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遥望南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东滨州论坛及媒体寻找烈士亲人的连续报道(已更新)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21#
发表于 2008-11-26 14:1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情调你好,相信你能够看到我的回复。根据你在上几贴中出现的烈士名字,我找到以下三名,希望能有所帮助。

崔福征烈士,山东滨县,35503部队,安葬在云南金平烈士陵园

马德平烈士,山东博兴 ,35218部队班长,安葬在云南河口小南溪烈士陵园

孙克本烈士,由于墓碑上的刻字已经有些模糊以及当年使用第二套简化字的原因,籍贯我们整理的时候始终无法辨认,仅仅能够识别为山东,县不详(你上面提及是“邹平县”),35107部队,安葬在云南金平烈士陵园

烈士在陵园中的具体位置,请您查询云南河口、金平当地的中国电信,向他们索要当地民政的电话号码,我相信应该有收获的。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22#
发表于 2008-11-26 14: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遥望南国:

又讯 昨日,热心网友再次提供了阳信县的四位烈士信息,他们分别是:
傅希明烈士
山东省阳信县人,1977年1月入伍,共青团员,53567部队战士,1979年2月牺牲,终年20岁。
孔常礼烈士
山东省阳信县人,1975年1月入伍,共青团员,53567部队战士,1979年2月牺牲,终年24岁。
马士成烈士
山东省阳信县人,1976年3月入伍,中共党员,53242部队侦察连战士,1979年2月牺牲,终年22岁。
刘中和烈士
山东省阳信县人,1975年1月入伍,共青团员,53249部队战士,1979年3月牺牲,终年26岁

傅希明烈士,山东阳信,53567部队,安葬在广西凭祥匠止烈士陵园

孔常礼烈士,山东阳信,53567部队,安葬在广西凭祥匠止烈士陵园

刘中和,山东阳信,53249部队,安葬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马士成烈士,山东阳信,53242部队侦察连,安葬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论坛中有经常在凭祥、龙州一带活动的网友,稍后他们回告诉你凭祥和龙州当地民政的电话。

情调,确认对越作战部队战时代号的安葬位置很简单:凡是5字开头,都是广西方向的,3字开头都是云南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591
帖子
136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
最后登录
2014-8-24
23#
发表于 2008-11-27 22: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伸出你我的手,让烈属的心愿成真 让烈士的灵魂安息

<DIV class=t_msgfont>作者——“鲁北晚报”</DIV><DIV class=t_msgfont> </DIV><DIV class=t_msgfont>伸出你我的手,让烈属的心愿成真 让烈士的灵魂安息

30年前,他们风华正茂,为了祖国的安宁,为了后方的安康,他们义无反顾,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旗帜。
他们牺牲在开放的前夕,没有赶上如今繁花似锦的岁月,没有来得及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富裕与安宁,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如今他们埋骨他乡,远隔千里、亲人难以祭扫。
30年过去了,他们的父母已经是白发苍苍,他们的兄弟姐妹也已经人到中老年。伸出你我的手,让烈属的心愿成真 让烈士的灵魂安息!

明年清明节,鲁北晚报、滨州论坛将组织烈士家属去云南广西扫墓,希望各位网友能积极捐助或联系爱心人士,捐助资金,以求成行。联系电话:13061056809 王磊 捐助卡号我们将随后公布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591
帖子
136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
最后登录
2014-8-24
24#
发表于 2008-12-5 20: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鲁北晚报“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从弟弟参军起,母亲面南而坐24年

从弟弟参军起,母亲面南而坐24年
11月26日本报的《本报吹响烈士寻亲“集结号”》报道刊登不久,11月26日下午,记者接到沾化县杨长春先生的电话,杨先生在电话中说,他的亲弟弟就是我们要找的烈士之一——杨长峰,当这个被他深埋于心底三十年的名字多次出现在本报系列报道中时,经过两天的思想斗争,他终于鼓起勇气主动联系本报记者。
在电话中,杨长春告诉记者,正如读者来电所言,烈士的家在沾化县冯家镇西山后村,家中共有兄妹五人,在兄弟中杨长峰排行老三,他是二哥,家中还有一个大哥叫杨长树。
母亲面南而坐24年

