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本是发在《靖西烈士陵园旧照》的,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被屏蔽了。但我觉得实在是有必要把好帖子与大家分享,请教版主后,只好另起一个主题,再发。很无奈的办法。fficeffice" /> 接靖西烈士陵园旧照21页—— 老连长召集,在五一前去看望战友英雄陈全钢的父母亲。其实,这也是战友们的想法。今年的春节前连长去看望烈士的父母时,老指导员的腿疼得无法走路,所以没有去成。今年指导员和连长一直在商量着,找合适的时间。 五一前终于成行了,看望了陈全钢的家人。所有去的战友们都很高兴,陈全钢的家人也很高兴,我回到广州后,陈全钢大妹的女儿给我信息,说爷爷奶奶高兴和激动了好几天,战友们没有忘记他们,大家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看望他们,他们真的高兴啊。 其实,真正是战友们的心里高兴,看到烈士的家人过得还好,烈士的父母身体还好,战友们的心得到了安宁。 离开陈全钢的家,在车上。老指导员算了一下,当年他们五连伤亡人数占80%;四连占90以上,第一战役,四连连长和三位排长全部牺牲。368团二营三位连长,牺牲了两位,幸存的一位还身负重伤。 一车人半天默默无语。 在桂林分别之后,我搭上当年五连5班长的车回广州。 5班长姓神,我还真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姓。他人和姓一样,的确是神!总有用不完的精神。整个行程给大家录像、拍照,讲笑话,逗乐,作怪样子,每到一个地方总是招呼大家,斟茶倒水,帮助连长、指导员提东西。关心、照顾我,但也时常作弄我,让我常常找连长“告状”:“好好的管管你们连的5班长吧”。 返程的时候,从广西到广州,一路上都是他一个人开车,为了让大家好好的休息。老指导员坐在副驾驶位上,我和四连的小麦坐在后座。四个战后余生的老兵,两个残废军人(老指导员的颈动脉附近现在还留有弹片;小麦的左手麻木、功能明显减退)。在指导员的(右侧)指挥下,5班长打头冲锋,把汽车音箱的音量开到最大,一路粤语、国语、情歌、革命歌曲交替高歌,从广西唱进广东。快乐了一路。 5班长总说,跟牺牲的战友们比起来,他很知足,很幸福,会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命和生活。 这位5班长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他在当年也是英勇顽强的战士,荣立二等功。也有很多的故事。我把他写在QQ空间的回忆文章挂上,让大家认识一下: 我们的战友,368团2营5连的5班---神班长: (如果因为处理过的文章看不清楚,可直接上神班长的QQ空间:~五班长~ 104104342 那里没有设屏蔽,看得很痛快!
往 事 (一) 序 “八一”建军节作为曾经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复退转业军人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我曾经在军营里渡过了我青春的岁月,军营里昔日的生活,昔日的风采,昔日的往事,尤其三十年前亲身经历那场自卫反击战使我更加难忘。适逢“八一”之际,在此我叙述我在军营时期的点滴“往事”。 今年2月是自卫反击战三十周年,2月初我接到战友的电话,说战时我连的连长牵头组织我连参战的战友自费前往当时作战出发地—广西靖西县活动,活动为期两天,ffice:smarttags" />2月16日各自前往广西靖西县报到。2月17.18两天安排活动,活动内容有三:一是前往靖西县革命烈士陵园拜祭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为了使祖国人民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保卫祖国的花朵而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二是前往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靖西龙邦口岸旧地重游;三是去当年连队临战训练住训的村庄重访村民。远在石家庄的战友也从千里冰封的北国来到西疆边陲小镇参加这次活动。 2月14日战时我连的指导员刘明玖,战后施工任我营营长王松山从郑州来到广州与我们一行三人,从广州自驾车前往广西靖西县,但不是一天到位而是既作为一次自驾观光休闲行程又是重返战地拜访的活动。路上我带着兴奋又悲伤的心情与指导员和营长两位老领导叙谈战时的人和事,畅谈祖国改革开放后的大好形势及四化建设让祖国人民过上物资丰富的好日子;路上改革开放后的西疆的大好河山的变迁,透过车窗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营长及指导员和我虽然都处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日子中,但心里总念想着牺牲了的战友,他们不但看不到祖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的硕果,更享受不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他们静静地躺在这片净土已整整三十年了。 (二) 重 逢 2月16日我们一行三人在桂平与连长一行二人两辆车经过约六小时行驶530公里到达了目的地靖西县。车辆刚驶入酒店广场,靖西县的人大主任并与其一行的干部和中午已到达的战友们热烈欢迎我们,一一握手热情拥抱,此时的场景真是在电影电视中才能看到,现实生活中确属罕见。靖西县的人大主任早已帮我们预定好了当地最豪华的国际大酒店。