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0日 星期六fficeffice\" /> 好几天没有写日记了,也不是因为忙,有时忘记了,有事是心里很烦。这几天是正常训练,局势好像平静多了,没有前一段那么紧张。准备的时间太长了,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打仗,大家都等着着急。 春节已经很近了,今天是小年,连队离开了营地,什么也没有。驻扎的这个村子很穷,队里的干部听说昨晚在开会研究给我们部队准备点什么过年礼物,但我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中午司务长来连队报告,说村子里把预备种花生的种子送到炊事班来了。连长说:不能要老乡的东西,退回去!司务长满脸难色说:退不了了,他们就知道我们不会要,晚上悄悄地把花生种子炒熟了,当不成种子了!还动员各家各户包了很多粽子送过来。指导员说,那就没办法了,我们给人家付钱。 我们在一旁听了真的很感动。以前只在电影上看到老百姓怎么对待人民军队,今天是亲眼看到了。晚上就吃的粽子,一个有几乎一斤重,除了糯米,里面还包着红枣,黄豆,咸鱼,花生等。和我们老家的不一样。我们老家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今天是小年也吃粽子了。 这个村子在大山深处,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甘蔗,红薯,水稻也不多,总的来说很贫困,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尽量想让我们吃得更好一些,真的是难为他们了。房东郭队长好喝酒,但喝的是8分钱一斤的红薯酒,他老是让我们也喝。我们都婉言谢绝了。 晚上,我去村子里的小学,教小学生们唱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完全不知道大战在即。 大战前的春节 元月27日 星期六 晴天 农历除夕 鞭炮在响着。多天都是下雨,天空布满乌云,叫人心烦。今天老天开眼了,也许知道我们要过除夕,艳阳高照。太阳不仅给人带来温暖,也给万物增添了生机。空气里扩散着炸药的味道。人们都在忙着,买年货,贴春联,老百姓家里都在炸花生,包粽子(这是本地的风俗,过年吃粽子,长方形的,有两个馒头大,糯米里面包着猪肉,花生等)给人一个过佳节的感觉。记得小时候是多么盼着过年,春节几乎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每到这几天,人们都放了假,愉快的过春节。小孩子们就要穿新衣服,缠着父母要去逛公园,看电影。。。。。。 今天又过年了,但这个过年有别于以前任何一次,是在大战前夕过的。心里丝毫没有感到愉快,说真的,倒不如不过的好,毕竟“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家里怎么样呢?年迈的父母多么盼望远方的儿女能回家团圆啊。三个春节了,几度春风几度秋,儿郎欲归又远游;北去鸿雁捎信飞,问吾父母可白头?前程漫漫崎岖路,归期渺渺荠草愁,再度春风愿父母,洒酒狂饮黄鹤楼。 一大早,我在房东的厨房看见郭队长的老伴在一个人抹眼泪,原来是郭队长把家里仅有的三只鸡杀了一只,还在院子里用锄头刨出一瓶桂林产的三花酒,准备和我们连部一起吃个年夜饭。听说那瓶价值3元多的酒,在院子里埋了5年多,郭队长一直没舍得喝,今天是大年夜,他的两个儿子也将和我们一起上前线之前,他说,不知大家能否活着回来,就算给大家壮行了。我们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 一阵轰鸣声,惊飞起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像在抗议谁破坏了它们的新年快乐,鞭炮声变成了大炮的怒吼,一阵追着一阵,大地在颤抖,一团团浓烟升起,机枪声和各种炮声代替了节日的礼花爆竹,这是今天上午进行的合成演习。 下午归来,在左江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澡。水很清澈,但有点冷,毕竟是冬天,老百姓都在用树枝烤火呢。本来不准备洗澡的,但感到过年了,应该把旧的东西都送走,也顾不得冷,跳进江里洗了个痛快。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衣服全换了,磨蹭了二个多小时才会。 晚上和房东一家吃了年夜饭,接着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春节联欢会实况转播,节目很生动,引人入胜,许多很久没有听到的歌声和器乐声又听到了,只有在这时刻,我才忘记了身处边境,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感到新年的欢乐。 元月28日 星期日 大年初一 晴天 今天是大年初一,七点钟才起床。 今天破例放了一天假,可这里没地方可去,,也不准到处走,毕竟是临战状态。除了值班站岗的人以外,其余人可以在村子里活动。 上午和几个战友去村子小学校打了一会儿乒乓球,下午在家里拉手风琴,好久都没有这个心情了。 晚上营里和村子联合开军民联欢会,各连自己出节目,虽说演的不怎么样,但也算“欢度春节”吧。我连的战士演唱组是团里先进小组,经常代表炮团去参加师部的文艺汇演,也拿过不错的成绩,作为小组长,我多少还有些自豪。编剧,导演,演员集我一身,也开心一下吧。 