“老家的房子里都是炕在南,门在北,所以,人在炕上都是面北而坐。但从弟弟参军那天起,母亲在炕上坐的方向就悄悄地由面北改成了面南,这一改就是整整24年。无人的时候,母亲总在手里拿着弟弟的遗物,嘴里默默地念着什么,一直到1999年因病去世。”回想起弟弟刚牺牲时的那段日子,杨长春双手始终紧紧地攥着座椅扶手,下颚不自觉地颤动。“弟弟去世后,母亲的情绪一直难以控制,每次我回家看望老人,母亲都会在我睡着后,摸着我的头发默默地念叨着弟弟的小名‘树河啊,树河……’”
“三十年了,无数次在梦中见到树河,都认为他还活着,只是出了一趟远门而已,但是醒来时却已泪眼朦胧。”由于没有亲眼见到弟弟的墓碑,杨长春始终无法接受爱弟去世的现实。时间流逝,伤痛会渐渐淡忘,但深藏于兄弟之间浓浓的亲情却永远难以割舍,弟弟的去世对他的打击不言而喻,以至于过去的30年中,杨长春始终不愿提及关于弟弟的任何信息。

兄弟互瞒,却抱头痛哭

1979年,随着前方战火的点燃,杨长树、杨长春兄弟二人的心就飞到南方,牵挂着兄弟的安危。
3月的一天,邻村一位船厂工人收听广播时,在牺牲烈士名单中听到了杨长峰的名字,便悄悄地告诉了杨长树。知道这个消息后,杨长树强忍悲痛,封锁消息,并心存侥幸,希望是那位工人听错了。
在县城工作的杨长春,看到其他参战军人已经开始给家里写信,弟弟却没有一丝消息,心中便有了最坏的打算,并开始四处打探消息。某天,在一位与弟弟同时参军的战士来信中,看到“我们同来的这批兵,已经有人在战斗中牺牲了。”虽然没有名字,但杨长春知道,那就是弟弟。
兄弟俩人就这样各自揣着这份悲痛,瞒着亲人,等待部队最后的通知。
压抑之下,杨长春终于顶不住压力病倒住院,医院里兄弟二人一见面,尚未开口,便已是泪流满面。当下,心中已是明明白白的兄弟二人便抱头痛哭。
之后不久,沾化县李家公社就来人送回了杨长峰的遗物,最终把“迟来”的噩耗带给了杨家:杨长峰已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部队授予杨长峰烈士称号,并记二等功。

大哥远赴广西
完成替父亲扫墓心愿

弟弟的牺牲,激起了杨长春重新穿上绿军装的念头,有过三年从军生涯的他毅然决定:接过弟弟的枪,去当兵!在寄给部队的信中,杨长春多次透露自己的想法,最终被组织劝阻。自此,他与大哥就担当起了安慰父母、照顾年幼弟妹的责任。
杨长春告诉记者,他弟弟的部队曾经专门为两位老人寄回了墓碑的照片,但是拿到照片后,他只是偷偷地拿给了哥哥,不敢给父亲看,怕老人再次伤心。
杨长峰牺牲后,被安葬在了遥远的广西防城县烈士陵园。由于父母年事已高,只能在家乡遥祭儿子。1983年,父亲病重,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虽然什么话也没说,却一直望向远方。兄弟二人心里明白,父亲是在想他那“最乖,最听话,能力最强”的好儿子呢。大哥杨长树二话不说,打点行囊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到达广西后,在部队的帮助下进入陵园给弟弟扫墓,为临终的父亲了却一桩心愿。
杨长树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是三世同堂了,最大的孙子已经20周岁,自己打算明年带着这群晚辈,到他们的三爷爷杨长峰烈士墓前去看看,认识那个地方,以后,即使很多年过去了,也还会有人去扫墓、缅怀。

烈士的战友,你在哪里?

想知道自己的亲人是怎样离开了这鲜花盛开的世界,又被安葬在了何方,这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家庭很真实自然的愿望,然而29年来,杨长峰烈士牺牲的情况,一直是杨家一个最大的未解之谜。
在采访中,杨长春告诉记者,他的弟弟杨长峰已经牺牲这么多年了,家人一直不知道他是怎么牺牲的。悲壮的场面,究竟是怎样的,成了杨家多年来萦绕在心中的一个难解而又痛苦的结。杨先生说,弟弟牺牲后是一位博兴籍的战友把弟弟的遗体从战场背回了营地,当时烈士的枪中仅余一发子弹,也被这位战友留在了身边以作纪念。
杨长春说,他现在迫切地想见到这位战友,希望本报能够找到当年这位博兴籍战士,了解杨长峰烈士牺牲前的过程,以解开心中的结。

