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2751
- 帖子
- 602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1-22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22751
- 帖子
- 602
- 主题
- 4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667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1-22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舟桥兵之家” 由“舟桥老兵”主办,欢迎光临。
[这个贴子最后由舟桥老兵在 2005/01/25 03:40pm 第 2 次编辑]
目击舟桥部队演练(帮大家了解我们的舟桥部队)
初夏的黄河显得平静而舒缓,只是站在河床上不知从什么地方吹来的怪风让人感到不那么舒服。
团长孙小平告诉我,他的舟桥团要在这段黄河上用最短的时间架设起一座浮桥,向大自然挑战。我看看河面,有些不以为然。孙小平很专业的告诉我,脚下的河水远没有我们看见的那么温和,在这段水域中,水流湍急,黄河与干道流向正好相反,每年的汛期和凌期,这段黄河都要翻船死人,“而且我们要晚上架桥”,他还强调说。
8时15分,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刘小平一声令下,停靠在黄河两岸的汽艇,推着门桥朝桥轴线方向迅疾出击。波涛翻滚的河面上,汽艇穿梭,人影攒动,一块块巨大的门桥按照人们的意志一字排开。
7分36秒之后,济南军区某舟桥团架设起的浮桥贯穿在238米宽的河面上,而按教范规定,晚间在江河上架通这么长的浮桥,优秀成绩标准是4小时。 这是黄河四种器材混合架设的新记录。
有着光荣历史的中国舟桥部队
“好马配好鞍”,有了好的装备,军事行动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可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装备缺乏、人员不整的解放军舟桥部队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孙小平告诉我,解放军工程兵舟桥部队组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但克服或利用江河障碍,具有战役性质的江河地区作战古已有之。中国春秋末期吴越笠泽之战,越军利用夜暗,两翼佯动,诱敌分兵,乘虚偷渡,实施中央突破,大败吴军。火器广泛使用于战场后,对江河地区作战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拿破仑战争对强渡江河作战有重大发展,主要特点是缜密的组织计划,备有舟桥器材,实施佯动,派出前卫侦察、搜索,以炮火掩护强渡等。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的火力、机动力空前提高,战役军团在宽大正面上强渡大江大河和连续强渡数条江河的能力显著增强,并创造了从行进间强渡江河的新战法。如第聂伯河会战、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过多次江河地区战役。在缺乏克服水障的制式器材和空中掩护,且地面炮火掩护比较弱的情况下,1949年的渡江战役,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利用夜暗,集中大量炮兵火力掩护,在500余公里的地段上实施宽正面强渡,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军由陆军、海军、空军联合组成的长江防线,创造了江河地区进攻战役的范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