机关的人撤回了军部。199师师长郑广臣恢复了指挥权,以后的战斗就由199师师部组织指挥了。 郑广臣组织199师开始熟悉战场、熟悉当面越军战斗特点,整理部队,开展针对性训练。一直到三个月后的9月8日,199师侦察连副连长原明、副指导员贺光明带领17个人组成的突击队发起白昼奇袭,于上午十点沿3号哨位左上方一段悬崖下爬上越军占领的2号哨位,以两人轻伤的代价全歼211高地7名越军。其后越军报复性炮击,造成副连长原明左眼受伤失明,突击队两名班长受伤后在送往救护所的途中牺牲。 67军因为5.31惨败还搞出一个十年对越战争绝无仅有的事来。一个在211高地幸存下来的枣庄籍战士,早饭时进入军指挥所的饭堂向粟戎生开枪。粟躲得快藏在了餐桌下面,没有受伤。粟的警卫员却被打死了,67军军长张志坚肩胛骨贯通伤,当场还打伤10 多名官兵。整个场面大乱,都以为是越南方面的特工队摸上来了钻进前指偷袭,几天后都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而这名战士从现场全身而退,几天后才在军指挥所后面的水窖里发现了他自杀了,还抱着冲锋枪,由于时间长人已经炮得发了,很臭很臭。67军又一次被全军通报。 事发后中央军委、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以及济南军区纷纷派要员来67军前指调查事故原因,张志坚在医院接受调查时哭着说: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战士会拿枪打自己的军长 。 补: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也是一起当兵的战友1985年在14军秘书处,被派到67军协助工作,他和我讲过这事,本文所说基本是事实,由于是件丑闻,加了密,除了67军,军内包括当时驻云南的部队都不知道这事的真像. 需要更正一点,"1号哨位的战士李林海被越军俘虏,这是两山轮战中国军队唯一被俘的军人"不正确,在1984年4月底收复老山战斗中,就有人被俘,其中一个是14军40师118团(即:老山主攻团)4连副指导员王兵被俘叛变,经常在越南电台向惜日的战友喊话,后送到苏联训练.他在山东的老家,被牺牲烈士家属贴上"叛徒之家",后来的事都不知道了. 还要说一点:11军32师从40师手中接到阵地时,除了个别调整外,一切照旧,人员的装束都刻意和40师一样,留长胡须,打赤膊等,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和越军打了4个多月,越军一直已为还和40师在斗.到32师离开时广播站还向我前线喊话呼我为"118团的官兵们". 而后上来的部队就有点脱离实际了,1军接32师时,大骂32师是烂部队,没有军容军威,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马上搞了新的一套,新车场,新标语,大搞卫生大扫除,帐篷用被包带拉成一条直线,人员军容严谨,总之,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解放军打仗是什么样,1军上来就是什么样的.人员的装束就更不一般了,不管老山一年平均35度的气温,都是帽徽领章带齐,扎武装带,斜挎一边水壶一边挎包,脚下打绑腿.越军看到新对手来了,了解一下是平原表达,就手痒了,一个月下来,1军连丢4个阵地,亡100多,伤400多人,这可是32师4个多月的总伤亡数啊! 不求实际的形式主义害人啊!教训深刻.
下面是一个67军595团参加过该次战斗的战士的真实回忆,希望可以提供给各位兵迷一点线索以判断上文的真实性。
----595团战斗回顾
再回首!19年过去了,但对越参战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67军595团的战斗历程已载入史册。从开始1985年3月11日奉命赴老山参战到交给47军阵地,在这一年多的防御作战中,我团先后与敌人5个团进行了交战,先后打垮了越军所谓“王牌团”(982团),“山地攻坚模范团”(855团)及884、754等四个步兵团和821特工团。打击敌人5个团的偷袭、反扑700余次、出击作战3次,大的战斗有:5.21、5.31、6.11、7.19、9.8、12.2、12.10、1.12、1.28,歼敌3000余名,俘敌中士班长一名,敌与我伤亡比例为7.5:1。壮了军威、壮了国威,打出了大功团的战斗风貌,谱写了一曲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的壮丽凯歌。
全团荣立集体大功一次,也是目前全军荣立2次大功团之一,其中韦昌进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刘龙等3人被军区授予战斗英雄。7个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23人荣立个人一等功。
当年我团在朝鲜战争中荣立集体大功一次,曾被毛主席检阅。
我是595团的,曾参加了211高地的战斗,当时我带了一个突击队从255高地发起冲击,在211与敌人进行了战斗,我连上去了3个突击队,到了次日只回来我俩个人,战争是残酷的,哪次战斗我连牺牲了5个班长,副连长及排长全部负伤,伤亡人数应该在90%以上。我们团当时有5个连参加了211战斗,战斗打的很残酷,后来597团支援我们,记得他们有一个连长在支援我连战斗中也牺牲了。战斗结束后,我连休整,补充了一部分兵源,在908.142.左6号又执行了4个月的防御任务,在这期间,我连伤亡近10人。
现在211高地的幸者已为数不多,有一个战友,他是历史的见证人之一,我俩一起当兵,一起参战,而且是老乡,我俩家相距不到100米,我们社区去了我们3个人,他们俩先后负了重伤,回来的早了些,我在211战斗中也挂了彩,是越军用的前苏联的空爆炸的,我战友他原在七连,在211高地3号哨位曾坚守了13天,并对收复一、二号哨位做出了突出贡献,当时国内报社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导。并上了小学生的教科书。一年多的对越作战,对前线情况应该是比较了解的,有时间我对前线的情况收集整理一下,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前线的真实写照。在对越作战中,我们3人分别立一等战功一次。
