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付念忠是南宁六中的同年级同学,也是插队下乡后同年应征入伍当兵的。 那年,他是解放军303医院的子弟,我是广西军区的子弟。作为部队子弟,我们的关系非常的好。 入伍后,他在55军165师当防化兵,我在163师当电台兵,打仗时我们俩都是班长,也都负了伤。 回到南宁后,我们同学都常有聚会。 90年代初,付念忠在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的三产企业——广西建银房地产公司当老总,我在南宁电信局市话工程队。那时能装上电话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电话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能拥有电话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装电话必须是党政机关和大企业,私人要达到处以上干部才能获得批准安装使用,或是比较有钱的商人。那时装一部电话的费用要五、六千元,甚至是上万元,并要等上半年都不一定很装上。 付念忠的公司成立后,打算要装10多部电话,他找到我寻求帮忙。 我二话不说,从帮他填写申请表、配线、配号、交钱,到亲自为他跳线、施工、调试、开通,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全部搞掂,他深有感触地说:“还是老战友好呀!”我说:“应该是同学加战友,呵呵!” 如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是天上人间,当年通信行业一家独专的垄断局面早就被打破,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已经拥有了广泛的选择权和自由的使用权,但对于我们战友的情谊,依然亲密牢固,而没有丝毫的利益于利用关系。 岁月如梭,时光如流。现在,我们都已经是50岁以上的人了,我们的孩子也比我们当年当兵打仗时的年龄还大,我的孩子也当兵回来工作多年了。我们不再去想太多的东西,但愿能开心地过好每一天,让孩子们也能好好地过,迎接未来第三代的出现,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造福人类,为祖国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