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六十五师 1952年4月5日,炮兵第7训练基地(1950年12月,由20师改编)整编为炮兵65师,驻地山东德州,政委史有和,副师长原金沣,辖613、614、615团,归华北军区建制。 613团由吴淞要塞炮兵第1团2营改为1营、安徽军区90师山炮营组成炮4、5连及高机连,团部及指挥连由基地相关抽组; 614团由苏南军区警备2团团部、吴淞要塞炮兵2团2营改为1营、浙江军区103、103师及台州大队抽调3个连组成炮4、5连及高机连,指挥连由全团抽调; 615团由基地驾训团团部、该团警卫连改为指挥连,吴淞要塞炮兵3团2营改为1营。 1953年2月开始接受装备,其中613团85炮团,614、615团37高炮团。 1953年6月20日由德县出发,24日入朝参战。6月5日615团调归炮兵66师建制。 1953年8月1日,以独立高炮24营、炮兵29团高炮连为基础、组建616团。装备37炮,全团606人。 先后入朝持续作战992天,作战1124次,击落97架(其中23营7架,24营23架,32营37架,独立高炮连30架),牺牲110人,负伤134人。 1954年11月8日,炮兵65师开始回国,14日,全部回到国内,调归华东军区建制。613、616团在浙江金华休整,614团开赴福州掩护炮9师对空安全。12月3日,613、616团进驻路桥机场,担负掩护机场任务。 1955年5月21日高炮65师进驻福州。 1955年10月5日,炮兵65师独立高炮23营全部、32营大部为基础,在龙田扩编为炮兵623团。10月9日,以独立高炮31全部和25营一部为基础在黄歧扩编为625团,623、625团归建炮兵65师建制。 在1955年中作战44次,消耗炮弹4073发,高机弹214发,击落敌机4架,击伤7架。 1956年4月22日,划归福州军区建制。 1957年全年65师辖613、614、616、623、625团,先后在东冲、定海、黄歧、官头、三都等地区担负掩护任务,击伤4架。 1958年1月5日,625团调归炮兵67师建制。师辖613、614、616、623团。 1954年底--1966年10月,机动作战1100多公里,作战112次,击落击伤飞机28架(其中击落6架)。 1966年9月8日,炮兵65师加强炮兵67师608团(57炮)、13军军高炮营、37师高炮营、14军40师、42师高炮营,宣化炮校高炮营、福州军区83师高机连、31军91师、92师高机连,82师224、225、226团高机排,编成中国后勤部队工程六十五支队,9月12日全师编成22个列车梯队,按照623团、师直、613团、614团、616团的顺序,分批离开驻地(连江县和福清县),于9月25日到达云南宜良、路南地区集结,9月26日至10月9日分批入越,接替炮兵67师安沛至老街铁路沿线对空防御任务。 1967年6月2日,炮兵64师接替65师,65师回国接替炮兵61师昆明、蒙自和平远街机场的防空任务。师机关和613、623团进驻蒙自,616团进驻平远街,614团进驻昆明上关镇。 先后共作战122次,击落70架,击伤73架,牺牲27人,负伤124人。 1967年4月8日,划归昆明军区,进驻蒙自县、担负蒙自空军基地和昆明机场的对空掩护任务。 1968年2月16日,614团开赴勐腊县执行对援老筑路部队的掩护。 1971年9月,614团完成任务回撤进驻蒙自,623团进驻昆明机场。 1978年12月11日,613团进驻开远地区,担任掩护军区前指机关,616团进驻马关地区,掩护14军军指和41师进攻战斗中的对空安全,师指率614、623团进驻河口地区,掩护13军在坝洒至瓦窑红河渡场和河口中越大桥安全。 1979年2月17日,623团2营进驻四连山,担负封锁谷柳大桥,断敌由谷柳迂回坝洒之路,掩护13军37师强渡红河进攻230高地,摧毁火力点5个,毙敌1人,击毁汽车3辆。先后牺牲5人。 1979年3月13日,回撤至蒙自地区休整。 1981年5月,616团2营配属42师参加扣林山作战。 1984年4月29日--5月30日,623团1营携带全部装备摩托化行军到马龙\"军区综合训练场\"协助拍摄\"高山下的花环\"电影。 1985年9月21日,整编为成都军区高炮19旅,全旅3000余人,旅长李树良,政委戴光敦,辖2个100高炮营,2个57高炮营,3个37高炮营。 613、614团机关和直属队分别划归31、40师高炮团机关和直属队。 613团机关及2营(37炮)转隶31师,在大理邓川组建师高炮团。 1992年9月17日,高炮19旅与14集团军高炮旅合并为14集团军高炮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