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年打河内的冲动和设想,是个很诱人的课题,但真要打河内,从七九年边境作战时前方部队的供应状况看,后勤确实够呛.攻下河内要多少部队和民工?这么多人的弹药消耗和物资供应要多少人来保障?政治上又要下多大决心?越军上百万的部队狗急跳墙真疯上来,我们又要调多少万上去?这仗要打多少年?要死多少人?河内的攻克与防卫战,对双方都是一场生死之战,如果中国倾举国之力,估计还是能打下来的,但从政治上而言,当年河内攻防这场战役不可能打起来.代价与收获不成比例. 现在冷静下来再回顾七九年对越作战,总感到这是一场很不好打的仗.最好的结果当然是中印之战的\"越南版\"再现,但越军远不同于印军,打他几个歼灭战吧,他人猴相,仗也猴相,不与你拼,知道你也打不久,呆不长,一打他就跑,甚至连枪也不带,到一个地方抓一把,都怪当年太大方了,送人太多;抓不到大鱼,追上去吧,追到那里算一站?糟糕的后勤和不利的越北地形又在时刻地提醒着决策层,如果再深入干下去,问题就更大了,况且这场战争的目的就是边界有限罚惩而已.不是灭越之战,能捞他几条大鱼打断一条猴腿最理想,捞不着,见好就收就是完全正确的. 不过,七九年谅山被克,中国军队并未见有多大的伤筋动骨,真要狠下心,动动河内,如许和尚所言,再\"拱一拱\"拱到炮火可覆盖的距离,轰他个一片焦土,一路斩草除根,寸草不留,让他战后又要花大钱重建,也是很让他们吃不消的!所以,攻克谅山后大军撤回,对双方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交代和结果.政治上没有价值,军事上当然就不可能有相应的行动和部署.军事只是政治的手段之一,服从于政治,单纯的军事分析和推想也就是说说而已.,因此看到网上嚷着当年为什么不打河内?总感到无言以对. [此帖子已被 射天狼 在 2009-6-14 18:47:1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射天狼 在 2009-6-14 19:00:3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