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空之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靖西烈士陵园旧照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533
帖子
201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1
最后登录
2014-8-24
1871#
发表于 2011-11-26 14:4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老妈妈妙笔,敬礼!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9533
帖子
201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1
最后登录
2014-8-24
1872#
发表于 2011-11-26 14:5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老妈妈妙笔,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582
帖子
815
主题
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4
最后登录
2014-8-24
1873#
发表于 2011-11-28 10:3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靖西山妮,我实在是舍不得你妈妈的帖子下沉,写的真好!我会好好保留。

在血站里多是老兵的回忆,极少有当年边境上人民的回忆。你的妈妈让我们对接上了那年发生在边境上,国内国外,村里村外的事情。并且写的那么的真实,生动。

我们感谢她!我们爱看。

我想你的妈妈年纪一定也跟我们差不多,并且当年是老师?因为她的文笔比我们要好。

当年的七彩大粽子留在了很多老兵的记忆里,也留在欧阳小雄烈士的信件里,我很想知道,当年百姓们都那么的困难,怎么从口里扒粮支援大军的?可否讲详细一点。

这份情谊,我们要牢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0

好友

6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5765
帖子
1327
主题
162
精华
0
积分
60
威望
60
金钱
14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3
最后登录
2016-4-17
1874#
发表于 2011-11-28 20:0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边疆的人民对当年的人民解放军怀有深厚感情!

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1875#
发表于 2011-11-28 21:0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靖西山妮:

2010年的庭豪山碑和1993年的时候一模一样,界碑后的雷区依旧在,只是木牌变成了水泥牌,不变的是里面的雷区依然不敢进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1876#
发表于 2011-12-1 19:5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边陲小镇人:

看着那年那月发生的这些事,让我热泪盈眶。79年我六岁多点。记忆中,全校师生站在马路两旁,手拿自制的纸花,在老师的带动下一起欢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英勇战士们胜利归来.......。那情那景,历历在目,后来不知怎的自己被叫去同解放军叔叔照相,可就死活都不肯去,最后同班的堂姐去了。相片前两年在堂姐家还见,后来起新房了就不知放哪了,这回回老家一定让他们找找。

以后,我也会时常光顾,为血站添砖加瓦,加入你们的队伍。

边陲小镇人、靖西山妮:

感谢你们站在路边欢迎我们,可能你俩也在吧。记得1979321日(有战友说是22日),我团从平孟向靖西开进时,车队一路上遇到几次欢迎的人群,我们这些参战军人,有祖国人民夹道欢迎,我们太高兴了。我们战友直到现在谈论起那时受欢迎的情景,仍然感到很自豪。

