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了许久,我觉得在这里发沿途的帖子有点不妥,原本想发表一个完整的游记,记录我所走过的路程和经过的城市,里面有祭奠战友的照片还有沿途的景色,但是在这个严肃的版块我还是不表述沿途的景点,直接表述一下祭奠战友的照片吧,一表我内心的感受,清明节快到了。表达一下我的哀思!!!! D10天 ffice:smarttags\"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fficeffice\" /> 广西那坡—平孟——沿边公路——龙邦口岸——靖西县。230公里 那坡祭奠战友! 记忆中的阐述: 当时不想上学了,初中毕业后我赶上最后一班上山下乡的运动,1977年4月插队到张北县对口淖公社,(现郝家营乡)1978年12月父亲托人把我送到了军营,12月中旬我穿上肥大的军服在张家口南站告别父母及朋友,坐上闷罐军车,一路向南离开家乡。当时我们属于西藏军区招募的新兵,由于大雪封山,西藏进不去,我们在四川成都地区金塘县进行新兵集训。1979年1月,越南反华、排华事件愈演愈烈,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成都50军要求上前线,由于当年没有招募新兵,各部队的建制、编制、人员不全,军委就把西藏军区招募的新兵调拨给50军。具体给了50军调拨多少人员不详,我们的班长就是济南军区调过来的,我们整个新兵营调到50军后,我被分配到了150师直属侦察连,刚到这个连队我十分的兴奋,小时候看的电影(渡江侦察记)记忆深刻,但是在到连队分配时,确把我分到了连队炊事班,一盆冷水从头而降,我的情绪低到了极点,和连长强烈要求到侦查排,遭到拒绝。也是感谢这个连长的安排,使我躲过了作为正规部队所担负的战时各种战斗任务,由于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闹情绪不好好的干活,恰好师部医院组建担架排。连长就把我给交了出去,最后我到了师部医院担架排。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总觉得当兵就要拿枪,不拿枪就不算当过兵。担架排编制36人分三个班每班12人,有一个班武装掩护,另两个班每班5付担架。到了担架排我就赶紧施展拍马屁,给排长倒水,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等等,最后我如愿以偿的扛起了枪,其实没有必要,担架排分到武装班的都是城市兵,由于战时吃紧,是院长命令排长这样的安排,大概意思是农村兵有劲安排抬担架,城市兵机灵,接受能力强,接受军事训练快。2月17日开战后,我们在后方加紧训练,无论吃饭、睡觉都是全副武装。十天后即2月27日,我们部队开拔赴广西前线,从广西水口关出境、进入越南高平省在往西直至南线前沿,零散的记忆不再这里多说了。 转抄当时的相关资料: 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发布声明: “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实际战况是: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的9个军、22.5万人,早在1978年12月底就已屯兵广西、云南的中越边境。2月17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149师除外)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上将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 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上将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
广西那坡烈士陵园安葬着958名烈士,大部分是在17日前后牺牲的战友!
把带的家乡酒给纪念碑前的供台上斟满两杯烈酒!
向烈士纪念碑默哀!
在展览室与前来的战友们交流30年前的经历
找到河北籍的战友墓碑,和他们座会,点上几颗烟。
太多了,只好用酒瓶都给撒点
墓前的酒杯空了,给添点
心沉啊!都是17、8岁的年华,就这样永远的在这里安息了!
他们是边防5师的,是后来近10年的边境拉锯战的参加者。
最早的烈士墓不是这样的这是在95年以后陆续修建的,他们不在这里安葬,是在离边境线口岸很近的地方简单的埋葬,后来烈士家属清明来祭奠不方便,再者现在是和平经济发展东盟时期,口岸来往商人居多,每年清明的祭奠多少会影响这里的祥和气氛、、、、唉!我们总是这样的为别人想的太多太多。以至于别人并没有把我们的好心当回事。
远远的安置在县城边上,离边境口岸有5、60公里。
|