我们是在12点从255向211发出的冲击,到211高地大约有100多米,当时已有好多战友牺牲和负伤,双方的炮火全部履盖到255、211高地,当时在255没有一点可以隐蔽的工事,在冲击时,越军的机枪在疯狂扫射,当时我们的伤亡也很大,在大石头旁也有歼灭越军的尸体,当时我们在211与越军作战时已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人员各自为战,我时而听到叫喊声,到了晚上,我到了大石头旁,大约在晚上9点,遇到说是从3号哨位下来的2个人(记不清是哪里的战友了)说3连可以撤退了。那时我们上去的战友只剩我们2个人,当时已找不到回去的路线,什么地方有地雷也不知道,真是万幸,没有碰上地雷(冲锋时,我连有9人踩上了地雷)。夜幕下,我俩开始向回爬行,我当时负伤已9个小时,左胳膊已不听使唤,除了身上带的冲锋枪和子弹外,全部丢掉,真是连爬行的力气都没有了。从211到255的上坡有点土地,但从225到前沿指挥所全是石头,两个高地的距离大约有500米吧,我的双腿被石头划的鲜血直流。记得上去时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坎,我一手按空滚了下山去,被摔的失去知觉,醒来后摸一下背着的枪还在,继续向回爬。当时我想,只要有一口气,我也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哪天晚上还下着小雨,爬行了6个多小时后遇到了5连的收寻队,把我接到了前沿指挥所。回想当时全身连血带泥,已不象个人样了。这是一线的真实写照。那次战斗,我团2个营失去了战斗力,牺牲那么多战友,真是惨不忍睹。
继5.31战斗之后的6.11战斗,虽然比5.31战斗的规模小(5.31我团毙敌649人,伤敌89人),但此次作战把兄弟部队也拉了上去,比如597也参与了增援,这次战斗我们伤亡很大,据当时说是1:1.5人。据记载,我团11-13日歼敌200多人,但我部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2个月后,开始了9.8战斗,我团7连配属师侦察连组成5个突击队,收复了211高地的1.2号哨位,战斗前后用了16分钟,接着歼灭增援反扑之敌270名。总参、总政评价是:此次战斗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战术灵活,指挥果断,协同密切,士气高昂,以小的代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作者:不堪回首1985
摘自:小水滴花屋
****************************************************************************
军盟上的帖子,转贴过来。
在84、85年间67军奉命前往老山战场 当时的军长是张志坚 67军参谋长是粟戎生
当时在前指炊事班有一名从原67军军部招待所抽调的炊事员
枣庄籍战士 当时在前指炊事班平时工作还算勤奋 和战友处得都不错 可是问题就出在他身上
某天他因琐事和一名战友发生了小摩擦 争执时被参谋长粟戎生撞见 当时粟很气愤 ,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子在前边打仗,你们在后方打架,再打,就把你们送到前线去!(大意如此) 两人就停止了争执 事情本来可以就这么结束了 可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67军直属工作部部长丁**就找到他们谈话 宣布了对他们的处理决定————— 就是将他们调离前指 到前线战场去! 这下让那名枣庄籍的战士恼怒万分 在他看来 把他推向战场无异于将他推向死路!
极端狭隘的复仇心理让他铤而走险! 当时他没有任何反应
其实内心里他酝酿着一场大变故 第二天开饭时他趁着着战友不注意
拿出冲锋枪(老爷子讲当时前指的炊事员也有配枪的)开始扫射 }
当场打死一名警卫员
打伤10多名官兵 其中67军军长张志坚肩狎骨贯通伤 粟戎生当时也在场,吓的藏在了餐桌下面,因此没有受伤 当时场面大乱,都以为是越南方面的小股敌特来前指偷袭 当弄清事情的原委时,而这名炊事员已经携枪逃至指挥所后面的水池边投水自尽 事故发生后中央军委、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以及济南军区纷纷派员来67军前指调查事故原因 张志坚在医院接受调查时哭着说: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战士会拿枪打自己的军长!(大意如此)
【回复 219.144.237.* 内地的部队平时训练的对象跟山地部队不一样,不管1军还是67军,刚上老山时对山岳从林战有个熟悉的过程,有些战术在平时怎么讲都能理解,但真正到实战时就不知道怎样来应用,非到吃了亏才明白以前懂得只是纯理论性的东西。我记得1军刚接替我们时还真看不起我们这些西南“山匪”:头发长的男女不分,胡子拉茬,不修边幅,衣冠军容不整,三五成群分而居之,他们则是个子高大白净,军容严整,吃个饭还要集合排队,一天不洗就成群往山沟里找水,后来在吃了越军的炮弹后才学会山地作战的皮毛,这一点我可以不客气地讲14军对山地作战就是得要领,更没有听说还有什么拿不下来高地的故事。我团在5月15日打八里河东山一个高地时,由于旁边一个高地在图上挨的很近,海拔也差不多,当天给打错了,第二天团里立即组织两个连,一个小时就拿下了目标高地,歼敌一个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