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鸣鹤在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转旧坛的帖子

[复制链接]

39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UID
129036
帖子
1425
主题
39
精华
0
积分
379
威望
379
金钱
380 分
阅读权限
35
在线时间
1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9
最后登录
2017-12-21
11#
发表于 2009-10-20 17:0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评论黎笋

发帖人:驻北京代办

黎笋,以其城俯和惯用的两面手法,在胡志明逝世后的越共党内高层夺权斗争中脱颖而出,然而,黎笋在追求国家军事外交战略中没有超出越南民族固有的自私狭隘.他没有认真总结和吸取中越两国的\"和则两利,斗则俱损\"的千年经验教训,没有审时度势的利用中苏之间的矛盾从中左右逢源以还国家修养生息,相反彻底激怒中国而军事进攻柬匍塞,结果中国二十万军队横扫越北,迎合了中国对战争某种程度的需要!
八十年代初,苏联领导人公开表示愿意与中国领导人对话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两国间也多次就关系正常化进行了积极磋商,表明了黎笋亲苏反华政策注定是为人所用和毫无前途的!
1984年,中国在老山重燃战火,黎笋此时已经意识到越南要打败中国是不可能的,同中国长期打军事持久战更会击中越南的痛处,黎笋当局在硬着头皮应付中国军事进攻的同时,也无奈地多次向北京表示愿意停火,然而却有舍不得在柬葡塞花下的大把血本,满足不了北京的停火要求.从莫斯科看人脸色求来的那点援助,难以抵消国家的庞大开支!
此时的黎笋已经已经身不由己,骑虎难下,当年的雄心自信已荡然无存,这也是黎笋同志晚年倍感遗憾与悲哀之处!!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UID
129036
帖子
1425
主题
39
精华
0
积分
379
威望
379
金钱
380 分
阅读权限
35
在线时间
1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9
最后登录
2017-12-21
12#
发表于 2009-10-20 22:3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一次死的体验 (转) ——不过这种体验即使上了战场也难遇到啊!

发帖人:小兵张嘎

庄 学
  当我从前线撤回来后,在工厂、农村、院校,许多未上过前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前线你害怕过吗?怕死吗?”我踌躇了,只好坦率地回答:“害怕过,也害怕死过。”其实,多数人都曾有这样的心理,只是有人不愿直说罢了。可是对死前的体验,许多人一时是极难体会到的。而我却有一次。那是一次普普通通而又轰轰烈烈甚至是啼笑皆非的经历。

  在老山前线的左翼,我所在的偏马炮兵观察所是敌军炮击的重点之一,天天都有炮弹在周围爆炸,元月15日的一天就遭近千发炮弹的轰击。春节前后,敌军的进攻、偷袭遭到我军的沉重打击,非常不甘心。进入4月份后就频频用导弹向我前沿阵地实施攻击,给我军的阵地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一日,我奉“凤凰山”的命令率侦察排长及通讯兵到前沿一水泥地堡内侦察敌导弹发射点,并用炮火实施压歼射击。

  上午,天气晴朗,整个战场一片寂静。蓦然,两千米外的一小石洞内一枚导弹伴着“突突突”的怪叫声向我方飞来。只见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避开山头、树木, 象恶鹰般扑来。我忙定下发射点的座标,计算好诸元向指挥所报告。这时侦察排长蔡建民大叫: “不好!”我抬头一看,只见导弹走了几个曲线后,径直向地堡飞来,只见有几十米了,“突突”的怪叫犹如死亡的宣言。地堡内的人员愣了一下,接着都疾速卧倒。我脑子飞快地转了一下:反正要“光荣”了,卧倒也没用,还不如死个明白。于是从观察孔盯着这个吃人的怪物一步步逼近。“突突突”的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近……,“噗”的一声,我身体一抖,闭上眼睛,静等着这山崩地裂、惊心动魄的一瞬间……

  5秒钟过去了,……10秒钟过去了,……30秒过去了,应该发生的还没发生,一片寂静。我满怀狐疑地睁开眼睛,小心翼翼地探望出去,发现这怪物就静静地躺在地堡前的草坪上。这时,人们活跃起来。两名战友大着胆子围着这长形家伙绕了两圈,没有什么动静,又用手拍了导弹身子两下,也没有什么地动静,这才小心翼翼地把引信卸掉,将弹体搬了回来。