酒店环境优雅,住在这里有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阔别三十年的战友今天重逢了。晚饭战友们喝着老白干、稻花香沉浸在重逢后的喜悦,餐中热烈讨论着三十年来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侃侃而谈当年的参战往事。虽然我这几天连续驾车行驶了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身体有点倦意本想早点休息,但饭后各自回到房间后仍然兴致高涨,重新又聚在一起畅所未完直至凌晨。 (三) 思 念 三十年过去了,我们没有牺牲的战友联系都基本中断了,从没说上一句话,更没见上一面,各自在地方忙着参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今天我们重逢一起十分高兴,可是有些战友仍未能见上一面。邓仁禄战前我的排长,1969年入伍,江西新建黄乐花溪霞人,在总攻时不慎从山上掉下来扭伤腰部被送往医院治疗。邓排长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少见的作风正派的领导,我十分敬佩他的为人……陈聪四班副,1977年入伍,广东海康北和金竹人,曾经是一个班的战友。在2月17日的战斗中,与连通讯员陈全钢执行前往主攻排阵地通讯任务时与敌遭遇打散了,脚踝关节附近位置中弓单受伤,在大部队撤退约九天后,他只身带着一枚手木留弓单,用双手单脚经过上山下山、翻山的长途艰辛跋涉爬着回到国境线附近,被我营炮连侦察兵发现营救。那时他伤口已长满蛆,人也筋疲力尽不像人样了。第一仗活着回来的人在我团也许他是最后一个。黄建华,1976年入伍,广东惠州市郊区公社忠惠大队人。在2月17日的战斗中他作为火-箭-筒手加强到我班。在我班与团大部队失去联系的几天几夜中,他和我班一起坚守阵地,一起寻找大部队。刘俊良,1979年1月入伍,广东恩平安顺搓人,是战前入伍的新兵。他在潜伏战斗中为了不暴露目标,不影响连队的作战任务,左脚掌被火包弓单拦腰火乍伤几乎火乍断,防刺鞋的鞋底都火乍断了的情况下,他忍着伤口的巨痛,始终不喊不叫不发出声音,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炊事班班长伍日娄,1976年入伍,广东和平林守中前人,在战斗中他带领着炊事班和民兵连负责运送受伤的战友,到团野战救护所救治,和运送弓单药补充给正在战斗的连队。炊事班和民兵连在抬送伤员的途中常被敌火包火封锁,在自己生命受到极其危险的时刻,他们首先不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各自隐蔽,而是用自己身体掩护受伤的战友,很好地完成了他们的光荣任务。还有很多很多的战友战后至今我们都没见过面,毫无音讯。他们的住址还是这次活动连长给我们的《陆军四十一军一二三师三六八团五连参战花名册》才有的。 (四) 拜 祭 2月17日约9时从大酒店出发前往烈士陵园拜祭战友。全体参加人员穿上了绿军装戴上了军功章,拉上了“原368团5连战友永远怀念在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战友”!等横幅,仪式在庄严肃穆中开始,指导员宣读祭词,全体战友向纪念碑三鞠躬,献上花圈,向天地撒酒,点燃香烛,鸣鞭炮以寄哀思。之后我们前往一排排整齐的墓碑,一一向我连牺牲的战友拜祭。我们首先从“独胆英雄”陈全钢墓碑拜起。 连通讯员陈全钢,1978年入伍,广西灵州下泉人,在与四班副陈聪执行前往主攻排阵地通讯任务时与敌遭遇打散后一人与敌周旋,灵活机动歼敌十二人,被中央军委授予“独胆英雄”光荣称号,在2月26日战斗中光荣牺牲。 连通讯员方炎权,1978年入伍,广东惠来县惠城梅北人,在2月17日执行前往主攻排的通讯任务时身中两弓单光荣牺牲,年仅18岁。小方长的很秀气,人又灵活,在战前训练时他曾跟我说:“五班长跟着你就好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你很稳重,分析问题准确,很有头脑。”没想到这是我和方炎权战友人生中最后的一次对话!他虽然牺牲了,但他军人气质的样子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终生难忘。 火-箭-筒手贺文生,1978年入伍,湖南常宁河州泉江人,在2月26日中午我团进攻战斗中,在通过敌封锁的山丫口时英勇牺牲,年仅19岁。我还记得他曾送我一条当时很流行的军装衬衣领,这种衬衣领虽然只能衬托军装的美观,是一件小小的礼物,但至今我也忘不了。 二班长许宇胜,1976年入伍,海南岛万宁北坡南海人,个子高大,二班副刘国成,1978年入伍,湖南常宁新力火田人,个子不高,他们都在2月17日的所在的主攻排进攻战斗中牺牲。 三班副曾凡稳,1976年入伍,湖南新宁金丰曾家桥人,在2月17日作战进攻中他所在的主攻排与敌猛烈交火时牺牲。因为我和他曾是机木仓手,常在一起聊天拉家常,所以对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他们同样都是我亲密的战友,在和平的岁月我们在一个连队训练、生活。在这场自卫反击战中他们和我永别了。所有往事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中越边境自卫反战的战斗永远不能从我人生中抹去,它将伴随着我的一生。 待续(共二十回)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10-5-10 11:39:3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10-5-12 10:46:2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