那次向靖西开进我团走哪条路,我问了许多战友,结果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们出发前住在那坡县平孟公社北斗村至那万村公路一线,有些战友说,应该是从那坡县百合、德隆公社进入靖西县,经过靖西县安德、三合、南坡、吞盘、荣劳(那时吞盘属南坡公社、荣劳属禄峒公社),但也有战友说,应该是从安德、三合、龙临、新圩、县城、禄峒。反正一路上军车走了许久,路上只知道有欢迎的人群,其他事情我们已经忘记了。转载《对越还击战亲历记》有关我连从那坡移动到靖西那小段:我连在那坡县住几天后,三月二十一连队又出发了。起初我排战士还认为要离开了这里往内线撤回,甚至有些战士认为回营房了。但是连队干部们都知道,部队仍然要留在边境一线防守,因为前两天,连队司务长已先行到靖西县安排连队住宿等方面的工作了。上午全连都坐上了军车,每个排一台车,从那坡县往靖西县的方向开进。当我连队的车队刚上公路就受到了广西那坡县有关单位组成隆重的欢送,在路的两旁都站满了工人、农民以及中小学生,他们有的手拿着鲜花,有的拿小红旗。学生们大多数都戴上红领巾,衣着干净,他们不停地喊着欢送解放军和各种口号,由于欢送的队伍都站满了公路两旁,车队非常缓慢地通过欢送的队伍,从那坡县到靖西县的一段路程就遇到了两至三次欢送的队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1139
帖子
27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8
最后登录
2014-8-24
1877#
发表于 2011-12-2 14: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五三零一八,当年军人们回国后,部队从那坡方向往靖西开进的确有经过龙临的,山妮的家就在龙临,小小的我也在欢迎的人群里,而部队返来的情况在1870楼里山妮妈妈有较细的描述,当时不仅经过龙临,而且还留下部分的军人,可能是防守的需要吧,大概驻了半把月时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经过龙临至靖西比经过南坡方向要便利得多,三合——龙临——新圩——靖西这条线大概31公里,战前已通公路,地势较平坦,路比较好走,而南坡——吞盘——荣劳这条线当年好象不通公路,也可能战时部队开的路,但是直到现在也是山高坡陡,不太好走。会不会兵分两路,不排除也走南坡线,也许是战后防守的需要。再向您敬个礼!fficeffic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1139
帖子
27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8
最后登录
2014-8-24
1878#
发表于 2011-12-2 14:5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依梦阿姨,看到您的回复,我妈妈特别的高兴,妈妈今年60岁,79年的事情她依然印象深刻,知道你们也在想念当年边境上的乡亲,她很激动。妈妈不是老师,她只是那个年代在我们那种小地方接受过中学教育的少数的妇女。她所写的是她真实情感,亲身经历的忠实记录。关于当年的糯米棕子,鸡蛋等,妈妈说切实是不容易,当年没有分田到户,家里的粮食是生产队分的,大多数家庭都是吃玉米饭,只有小段时间吃白米饭,糯米更是稀少,一年一个家庭可能分到十来斤,平时舍不得拿来吃,只有等到重大节日,如清明,蒸五彩糯米饭,春节煮糯米大棕子,鸡是每家必养的,鸡蛋是改善伙食的唯一东西了。可对于为保卫边疆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来说,我们这点东西太微不足道了,所以当军人归来时,我们感激军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可惜太少太少了。妈妈说,有机会让依梦阿姨和叔叔们品尝她的手艺,给你们献上我们壮家的五彩糯米饭,还有香喷喷的大棕子。fficeffice\" />

呵呵,让你们先念想一下,发个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1139
帖子
27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8
最后登录
2014-8-24
1879#
发表于 2011-12-2 14:5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忘记说明 ,上图是2005年2月春节时,山妮和家人在一起包棕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1880#
发表于 2011-12-3 17:0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靖西山妮:

五三零一八,当年军人们回国后,部队从那坡方向往靖西开进的确有经过龙临的,山妮的家就在龙临,小小的我也在欢迎的人群里,而部队返来的情况在1870楼里山妮妈妈有较细的描述,当时不仅经过龙临,而且还留下部分的军人,可能是防守的需要吧,大概驻了半把月时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经过龙临至靖西比经过南坡方向要便利得多,三合——龙临——新圩——靖西这条线大概31公里,战前已通公路,地势较平坦,路比较好走,而南坡——吞盘——荣劳这条线当年好象不通公路,也可能战时部队开的路,但是直到现在也是山高坡陡,不太好走。会不会兵分两路,不排除也走南坡线,也许是战后防守的需要。再向您敬个礼!fficeffice\" />

关于我团从那坡县撤回靖西县,军车走哪条路的情况,我们确实记不住了,我团营以下的人员是不知道的。因为拉我们那些汽车是广州军区后勤部19分部汽车团的,他们送了我们之后,就不知到那里去了。而且一个团的行动,并不是由我团自己决定的,而是根据广州军区整体布置的,41军具体安排的,走那条路、去什么地方布防,什么时候行动都由军里安排的。

我们回撤有你们的欢迎,实在太高兴了,那个场面,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7-21 03:28 , Processed in 0.1961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