  后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都自我嘲笑了一番。在突如其来的死亡威胁面前,人们的思维活动大概也就是这么简单,活跃时往往是在事件发生之后。

  事后想了很多很多:假如“光荣”了,妻子女儿该怎么办,父母又该多伤心,借某同志的钱还没还,早上还批评错了某同志未道歉等等,遗憾颇多。生还了,生活现在是多么美好,只度了一半的生命也太珍贵了,一定要实实在在地爱亲人、爱同志、爱事业、爱生活。

  三年过去了,现在想来,死就是那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UID
129036
帖子
1425
主题
39
精华
0
积分
379
威望
379
金钱
380 分
阅读权限
35
在线时间
1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9
最后登录
2017-12-21
13#
发表于 2009-10-21 22:1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发帖人:野战军官

@。越共中央的权力斗争——感觉此贴有助于我们从战略高度了解越南
越共中央的权力斗争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事情,想来大家已然了解,现在说一点越共的往事,供大家闲来一阅。
胡志明这个人的民主思想还是比较浓烈的,这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他虽然知道要依*暴力
来到目标,但是,他并不是崇尚暴力。他似乎是越共的孙中山。可惜,这个人死得很早,或者说死的不是时候,他死前,就是对越共的领导班子很不满意,但是,他又不想像苏联那样
采用激烈的手段,迫使他的第一副手黎笋交权。于是,就采取了唯心的办法,拖。
然而,等他死后,局势就不同了。越共当时的高级领导开始遭到黎笋的一步步的清洗,就能力而言,武元甲不在黎笋之下,但是,武元甲在党内的名声实在是差,此人胆大妄为、专横跋扈,奇怪的是,黎笋后来居然把他收为己用,大约是外乱不止,尚要借助名将的缘故。
范文同是一味甘草,你说好,他决不会说不好,此公很有恩来的遗风,讲的一口流利的地道
的法语,风度翩翩,就是形象差了一些。在中越交往过程中,此人是典型的赖皮式的人物,
死缠烂打,为了多从中国索要救济,不惜长年滞留于此。周恩来生前最怕见的兄弟党的领导人中,范文同是之最。也因此,范文同很受黎笋的利用,一直让他保持高位,此公也是格外
的健康,直到我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员访越时,此公仍然健在。头衔是唯一的顾问(越共
在后来撤销了政治局常委和顾问制度,只给范文同一个保留了顾问的头衔,可见面子之大)。
长征是比较有能力的,但是,他不是很有野心的那一种,所以,尽管他代理了总书记,最后
还是把权力交给他人,自己甘愿退到国会这类的闲散的位置上去。记得有一个关于长征的笑话:说是长征来中国访问,周恩来亲自设宴招待,只有他们二人对饮,人民大会堂的新来的
女工作人员没有见过长征,不知此公的来历,在上热毛巾的时候,按照谁官大就给谁先上的
规矩,总是先给周恩来,周恩来向来注重外交礼仪,因此非常不满,管理人员就提醒了女工作人员一句:先给长征同志。结果,此人仍然故我。宴会以后,周恩来扔下一句“要注重外事礼节”就走了,可是,把管理局的头头搞得很是灰头土脸,于是就把女工作人员训斥了一顿,不料,此女还是振振有辞:长征的同志多了去了,除了毛主席、少奇同志,谁有总理大啊?局领导哭笑不得。
黄文欢就和上述的人决不相同,此人的在越共的位置大约相当于我党的彭真,很有实权,本来已经是很遭人算计,偏偏他还是那样的不服,所以,第一轮的整肃就把他作为反党头子,
好在他的反映和情报作得很好,于是,一路小跑来到了他后来的终生之地--中国。七八十年代中越关系紧张,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黄文欢就经常露面。据中南海服务局的人说,黄文欢
的待遇很好,按照同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待遇,曾经有人不同意,小平有话:差也不差他一个,何况又是朋友落难。中国人很够朋友。
中国开办亚运会的时候,在亚运村升本国国旗的居然还有武元甲?这让老百姓很惊奇,此公居然还活着?不仅活着,还是当时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总理呢。造化弄人,武元甲一生都致力于政变革命,最后不想流血的时候,总理的头衔竟然自天而落。嘿嘿。幽默。
行文到此,却是一定要提一个人的,这就是黎德英,此人是黎笋的亲苏反华政策的最得力的助手,一直是隐藏在幕后,职务却是十分了得:越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书记(书记是黎笋)。他是我党康生一流的人物,威权自专,黎笋很看重他,特别
是他的翻脸不认人的特点成为他政治晋升的金钥匙。黎笋死后,党中央决定再也不能过那种
提心吊胆的日子了,于是联合一致把阮文灵推了上去。当然,黎德英还是崇以高位,做了国家主席。仍旧对国家、党指手画脚。等到黎可漂他们上台以后,此公彻底退出政治舞台。黎德英的儿子现在北京做生意,买卖做得很大。在长城饭店长期包房,已经没有了他老子艰苦朴素的风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UID
129036
帖子
1425
主题
39
精华
0
积分
379
威望
379
金钱
380 分
阅读权限
35
在线时间
1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9
最后登录
2017-12-21
14#
发表于 2009-10-22 17:1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应该是在79反击战时除448团外我军被俘人员吧?请注意帖中说到的7个女兵,是114师还是124师的?可以肯定的是,79年反击战时114师没参加吧。