杨长峰烈士日记信件选
1975年2月2日
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是幸福的一天,是难忘的一天,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天……我就在今天光荣地入伍了。从今天起,我就是一个正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了,鲜红的领章两边挂,五星帽徽闪金光,跨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战斗行列,是何等的光荣。为此,真感到自豪,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今天理想终于实现了。
1979年参战前夕
敬爱的党支部:
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参加战斗,在战斗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怕流血牺牲,敢打敢拼,坚决完成支部交给我的各项战斗任务。
二、严格遵守战场纪律,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三、我的入党誓言,就是我这次战斗中的誓言,我要在战斗中努力实现我的誓言,为捍卫神圣的祖国领土,为保卫祖国的尊严,把我最后一滴血洒在祖国的南疆。
1978年12月28日信件
大哥、二哥:
今去信不为别事,只是要告诉你们,今年我不能回家了。老兵复员工作已全部停止,部队要打仗,我们部队已从十一月二十号来到了前沿,战争即将爆发。
儿子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是任何一个当儿子的应尽任务,可是,我自己却是一个不孝之子呀,在对待父母亲这方面我没有半点良心,可以说一对不起天,二对不起地,三对不起生我养我的爹娘。
哥哥们,现在我没有任何担心事,因为我家里还有两个哥哥。我无限地相信你们和依赖你们。我希望你们也不要为我担心。当兵这条路不是你们让我走的,而是我自己选择的。所以,即使是死了,我也甘心情愿。
我想念爹娘,爹娘把我养大成人,一把屎一把尿、一口糠一口菜。可是老人家连一分钱也没沾我的,这个儿子也可能是白养活了。哥哥们,你们好好地安慰爹娘,不要挂念我,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591
帖子
136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
最后登录
2014-8-24
25#
发表于 2008-12-5 20:5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鲁北晚报公布“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捐款卡号

鲁北晚报公布“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捐款卡号“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捐款卡号: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
卡号:6222021613002448107 户名:王磊http://www.bbsbz.net/forum-164-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591
帖子
136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
最后登录
2014-8-24
26#
发表于 2008-12-5 21: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鲁北晚报“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6: 一字之差险与烈士擦肩而过

一字之差险与烈士擦肩而过
鲁北晚报记者 王磊 孙贝
连日来,本报记者一直为寻找烈士的亲人四处奔波,11月29日下午,在采访途中,一位阳信的读者打通了记者的手机,电话那头的声音显得异常激动,用试探性的口气询问道:“我叫孙常友,我的亲大哥孙常礼就牺牲在了1979年那场战争中,但和烈士名单有出入,你们可否确认一下。”
12月2日下午,通过民政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核实后,记者一行来到阳信县洋湖乡八里泊村,车刚进村,就见到了早早来到村头等待的孙常友,眼中流露着急切的神情,“四天了,我越想越觉得你们报纸上刊登的这位烈士就是牺牲在南疆的亲大哥。”
孙常友告诉记者,大哥孙常礼在1975年1月入伍,1979年2月牺牲于对越自卫反击战,部队编号53567,终年24岁。“所有信息都相符,唯独姓氏与贵报刊登的孔常礼烈士有一字之差,我大哥名叫孙常礼。”
原来,本报上周《本报吹响烈士寻亲“集结号”》刊登以后,引起了该村小学教师王绍武的注意,“‘孙’和‘孔’在手写体上很容易混淆,常礼牺牲的事我们村都知道,看到这个消息后,我就觉得可能是姓氏搞错了。于是就把报纸送到了他家人的手中。”
怀念
遮风挡雨的大哥
“哥哥当兵那年二十,我十八。”说起大哥,今年52岁的孙常友几度落泪,“那时候家庭困难,哥哥很小就辍学在家从事劳动,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在哥哥的庇护下长大的孙常友,对哥哥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干起活来,谁都不服。打起架来,也是谁都不怕。那时候,村里年轻人都愿意跟我哥哥在一块。”
话语中,一位给弟弟摭风挡雨的大哥似乎就站在我们眼前。姐姐孙俊英一边摸着弟弟的脸,一边说,“像,真像。如果常礼没死,现在应该跟常友是一个模样。”
哥哥牺牲后,老实本分的孙常友便把这份悲痛深深地埋在了心底,二十九年过去了,身边的人大都已经遗忘了他还有位哥哥,孙常友却在午夜梦回时常常见到意气风发的哥哥又回到了身边,醒来时,泪水已浸湿了枕头。
为当兵
切除“心病”
在本报得到了烈士的信息后,一向安分的孙常友被“惊醒”了,连日来,像上了弦的发条一样四处奔波,寻找打探当年知道哥哥信息的人,以求最终确认报纸上刊登的“孔常礼”就是哥哥“孙常礼”。
当信息被一个一个验证后,30年前的那些事在他心里就像打翻了调味瓶,五味杂陈。
1974年年底的一天,孙常礼非常严肃地把全家人叫在一起说道:“部队来村里征兵,我要当兵。”但是,常礼虽然身体非常健壮,左手上却多了一个小手指,就在拇指的一侧,虽然不影响劳动,但不符合征兵条件。一心想当兵的常礼便到公社医院切除了这块“心病”。就这样带着还没完全好的伤指,踏上了从军的路程。
从军四年,孙常礼的父母相继因病去世,烈士牺牲后,家中只剩下姐弟俩相依为命。
孙常友说,大哥牺牲后,就一直想去为哥哥祭扫,但由于家庭困难始终未能成行。事隔多年后,想去时又不知道墓碑的位置所在。扫墓一事一放,就是29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6703
帖子
159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2-12
最后登录
2014-8-24
27#
发表于 2008-12-5 22: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付希明、孔常礼是我55军164师492团战友,向烈士、家属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591
帖子
136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
最后登录
2014-8-24
28#
发表于 2008-12-5 23:5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孙常礼烈士的墓碑上刻的是孔常礼,可能是当时记载的时候笔下误,也许是雕刻的时候写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591
帖子
136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
最后登录
2014-8-24
29#
发表于 2008-12-8 19: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鲁北晚报“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7:儿啊,你是娘心中永远的痛

