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那仗, 有人认为我军战前掌握的情况和敌情不够好, 侦察部门和分队的行动不利, 所以我军在作战初期, 乃至整个战役过程中打的是什么敌人, 敌人有多少兵力, 敌人的指挥所在那里, 敌人是如何对付我军强大攻势的, 敌人会采取何种方式对我军实施反击反扑、实施骚扰破坏都是未知数。 其实,我军的侦察情报部门和分队在短时间内,采取多种手段全面对越南实施侦察,获取了大量的敌情,对各部队首长拟定具体作战方案、实施作战指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战场上的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我军没有空军投入对战区实施纵深内的侦察,实施全面平推的战法,很难让步兵侦察分队查明不断变化的当面敌情!越军在战场上实施的无线电静默和有限的通信联络,也是我军的战场侦察带来一定的难度! 越军正规部队、越南公安、地方武装和民军的防御密度大,每个营连的防御纵深小,其战斗区域是他们的预定防御战区。他们地形熟、战斗预案多,我军打起来是比较被动的(在122师、125师的进攻方向上,越军兵力多、越方的科斯特岩溶地貌给我军攻击部队带来的进攻队形无法展开,可利用的地段全部被越军占领,我军攻击部队被动挨打,炮兵的火力准备和炮击效果差,步坦协同不起来;我认为摊上哪个部队在那里作战都是很难打的)。 越南对我军的防御作战是全民皆兵(我军出国作战没有群众基础),越南在边界附近全面实施了坚壁清野,我军作战时基本上无人知道越方的具体战法、敌人如何利用地形、山洞、石缝、河堤和原有的坚固工事等与我军周旋,对我军实施节节抵抗。 我军没有预计到在战线拉长后,如何进行战场弹药粮食补给、烈士遗体和伤员后送、战斗增援和兵员补充等问题会给敌人钻空子,造成战线较长易被敌特工、零散人员偷袭!(121师、122师的部队最大作战纵深达70 -90公里以上)。 在这些地段上出现了被动挨打、被偷袭,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对我军军心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谅山方向,越军的兵力也很多,但我军进攻距离近(炮兵很多都没有出国),越南一方的地形相对没有高平战场的复杂,可利用的路段很多,步坦协同作战,部队超越交替、增援撤退、后勤部给相对方便,打起来难度比高平战场要容易得多!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此帖子已被 含笑江湖 在 2012-8-14 15:52:2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含笑江湖 在 2012-8-14 17:25:3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