发帖人:青春之歌

1979年以后中国归国战俘生活简摘
我的父亲当年是广西军区独立师三团的一名副连长,参加了79年2月27日至3月9日攻打越南棱模地区的战斗,前面两个例子由他提供,后面的则是从一本名叫《中越战俘生活实录》的书中选摘,这本书的作者叫史文银,该书于1991年3月出版,大约出了一万册,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现在肯定是找不到了。
中越战俘交换从1979年5月21日至6月22日为止,共进行了五次,中方交还越方1636名被俘越南武装人员,越方向中方交还238名被俘武装人员。
小资料:越南分别在柑塘,高平,谅山设立了A号,B号,C号共三个看守所。
交换仪式很简单,双方红十字会代表按预定程序来到相应地点,在联合国代表多米尼克.保梅尔的监督下,交换“花名册”,并逐人清点,直到“帐”“人”相符各自回家收工。
在这238名中国军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7名女兵,她们是114师(又有一个说法是124师)的一个战地救护所里的女兵,1979年2月19日凌晨,该救护所被越军特工队偷袭,一名越南特工伪装成我军伤员,混入救护所,里应外合,当场打死了所有男性军人,将七名女兵掳走,另一名女兵中弹后昏死过去,幸运的逃过一劫,(有意思的是这名女兵竟然是我的一个朋友的母亲,当然这是后话了)。这七名女兵被俘后马上被送到河内单独关押,至于这七名女兵在战俘营中的遭遇没人知道,也不会有人问,但是我的父亲告诉我,他所知道的是:她们是好样的,没给中国军人丢脸,没给中国妇女抹黑!她们是在1979年5月28日第二次交换时回国的。尽管部队对她们的回来非赏常冷淡,但还是对她们作了以下安排,其中有五人被安排去了别的地方,毕竟她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生活圈子,另二名则上了一所不出名的军医学校,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接收单位还是她们要去的地方,她们的这段经历都不为外人所知。所以我不可能提供她们的姓名(其实也无法提供),那怕你们说我在撒谎!

