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一叶战友的贴子,让人十分亲切,感同身受!籍此在网上另转贴一篇短文,能让所有惦记当年香花山大松树的人们,借以心情得以抒展些! 怀念那棵大松树 文 / 小溪滢 ffice ffice\" /> 你生长在鄂南崇山峻岭的一个岔路口的路边上,你身高达40米以上,你的年龄据老一辈人讲大概在300岁以上,太阳直射下来时你的枝干伸展出去所投下的绿荫覆盖的面积达200多平方米,你的胸围,两个成年人合抱还不能手拉手,在你的枝桠间光是鸟窝就有七、八个,你就这样安详的直观着人间的风风雨雨。你的健在,一直是这里引人注目的风景。可有谁能想到,1972年的金秋,竟有一位当地的生产队长,因家里想盖一个猪圈,竟然拿你…… 我想不通,三十年了,我真想不通。这个人为什么会对你下这么毒的手。尽管我离开曾养育过我的那片土地有10多年了,但你的身影以及恋你的情节始终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每一个曾经看到过你的伟岸身影的人,我想都会对你有一种怀念之情。 你是这里山上惟一的长者。在你还没倒下之前,这里的人们一直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感到自豪,因为你的造型并不比黄山上的迎客松逊色。你独立于一隅,在你10米开外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楠竹林,在你5米开外的西南方向,有两株腊梅,生长在水沟畔,一到冬季,很自然地一幅岁寒三友图。难怪那时外面来的有知识的人在雪天里总爱以此为背景,踏雪留影。多么协调的一幅自然美景,竟然毁于…… 你因为生长在一个三岔路口,往东边下山,穿过一个铁路工厂的生活区,便到达京广线上鄂南的一个四等小站和她热闹的镇街,往西边就是一坐水质晶滢清澈的水库,往西北方向就是一所国营林场的分场。来来往往的人们寒风苦雨里把你当做一把可以遮风挡雨的雨伞;烈日炎炎的夏季,你又给人们送来了遮阳蔽日的浓荫。砍柴的、放牛的、赶路的男女老少每每经过你的身边,总爱在你的身旁席地而坐,总想和你唠上几句心里话。就连那些爱美的姑娘们勾点花边、台布也是依你巍峨雄峻的身材做原形,留下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尽管那时对谈情说爱禁锢的厉害,但依然有不少的恋人来到你的身边请你作证,以示爱的坚贞。那时,你是这儿的一景,山下的人,仰望着你,感觉着你的幸福;山上的人,自然地走近你,会体会到你的温馨。记得有一次仲夏夜,我到山后的水库去钓鱼,饥渴了一天,多么想早一点到家。突遇一阵狂风暴雨,我急奔大松树而去,待我在树下站稳,却看见一位老人手里捧着一个饭盒,肩膀上挎一个军用水壶,啊!是我爷爷。老人家给我送饭来了。夜幕里风雨中松树下爷孙俩,一个递过水壶和饭盒,一个递过钓鱼竿和鱼篓…… 你被放倒以后,我曾经到过你被肢解的地方,看到足有篮球场大的一个坑,旁边散落着你的肢体和毛发,我的心在颤抖,那时尽管我还很小,对这些事是懂非懂,但我对你真挚的情无法割舍。我曾经和我的小伙伴们爬上过你20米高的地方看过雏鸟;我曾经在金秋里和我的小同学们采摘成熟的山揸在你的身边分享童年的快乐;我曾经砍柴休息时躺在你舒适的绿荫下吹着山风,听着松涛,喝着泉水,倾诉过儿时的梦想;我曾经为你设计过一个美好的蓝图,有朝一日,我有能力,一定让你和黄山的迎客松齐名…… 1969年的冬季,鄂南下了一场大雪,你在雪花飞舞中傲然屹立。我的一位语文老师在办公室里遥望着你给我讲解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我开始理解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良苦用心。后来,他依这棵大松树为题让学生们写一首赞美诗作为作文课的作业,我便写下了这首《大松树赞》: 傲立山涧刺苍穹/不畏风雪入画中/人生要有铮铮骨/不做杨柳随风动 …… 唉,不堪回首。我有时回鄂南故地重游,总要来到这里凭吊,现在,此地空余荒凉一片。回忆那三十年前我与你朝夕相处的日子。谁解其中味? 又是金秋时节,你又闯进了我的心里,只是再也见不到你的身影,谨以此文作为对你的缅怀吧! ffice:smarttags\" />2002年8月18日 于武昌水果湖畔 (网络优秀作文转贴) 香花山大松树树荫200平方也差不了多少,地形与这篇范文也有些类似,现在又恰巧是秋季。 反正,放倒它,是我们心中的痛! 非常感谢奇峰一叶战友能铭记香花山大松树的雄姿! [此帖子已被 香花山 在 2010-12-5 9:38:0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