记者走后,烈士母亲痛哭失声

□本报记者 王磊 孙贝
1979年3月,一位年轻的中国士兵永远倒在了祖国的南疆,24岁鲜花般的生命成为永恒。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记忆却一天一天的拉长。我们无法忘记那场捍卫祖国尊严的殊死搏斗,无法忘记那些为了祖国安宁,为了后方安康而牺牲的同胞……
12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了沾化县泊头乡季姜堂村季培泉烈士的家中,见到了今年已经80岁的烈士母亲及烈士的兄弟姐妹们,采访现场虽然气氛凝重,众人几度落泪。但是,记者能够感受到,所有人的情绪都在压抑之中。采访结束,记者在归途中接到了烈士三弟季培俭的电话,得知,我们走后,老母亲再也克制不住情绪,放声痛哭,谁也劝不住,最后演变成全家人陪着老人一起哭。似乎要把这压抑了近30年的思念之情,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出来。

无言道别 白发人送黑发人
看着照片中季培泉烈士的遗像,记者仿佛可以看到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村青年,告别了亲人的嘱托,带着儿时伙伴羡慕的眼光,怀揣着对部队神圣的期望,参军入伍了。
“培泉当兵那年20岁,兄弟姊妹里,数着他脾气好,听话懂事,跟爹的感情最好。”大姐季培荣比培泉大十几岁,从小看着弟弟长大的她,一说那些陈年往事,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那年,培泉回家探亲,爹不住地围着他转,一会儿摸摸胳膊,一会儿掐掐腿,欢喜的不得了。到了晚上,爷俩也不睡觉,一拉就是一宿。”
“速回!”军令如山倒,探亲假才过一半,部队的一个加急电报令他火速归队。最后望一眼年事已高的父母,季培泉没来得及给他们留下只言片语便匆匆离去。谁知这无言的离别,成了全家人永远的遗憾、永远的伤痛。
1979年2月17日,随着前方战事的打响,远在农村的父母仍旧没有季培泉的半点音讯,此时,他们心里已经或多或少的猜到“儿子已经上战场了。”此后,全家人的心便揪的紧紧的,父亲开始失眠,一有机会便四处打听,天天守着广播听,天天心急的等邮差。
终于有一天,一行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家中,并带着一大包东西,还没开口,父亲季维元便什么都明白了,当即泪如雨下,紧紧地拽着那张烈士证明通知书,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爹的脾气倔,性格又内向,弟弟牺牲后,除了知道消息的第一天,爹在我们面前再没有流过一滴泪,实在难受了,就自己跑到厕所去,出来时两眼通红。从那一年起,到了晚上,爹就喜欢在院子里哼哼着唱,唱的啥谁也听不出来,仔细听来又像是一种哭声。听娘讲,爹回来的时候,脸上全是泪。早晨,娘给他收拾床,枕巾都能拧出水来。”季培荣说道,“爹就是太倔,啥事都憋在心里。心里难受,就不吃饭,憋着憋着就憋出痨病来了,那么壮的身子骨,眼看着就垮了,谁看见谁掉泪。”
1989年,父亲季维元病逝,享年62周岁。
兄弟参军 接过哥哥的枪
“爹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打仗总会有人牺牲,哥哥牺牲后,他什么要求也没提,就是坚持要把我也送到前方去,去接哥哥的枪。”三弟季培俭在二哥牺牲那一年尚不满18岁,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为了给哥哥报仇,几经努力,培俭在当年冬天踏上了南去的列车,来到广西,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临行前,父亲季维元再三叮嘱培俭:你是烈士的弟弟,到了部队,一定要服从指挥,为兄报仇。
培俭参军三年,一直在哥哥原部队担任卫生员,虽然没有真正踏上过战场,但是,在哥哥奉献精神的鼓舞下,在部队首长的关怀下,也是干得有声有色。在临退伍前,培俭将父亲从山东老家接到了广西,圆了父亲亲自到陵园为烈士扫墓的心愿。
四弟季培庆在家中年龄最小,培泉牺牲时,年仅十四岁,从小深受哥哥疼爱的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感受。见记者要把哥哥生前的笔记与信件带走,培庆先是万分的不愿意,然后又细细检查打包,临走时一再叮咛,“千万要保存好,一点儿也不能损坏了。如果不是你们要拿,谁我也不让他动。”