胡红兵(音),广东汕头人,他是我父亲所在的广西军区独立师唯一一名被俘人员,当时他和部队在夜间开进途中,失足滚下一个山谷,脑袋撞上了谷底的一块石头整个人当时就昏了过去,部队找了一会,只找到他的军帽和一只鞋子,以为他牺牲了。后来他醒了过来,在追赶部队的途中,让越南人的民兵给俘虏了。刚开始越南人没有把他送到战俘营,只是将他关在一个小兵营内。这个战士不愧是潮州人,谁的帐都不买,让越南兵打个半死,扔进一个粪坑,每天都对着他拉屎撒尿,整整关了他五天!!!他的食物是偶尔有越南兵给他扔进来的木薯,至于他是怎么解决口渴问题的,没人问,也不敢问。交换回来后,对他的处理有两种意见,有的领导认为他的表现不愧为一名战士,应该按正常退伍处理。但也有领导认为,他虽然没有叛国,但毕竟当了俘虏,应该开除军藉。后来这名战士自愿接受开除,回到了家乡!几年后,当中国兴起了第一轮干个体热潮时,身为潮州人,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我父亲早几年参加老兵聚会时,还能听到他的消息,知道他在深圳,过的比很多人都滋润。这也许就是命运,他当初恐怕也不会想到他有今天吧。

以上就是我父亲所知道的可以肯定的两个真实事例,下面的就是摘自史文银先生的《中越战俘生活实录》。首先声明一点:这些事例作者在书举了好多,而且很详细,只是限于篇幅,只好简摘。另外,作者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写出这些战俘所在部队的真实番号,敬请见谅!

周方军,广西陆川人,1976年入伍,广西边防某部的一名战士,在参加朔江战斗中被越军俘虏,关押在谅山的C号看守所,是最后一批被交换回来的战俘,部队按正常退伍处理。当他回到家乡后,家乡人被吓了一跳因为当地都知道他已经“牺牲了”!结果没过多久,乡亲们都知道他当了俘虏,开始嘲笑他,疏远他,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后来他承包荒山种果树,成了当地第一个敢这么干的人,捉住了改革开放最早的机会,再后来,日子反正过的比大多数人要好的多,成了当地的一富。有意思吧!

尹东海,山东聊城人,广西边防某部的一名班长,在高平战斗中被越军特工队抓了俘虏,后来关在高平的B号看守所,是第四批被交换回来的。当他赶回家乡,发现她的未婚妻已经嫁做人妇。他先是在村里种那几亩责任田,后来出去当了个小包工头,十年又回到了家乡,当史文银先生采访他时,他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了。

以上举的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其实绝大多数被俘归国人员只是默默的回到家乡,当上了普通的农民,工人。
难道没有被迫害的吗?史文银先生在作品中明确的告诉我们:没有,但是有判刑的。

车宗强,云南保山人,云南边防某部的一名战士,在边境对峙期间有一次枪走火,被连长骂了一顿,一气之下主动投了越南,后来干起了专们给中国军队喊话的角色,再后来给越军特工队带路,结果踩了地雷,更可笑的是战士们在他的尸体上发现了他写给家人的一封信,表示越军对他很好,可以给他一笔钱将来接父母亲出国云云。

张东林,广西崇左人,因为从小就*近边境,所以说的一口流利的越南话,营长专们把他带在身边,好方便审训战俘或与越南百姓沟通,但没想到他这小子不地道,既怕死又信了越南人的宣传,找机会投了越南。越军很重视他,不但好吃好喝,还专们给他配了个助手,负责写宣传单和在无线电广播攻心,开始交换战俘后,他要求留下来。结果越南人对叛徒不感兴趣在最后一批交换中把他给交回中国,当他的脚一跨入中国国土,马上就上了手铐,很快就判刑。不太清楚具体刑期。

高XX,黄家林,两人是广西边队某部三连连长和指导员,在1979年3月15日,该连奉命担任掩护撤退任务,可能是由于地图或是其它什么原因,该连误入越军伏击圈,枪炮一响,两人吓慌了,既没及时向上级求援(当时步话机已经配到连一级),也没有组织部队突围,而是带着通信员落荒而逃,结果导致全连被歼,死伤俘一百多人(包括此二人),后来越军将该连被俘官兵解除武装后集合,让一名女兵在旁看管,找来记者拍下照片,大肆宣传,(这张照片很多兄弟都应该看到过,这可是在网上被传的最多的一张我军战俘的照片)把中国军队的脸都丢尽了,他们的上级指挥员竟然是通过截获越军无线电通信才知道该连被“包了饺子”。后来交换回来后被判了刑,高XX不太清楚被判什么刑,黄家林被判了个无期。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09-10-22 21:14:43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7-18 09:31 , Processed in 0.2170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