去年没过好春节,本来今年一定回家过的,不想战端又起,粉碎了我的一切遐想,明年如何呢?要是能活着回来,或许能重饮长江水。 听说越南和我国一样都要过春节,看来战斗还得过一段时间才会开打。 晚上营长回到连部来了,副连长找开心,一定要老连长说说恋爱经过,我们几个没成家的也起哄,让营长讲他的恋爱故事。营长别不过大家,只好说。他的故事是戏剧性的。他和她本是一个学校的同学,不过他老婆比他高几届呢,大串联时,老连长读初中,他老婆读高中,拉着他的手到处串联,也就一大姐姐带着小弟弟玩。营长说,那不是恋爱关系。后来,营长当兵了,有一次部队招飞行员,营长报了名,希望很大。部队去营长老家调查,了解他是否谈了对象,营长的那个她就在他家里,经常帮营长家里做农活和料理家务,被部队来调查的人承认是恋爱关系,结果,营长飞行员的梦黄了,营长有些恼火,可他老妈说,你有何不满意的?她帮我做了这么多,我也承认,村子里人都承认。营长是个孝子,不敢不从。听完营长的恋爱故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今天的年还真是特别! 剑指爱店 二月10日 晴天 好几天没写日记了,战事好像平静一些,也许是还在过年吧。新兵基本上已经融和在连队了。炮班训练基本可以达到实战要求。几天来还往常一样,没有多大变化。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倒是团放映队成了最忙的。 这些天,白天在训练,晚上几乎都有电影看。新电影虽然没出来,但很多老电影解禁了,每天都放一部。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战争片,如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另一类是爱情片,如:阿司玛、五朵金花、刘三姐、柳堡的故事等。 如果说前一类是作为战争教育片还可以理解,后一类爱情片不断地放不是为何。连队里除了副连长和指导员已经成了家以外,其他人(包括连长)都还没有成家,更多的人都没谈对象。有的战士笑着说:我们连女人的手都没拉过,马上上战场了,生死难料,部队让我们看这些电影算是安慰吗? 我也不知领导是怎么想的,管他呢,看看总比不看要好。几天的电影比我们几年来看得电影还要多。。。。。。战争与爱情,这个应该关系不大的两个事情在这次电影大餐中柔和在一起了。 (战后总结时,大家把这次电影大餐归结到战争中很多失利的战斗与之有关。理由是:1、大战在即放爱情片对年轻的战士们情绪有很大影响,起码是没有鼓舞斗志。2、那些战争片中胜利是庆祝的镜头成了大家的教学片,导致有的连队占领某些高地后,忘乎所以,把帽子(钢盔)往上空抛,挥舞红旗大叫:我们胜利了,结果,那些躲在隐蔽洞里的残余敌人,用机枪和冲锋枪向我们扫射,死伤不少人。看来,对战斗连队来说,连看什么电影也值得以后的部队领导考虑) 二月14日 正月十五 星期三 多云 久盼的战斗命令终于下达了。军部率127师、128师、军炮兵团、军高炮团在针对越南的禄平、谅山方向,消灭该地区之敌。我们奉命向宁明县的爱店地区集结。第一梯队已经上去,我火箭炮营十一连于今天上午七点三十分出发,其他部队也已经开赴前线,我连暂时不动(好钢看来要放在刀刃上了)。但我连的司机班已经出发两天了,去执行运送步兵的任务,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估计今晚可以到。我们做好了出发的一切准备,但汽车没到,炮弹和其他物质都不能装车,明天上午就要出发,我们都很着急。晚上是不可能睡觉了,我查了一班岗哨,思绪很乱,搞不清要干什么。东西已经收拾完毕,现在是晚上十点多,还是抓紧时间歇一会儿。 二月15日 星期四 凌晨三点,司机班回来了,顾不上休息,全连紧急装车,炮弹和其他物质、火炮全部上车。老乡们听说我们要开拔了,一大早就来到出发地点,送了很多甘蔗,连长说不用,但老乡们坚持把一捆捆的甘蔗往汽车上扔。我们只好收下。 汽车开动了,离开了住了近一个月的安定村,沿着南宁至凭祥的公路急驶。公路是土质的,坑洼不平,坐在车上感觉颠簸很大,很不舒服。车后扬起的尘土盖满全身浑身上下都是黄土,简直成了土人,大概这也是当兵特有的标志吧 沿路都是部队,炮兵在中间走,两旁是步兵和支前的民兵。和我们迎面而来的是边境上的老百姓,很多人挑着箩筐,前面坐着一个小孩,后面可能是带的粮食,向后方撤退。这个情景以前只在电影里看过,没想到今天亲眼所见。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行进的路上,我看见从我团指挥连调到步兵团去当排长的老乡陈德宝,他也看见了我,大喊:给我来点粮食!我知道他要烟,我也不太多,半包烟留下几支,剩下的全扔给了他。同时让车上的5炮班把甘蔗扔几捆给步兵战友。然后一路向南。 晚上十二点到达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黑乎乎的看不清什么,背着背包找了很久才找到住房,老乡全撤走了,全是空房,我们连部住在楼上,这时是有饿又困,炊事班是好样的,不愧是全师第一的炊事班,用最快的速度总算做了一锅面疙瘩,我吃了一碗,脸都没洗都睡了。 第二天清晨6点钟起床,赶紧打背包等待出发。结果一天也没有接到出发的命令,只好原地待命。下午睡了一觉,到三点钟才起床,吃过晚饭,不知不觉就到晚上八点钟了,又接到命令要挖防空洞,从晚上八点半挖到夜晚十二点。左手都打起了血泡。 趁着间隙,我抓紧时间把昨天没写的日记补上。 (二月十六日补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