打开记忆 80老娘盼儿归
“直到今天早上,才敢和娘说你们要来,老人从早上就一直坐在炕头愣神,一上午了谁都不搭理,嘴里就嘟囔着老二的小名,小啊……小啊……”大姐季培荣轻轻地推开老人的房门。
见到记者,老母亲先是一愣,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起身蹒跚走进卧室,记者赶忙跟了进去。只见她打开一个木箱,从箱子中取出一个又一个布包,原来布包里面放的全都是烈士遗物,军装、床单、被子……大姐季培荣边帮着整理,边说:“这个箱子从接到弟弟遗物那天起,就放在了这里,这么多年了,谁也不能动,娘总是说,万一哪天‘小’回来了,咱得给他留着。”
在采访中,老母亲的话不多,听到儿女讲述三十年前的事情,也只是默默的流泪。但是,拿着烈士遗物的双手,却是越攥越紧。
多年来,为了安抚老人,季培荣兄妹从不敢在母亲面前提到培泉,连挂在墙上的照片也全部收了起来。那些尘封在老人心中的记忆又被提及时,无声的泪水诉说着她内心的悲痛。
烈士的牺牲
29年来,季家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折磨之后,开始自己安慰自己:亲人走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但是,在烈士的亲人心里,季培泉当年牺牲时的场面又是怎样的呢?
在山东省民政厅1981年编发的《光照千秋——对越自卫还击战山东革命烈士事迹选》一书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记载: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季培泉同志带领全班英勇战斗,不怕流血牺牲。2月27日,季培泉同志所在连队奉命参加攻打高巴岭的战斗。高巴岭地势险要,驻有重兵把守。他不顾敌人的密集火力,冲在最前边。可是,就在这场激烈冲杀中,季培泉同志不幸被敌人子弹打中了胸部。他身负重伤后,咬紧牙关,忍着剧痛,继续向敌人投出了最后一枚手榴弹,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全班同志在他英勇牺牲的精神鼓舞下,前赴后继,勇猛冲击,终于与全连同志攻占了高巴岭制高点,全歼了高地的守敌,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591
帖子
136
主题
1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
最后登录
2014-8-24
30#
发表于 2008-12-14 20:0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鲁北晚报“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捐款情况公布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342416>鲁北晚报“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捐款情况公布

交易日期 业务摘要 币种 收入金额 支出金额 余额
2008-12-02 开户 人民币 1.00 1.00
2008-12-04 转帐 人民币 100.00 101.00
2008-12-04 汇款 人民币 100.00 201.00
2008-12-05 网转 人民币 500.00 701.00
2008-12-08 汇款 人民币 100.00 801.00

人民币合计金额 801.00 0

鲁北晚报公布“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捐款卡号
“帮烈属扫墓 助英魂回家”特别报道捐款卡号: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
卡号:6222021613002448107 户名:王磊</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09:10 , Processed in 0.1020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